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分析软件测量活体育龄妇女输卵管管腔长度和内径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显示为输卵管正常的不孕患者200例,应用Philips Allira 12 DSA机血管分析软件测量输卵管长度和内径.结果 正常育龄妇女HSG检查所见输卵管总长度为(12.52±2.17)cm(8.31~15.64 cm),左侧总长度为(12.33±2.31)cm(8.31~15.32 cm),右侧总长度为(12.71±2.08)cm(8.57~15.64 cm).输卵管峡部内径左侧为(0.09±0.03)cm(0.05~0.12cm),右侧为(0.09±0.02)cm(0.06~0.10 cm);输卵管壶腹部内径左侧为(0.62±0.49)cm(0.25~1.54cm),右侧为(0.65±0.51)cm(0.23~1.61 cm).双侧输卵管长度和各部位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SA血管分析软件可测量活体输卵管的内径和长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手舟骨微创内固定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为手舟骨微创条件下的内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6块成人干燥手舟骨 ,仔细观察其形态及主要血管压迹 ,并根据可能进行的内固定方式用游标卡尺对手舟骨的各部位进行测量 ,解剖 4例经过灌注的手标本。结果 :舟骨结节远端的厚度为 (7.4± 0 .9)mm、宽度为 (6.2± 0 .7)mm ,高度为 (10 .5± 1.4)mm ;舟骨腰部的厚度为 (12 .2± 1.3 )mm、宽度为 (9.5± 1.0 )mm ;舟骨体部的高度为 (18.0± 1.7)mm ,最小厚度为 (7.3± 0 .9)mm ;舟骨的纵轴长度为 (2 6.8± 2 .5 )mm。手舟骨的主要血管来自桡背侧部 ,由体部沿嵴部贯穿整个纵轴。结论 :手舟骨的相关参数均为设计螺钉的关键指标。关节镜监视下的手舟骨骨折内固定的进钉应从手舟骨结节的远端中点进入 ,方向平行于手舟骨的主要血管束。  相似文献   

3.
<正> 作者从育龄期手术病人收集到30侧侧输卵管,测量了其长度,及峡部、壶腹部、漏斗部、繖部各之的中段的壁厚和内径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成人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测量及股骨骨髓腔观测,为扁弧形长针的设计及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成人干燥股骨60根,平均分为2组,一组测量股骨长度、内外侧髁、内外上髁等有关数据,另一组测量股骨的密质厚度、髓腔内径及髓腔狭窄区、最远端断面皮质骨侧缘切线与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内侧髁宽度为(47.41±3.44)mm;股骨外侧髁宽度为(33.77±4.79)mm;股骨髁干角96.32°±2.30°;远端松质骨的长度为(50.00±7.90)mm;股骨干长度为(382±8.00)mm.成人股骨髓腔形态复杂,近远端呈漏斗状,而中间非松质骨部呈类柱体,中上段1/3部位最为狭窄,远端呈冠状面宽,而非松质骨部呈矢状面宽,且股骨髓腔具有一向前弧度.结论: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和股骨髓腔形态特点为扁弧形长针的设计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扁弧形长针其形态结构特点与髓腔顺应性好,可有效抗分离移位、抗旋转,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内固定器械之一.  相似文献   

5.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解剖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解剖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解剖观测40侧子宫阔韧带内静脉。结果:子宫上静脉于输卵管峡部中点处外径是3.8±0.4mm,汇人卵巢丛后外径为5.2±0.5mm;输卵管峡部中点距子宫上静脉6.5±0.6mm。结论:输卵管结扎手术阻断或扭曲子宫上静脉和输卵管静脉与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活体输卵管形态、长度、管径及其与身高的关系,笔者进行了一些观察与测量,旨在积累国人体质资料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本文观测了安徽省宁国、旌德、绩溪3县农村510例接受输卵管结扎术的健康育龄妇女的输卵管,年龄22~42岁,平均27.68岁。术前测量身长,行全身体格检查与妇科检查,以排除禁忌症。局麻下常规进腹,提出输卵管,用艾利氏钳固定并观察形态,术者以食指触及子宫角部,用硬膜外导管,沿食指与输卵管间子宫角部,用游标卡尺测得子宫角部至伞端的距离(即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三部之长度)。采用抽芯包埋法将切下之卵管(约1~1.5cm)用1%福尔马林固定,供活检及输卵管峡部之直径测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64-MSCT重建肝门静脉左支,观测肝内门静脉左支的形态特征和分支分布规律,以及左半肝的分叶分段,为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提供更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方法:100例无肝脏疾病的成人64-MSCT增强扫描肝门静脉数据,重建肝门静脉左支,观察肝门静脉左支的形态结构,测量其主干及主要分支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门静脉左支横部的长和中点内径分别为(29.50±6.51) mm、(7.70±1.55)mm,矢状部的长度和中点内径分别为(18.74±4.22)mm、(6.98±1.41)mm;角部角度为(118.16±13.73)°。左外叶上段支长为(36.31±16.87)mm,其1/2处的内径为(2.93±0.87)mm;左外叶下段支长(28.46±13.56)mm,其1/2处的内径为(3.21±0.87)mm。左内叶支形态变化较大。结论:肝内门静脉主干左支的长度、内径和角部的角度变动范围较大,除供应左半肝外,还可发出分支至右前叶。其分支分布直接影响到左半肝分叶分段,具体定界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制手舟骨骨折的内固定器械及临床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8块成人干燥手舟骨及36块成人手舟骨湿骨标本,仔细观察其形态及主要血管压迹,游标卡尺对舟骨各部位进行测量.结果干燥骨组及湿骨组测量数据分别为舟骨结节高度(11.28±0.94)、(10.35±1.54)mm;舟骨腰部的厚度(12.02±1.90)、(11.21±1.20)mm,宽度(10.59±1.11)、(11.34±1.47)mm;舟骨体部最小厚度(6.51±1.22)、(8.54±1.07)mm;舟骨的纵轴长度(25.68±2.21)、(26.50±2.56)mm;舟骨嵴的宽度远端(6.50±1.06)、(6.64±1.18)mm,腰部(5.14±1.01)、(6.01±0.75)mm,近端为(4.42±1.16)、(5.71±0.78)mm.手舟骨的主要血管来自桡背侧部,由体部沿嵴部贯穿整个纵轴.结论依据手舟骨测量的数据及解剖特点,设计手舟骨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械,避免内固定器破坏舟骨关节面及发生关节撞击综合征,尽量减少对舟骨血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年龄24~37岁,原发不孕55例,继发不孕65例.术前均常规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定位.双侧输卵管阻塞82例,单侧输卵管阻塞38例,输卵管阻塞总计201条.输卵管近段(间质部和峡部)阻塞12.6条,输卵管远段(壶腹部和伞部)阻塞75条.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作了大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但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并且观测参数不系统、不完整,而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进行较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剖与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对照研究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 目的:观测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学及应用解剖学特点,以期为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易患病性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实验从成都医学院局解实验室随机选取60例成年中国人干燥、无破损第5腰椎标本,应用游标卡尺测量第5腰椎峡部的相关数据,并应用Micro CT的三维重建系统分析第5腰椎标本三维骨结构,并逐一测量与第5腰椎左、右侧峡部临床应用解剖观测的指标相对应的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参数。 结果与结论:在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标本观测: ①左、右侧峡部上缘厚度分别为(4.27±0.99) mm,(4.25± 0.98) mm。②左、右侧峡部下缘厚度分别为(7.31±1.23) mm,(7.29±1.25) mm。③左、右侧峡部内缘厚度分别为(6.61±0.33) mm,(6.59±0.36) mm。④左、右侧峡部外缘厚度分别为(8.65±0.27) mm,(8.59±0.33) mm。⑤左、右侧峡部上下缘距离分别为(11.10±3.14) mm,(11.07±3.11) mm。⑥左、右侧峡部上缘长度分别为(8.37±0.99) mm,(8.40±0.96) mm。⑦左、右侧峡部下缘长度分别为(4.71±0.71) mm,(4.73±0.62) mm。⑧左、右侧峡部内缘长度分别为(13.01±1.38) mm,(13.04±1.36) mm。⑨左、右侧峡部外缘长度分别为(10.75±1.11) mm,(10.78±1.06) mm。游标卡尺与Micro CT所测的第5腰椎峡部左右侧的三维数值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临床应用解剖测量值与Micro CT测量值之间具有统一性,左右侧腰椎峡部解剖值没有差异,Micro CT能为临床上第5腰椎的易患病性提供更为详尽准确的参考数据。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侧隐窝狭窄的原因及其横、矢径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30例横断面、8例矢状面标本,观测侧隐窝、黄韧带、椎间盘等结构。结果 (1)L3-5骨性侧隐窝矢径为(6.97±0.95)、(6.46±0.86)、(6.37±0.54)mm,盘黄间隙矢径为(7.21±0.82)、(7.20±0.79)、(7.01±0.59)mm;(2)椎间盘横径、矢径均存在性差,各椎体间的椎间盘也存在差异;黄韧带厚度、侧隐窝横径及矢径均无侧差,但黄韧带厚度存在性差,侧隐窝横径、矢径均无性差;(3)椎间盘前缘高度大于后缘,L4~5前、后缘高度之比较L5~S1小。结论⑴不同性别、不同腰椎间的形态数据存在显著差异;⑵椎间盘、黄韧带数据均可作为诊断侧隐窝狭窄的参考指标;⑶侧隐窝狭窄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测肝门静脉的形态特征和分支分布规律,为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提供更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方法 50例肉眼观察无病变的成人肝标本,对肝门静脉分支分型等形态特征进行解剖观察,测量肝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门静脉主干54.0%在肝实质外分叉,其分叉点距肝实质的垂直距离为(8.94±3.17)mm;34.0%紧贴肝实质分叉。左支主干长(47.44±7.23)mm;左支横部长(23.90±5.29)mm,外径为(7.43±1.09)mm,矢部长(24.02±4.97)mm,外径为(7.07±1.36)mm,角部角度为(114.18±22.59)°;右支主干长(20.63±6.59)mm,外径为(9.26±1.77)mm。依据肝门静脉的分支情况可将其分为8型。结论肝门静脉变异情况并不少见,其分叉点距肝实质的垂直距离及左、右支主干径值与分支等均存在一定的变化,在肝外科手术实施时,对肝门静脉主干分支各型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16具(32侧)经防腐处理的小儿尸体标本内环口周围血管神经进行观测。 结果 (1)髂腹下神经与腹壁下动脉在腹前壁的交点与内环口上缘的距离:男左侧为(16.77±1.36)mm,男右侧为(17.77±2.39)mm;女左侧为(16.41±2.23)  mm,女右侧为(15.81±0.57)mm。(2)髂腹下神经与腹壁下动脉的夹角:男左侧为(107.75±11.59)°,男右侧为(106.29±8.87)°,女左侧为(106.42±9.46)°,女右侧为(110.23±9.42)°。各测量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测量数据在双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在腹前壁髂腹下神经与腹壁下动脉之间有一个没有神经和血管的“安全区域”,该区可为IPOM手术中腹腔镜下补片固定提供足够的安全范围。(2)以腹壁下动脉为参考标志,可减少髂腹下神经的损伤,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经皮"瓣上瓣"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提供相关应用解剖。方法解剖5例外形大小正常的成年人心脏和升主动脉的标本;回顾性分析178例升主动脉CTA病人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31例,女性47例,以及85例主动脉瓣上造影(DSA)病人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40例,测量不同位置升主动脉的内径及长度。结果根据升主动脉CTA测得D1、D2、L1、L2分别为(30.5±2.3)、(25.5±1.8)、(36.5±3.6)、(31.2±4.1)mm,经体表面积标准化后得出的SD1、SD2、SL1、SL2分别为(17.1±1.2)、(14.2±0.9)、(21.4±1.1)、(17.8±1.3)mm;根据升主动脉DSA测量得出的D1’、D2’、L1’、L2’分别为(28.7±2.8)、(24.4±2.1)、(34.3±2.9)、(29.4±3.6)mm,经体表面积标准化后得出SD1’、SD2’、SL1’、SL2’分别为(16.0±1.4)、(13.5±1.2)、(19.7±1.6)、(16.7±2.0)mm。结论经皮主动脉"瓣上瓣"支架具有成功的动物实验研究背景,可作为一种新技术用于临床,其瓣膜支架的大小和形状的设计应根据升主动脉段的内径和长度来选择。  相似文献   

15.
股骨近端髓腔三维解剖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量国人股骨近端髓腔形态,探讨适合国人的股骨近端髓内钉设计方案。方法选取120侧(男性55侧,女性65侧)正常成人单侧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图像分析软件对股骨近端的髓腔内径及髓腔开大指数行三维解剖测量,研究其与身高、年龄之相关性,及性别差异,并与国内外数据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以小粗隆中点为参考点(T),男、女性组髓腔内径分别为:T+20(44.79±5.42)mm和(39.79±4.96)mm;T+10(34.00±3.64)mm和(32.06±3.29)mm;T(26.93±3.71)mm和(24.18±3.31)mm;T-20((18.65±2.96)mm和(18.21±2.60)mm;峡部(10.40±1.45)mm和(10.15±1.05)mm。男女组T+20、T+10、T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T-20、峡部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身高与各组间数据存在正相关关系,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骺端髓腔开大指数呈负相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年龄与髓腔内径参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各组髓腔开大指数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东西方人、男女性之间股骨近端髓腔内径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治疗粗隆间骨折时需要充分评估其股骨近端内径,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足背外侧动脉链的组成,为施行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用48侧成尸足,解剖观测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外踝前动脉降支、跗外侧动脉与第四跖背动脉的外径、走行、吻合和分布范围。 结果 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为腓动脉的终末支,外径(1.0±0.3)mm。外踝前动脉降支外径(1.3±0.3)mm,沿外踝前缘向下走行,在外踝尖的水平分为前、后支,后支与跟外侧支吻合,占97.9%,吻合处的外径(0.8±0.3)mm;前支与跗外侧动脉吻合,占91.6%,吻合处外径(0.6±0.2)mm;跗外侧动脉发出分支与弓形动脉或第4跖背动脉吻合,占95.8%,吻合处的外径(0.6±0.2)mm。足背外侧皮神经与足背中间皮神经司足背外侧皮肤的感觉。 结论 上述4条动脉吻合形成足背外侧动脉链,扩大了足背外侧皮瓣的切取面积,增加了临床应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咽鼓管鼓口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鼓口的解剖变异与咽鼓管相关疾病间的关系,为开展耳内镜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在12例24侧成人尸头标本上对咽鼓管鼓口的形态、鼓口与颈内动脉隆起之间关系进行观察,测量咽鼓管鼓口的内外径和上下径、锤骨柄距颈内动脉隆起和咽鼓管最狭窄处距离,颈内动脉隆起高度。结果:咽鼓管鼓口剖面均为喇叭形,其宽敞程度和颈内动脉隆起位置、高度密切相关;咽鼓管鼓口的内外径和上下径分别为(4.59±0.87)mm和(4.55±0.85)mm,锤骨柄距颈内动脉隆起距离为(4.13±1.25)mm,距咽鼓管最狭窄处距离为(13.89±2.29)mm,颈内动脉隆起高度为(2.26±1.55)mm。结论:颈内动脉隆起位置、高度影响咽鼓管鼓口的形态和引流功能,鼓口的引流和咽鼓管相关疾病的发生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治疗咽鼓管相关疾病时一定要重视鼓口的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新生窒息复苏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新生儿尸体32具,测身长及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将标本头颈部正中矢状切开,暴露喉、气管及支气管,观察测量喉形态、软骨倾斜度;将头部置气管插管体位,测量自口腔和鼻腔至声门的长度、声门至气管杈的长度及气管内径。结果 (1)新生儿身长(50.87±2.02)cm,上部量(33.81±1.06)cm,与总体均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喉口平面与声带平面形成向后开放的角,角度为(46.82±1.58)°,与成人差别较大;(3)上中切牙至声门长(5.95± 0.51)cm,鼻前孔至声门长(7.06±0.47)cm,声门至气管杈长(4.94±0.74)cm,与身长及上部量呈直线相关;(4)气管起始端横径为(0.50±0.12)cm,矢状径为(0.38±0.04)cm,气管末端横径为(0.49±0.14)cm,矢状径为(0.35±0.06)cm,始、末端管径无明显差别。 结论 (1)新生儿插管前可以其身长或上部量为依据估算插管长度,插入不能过深,自口腔插管长度约7~9cm,自鼻腔插管长度约8 ~10 cm,管径以0.25~0.40 cm为宜;(2)选择喉镜时采用直镜片效果好,插入时要充分注意喉口平面与声带平面的锐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神经导航系统在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解剖参数测量的精确性。 方法 对25例(50侧)尸头标本行实际标本、CT影像及导航下分别测量卵圆孔的相关参数及不同手术入路穿刺针进针深度,评估3种测量方法的等效性及稳定性。 结果 实际标本测量,CT影像测量,导航测量卵圆孔长径分别为(8.42±1.38)mm,(8.46±1.34)mm,(8.50±1.42)mm。宽径分别为(4.57±0.88)mm,(4.62±0.88)mm,(4.63±0.95)mm。与实际标本测量数据相比,CT影像测量,导航测量卵圆孔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2)。三种测量方法测得数据的变异系数结果显示影像测量组最小,实际测量组次之。实际测量组与导航组测得前入法穿刺深度分别为(64.26±8.09)mm,(64.72±8.29)mm。而侧入法穿刺深度则分别为(42.03±4.17)mm,(42.31±4.36)mm。二组差异无显著性(P>0.2)。两组测量数据的变异系数比较显示,导航测量组大于实际测量组。 结论 神经导航能精确测量卵圆孔各项径值及不同手术入路穿刺针进针深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大鼠迷走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的膈肌功能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 方法 10只健康雌性SD大鼠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双侧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其分支。用数显卡尺测量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在“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锁骨上平面”、“入膈肌平面”的相对距离,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各平面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直径。 结果 在颈部,迷走神经直径为(0.3284±0.0247)mm,膈神经直径为(0.2267±0.0164)mm,二者的相对距离很接近,无论是在“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还是“锁骨上平面”,平均都不超过2.5 mm;在“入膈肌平面”平面,迷走神经直径为(0.2912±0.0326)mm,膈神经直径为(0.2794±0.0282)mm,二者的相对距离较颈部远,左侧为(8.71±0.804)mm,右侧为(6.203±0.952) mm。 结论 (1)在颈部,迷走神经与膈神经的直径相差不大,相对距离很接近,二者可直接无张力缝合。(2)在入膈肌平面,迷走神经与膈神经的直径大致相同,相对距离稍远,但将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向上游离一段距离后仍可实现二者的直接无张力缝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