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提高感染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我院各高危病区环境,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采样监测,结果:空气合格率为64.7%,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78.2%,78.1%,主要污染菌为表皮细胞球菌,金葡菌和真菌。结论:认为医院内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发生率。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狠抓各项消毒措施落实,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更好地指导反馈于监床并服务于临床。方法:对该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所有的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空气细菌监测合格率最低为46.8%。其次是物体表面合格率和医 护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76%和81.6%,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为91.6%,结论:在日常治疗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管理,重视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达到控制和防治ESBLs菌的感染和流行。方法:采用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为底物,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目的菌做初筛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的产生。结果:大肠埃希菌产ESBLs总检出率为30.56%(33/108,医院感染为25.9%,院外感染为4.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总检出率为35.3%(24/68,医院感染为29.4%,院外感染为5.9%),结论:本地区存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和监测,及时通报信息,严格临床操作规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房现场采样,血清分型,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并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的分析,结果:采集的1877份样本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79株,平均检出率为4.2%,患者与环境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血清部分呈一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环境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定联系,外源性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并非少见,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及患者基础疾病等为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医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细菌耍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对ICU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内感染中仍以G^-菌为主(87.5%),其次为G^+菌(12.5%)。G^-菌中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绿脓假单孢菌。G^+球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细菌耐药:G^-菌对头胞哌啶耐药最低(25.6%),其次依次为氧氟沙星(28.7%)、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变迁及耐药情况,为建立有效预防和控制ICU的医院感染提供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ICU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住院ICU病人医院感染情况。结果:住院病人359人次,发生医院感染84例,医院感染率23.40%。检出菌株206株,其中真菌67株,占32.52%;G+23株,占11.17%;G-116株,占56.31%。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分别占G-菌的40.17%和11.97%。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G-菌和真菌为主;病原菌耐药程度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控制和降低ICU医院感染率,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加强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测,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整合资源,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每月定期对内镜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内镜腔内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年共检测标本1140份,总合格率为97%,其中使用中的消毒剂、消毒(灭菌)内镜合格率为10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4%,空气合格率为97%,医务人员手为95%,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始终控制在最低水平.结论 内镜中心实施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沈林娥  沈勤 《嘉兴医学》2000,16(3):134-135
目的:了解和评估我市近二年医院感染管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方法。结果:医院感染检出率5.93%,医院感染部位呼吸道居首,依次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G^-菌占53.3-62.63%,G^ 菌20.6-37.37%,真菌26.01-32%,抗菌药物使用率82.2%。结论:通过对9所医院二年的调查,自实行医院感染网络管理后,本市的医院感染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了各级医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内感染的诱发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1996-1998年间60岁以上1848例老年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848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病例192例,感染率为10.39%,比全院总感染率7.9%明显增高,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老年患者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常见,其次为泌尿道,而且感染率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对常见的分离菌做药敏试验,普遍耐药。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医院应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入院后应及时诊断,抓紧治疗,避免减少侵袭性治疗与重复操作,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对葫芦岛市市级医院院内感染因素进行监测,10年内共采集主要科室的空气样品513份,合格率81.29%,物体表面样品2506份.合格率93.85%,紫外线灯821支.合格率74.42%,消毒剂1985份,合格率95.20%,高压灭菌器213台.合格率98.59%。 监测结果表明 我市部分市级医院内的细菌污染是比较严重的,提示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对消毒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防止疾病的传播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流水线和无菌观念淡漠,是造成各种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医护人员的努力工作,通过10年的监督管理与监测,我市的医院消毒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各项监督指标的合格率在逐年上升。但与《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国家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切实加强对医院消毒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消除和控制医院内的各种感染因素,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确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致病性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305株葡萄球菌作菌种鉴定。分别用琼脂稀释法、K-B法及Sceptor MIC/ID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在305株葡萄球菌中,凝固酶阳性者占50.4%,凝固酶阴性者占49.6%。院内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均较强,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结论:医院感染的葡萄球菌常表现为多重耐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控制葡萄球菌造成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赤峰地区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3月1日至4月20日,对赤峰第二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泌尿科、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医院内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其他还有皮肤感染等,总感染率为9.13%。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副大肠杆菌、非发酵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等。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人年龄、手术操作时间及各科病房空气污染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CNS 107株。结果:107株CNS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为51株,占47.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2株,占76.7%,全部产β-内酰胺酶;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5株占23.3%,其中,20株产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80.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了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还保持敏感外,对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CNS已为重要的医院感染菌,耐药情况严峻,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郭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11-1313
目的:分析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型仪VIPEK2检测患儿的致病菌类型。同时,在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2例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为:肺炎克雷伯菌51.39%、大肠埃希菌31.9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5%、鲍曼不动杆菌1.39%、铜绿假单胞菌1.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39%。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未及时隔离,患者病区环境消毒护理不完善,患者细菌传播源控制不足,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患者住院时间过长。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及时隔离;患儿病区环境消毒护理;控制感染患者细菌传播源;护理人员加强自身手卫生护理;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加强易感人群护理。结论在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烧伤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病人烧伤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1996年12月所有住院时间≥48h的烧伤病人782例进行前瞻性加回顾性调查其烧伤医院感染的部位、感染率、病原体及药敏等。结果:烧伤医院感染部位最常见的是血液和创面,其次是呼吸系统;烧伤医院感染率与烧伤严重程度、诊疗及医疗环境等密切相关。感染菌种:G^ 茵占43.8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消化球菌,Gˉ茵占52.81%,主要为绿脓杆菌及硝酸盐阴性杆菌。结论:针对烧伤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烧伤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病人烧伤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3年 1月~ 1996年 12月所有住院时间≥ 48h的烧伤病人 782例进行前瞻性加回顾性调查其烧伤医院感染的部位、感染率、病原体及药敏等。结果 :烧伤医院感染部位最常见的是血液和创面 ,其次是呼吸系统 ;烧伤医院感染率与烧伤严重程度、诊疗及医疗环境等密切相关。感染菌种 :G+ 菌占 43 82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消化球菌 ,G-菌占 5 2 81% ,主要为绿脓杆菌及硝酸盐阴性杆菌。结论 :针对烧伤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 ,可防治烧伤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院医院感染现况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27日住院的695例患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9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32.72%。上呼吸道感染占27.27%,泌尿道感染占10.91%,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置管,泌尿道插管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合并真菌感染8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偏高。结论: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应加强监测。重视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管理,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患儿的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感染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NICU院内感染的98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此期间该院NICU共收治患儿2056例,有98例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培养52例阳性,其中革兰阴性菌42(80.8%)例,革兰阳性菌10(19.2%)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9(36.5%)例,大肠埃希菌13(25.0%)例,铜绿假单胞菌6(11.5%)例,鲍氏不动杆菌2(3.8%)例,阴沟肠杆菌2(3.8%)例,表皮葡萄球菌5(9.6%)例,溶血葡萄球菌3(5.8%)例,肠球菌2(3.8%)例,出生时胎龄、出生时体重、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是主要的感染因素。结论 NICU中患儿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早产儿、低体重儿、住院时间长和进行气管插管是主要的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菌株构成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1日,我院收治的1664例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进行病原体分析及耐药性监测。结果166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4例,医院感染率8.91%,医院感染菌株以G-菌为主,占65.97%,其中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为31.25%,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3.89%、12.50%。G 菌占29.17%,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0.42%。结论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病原微生物检测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采用现患率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调查本院1天的医院感染率,病原微生物检测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结果调查住院病例833例,发生医院感染27例,患病率为3.24%;例次感染30例,例次患病率3.60%。感染部位构成:下呼吸道感染21例,占70%;泌尿道感染5例,占16.7%;皮肤及软组织感染2例,占6.7%;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3.3%;其他感染1例,占3.3%。使用抗菌药物例数305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6%,其中治疗用药229例,占75.1%,预防用药69例,占22.6%,治疗+预防用药7例,占2.3%。医院感染共检出病原菌12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各1株。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后期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