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了解neruophlin 1(NP 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 12例ANLL和 2 0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 ,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长期培养 ,收集贴壁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两组骨髓基质细胞中的cDNA ,了解NP 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建立了ANLL和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方法 ,NP 1基因在ANLL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率为 (4 7.1% )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85 % )P <0 .0 5。结论 :参与调控骨髓基质细胞的NP 1基因可表达于部分ANLL和大部分正常人的骨髓基质细胞中 ,NP 1在ANLL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低表达 ,可能与其调节造血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肺耐药蛋白 (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基因 m RNA表达 ,探讨其与多药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检测 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 7例正常对照者骨髓细胞 LRP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常骨髓细胞 LRP基因表达阴性 ,2 5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患者中 1 4例 LRP表达阳性 ,1 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仅 1例阳性 ,1 0例复发难治患者 8例阳性 ;初治 ANLL组及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P=0 .0 2 4) ,LRP m RNA表达水平与初次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有关 ,LRP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分别为 3 / 1 1 ,4/ 5 ,P<0 .0 5 )。结论 :LRP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是一项新的耐药指标。检测 LRP的表达可以指导治疗 ,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原代白血病细胞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ES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3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 (AL)患者、1 2例AL获完全缓解 (CR)患者和 6例正常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s)hESTmRNA的表达。结果 :初发AL患者骨髓MNCshESTmRNA表达量 (0 .71± 0 .34)明显高于CR患者 (0 .4 3± 0 .2 5 ,P <0 .0 5 )及正常志愿者 (0 .2 2± 0 .2 1 ,P <0 .0 1 )。初发AL患者骨髓常规涂片中原始细胞百分率与骨髓MNCs的hEST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 (r =0 .4 5 7,P <0 .0 5 )。结论 :初发AL患者骨髓MNCs的hESTmRNA表达增高。hESTmRNA表达可能代表白血病细胞的一种高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以下简称再障 )患者骨髓CD34 + 细胞表面Fas抗原的表达 ,采用体外短期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干扰素γ(IFN γ)对AA患者骨髓CD34 + 细胞表面Fas抗原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Fas介导的凋亡在AA发病中的作用。正常对照骨髓CD34 + 细胞表面Fas抗原的表达率为 ( 1 0 .0 2± 2 .33) % ,重型再障组(SAA)和慢性再障组 (CAA)分别为 ( 38.2 8± 9.0 1 ) %和 ( 2 6 .6 6± 4 .2 7) % ,SAA组和CAA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 <0 .0 5 ) ;SAA组与CAA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SCF、IL 3、GM SCF和EPO细胞因子组合的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 ,加入IFN γ时 ,CD34 + 细胞表面Fas抗原表达稍增高 ,AA患者骨髓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 ,CD34 + 细胞表面Fas抗原表达与正常对照骨髓比较显著增高 (P <0 .0 5 ) ,且SAA组明显高于CAA组 (P <0 .0 5 )。实验结果表明 ,AA患者骨髓CD34 + 细胞表面Fas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时 ,IFN γ促使骨髓CD34 + 细胞表面Fas的表达作用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强。结果提示 ,AA患者骨髓CD34 + 细胞表面Fas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贲门癌组织中粘蛋白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粘蛋白 1(MUC1)表达与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 (SCC)、贲门腺癌 (GCA)细胞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检测MUC1在 5 0例SCC和 2 1例GCA及配对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 ,分别以活检正常的 10例食管粘膜组织及 8例贲门粘膜组织为对照。结果 :MUC1免疫阳性染色呈棕黄色或深棕黄色。 4 8例SCC(48/5 0 )和 2 1例GCA(2 1/2 1)原发病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MUC1表达 ,6例正常食管粘膜 (6 /10 )和 4例正常贲门粘膜 (4/8)中观察到MUC1弱免疫阳性反应。正常细胞中 ,MUC1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近管腔或腺腔侧 ,但在癌细胞中则胞膜和胞浆中均有表达。SCC与正常食管粘膜、GCA与正常贲门粘膜MUC1免疫阳性反应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为P =0 .0 0 5 0 6 ,P =0 .0 0 2 95 ) ,SCC和GCA原发病灶与转移淋巴结间MUC1的一致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为U =4 .4 15 ,P <0 .0 0 0 1,U =2 .2 74 ,P <0 .0 5 ) ,一致性MUC1变化的发生率在SCC为 6 0 % (30 /5 0 ) ,GCA为 85 .71% (18/2 1) ;其中一致性阳性的发生率在SCC为 5 6 % ,GCA为10 0 %。SCC组织分化的恶性程度与MUC1免疫反应的强度呈负相关 (r =- 0 .35 6 6 ,P <0 .0 5 ) ,GCA出现类似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MUC1免疫反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性肺癌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Fas associateddeathdomainprotein ,FADD)在非小细胞性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2例NSCLC及 1 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FADD蛋白表达 ,TUNEL法检测NSCLC中癌细胞凋亡。结果 :NSCLC中 ,FAD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80 .6 %(5 0 / 6 2 ) ,低于正常肺组织 (1 0 0 % ,1 3/ 1 3) ,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73,P >0 .0 5 )。癌组织中FADD表达多呈中度或强阳性 (36 / 6 2 ) ,正常肺组织FADD表达多呈弱阳性 (1 1 / 1 3) ,癌组织FADD表达程度高于非癌肺组织 (χ2 =7.84 5 ,P <0 .0 5 )。NSCLC中FADD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低分化的肿瘤FADD表达减少 (P <0 .0 5 ) ,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及是否转移无关 (P >0 .0 5 )。所有标本均可检测到癌细胞的凋亡 ,FADD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凋亡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s=0 .380 ,P <0 .0 1 )。结论 :FADD表达异常在NSCLC的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FADD表达水平与NSCLC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蛋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初治AL组(65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CR)组(20例)、复发难治白血病(RRAL)组(24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DF-1及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DF-1及VEGF蛋白的表达与初治A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治AL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DF-1及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44/65)和64.6%(42/65),均高于RRAL组[70.8%(17/24)和66.6%(16/24)]、AL-CR组[15.0%(3/20)和20.0%(4/20)]和正常对照组[6.6%(1/15)和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59和23.382,P<0.001).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DF-1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初治AL患者的白细胞计数(χ2=11.413和15.363.P<0.001)及髓外浸润(χ2=10.100和13.333,P<0.001)有关.结论:初治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DF-1与VEGF蛋白的高表达参与了AL的发生、发展、浸润、复发和转移,动态检测2者的表达水平对判断AL的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确诊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骨髓、外周血中HuD mRNA的表达 ,分析其临床意义 ,探讨其在检测骨髓微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病理学确诊为SCLC的初治患者 14例 ,采集骨髓及外周静脉血标本 ,另以 15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及 12例良性病变患者的骨髓及血标本为对照组。 7例SCLC患者在接受 1~ 2个疗程化疗后再次取骨髓及外周血标本 ,用RT PCR法检测所有标本中HuD mRNA的表达。 结果 :SCLC患者骨髓HuD阳性率 (5 7.1% )显著高于非肿瘤对照组 (16 .7% ) ,P <0 .0 5 ;但与NSCLC对照组差异不明显 (33.3% ) ,P >0 .0 5。SCLC广泛期骨髓HuD阳性率 (85 .7% )高于局限期 (2 8.6 % ) ,P <0 .0 5。外周血标本 :SCLC外周血HuD阳性率 (4 2 .9% )与非肿瘤对照组 (16 .7% )、NSCLC对照组 (33.3% )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均为P >0 .0 5 )。 结论 :SCLC微转移是普遍存在的 ,骨髓微转移的存在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D -EC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细胞和肿瘤旁间质细胞中表达的异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PD -ECGF的单抗 1C6 - 2 0 3,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5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8例正常膀胱粘膜进行PD -ECGF表达的研究。结果 正常膀胱粘膜的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PD -ECGF免疫染色均呈阴性。 5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2 5例 (45 .5 % )肿瘤细胞PD -ECGF呈阳性表达 ,其肿瘤病理分级为G1级 2 / 7(2 8.6 % ) ,G2 级 9/ 2 5 (36 .0 % ) ,G3 级 14 / 2 3(6 0 .9% ) (x2 =3.91,P >0 .0 5 ) ;病理分期为Ta期3/ 18(16 .7% ) ,T1期 5 / 14 (35 .7% ) ,T2~ 4期 17/ 2 3(73.9% ) (x2 =14 .0 ,P <0 .0 0 1)。肿瘤间质细胞的PD -ECGF阳性表达为 37/ 5 5 (6 7.3% ) ,其病理分级为G1级 3/ 7(42 .9% ) ,G2 级 14 / 2 5 (5 6 .0 % ) ,G3 级 2 0 / 2 3(87.0 % ) (x2 =7.39,P <0 .0 5 ) ;病理分期为Ta期 5 / 18(2 7.8% ) ,T1期 12 / 14 (85 .7% ) ,T2~ 4期 2 0 / 2 3(87.0 % ) (x2 =30 .2 ,P <0 .0 0 1)。结论 膀胱癌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中的PD -ECGF阳性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进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检测其表达对判断膀胱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丽阳 《广西医学》2003,25(9):1647-164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细胞的变化在哮喘发作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哮喘发作期患者 2 5例 ,健康体检 1 0人。采用免疫发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总IgE的水平 ,应用伊红染色方法检测外周血嗜酸细胞总数 ,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2 5例患者血清中总IgE的含量为 (1 94 8 6 3± 5 2 1 5 9)ng ml,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组 (2 6 7 1 6± 1 0 8 2 8)ng ml(P <0 0 0 1 ) ;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 (987± 2 2 6 )× 1 0 6 L ,亦显著地高于正常组 (1 2 3± 35 )× 1 0 6 L(P <0 0 0 1 ) ,哮喘患者血清总IgE与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0 72 5。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总IgE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 ,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代白血病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与化疗药物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关系。方法:RT—PCR方法检测初发ANLL细胞suntivin mRNA的表达。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不同化疗药物体外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结果:原代ANLL细胞与HHT、AcLa、Ara—C孵育15h后,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的ANLL细胞凋亡率低于阴性表达者。联用HHT Ara—C或AcLa Ara—C体外处理原代ANLL细胞15h后.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的ANLL细胞凋亡率亦低于阴性表达者。且survivin mRNA阴性的ANLL患者骨髓缓解(BMR)率高于survivin mRNA阳性者((2/2)对(3/11))。结论:sun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的ANLL细胞对化疗药物诱导凋亡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A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和8例正常的骨髓细胞作对照组,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两组骨髓细胞Survivin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急性白血病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间完全缓解率(CR)的差别,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AL病人骨髓细胞SurvivinmRNA阳性表达率为67.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5%(P<0.05);Survivin蛋白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65.0%(26/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5%(1/8)(P<0.05),骨髓细胞Survivin表达阴性者化疗后骨髓完全缓解率(CR)为70.0%,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的CR为30.0%(P<0.05)。结论:(1)Survivin的过度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阳性表达可能显示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不良;(2)Survivin基因表达在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或)抗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Survivin基因可作为靶向白血病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
谭丽珍  刘壮 《医学争鸣》2006,27(23):2179-2182
目的:探讨基因生存素,细胞周期素B1的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 方法:采用RT-PCR对初治或复发AL患儿42例和完全缓解AL(AL-CR)患儿13例及非恶性疾病患儿15例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基因生存素,细胞周期素B1表达的检测. 结果:初治和复发AL组生存素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72和0.810,细胞周期素B1 mRNA为0.609和0.739,均高于AL-CR组(0)和对照组(0)(P<0.01);复发AL组生存素 mRNA表达水平高于初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5). 生存素基因的表达与白细胞总数及临床分型有关,与性别、年龄、免疫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细胞周期素B1表达与性别、年龄、免疫分型、白细胞总数及临床分型无明显相关关系. 儿童AL中生存素与细胞周期素B1的表达呈正相关. 生存素 mRNA表达水平高者缓解率低. 结论:儿童AL中存在生存素,细胞周期素B1异常表达,两者表达存在相关性. 生存素是AL复发的高危因素;AL 生存素高表达者可以降低AL的化疗敏感性,生存素水平对AL有判断疗效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对42例AL患儿和13例完全缓解AL(AL—CR)患儿及15例非恶性疾病患儿骨髓进行survivin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A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1),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1);survivin基因在AL的高危组和标危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未能缓解者(P均〈0.05)。结论儿童AL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urvivin基因的过度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化疗疗效的观察指标;survivin高表达者易复发,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外源性人多药耐药基因(human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hMDR1)转染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移植联合超剂量表阿霉素化疗在4T1乳腺癌治疗中的骨髓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用携带目的基因hMDR1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报告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MDR1-GFP)转染原代培养的MNCs以获取hMDR1基因修饰的MNCs(MNCs-rAd-hMDR1-GFP),将修饰后的MNCs移植到4T1乳腺癌模型体内,在表阿霉素超剂量化疗中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的保护和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hMDR1基因成功转入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转染率达26.26%;转染细胞移植后能定植于受体骨髓中并功能性表达。在超剂量化疗中,hMDR1基因能有效保护受体骨髓的造血功能,荷瘤动物能耐受3倍剂量表阿霉素化疗,外周血白细胞数能维持在(5.7±0.6)×109/L;同时超剂量化疗能迅速杀灭肿瘤细胞,使荷瘤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hMDR1基因转染骨髓造血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受体骨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联合超剂量化疗能快速、有效的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Bcl- 2、P53 蛋白的表达状态。方法 以SP免疫组化法对 41例患者及 11例对照骨髓细胞Bcl- 2、P53 蛋白进行检测 ,高倍镜下计数 5 0 0个细胞 ,P53 阳性细胞≥5 %为阳性病例 ,Bcl- 2≥ 10 %为阳性病例。结果 Bcl- 2蛋白表达率在小儿ALL、ANLL及ALL高危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0 1,P <0 .0 1) ,ALL标危型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 ,但ALL高危型高于标危型 ,ANLL高于ALL(P <0 .0 5 ,P <0 .0 5 )。P53 蛋白表达率在ALL、ANLL、ALL高危型及标危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P <0 .0 5 ,P <0 .0 5 ) ,ALL高危型与标危型及ALL与ANLL之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P53 突变及Bcl- 2表达增强参与了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恶性转化 ,但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17.
Ma J  Xu SR  Jia JS  Ma WD  Wang Y  Liu XJ  Lai YR  Lu Y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556-560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在成人急性白血病 (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法对 10 0例初治及复发的AL患者进行cyclinAmRNA水平的检测 ,对其阳性表达的PCR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对其中 75例AL患者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yclinA蛋白表达水平 ,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 结果  (1)AL患者cyclinA蛋白表达在细胞周期中的分布无异常 ,cyclinA蛋白及mRNA的阳性率 (分别为 6 6 7% ,5 9 0 % )和中位表达水平 (分别为18 5 % ,0 5 39± 0 4 90 )明显高于正常人 ,同一实验条件下未发现在正常人中有cyclinA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 (P <0 0 1) ;经测序分析发现cyclinA阳性扩增片段序列与基因库中的目标序列完全一致 ;(2 )cyclinA蛋白及mRNA水平与S期、G2 /M期细胞所占的比例呈正相关 (P <0 0 1)。 (3)复发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的cyclinA蛋白表达水平 (15 4 % )明显低于初治组(2 9 5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 4 18,P =0 0 2 2 )。 (4 )cyclinA蛋白或mRNA高表达患者的完全缓解率 (分别为 87 9%、85 7% )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 (分别为 38 2 %、5 3 3% ) (P <0 0 5 )。结论 cyclinA在AL患者中是一种增殖标志 ,是影响AL患者完全缓解率的因素 ,其高表达可能是AL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自愿)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缓解前后骨髓细胞VEGF的表达。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者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组。结果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阳性表达状况与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r=0.536);治疗后19~35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前表达显著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均<0.05),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后VEGF表达下降,但较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化疗后缓解组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疾病状态和预后;化疗未缓解组持续高表达,化疗缓解患者表达明显下降,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白血病发生、是否难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骨髓腔给药靶向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骨髓腔给药诱导缓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初治急非淋患者分为骨髓腔给药组(A组,30例)和静脉给药组(B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0%、33.3%。总有效率分别为86.7%、50.0%。A组比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A组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骨髓抑制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腔给药诱导缓解急非淋有较高的缓解率和较低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