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入院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MACE是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死亡.方法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急性SrEMI患者189例,于发病24 h内采空腹肘静脉血(行介人治疗者于术前采血),分别测hs-CRP、白细胞(WBC)、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及CK-MB)、血脂及血糖,并做超声心动图.根据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hs-CRP升高组(hs-CRP>4 mg/L)和正常组(hs-CRP≤4mg/L).随访入选患者MACE.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单独或联合时与MACE和死亡的相关性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单、多变量分析.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并用时序检验和Breslow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结果 两组平均随访(271.1±136.7)d.hs-CRP升高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75%vs.25%,P<0.01),血WBC、CK及CK-MB显著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0.002,0.039和0.049).MACE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1),死亡组hs-CRP显著高于MACE组(P<0.01). hs-CRP升高组和正常组存活和无MACE患者的Kaplan-Meier曲线均有显著分离(时序检验P值分别为0.0042和0.0062).多因素分析显示,hs-CRP水平是MACE(艘=1.919,P<0.05)和死亡(RR=3.067,P<0.05)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高hs-CRP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发生MACE(RR=2.547,P<0.01)和死亡(RR=4.140,P<0.01)的风险较高.结论 入院早期血清hs-CRP升高是急性STEMI患者随访期发生MACE和死亡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对血清hs-CRP水平和年龄联合评价提供了一种筛选高危患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近期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健康人、38例稳定心绞痛(SAP)和52例UA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T-nT、hs-CRP检测,并对UAP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中UAP组血清cTnT、hs-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SAP组(P〈0.01);心脏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cTnT和hs-CRP测定可较敏感地反应微小心肌损伤,联合检测对判断UAP的预后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牛素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27-8428
目的 研究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冠心病发病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1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以上患者均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HDL-C及hs-CRP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评定其与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s -CRP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H DL-C和hs CRP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DL-C与冠心病患者1 a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结论 患者血清HDL-C和hs CRP水平均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HDL- 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急性胸痛患者分别在来诊后0~2小时、2~4小时、4~6小时测定hs-CRP和cTn-Ⅰ水平,并完善心电图、冠脉造影或冠脉CTA以确诊病因.结果:64例急性胸痛患者最终确诊ACS 36例,ACS组hs-CRP检测值在0-2小时即升高,且随时间延长逐步上升,在0~2小时、2~4小时及4~6小时点其检测值均较非ACS组明显升高(P<0.05);而cTn-Ⅰ检测值在0~2小时组ACS患者与非ACS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2~4小时及4~6小时ACS患者较非AC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急性胸痛患者的hs-CRP和cTn-Ⅰ对AC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而hs-CRP比cTn-Ⅰ能更早地起到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贾士全  杨文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14-1715,1717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85例ACI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hs-CRP水平.结果 (1)ACI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正常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MMP-9、hs-CRP水平随着IMT值增大而升高.(2)ACI患者血清MMP-9、hs-CRP与IMT值呈显著正相关(r=0.357、0.409,P<0.01),且血清MMP-9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MMP-9、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酶活性(Lp-PLA2)、D-二聚体(D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鄂州二医院和鄂钢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CHD的住院患者480例,记录患者入院后24h内空腹hs-CRP、Lp-PLA2、DD及其他临床资料。于2012年8月至10月进行电话、门诊或者住院随访,了解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成功随访458例(95.4%),随访时间为(30.8±3.9)个月。72例发生不良事件(15.7%),死亡14例(3.1%)。(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糖尿病、hs-CRP、Lp-PLA2、D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3)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hs-CRP、Lp-PLA2、DD水平进入回归方程,与未发生不良事件组相比,发生不良事件组的性别OR值1.647(95%CI:1.543~1.759,P0.001),hs-CRP的OR值为2.235(95%CI:2.064~2.420,P0.001),Lp-PLA2的OR值为0.644(95%CI:0.569~0.729,P0.001),DD的OR值为1.918(95%CI:1.594~2.309,P0.001)。结论 hs-CRP、Lp-PLA2、DD水平可以预测CHD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三者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AMI组),心绞痛患者48例(心绞痛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入院时H-FAB、cTnT、hs-CRP水平,以及3组入院时H-FAB、hs-CRP、cTnT阳性检出率。同时对比AMI患者入院后5、10、24h以及入院后3dH-FAB、hs-CRP、cTnT阳性检出率,比较3项指标联合检测和单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AMI组患者H-FAB、cTnT、hs-CRP水平分别高于心绞痛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H-FAB、hs-CRP、cTnT阳性检出率分别高于心绞痛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5h时,患者H-FAB、hs-CRP、cTnT阳性检出率均分别高于入院10h、24h、3d(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7.92%,分别高于H-FAB(87.50%)、hs-CRP(85.42%)、cTnT(91.67%);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3.33%,低于H-FAB(95.56%),与hs-CRP、cTnT特异度相同;联合检测的准确度为95.56%,分别高于H-FAB(91.39%)、hs-CRP(89.24%)、cTnT(92.47%)。结论 H-FAB、hsCRP及cTnT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度,降低误诊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水平,用统计学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轻重、预后的关系,并与1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hs-CRP水平也随病情的轻、中、重程度而表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s-CRP异常组的病情转归及预后差,而正常组的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结论 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s-CRP水平变化是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评估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PA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实验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07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2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PA和hs-CRP的水平浓度.结果 SAP,UAP与AMI患者PA水平浓度逐渐降低,AMI患者血清PA水平浓度明显低于SAP,UAP患者(P<0.01);血清hs-CRPP水平浓度逐渐升高,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与UAP患者(P<0.01);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hs-CRP浓度显著升高,PA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和hs-CRP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选择素、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70例ACS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的P-选择素、CRP和cTnI水平。随诊1个月,终点为心脏事件。同时测定18例健康成人的P-选择素作对照。结果ACS组的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在70例ACS患者中P-选择素升高27例,CPR升高23例,cTnI升高38例。随诊期共发生心脏事件14例,各因子增高组的心脏事件率均较正常组高(均为P<0.05)。其与ACS预后关系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5.74、6.83和3.94(均为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是37%、34%和28%。这三种因子的联合试验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是42.9%。结论P-选择素与ACS发生有关;P-选择素、CRP和cTnI分别与ACS短期预后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固醇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浓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94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正常的ACS患者血清hs-CRP浓度结合调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门诊及电话随访方式进行随访、预后分析.结果 在胆固醇正常的患者中,hs-CRP升高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发作)发生率较hs-CRP正常者低,二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固醇正常的ACS患者hs-CRP水平的升高是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6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新蝶呤、CRP水平,记录AMI组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心脏性猝死、再发性梗死、心绞痛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MI组新蝶呤、CRP升高率及平均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对照组(P<0.01或P<0.05).AMI组入院时及3日后的血清新蝶呤、CRP水平相似,均明显高于2周后(均为P<0.01).血清新蝶呤或CRP升高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新蝶呤或CRP不升高者(P<0.05).血清新蝶呤或CRP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相似,但均明显低于两者联合检测时(P<0.01).校正其他因素后,血清新蝶呤、CRP单项和两者均升高的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优势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1.1~3.7)、0.4(0.1~7.7)、12.9(2.3~73.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RP有助于对AMI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HF)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测定128例明确诊断为HF的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入院时、治疗开始后48 h及出院时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与5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随访观察患者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结果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水平在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均<0.01);三者在HF患者不同时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者联合检测在HF患者早期敏感性为94.5%,明显优于单项检测(P均<0.01);随访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组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出院时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组(P均<0.01)。结论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在HF患者中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HF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及脂联素(APN)3种蛋白因子的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悬浮芯片技术集成检测116例ACS患者(ACS组)hs-CRP、Lp(a)及APN 3种蛋白因子的浓度,并与30例单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35例正常人群(NC组)进行对照.结果: ACS组hs-CRP、Lp(a)较SAP组及NC组浓度均增高,APN值则明显降低(均P < 0.05),其中ACS组中AMI 组hs-CRP、Lp(a)浓度高于UAP组,APN值低于UAP组(均P < 0.05).ACS各亚组中预后不良患者hs-CRP、Lp(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者(均P < 0.001),而APN浓度则显著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 < 0.01).hs-CRP、Lp(a)的含量与斑块不稳定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92,P < 0.001;r=0.385,P < 0.001),APN的含量与斑块不稳定程度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27,P < 0.001).结论:hs-CRP、Lp(a)、APN可能参与ACS病变全过程,与ACS临床类型及其预后高度相关,因此可用来预测ACS的病变稳定程度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度,从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入选AMI患者共71例,于入院即刻采用比色法测血浆MPO水平;同时测CK-MB、cTNT、hs-CRP、WBC、N;按MPO水平行二分位数分组.行30、90 d随访,以缺血性胸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原因的再住院、心血管原因的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MPO≥125.86 U/L组的30 d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125.86 U/L组(OR 4.00,95%CI[1.06,16.38],P=0.04);90 d终点事件发生率亦明显高于MPO<125.86 U/L组(OR 3.88,95% CI[1.09,13.77],P=0.03).MPO水平与WBC、N正相关,和cTNT、CK-MB、hs-CRP无相关性.回归分析,MPO和cTNT峰值是30 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83,P=0.03;cTNT:B=0.38,P=0.01);cTNT峰值、MPO和hs-CRP是90 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92,P=0.02;cTNT峰值:B=0.42,P=0.01;hs-CRP:B=0.15,P=0.004).结论:血浆MPO水平升高的AMI患者随访30、90 d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MPO水平对AMI患者的预后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该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07例,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1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的5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4组血清cTnT、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nT、hs-CRP水平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cTnT、hs-CRP水平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4组cTnT、hs-CRP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cTnT、hs-CRP预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0.96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cTnT、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53、0.901,均P<0.05).结论 血清cTnT、hs-CRP水平与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8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分析与病情及预后关系.结果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并发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P<0.01);脑梗死重型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中型、轻型组(P<0.05);随防1年,血清hs-CRP水平高者易复发.结论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提示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易复发.早期测定血清hs-CRP水平有助于评估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与心率变异性(HRV)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HRV变化的特点.方法对急性脑出血49例(A组),急性脑梗死58例(B组),在72h内行HRV检验,并与正常健康人50例(C组)进行对照,将三组HRV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HRV较正常人明显减低(P<0.01);脑出血组HRV较脑梗死组更下降(P<0.01);死于心脏事件者(并发急性心梗、左心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室颤等)HRV最低.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严重失衡,HRV下降,诱发心脏事件,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早期检测HRV、预防心脏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及D-二聚体(DD)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AMI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立即及行溶栓治疗后12 h、24 h测定血浆TpP和DD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患者治疗前血浆TpP和D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再通者TpP逐渐下降,DD在治疗前升高的基础上再度升高而后下降,未通者TpP下降不明显,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和DD不仅是AMI早期诊断的指标,而且对指导AMI溶栓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以4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cTnⅠ和NT-proBNP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DD和hs-CRP水平,循环酶法检测Hcy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cTnⅠ、Hcy、DD和hs-CRP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冠心病组NT-proBNP、cTnⅠ、Hcy、DD、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AP组、UAP组、AMI组NT-proBNP、cTnⅠ、Hcy、DD、hs-CRP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除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外,其他4项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cTnⅠ、Hcy、DD和hs-CRP诊断冠心病的AUC分别为0.961、0.855、0.800、0.842、0.878。NT-proBNP的最佳临界值为321.00 ng/L,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100.0%。结论 NT-proBNP、cTnⅠ、Hcy、DD和hs-CRP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有价值的指标,其中NT-proBNP的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