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癌的综合治疗。方法:选取1998年1月-2003年8月收治的112例膀胱癌患者,男69例,女43例,平均年龄56岁。采用手术方法有三种,一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二为膀胱部分切除术,三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与全身化疗。结果:61例Ta-T2期行TUR-BT术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为21.3%,5年死亡率为9.8%。31例T1~T2期行膀胱部分切除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为22.6%,5年死亡率为16.1%。20例T1~T3膀胱根治切除术后患者5年复发率为30%,5年死亡率为35%。结论:膀胱癌易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肿瘤不同分期病理类型及身体状况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术后加强复查随访,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开放手术后腹壁切口种植转移患者的诊疗效果。方法:我院于1983年—2005年5月共收治膀胱癌术后腹壁切口种植转移患者8例。其中5例为移行细胞癌(1例为G2肿瘤,4例为G3肿瘤),1例为移行细胞癌合并骨化生,1例为膀胱印戒细胞癌,1例为膀胱乳头样腺癌。采用膀胱切除加腹壁转移灶切除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腹壁转移灶切除1例,尿流改道加化疗1例,腹壁转移灶切除1例,单纯放疗或化疗2例,放弃治疗1例。结果:8例随访已死亡5例,生存时间为(3~16)个月。3例存活者随访(4~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膀胱癌术后腹壁切口种植转移癌一般分化差,或合并其他癌。膀胱全切加肿瘤切除,辅助放化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浅表性膀胱癌4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对45例浅表性膀胱癌进行治疗,其中29例采取膀胱切开肿瘤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丝裂霉素-C(MMC-C)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A法);16例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B法),术后应用MMC-C膀胱灌注,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T2 M0 N0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膀胱癌T2 M0 N0期患者60例,其中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A组)与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B组)患者各30例,比较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年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生活质量评价显示,A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1)。2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2 M0 N0期膀胱癌参照适应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两者5年生存率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加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pT2期84.9%,pT3期15.1%),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模型对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经过中位随访46.5(11~93)个月,5年总生存率、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以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73%和54%,经多因素分析,既往有浅表膀胱癌史(RR=2.98,95%CI:1.27~7.00,P=0.012)、肿瘤多发(RR=2.27,95%CI:1.12~4.60,P=0.023)以及肿瘤直径>5 cm(RR=2.91,95%CI:1.39~6.12,P=0.005)是影响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然而只有肿瘤多发(RR=3.41,95% CI:1.38~8.44,P=0.008)与肿瘤直径>5 cm(RR=3.37,95% CI:1.27~8.92,P=0.015)影响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结论 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加膀胱灌注化疗并没有降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生存率,是一种可行的保留膀胱术式.浅表膀胱癌史、肿瘤多发及肿瘤直径>5 cm是影响复发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1年2月~2005年4月分别对18例膀胱肿瘤病人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非泌尿系肿瘤累及膀胱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泌尿系肿瘤累及膀胱时肿瘤根治术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施行肿瘤根治术并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术后都无并发症发生,病理证实膀胱受肿瘤侵犯5例.膀胱炎性增生2例。随访9~36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局部进展的大肠癌或妇科恶性肿瘤常常侵犯膀胱。合理地联合膀胱部分切除能够达到肿瘤根治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延长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附6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行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手术体会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从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 回肠新膀胱术.回肠新膀胱术采用回肠末端肠段,作对系膜缘切开,然后将回肠片U形排列缝合,间断内翻缝合重建膀胱颈,输尿管行黏膜沟再植.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尿控情况、肾功能、影像学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除1例围术期死亡外,其余患者随访12~168个月.共死亡13例.并发症为肾功能不全11例、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9例、膀胱输尿管反流6例、尿漏5例、出血4例、切口疝4例、尿道狭窄3例、尿道复发1例.42例患者尿控效果满意.结论:经过长期随访,我们提出的新型原位回肠膀胱术是一种效果良好、并发症较低的尿道改道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5例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行B超、盆腔CT以及膀胱镜检查加活检。采用膀胱全切除术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14例。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膀胱腺癌11例,膀胱鳞癌4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5.6个月。结论: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极其重要,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是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全切术后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择11例男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性全膀胱切除,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0.5 cm。游离一段约20 cm的带系膜乙状结肠,恢复乙状结肠的连续性。将游离的结肠排为U形,于肠系膜对侧缘纵行剖开肠管,用2-0可吸收线缝合相邻肠瓣成囊状。于新膀胱上部两侧后壁各切一小口,将输尿管拉进新膀胱约1.0 cm,把输尿管浆肌层缝于新膀胱黏膜上,在新膀胱外缝合浆肌层包埋输尿管约1.5 cm。下部切开与尿道残端吻合,输尿管放置的支架管从新膀胱前壁穿出引至皮外,行新膀胱造瘘。结果 11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总耗时平均240(210~300)min。术中输血平均800(600~1 200)ml。平均储尿囊容量370(230~450)ml,残余尿量<30 ml。双侧肾积水7例,6个月后肾积水稳定,肾功能正常,输尿管反流2例。1例白天排尿不可控;5例夜间有尿失禁,术后3~6个月除2例偶有夜间尿失禁外其他病例排尿情况均得到改善。无代谢性酸中毒及黏液堵塞尿道。1例出现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治愈;1例出现肠梗阻;1例死于非原发疾病。结论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原位自主排尿,尿液可控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对231例浅表性膀胱癌行膀胱部分切除和经尿道化电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膀胱部分切除术113例,其中Ta 32例,T1 60例,T2 21例;经尿道气化电切术118例,其中Ta 35例,T1 63例,T2 20例.两组术后均行膀胱灌注化疗,随访3月~5年,膀胱部分切除组随访83例,复发27例,复发率32.53%;经尿道气化电切组随访92例,复发24例,复发率26.09%.膀胱部分切除组的复发率高于经尿道气化电切组.结论 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经尿道气化电切术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经尿道切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为膀胱肿瘤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的需行输尿管再植的膀胱肿瘤患者17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A组9例,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作标准切除至深肌层,输尿管残口仅作外翻处理;B组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至肌层。随访18个月,对两组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梗阻、肾功能影响及肿瘤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操作简单,术后只引流尿液,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与A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术后18个月有轻度反流,无输尿管梗阻和同侧肾功能影响。肿瘤复发率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的TURBT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同样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可以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T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2期),观察组8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将肿瘤位置膀胱壁全部切除,包括周围1.5 cm膀胱黏膜组织。对照组17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并发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53.1±10.3)min低于对照组的(202.4±31.5)min,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7±1.7)d低于对照组的(28.0±4.7)d,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3.7±6.3)mL少于对照组的(470.6±143.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84.5%、78.5%和94.1%、82.4%、76.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痊愈。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肾积水行肾穿刺造瘘引流,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梗阻,2例出现尿路感染行抗炎治疗,1例患者出现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低,保留膀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高。 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于肿瘤单发、体积较小(直径≤2 cm)、分期较早(T2期)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可靠,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高。对于肿瘤多发、体积较大(直径>2 cm)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应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化疗是近年来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于临床要求保留膀胱的患者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作用及效果,对经尿道根治性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联合化疗以及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化疗的方法及疗效进行综述,同时对一些特殊患者例如肾脏移植患者及透析患者的化疗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当前化疗中存在的药物敏感性问题加以阐述,并对今后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1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男性患者先行膀胱全切术,然后采用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对其疗效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5例获随访6~72个月。5例出现双侧轻度肾积水,1例单侧肾积水;新膀胱容量达210~456 ml,膀胱静压为18.6~31.8 cm H2O,排尿时膀胱内压为36.21~71.56 cmH2O,最大尿流率10.22~12.26 ml/s,残余尿量33~58 ml。1例在第1年内出现暂时性白天尿失禁,11例有不同程度夜间尿失禁。结论: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贮尿容积大,原位自主排尿,白天控尿效果较好,夜间控尿情况较差。肾功能保护较好,无明显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是较理想的原位膀胱替代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