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40例单纯急性戊型肝炎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22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戊肝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乙戊重叠感染组,三组之间ALT、AST、TBIL、D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戊肝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甲戊重叠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白蛋白、球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甲戊重叠感染、乙戊重叠感染与单纯戊肝相比较临床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结论 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特别是乙戊重叠感染患者,要加强临床监测,提高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意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CXCR3的表达,分析CCR4、CCR6、CXCR3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CHB患者(CHB组)及15名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CCR4、CCR6、CXCR3的表达,与ALT、TBil、HBV 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B组CD4+ Th17细胞CCR4、CCR6、CXCR3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D8+ Th17细胞CCR4、CCR6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4、CCR6表达水平与ALT、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与TBil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面CCR4、CCR6表达增高,与炎症程度相关,可能涉及Th17细胞引起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特异性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将133例CHB患者根据血清HBV DNA水平分为甲、乙两组,甲组70例(52.63%),HBV DNA水平为104~105拷贝/ml,乙组63例(47.37%),HBVDNA水平分107 ~ 108拷贝/ml,对两组患者作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和肝功能的比较.结果 甲组HBV DNA水平为(5.03±1.01)log10拷贝/ml,低于乙组(7.59±0.99) log10拷贝/ml,t=11.23,P<0.01,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26.32±2.56)%,低于乙组(39.35 ±2.86)%,t=18.69,P<0.01,HBV特异性CTL (0.37±0.02)%,高于乙组(0.22±0.02)%,t=25.80,P<0.01,非特异性CTL(16.26 ±2.17)%,低于乙组(19.94±2.47)%,t=3.19,P<0.01,ALT (259.16 ±85.11) U/L,低于乙组(501.16±86.15) U/L,t=15.10,P<0.01,TBil(27.99±6.13)μmol/L,低于乙组(44.86±9.51) μmol/L,t=3.92,P<0.01.结论 CHB患者HBV DNA水平低者,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也低,HBV特异性CTL水平高,HBV DNA水平高者,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也高,导致HBV特异性CTL水平降低,并启动非特异性CTL,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C、B基因型与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共研究CHB患者71例,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HBV DNA >103拷贝/ml,其中C基因型34例(47.89%),B基因型36例(50.70%).比较C、B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TL表面PD-1的表达水平、HBV特异性CTL水平、HBV DNA水平、ALT和TBil的水平.结果 CHB 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的表达水平(37.30±3.05%)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26.19±3.06%),t=15.47,P<0.001,HBV特异性CTL水平(0.25±0.03%)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0.45±0.13%),t=21.54,P<0.001,HBV DNA水平(6.75±0.77lo910拷贝/m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4.96±1.12 log10拷贝/ml),t=7.93,P<0.001,ALT水平(487.39±87.36IU/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235.25±90.91IU/L),t=12.32,P<0.001,TBil水平(49.73±6.45)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28.48±5.89%),t=9.01,P<0.001.结论 CHB C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导致C基因型感染者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HBV DNA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因此,肝功能损害比B基因型感染者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丙氨酸转氦酶(ALT)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的关系.方法 148例CHB患者根据ALT水平分为3组:甲组35例,ALT≥2×正常值上限(ULN)-5×ULN(100~250 IU/L);乙组53例,ALT>5×ULN~≤10×ULN(251~500 IU/L);丙组60例,ALT>10×ULN(>500 IU/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特异性CTL,对其中74例(甲组17例,乙组27例,丙组30例)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CHB患者检测HBV特异性CTL.比较三组的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HBV 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结果 HBV特异性CTL:甲组[(0.42±0.10)%]高于乙组[(0.25±0.08)%],t=6.37,P<0.01,乙组高于丙组[(0.17±0.004)%]t=5.14,P<0.01.非特异性CTL:甲组[(15.01±3.01)%]低于乙组[(18.1±5.02)%],t=2.81,P<0.01,乙组低于丙组[(21.5±6.11)%]t=3.07,P<0.01.HBV DNA水平:甲组[(4.97±0.86)log10拷贝/m1]低于乙组[(5.92±0.92)log10拷贝/ml],t=4.87,P<0.01,乙组低于丙组[(6.37±0.71)log10拷贝/ml]t=2.92,P<0.01.HBeAg阳性:甲组15例(42.86%),低于乙组(32例,占60.38%),x2=2.59,P>0.05,乙组低于丙组(41例,占68.33%),x2=0.788,P>0.05,甲组低于丙组x2=5.929,P<0.05.结论 CHB患者非特异性CTL越高,ALT水平越高[1],而HBV特异性CTL越低,HBV复制越强.  相似文献   

15.
双环醇片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环醇片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2组接受治疗,试验组,68例,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同时使用胸腺肽20mg,肌内注射,隔日一次,对照组,67例,仅给予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2组均连续用药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及血清病毒学标志方面的改变。结果2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得到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HBeAg阴转率(35.3%)显著高于对照组(19.4%)P〈0.05,HBeAg血清转换率(22.0%)虽高于对照组(1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阴转率(36.7%)显著高于对照组(20.9%)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片和胸腺肽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抗病毒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双环醇片对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病毒B基因型感染者26例、C基因型感染者44例,同时给予双环醇片口服,50mg/次,每日3次,疗程24周。观察受试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于治疗前、治疗期间(第12周)及治疗结束时(第24周),分别检测血常规、肝功能、乙肝三系和血清HBVDNA水平。结果双环醇片能明显改善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并有一定的抑制病毒作用,两组患者治疗24周时的血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9.2%和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环醇片不仅能保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同时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对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3表达,探讨IL-23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重肝组)及18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IL-23表达,并与患者ALT、AST、TBil、HBV 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肝组患者血清中IL-23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水平与ALT、AST呈正相关(P<0.05),与TBil、HBV DNA载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3表达增高,与炎症程度相关,可能参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趋化因子RANTES水平,探讨血清RANTES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44例慢性乙肝患者(观察组)和18名健康人(对照组),采取静脉血并应用ABC-ELISA方法 检测其血清中趋化因子RANTES浓度,并与两组的肝功能检测生化指标、HBeAg和HBV 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RANTES的浓度比正常对照组升高,血清RANTES浓度分别为(3930.12±2856.96)ng/ml和(329.46±152.23)ng/ml,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TES水平与ALT(r=0.197,P:0.018)、AST(r=0.239,P=0.004)和Tnil(r=0.316,P=0.001)呈显著正相关;RANTES水平与PTA(r=-0.078,P=0.357)无显著相关;HBeAg阴性组与HBeAg阳性RANTE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07);HBV DNA低载量组(<105拷贝/ml)和HBVDNA高载量组(≥105拷贝/ml)RANTE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8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RANTES表达水平增高,血清RANTES水平与ALT、AST和TBIL呈正相关,与PTA无相关性.RANTES水平可反映肝脏炎症活动及损害情况,不受HBeAg、HBV DNA载量影响,可能参与慢性乙肝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监测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犁肝炎(CHB)的过程中HBsAg及HBV DNA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HBsAg滴度与HBV DNA复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7例拉米夫定(LAM)、20例阿德福韦(ADV)抗病毒治疗2年以及23例未使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所有患者均未进行其它抗病毒药物治疗.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清标本,动态监测HBsAg及HBV DNA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57例LAM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中,20例有效应答后出现病毒反弹的患者,在HBV DNA发生剧烈变化的4个时间点.未观察到HBsAg滴度随HBV DNA复制水平的一致变化,无相关性(P>0.05);37例应答良好的患者,可观察到HBsAg水平随HBV DNA复制水平的一致变化,呈正相关(r=0.71,P<0.05).(2)20例AD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中,7例有效应答后出现病毒反弹的患者,未观察到HBsAg随HBV DNA水平的一致变化,无相关性(P>0.05);13例应答良好的患者,可观察到HBsAg随HBV DNA复制水平的一致变化,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 核苷类似物治疗CHB的过程中,对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良好应答的患者,HBsAg滴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HBV DNA复制水平,HBsAg滴度与HBV DNA复制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非甲-非戊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隐匿性HBV感染的状况,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隐匿性HB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FQ-PCR技术对57例非甲-非戊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肝组织HBV-DNA定量检测,并将肝组织HBV DNA定量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血清、肝组织HBV DrqA定量阳性分别为13例(22.81%)、22例(38.60%).13例血清HBV DNA定量阳性患者其肝组织定量亦均阳性,但9例肝组织HBV DrqA定量阳性患者其血清定量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13例血清与肝组织定量均阳性患者比较.显示肝组织HBV DNA定量水平显著高于血清定量水平[(6.62±1.21)拷贝,gvs.(4.03±1.06)拷贝/ml,(P<0.01)].肝组织HBV DNA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并无相关性,10例G2,7例G3,5例G4患者HB'q DNA定量分别为(6.13±1.65)拷贝/g、(5.92±1.81)拷贝,g、(5.83±1.89)拷贝/g,(P0.05),但HBV DNA定量阳性患者均为活动性肝脏病变.结论 HBV隐匿性感染是部分非甲-非戊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单纯检测血清免疫学标志物对HBV感染诊断存在漏诊,对非甲-非戊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FQ-PCR技术开展血清定量尤其是肝组织中HBV DNA定量检测可提高HBV感染的诊断.对隐匿性HBV感染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亦应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