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太康县1978年-1999年来,实施PD、DPT、DT常规免疫、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及疫情漏报率调查。结果:接种率长期稳定在90%~95%以上,人各免疫水平达85%以上,白喉疫情可得到控制,表明,做好PD、DPT、DT常规免疫是控制直至消除白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许昌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现状及百白破疫苗(DPT)免疫成功率,为制定DP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月对许昌市健康人群分8个年龄组抽取140名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免疫成功率监测选择未接种过DPT基础免疫的2月龄儿童30人作为观察对象,比较DPT基础免疫前后抗体水平及免疫成功率。结果调查140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29%(20/140)、76.43%(107/140)、73.57%(103/140),不同年龄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DPT基础免疫(3次)后儿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成功率分别为3.33%、100.00%、100.00%。结论白喉、破伤风免疫效果良好,百日咳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人群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抗体水平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PT)的免疫效果,为制订DP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百日咳抗体检测采用微量凝集试验法,白喉、破伤风抗体检测均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结果检测的650人中,白喉抗体阳性率为88.31%,保护率为87.38%,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0.2595IU/ml(国际单位/毫升);破伤风抗体阳性率为71.54%,保护率为64.15%,GMC为0.5607IU/ml;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92.77%,保护率为37.23%,几何平均滴度为1:156.87。结论儿童完成DPT基础免疫后,1.5-2岁DPT加强免疫和小学一年级学生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Combined Vaccine;DT)加强免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抗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10岁以后抗体明显下降,故需对初中一年级学生、高中三年级学生或大学新生、成人接种降低抗原含量的DT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南省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白喉IgG免疫水平与白喉疫苗免疫史,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白喉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百白破(简称DPT)和白破二联(简称DT)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白喉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白喉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2008年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总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0.84%,2007年为82.49%,2008年各年龄组均高于2007年;最高为2008年的1~2岁组儿童,为94.64%,最低为2007年小学一年级新生4~5岁组,为70.79%,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2008年已完成3针DPT基础免疫的1~3岁组儿童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4.10%,完成4针者为94.67%,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2008年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接种了4针DPT疫苗和1针DT疫苗的儿童抗体阳性率为90.7%,DT加强前为60.91%,接种1周后达到94.12%,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加强接种DT疫苗2周后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6.15%;DT加强接种1~24周后检测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海南省1~7岁儿童白喉IgG抗体水平较高,已基本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达到了可控制白喉流行的水平;一年级新生DT加强接种非常重要,能迅速、有效提高儿童的白喉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监测白喉免疫成功率,掌握人群白喉抗体水平,预测发病趋势,评价百白破混合制剂(DPT)接种效果,以便为预防白喉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省近几年来开展了白喉初免成功率和人群白喉免疫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钟山县1~6岁儿童白喉抗体水平和百日咳一白喉一破伤风联合疫苗(DPT)的免疫效果,为制定白喉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6个年龄组(1~6岁儿童),每个年龄组抽取5名常住儿童(在当地居住3个月以上),收集血清样本进行白喉抗体检测。结果全县共调查1.6岁儿童150名,其中白喉抗体IgG(DTIgG)t〉0.01IU/mL有143人,保护率为95.33%,DTIgG平均含量为0.22IU/mL,1~3岁组儿童的DTIgG平均含量高达0.23IU/mL,从4岁组开始下降,5岁组降到最低(0.18IU/mL),到6岁组经DT加强免疫后上升到0.23IU/mL。结论钟山县1~6岁儿童完成DPT基础免疫后,1.5—2岁DPrr加强免疫和6岁组儿童白喉一破伤风联合疫苗(DT)加强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万正杨  余枫华  张士勋  宋淑华  陈斌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I001-I001,F003
目的:了解人群白喉、破伤风的免疫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间接血凝法对1997年宜昌市健康人群212人进行了白喉、破伤风抗体检测。结果:在2-15岁人群中达到了较高的抗体水平,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成人组与非成人组之间免疫水平差异高度显著。结论:保持高的免疫接种率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白喉、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生,加强免疫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采取多层抽样方法对360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IgG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组、性别、户籍等之间抗体水平情况。结果 昌平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0%、59.44%、68.3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9.18、0.55、0.86 IU/ml。不同年龄组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户籍和免疫剂次人群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末剂DTaP和/或DT和/或DTaP-IPV/Hib≤1年、2~5年、6~14年后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昌平区15岁以上人群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较低,随着免疫后时间延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均明显降低。应加强小月龄婴儿、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监测,推荐15岁以上人群、与1岁以下儿童有密切接触的成人及医务人员接种1剂Tdap疫苗。  相似文献   

9.
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福建省吸附百日破混合制剂(DPT)的免疫效果,1995~1997年,在龙岩地区、漳州市、莆田市,随机抽取3月龄未接种过DPT的婴儿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全程接种吸附DPT1个月后,白喉、破伤风的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7.30%和89.25%,而同一人群百日咳免疫成功率仅为55.38%,故改进DPT中百日咳疫苗,加强卫生防疫机构的冷链装备及管理,规范接种,提高接种质量,是确保有效免疫,控制疾病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状况。方法2006年抽取部分县、市、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血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检测。结果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69.6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98;白喉抗体保护率为87.97%,抗体几何均值为0.262U/ml;伤风抗体保护率为90.94%,抗体几何均值为0.261U/ml。免疫成功率百日咳为55%,免疫后抗体滴度GMT为1:577;白喉为76.67%,免疫后抗体滴度GMT为0.372U/ml;伤风为75%,免疫后抗体滴度GMT为0.670U/ml。结论百日咳保护率较低,破伤风保护率高,20岁以上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六种鳞翅目昆虫的食用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叶兴乾  胡萃 《营养学报》1998,20(2):224-228
目的:分析6种鳞翅目昆虫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氨基酸的组成。结果:6种昆虫均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除亚洲玉米螟、棉红铃虫和米蛾的幼虫以外,其余的蛋白质含量均在41%以上,最高的达75.2%。脂肪的含量变化较大,菜粉蝶、桑蚕的含量在8.52%~15.67%之间,其余的在19.35%~49.48%之间。氨基酸含量为25%~7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50%~49.76%,除5龄桑蚕外,其余的种类均在40%以上。6种昆虫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其氨基酸分(AAS)在31~66之间。桑蚕、菜粉蝶、亚洲玉米螟、米蛾等幼虫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棉红铃虫则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6种昆虫均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中桑蚕含有较高的钙  相似文献   

12.
北京石景山区疾病死因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石景山区1984~1993年死亡资料分析,提示10年中全区总死亡率为401.35/10万。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位居前三位。占总死因的59.06%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症22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228例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流史占57%,妊娠3次以上占67.5%。 B超诊断率42.5%。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小于开腹手术,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发病与多次妊娠,宫腔操作及雌激素有关。目前仍需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或阴道B超进行诊断。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某市性病流行特征及数学模型在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近5年性病疫情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5年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近5年性病报告发病率进行曲线拟合,运用线性模型预测未来3年广州市性病发病率。结果:广州市近五年性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但AIDS/HIV、胎传梅毒及三期梅毒发病数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性病人群中老年患者人数增加。拟合的4种数学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直线模型为佳。经预测,未来3年性病发病率仍保持下降势态。结论:根据近几年性病流行特征及未来几年发病趋势,该市应及时调整性病工作防治策略及控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考核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否建立了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掌握防治工作进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以区县为单位自评,在自评基础上市级抽查。采取核实资料的方法对组织领导、碘盐管理、健康教育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自评三项综合指标评分40个区县均在85分以上;2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市36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39个区县,占97.5%;居民户合格率>90%者35个区县,占87.5%;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0%者11个区县,占27.5%,10%-19.9%者27个,占67.5%,>20%者2个,占5%。市级抽查20个区县,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者19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个区县有19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18个占94.74%,零售单位经均>90%,居民户合格率>90%者18个,占90%,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肿率无<10%的区县,10%-19.9%者19个,>20个者1个。结论:对照消除磺缺乏病阶段目标标准判断,无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区县,实现基本消除目标的有17个区县,未实现阶段目标者23个区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2008年初常州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发病年龄进行分析,根据发病年龄变化的原因,对初免月龄及再免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5月31日所有在感染科住院的麻疹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对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和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麻疹发病年龄呈现两极分化,小婴儿和成人发病率明显上升.[结论]提前初免,坚持原有再免,加强二次强化免疫及婚前再免,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SF-36量表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对居住满30年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登记造册,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20~40名老年人,共抽取370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影响生命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生活来源、生活事件、心理及健康状况等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些人口社会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及心理卫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且从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出发制订老年卫生保健政策,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社区卫生保健项目,以促进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小鼠的肾功能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反映粮食有机污染物的潜在毒性。[方法]选取某污灌农田出产的玉米为研究对象(下称"污灌区"),地下水灌溉农田出产的玉米为对照(下称"对照区"),采用超声振荡法提取玉米中的有机污染物,对小鼠灌胃法染毒,共分为5组:对照组(用二甲亚砜染毒),对照区低剂量组、对照区高剂量组、污灌区低剂量组、污灌区高剂量组,每日染毒1次,连续染毒2周。测定肾功能指标:尿酸(UA)、肌肝(Cr)、尿素氮(UN)。肾组织的氧化损伤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污灌区高剂量组的UN增高,污灌区各组肾组织的T-SOD、GSH-PX活性均降低(P﹤0.05)。与对照区相同染毒剂量组比,污灌区各剂量组T-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该污灌区玉米中有机污染物可导致小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6月~2009年3月64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结果64例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4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16例,穿孔直径0.5~0.8cm,手术时间40~60min,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康复顺利,术后住院5~10d,平均6.5d,切口均甲级愈合,痊愈出院。出院后予以内科根除幽门螺杆菌、口服H2受体拮抗剂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胃溃疡穿孔患者术中需快速病理检查,若为恶性病变应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20.
吴立旭  刘力兴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30-453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91例右肺中叶不张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并将其支气管内分泌物作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同时支气管内局部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91例右肺中叶不张患者,84例肺不张复张,明确了病因,临床疗效好;7例病程超过3个月,不张肺未复张。均未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具有有效、安全、简便等优点,可适用于支气管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