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青  吴伟 《男科医学》2005,9(5):26-27
精子异常包括少精子症、死精子症、弱精子症及精子活动力低下等。临床上往往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合病,即混合性精子异常。我科自1996~2004年采用吴伟主任拟定育子汤加减治疗混合性精子异常,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氏增精丸”是我院著名男科专家黄海波教授于1980年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针对男性因肾虚造成的精子异常而致不育。以补肾为要,筛选具有补肾壮阳生精药理作用的中草药,自行研制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剂,故命名为“黄氏增精丸”。经过20余年临床实践应用与研究,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对多种病因导致的男性不育有显著疗效。现将笔者对治疗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的临床运用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无精子症是指连续三次以上化验检查,精液中无精子的病症。约占不育症患者6~10%,是男性不育症中最难治的一种疾病。中医将之归于“绝嗣”“、无子”“、不育”等范畴。无精子症分为真性与假性两种。真性无精子症是指睾丸生精细胞缺如、变形、萎缩、退化等原因不能产生精子,亦即睾丸中不能产生精子;假性无精子症是指睾丸能生精子,而因输精管阻塞不能排出体外,故精液检查仍无精子出现,又称阻塞性无精子症。我们以口服血府逐瘀口服液为主治疗无精子症3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选择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学苑出版社1989年8…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为圆头精子症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7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3例圆头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精子形态学染色、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性激素测定等对圆头精子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例患者精子形态学染色结果均显示精子顶体发育异常,均为圆头精子,顶体异常精子为100%。油镜观察发现,精子头部全部为圆形,无顶体,头核显示深色,充实,浓染。精液分析为弱精子症,核型和染色体均正常。激素正常。结论需重视精子形态学检测,圆头精子症患者除了圆头精子的典型特征外,精子活动力也值得关注,精液化验结果提示活动力各异。除此外无其他异常临床表型,需进一步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以探讨病因及明确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精子成活率低下,是婚后男子不育的重要原因。成活率、计数均达不到规定标准,经化验测定为准,正常男性一次排精2-5毫升,每毫升含精子6千万~2亿个,少于2千万影响生育。活动度:包括活动、活动力、活动期。总的具有活动力的精子应占70~90%,其中应有50~60%离体2~3小时仍能活动,或其活动力应持续3-6小时,活动力减弱或死精过多均影响受孕。  相似文献   

6.
少弱精子症中西医诊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弱精子症与中医古医籍中精少、精清、精冷相似。中医认为肾藏精为生殖之源,男性不育症病位在肾,累及肝脾。肾虚是本,血瘀、湿热是标,治疗上主要以补肾填精为主。近年来,许多医家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经方、针灸等治疗少弱精子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西医认为少弱精子症主要病因为生殖道感染、精浆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临床上多采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治疗。而目前中西药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对改善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及运动功能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男性不育症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少精、弱精是重要原因。笔者以“种子汤”治疗少精、弱精所致男性不育症7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3例不育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年龄最小24岁,最大41岁。其中24~30岁57例,31~35岁12例,36~41岁4例,精液检查:本组73例精子计数均少于0.2亿/ml,精子活动率均低于70%,精子活动力(a级+b级)精子均小于50%或a级小于25%。2治疗方法以“种子汤”为主:山药20g、熟地20g、茯苓10g、黄精20g、枸杞子30g、菟丝子30g、桑椹子50g、肉苁蓉15g、杜仲10g、黄芪20g、沙苑子30g、淫羊藿15g、当归15g、复盆子…  相似文献   

8.
少、弱精子症是临床男性不育症中常见的两种类型,临床中两者可单独发病,可共同发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自《内经》提出后,成为指导历代医家补虚的治疗思想。少、弱精子症属于"精不足"范畴,需补之以味药,少、弱精子症所用味药无疑是具填精、补血、养阴作用的补益药。"精不足"同时还衍生虚实之邪,需随诊治之。并举验案一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精胶囊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分三组共治疗255例由少弱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患者。A组(n=32)、B组(n=96)和C组(n=127)的患者都服用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和知柏地黄丸,B组和C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联用生精胶囊治疗。疗程为3~6个月。结果:B组和C组的精液检查参数明显改善,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联用生精胶囊可以显著地提高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和活动率,并显著地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人类精子的发生在遗传学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细胞分化过程,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微小RNA(核糖核酸)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信使RNA转录后的基因调控是比较显著的特征之一。人类非梗阻性无精症主要是由于男性睾丸中不产生精子而产生的一种不孕不育,在男性非梗阻性的无精症众多原因中,微小RNA的表达失控与生精功能息息相关。可见,对于微小RNA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可以从分子层面阐述微小RNA异常表达和调节失控与男性生殖细胞产生功能障碍的相互关联,有助于对非梗阻性的无精症的相关发病机制、初步诊断和治疗手段预后判定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弱精子症是连续三次精液常规检查精子数量正常或偏少,但精于活动力Ⅱ级(B级)以下,Ⅰ级(A级)小于25%,活动力(1小时以内)小于50%的不育症。导致弱精子症的因素有睾丸发育不良,睾酮水平偏低,生殖道感染,自身免疫力下降,精索静脉曲张,维生素A、E缺乏等。以往我们在治疗弱精子症时,都是在各种辨证的基础上使用六味地黄丸或五子衍宗丸等系列方剂化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性传播感染可损伤睾丸生精功能、附属性腺分泌功能和阻塞生殖管道等,降低精子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引起精浆成分改变,诱发自身免疫,产生抗精子抗体,导致生殖管道阻塞,引起射精不完全、逆行射精或梗阻性无精子症等影响男性生育功能.该文通过分析梅毒、淋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等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对男性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的影响,阐述性传播感染直接或间接引起男性不育的可能,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性传播疾病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男子不育症(精液异常类)诊疗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福松 《男科医学》2007,11(4):17-19
中医对于男子不育症的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独特的经验。尤其是近十余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引起男子不育症的原因很多,精液异常便是最常见的原因。精液异常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精浆异常",如精液量过多,精液量过少、精液粘稠不液化、脓精,血精等;二是"精子异常",如无精子症、精子减少症、精子过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单纯畸形精子症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189例,共行323个IUI周期,按照WHO第5版精子形态学分析方法分为(1)正常对照组,146个周期,(2)轻中度畸形精子症组,121个周期,(3)重度畸形精子症组,56个周期,以临床妊娠率与早期流产率等为指标,以评估畸形精子症对IUI结局的影响。结果:三组间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及活产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论轻中度或重度畸形精子症对IUI后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及活产率等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男性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研究组)及40例非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对照组)的精液常规和精子形态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精液量、pH值、液化时间、密度等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组精子的存活率、活动力及精子形态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可对精液部分参数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许多因素均可影响精子的形成,而染色体异常尤其是性染色体异常则往往表现为无精症。本文在66例不育男性患者中,对其临床表现型与细胞遗传学的发现进行了综合报道及讨论材料和方法本文对来自本院泌尿外科和不育专科就诊的疑有染色体异常的不育男性作体检、染色体检查及精液检查。染色体标本采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根据国际标准,每个病例计数30个 G 分  相似文献   

17.
精子活动力是衡量男性生育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活动的精子才能到达受精部位。精子活力低下症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殖健康。随着自由基等分子生物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发现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对精子的损伤可能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蛋白激酶C(PKC)、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研究对基于分子水平探讨精子活力低下症的发病机制,寻求其治疗新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性科学》2015,(3):71-73
目的:观察清补结合补肾生精法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0例)口服清补结合补肾生精方,对照组(70例)肾阳虚者口服右归胶囊,肾阴虚者口服左归丸。疗程3个月,1年后随访。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动力、前向运动精子比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70例,治愈8例,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9%;对照组70例,治愈3例,显效14例,有效3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清补结合补肾生精法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FSH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精子DNA碎片化的影响。方法:将93例诊断为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肌肉注射FSH75IU,qod;对照组46例口服维生素C0.1g,tid。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精液参数及其精子DNA碎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精子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SH能够明显提高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参数,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并复习肾上腺皮质腺瘤导致无精子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方法报告1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导致无精子症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无精子症的病因、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原因及肾上腺腺瘤导致无精子症可能存在的机制。结果患者初诊时无精子,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低下,乳房发育、胀痛,睾丸萎缩,激素异常。完善检查明确右侧肾上腺病灶,行后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症状逐渐改善,性欲恢复,乳房胀痛缓解,睾丸大小逐渐恢复,精液达可自然受孕水平,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目前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现仍在随访中。结论本病临床罕见,应注意完善相关检查、评估预后,避免误诊或漏诊。尤其是对于无精子症患者要重视激素的筛查,同时对于激素异常的患者要分析寻找可能存在的原因,对因治疗效果往往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