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MN)支持对肝内胆管结石(HL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行肝切除术的HL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EIMN支持,两组均干预7 d,分别于术前、术后7 d检测两组营养状况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比较两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ALB、PAB、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ALB、PAB、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对实验性坏死性胰腺炎猪的肝损害的影响.方法20头普通江淮猪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制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造模后24 h有2头死亡,18头猪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肠内要素营养组(EEN)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 EIN),分别进行相应的营养8d.于造模前,造模后24h,营养支持第1、2、4、8天检测外周血内毒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营养支持8d后剖腹测定腹水量、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肝组织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以及肝脏病理学改变,进行病理评分.结果造模后24 h EIN组外周血内毒素、AST、ALT、TNF-α、IL-6均较造模前明显增高(P均<0.01),但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8d后,EIN组上述5项指标均明显低于TPN组和EEN组(P均<0.05).营养8d后,EIN组的腹水量、肝脏MDA含量、TNF-α mRNA表达、IL-6 mRNA表达及肝脏病理学评分均明显低于TPN组和EEN组,而肝脏SOD活力则明显高于TPN组和EEN组(P均<0.05).结论早期给予EIN能从多方面保护ANP引起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内毒素、炎症因子及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将8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PN),治疗组采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7d、14d后采血测定肝功能、淀粉酶、内毒素、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淀粉酶、内毒素、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在14d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能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SAP患者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肝切除术后肝癌患者肝功能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和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肠内营养,每组48例.从术后第1天起,从胃管给予两组患者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剂,共5d.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6天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分析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6天,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6天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为(2106±1057) /μL,显著高于常规肠内营养组的(1648±1079)/μL (P=0.038).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及常规肠内营养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3±5.6)及(13.4±6.7)d,术后总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及35.4%,两组的住院时间(P=0.016)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P =0.03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肝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能有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行大部分肝切除术时围手术期合理充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将48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标准肠内营养组(A组,n=24)和肠内免疫营养组(B组,n=24),根据标本采集时间的不同,各组再分为术前,术后1、4和8天4个亚组,每组6只。两组大鼠分别用等热量的标准肠内营养剂和肠内免疫营养剂喂养8天后行68%肝切除术.术后再喂养至取标本。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4和8天取相应亚组大鼠血和肝组织标本.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血清IL-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肝细胞计数。结果B组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和IgG的值,术后第4天CD4、CD4/CD8和IgG的值,术后第8天CD4/CD8和IgG的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51;B组术后第1、4天IL-6值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大鼠术后残肝有一定再生能力,B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肝细胞计数在术后第4和8天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减轻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免疫抑制。增强术后免疫功能,下调术后过度的急性炎症反应,还能增强残肝再生能力,使肝再生在术后较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大多数肝癌病人继发于肝硬化,肝功能较差,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手术创伤对病人造成明显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性影响,对机体的代谢和内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十分必要[2-3].根据营养液给予的方式不同,营养支持分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我们通过对60例肝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EN和PN支持,比较病人的营养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肝癌病人术后早期EN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癌病人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效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肝癌病人肿瘤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肝癌切除术后EEN支持的国内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共46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癌切除术后,EEN支持与肠外营养(PN)组相比,血清清蛋白(ALB)水平较高(WMD=1.17,95%CI:0.45~1.89,P=0.001),转氨酶较低(WMD=-3.95,95%CI:-7.08~-0.81,P=0.01),并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WMD=-14.11,95%CI:-19.58~-8.56,P0.000 01);而在营养支持后病人的体重变化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早期给予EN支持可改善病人营养代谢,促进肝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低热量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9例可切除肝癌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第2 d始分别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免疫和营养指标.结果:HEN组术后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下降幅度小,CD3和CD4/CD8易恢复至术前水平,与H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EN支持有利于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肠内免疫营养(EIN)制剂对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食管癌病人9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EIN,对照组给予普通肠内营养(EN)。两组病人术后均给予同等的热量和氮量,于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8天分别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Ig G、Ig A、Ig M、CD3、CD4、CD4/CD8、NK细胞,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前各项免疫和营养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天,各组血清蛋白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1 d。术后第8天,两组病人血清蛋白水平较术后第1天明显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指标Ig G、CD3、CD4、CD4/CD8、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结论:老年食管癌术后应用EIN制剂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营养支持对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营养和免疫作用. 方法:将6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30).对照组自由进食,试验组在自由进食基础上,额外补充肠内营养3 138 kJ/d,连续7天.检测术前、术后第1、8天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清蛋白(PA)以及术前、术后第1、4、8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等指标.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均迅速下降?vP<0.01).术后第4天,试验组CD4 已恢复,D8 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4 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NK细胞活性均低于术前(P<0.01),试验组术后第4天SIL-2R已恢复,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8天,试验组血清蛋白质水平(ALB、TF、P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CD4 /CD8 比值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CD4 、CD8 和SIL-2R水平均已恢复至术前水平,K细胞活性均未恢复(P<0.01).对照组感染性并发症率高达13.3%(4/30),试验组无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体外循环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营养支持对急性期COPD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营养不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期COPD病人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营养治疗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营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营养治疗组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总数、OT试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G、IgA、IgM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期COPD病人的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肠外 肠内营养(PN E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对危重症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危重症病人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接受PN EN,对照组接受TPN,两组等氮、等热量供给.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外周血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TLC)及T细胞亚群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试验组TLC和Ig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D4和CD4/CD8比值也有升高(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N EN较TPN更能改善危重症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肠内营养组)15例,于术后24 h应用赫力广(Harminic-M)肠内营养,共实施7天;对照组(普通输液组)15例,术后给予常规输液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与第8天检测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免疫指标IgG、IgM、IgA、CD3 、CD4 、CD8 、CD4 /CD8 ,并观察有无严重并发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IgG、IgM、IgA、CD3 、CD4 、CD4 /CD8 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研究组IgG、IgM、IgA、CD3 、CD4 、CD8 、CD4 /CD8 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恢复和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并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通过胃造口术建立动物创伤模型,给予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7 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形态,检测小肠黏膜中IgA、CD3+、CD4+、CD8+细胞的数量。结果: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大鼠术后恢复良好。生态营养组大鼠腹泻累计次数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P<0.05)。三个营养组大鼠的小肠上皮细胞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表面积等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普通营养组大鼠小肠黏膜IgA、CD3+、CD4+、CD8+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P<0.05)。结论:应用肠内营养,特别是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大鼠的小肠免疫屏障功能,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创伤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周雅豪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9):222-222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全胃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后1、3、7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3d及7d后EIN纽与EN组比较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第7d,EIN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EN组;治疗结束后,EIN组与EN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畀。结论全胃切除患者应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手术及死亡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术前肠内免疫营养对结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结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0例结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术前给予瑞能肠内免疫营养支持7 d,对照组术前常规饮食准备.观察术前和术后免疫指标以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术后两组病人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试验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术后第3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4 /CD8 和术后第7 天的淋巴细胞总数、CD3 、CD4 、CD4 /CD8 、血清IgG、IgM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术后第7天淋巴细胞总数、CD3 、CD4 、CD4 /CD8 和血清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术前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能明显改善结肠癌病人的免疫状况,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