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7例房性心动过速(AT)患者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的结果,旨在探讨AT消融及电生理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有AT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5~48岁。其中4例术前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未能确定心动过速类型。心动过速发作史2~16年,5例经心电、胸片、心脏超声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2例伴高血压病。曾服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均不能预防发作,术前常规停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1.2 电生理检查及RFCA7例均排除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慢-慢型、快-慢型)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为右房内折返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选择 1995~ 2 0 0 2年在我院行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共 32 1例 ,男 2 10例、女 111例 ,年龄中位数 13.4± 3.6 (1.5~ 18)岁 ;其中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2 0 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7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35例、房性心动过速 (AT) 5例、心房扑动 (AFL) 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IST) 1例。记录所有病例术前未发作心动过速及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 12导联心电图 ,结合电生理检查 ,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AVRT、AVNRT和IVT分别占6 3.6 %、2 3.1%和 10 .9%。年岁较小的儿童和青少年 ,右侧旁道较多 ,随着年龄的增加 ,左侧旁道相对越来越多。B型预激合并多旁道较常见。 35例IVT ,其中 2 3例为左室IVT ;6例为右室IVT。 1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13例并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功能及心脏大小在RFCA术后 3~ 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①AVRT、AVNRT和IVT是儿童和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 3种类型。②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早期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3.
探讨房束旁道的电生理特点与Mahaim电位在射频导管消融 (RFCA)中的意义。 1997年 7月至 2 0 0 3年 1月对 3例拟诊为房束旁道引起的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RFCA。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18,2 3,2 5岁。心动过速发作史 7~ 16年 ,频率 180~ 2 30次 /分 ,发作时均有明显心悸 ,其中 1例伴头晕、胸闷。窦性心律时心电图 1例正常 ,另 2例示轻微预激。食管心房调搏与心房程序刺激均易诱发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呈宽QRS波形。 3例均在三尖瓣环右后侧壁标测到的Mahaim电位处 ,于窦性心律及心房起搏下放电消融。 2例彻底阻断旁道前向传导 ,另 1例反复放电未阻断旁道 ,但重复术前程序刺激心动过速不再诱发。分别随访 5年、2年、6个月心动过速均未复发。结论 :RFCA治疗房束旁道介导的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Mahaim电位在RFCA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2 4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 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 :先心病 ,Ebstein’s畸形、Ⅱ孔型房缺 ,阵发性心动过速待查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Ⅰ房室传导阻滞 ,心功能Ⅱ级。患者于住院过程中发作心动过速 2次 ,第 1次发作时患者自行按摩颈动脉窦终止 ,无心电图记录。第 2次发作时心电图记录提示心房扑动 (F波频率 30 0次 /分 ,心室率 15 0次 /分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即嘱患者再行颈动脉窦按摩 ,10秒钟左右心动过速终止 ,心电图Ⅱ导联提示窦性心律 ,心室率 92次 /分。根据以上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记录考虑为“阵发性心房…  相似文献   

5.
1999年 4月~ 2 0 0 2年 7月我院用射频消融 ( RFCA)方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PSVT) 4 0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2 2~ 69岁 ,平均为 41岁。有 PSVT反复发作史 3~ 3 0年 ,经心电图或食管心房调搏证实。所有病例均为常规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预防发作者 ,无介入性导管操作的禁忌征。入院后经检查未发现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在 RFCA前均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诊断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AVRT ) 18例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AVNRT)2 2例。消融方法 :经检…  相似文献   

6.
老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CM)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并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的老年患者共 2 0 5例按有无TCM分为 2组 ,两组患者于术前常规行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于术后随访。所有患者记录心动过速的三个临床特征指标 ,分别研究其临床特点及其行RFCA后的疗效。结果 合并心动过速的老年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改变与心动过速病程及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呈显著正相关 ,且两组间三个心动过速特征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老年TCM患者经成功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后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改善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 心动过速病程及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是老年人发生TCM的危险因素 ,RFCA是改善此类患者心功能状况并控制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室性心动过速及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回顾分析 1991年 3月~ 1999年 10月导管消融治疗 6 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结果。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 ,将 1991年 3月~ 1993年 10月定为前期阶段 ,共 2 4例 ;1993年 11月~ 1999年 10月定为后期阶段 ,共 43例。采取心内激动和 (或 )起搏标测的方法进行标测 ,行直流电消融 (DCCA)或射频消融 (RFCA)治疗。前期阶段RFCA治疗的成功率 40 % (4/ 10 ) ,低于后期阶段RFCA治疗的成功率 95 % (41/ 43) ,P <0 .0 5。前期阶段DCCA治疗的复发率 10 % (2 / 2 0 )、并发症发生率 2 0 % (4/ 2 0 )和术后血CPK峰值 10 32± 36 9U/L分别高于后期阶段RFCA治疗的 2 % (1/ 43)、5 % (2 / 43)和 16 3± 82U/L(P均 <0 .0 5 )。 6 7例患者中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5 2例。右室IVT 2 4例 ,19例 (79%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 ;其中 2 1例成功靶点局部电图较体表QRS波群提前 2 5 .3± 5 .6ms。左室IVT 2 8例 ,2 1例 (75 % )起源于左室后间隔 ;其中 2 5例成功靶点局部电图提前 2 9.1± 6 .0ms;仅 1例记录到孤立的浦肯野纤维除极电位。前期DCCA治疗IVT成功率为 94% (17/ 18) ;后期RFCA治疗IVT成功率 10 0 % (30 / 30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 (VT) 10例 ,前期DCCA治疗 2例 ,成功 1例 ;后期RFCA治疗 8例 ,成功 6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2月收治了 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 2例、女 3例 ,年龄 5 2~ 74岁 ,平均 6 3.6岁。高血压病 2例 ,冠心病 1例 ,另 2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 2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 (5 0次 /分左右 ) ,阵发性快速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发作频繁 ,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疗效差 ,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正常 ,文氏点在 130次 /分以上者 ,置入单腔 (右心房 )AAI起搏器 ,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 (SIGMA10 0 )。 2例阵发性快速性…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 (RFCA)是根治多种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1〕。少数患者可能并存 2条甚至多条旁道 ,我院共完成RFCA术 80 0余例 ,发现左前游离壁及左后间隔双旁道共 8例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8例患者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 37.8± 1 3.2 )岁 ;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 ,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发作时心电图 :QRS波呈单一室上性图形者 2例 ;图形基本一致、频率不同者 3例 ;出现两种不同图形者 3例 ,其中频率一致图形不同者 2例 ,频率和图形均不一致者 1例。 8例中有 1例为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 .2 心内电生理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微小心肌损伤的作用,本文应用心肌细胞保护剂——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对30例RFCA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并应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血清肌钙蛋白T(cTnT)作为检测RFCA所致微小心肌损伤的指标,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连续选择1998年3月~1999年8月入院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并行 RFCA治疗的60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6~71(44±15)岁。全部病例术前静息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无心肌缺血表现,心脏X线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亦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存在。所有患者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60例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干预治疗组(干预组,30例)和非干预治疗组(非干预组,30例)。 1.2 方法   60例行RFCA患者均进行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和cTnT的测定。分别于RFCA前,RFCA后即刻、2、4、8、12、16、24、48、72 h各采静脉血1次。CK活性测定采用速率法,CK-MB活性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cTnT浓度测定采用ELISA双抗一步夹心法。正常值:CK 25~200 IU/L,CK-MB 0~25 IU/L,cTnT 0~20 μg/L。   干预组于RFCA术前3 d至术后3 d口服曲美他嗪(法国Servier公司提供)20 mg,3次/d;非干预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作为对照。 1.3  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1.
报道6例房性心动过速(AT)心电生理(EPS)检查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结果。6例均有反复AT发作区有心电图(ECG)记录证实。男、女各3例,4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AT的诊断以EPS的标准为依据。EPS检查之始,AT发作时,分别行颈动脉窦按压(CSM)及腺苷6mg静脉推注视察AT变化情况。结合激动标测与起搏标测寻找RFCA的心房靶点。6例RFCA治疗5例成功、1例失败。随访半年1例复发。结果表明:AT机制的区分不能依赖腺苷。RFCA失败及复发的原因可能与输出功率、消融的位置和基础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经验和教训,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6年3月-2003年2月治疗的446例RFCA。快速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7例,占33%,房室旁道参与心动过速272例,占61%,其中显性旁道60例(A型预激43例,B型预激17例),隐匿性旁道212例(左侧隐匿性旁道139例,右侧隐匿性旁道7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5例,占1.1%。右室特发性室速4例占0.9%,房性心动过速7例占1.6%,心房扑动5例占1.1%,均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最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 消融总成功率为97.4%,总复发率为2.6%,并发症发生率为1.3%,无死亡病例。结论 RFCA已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目的地预测和降低并发症,识别和正确处理分析特殊病例,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RP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依据。方法采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35例长RP心动过速患者进行监测,对心动过速发作时的诱发及终止状态、持续时间、频率,P波极性及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持续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AVRT)、房性心动过速(AT)及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F-S-AVNRT)三组患者中,心动过速发生时P波于Ⅱ、Ⅲ、a VF导联倒置,a VR导联直立,RP间期均>PR间期。6例PAVRT发作时均呈无休止状态,心动过速发作占24 h总心跳的32.8%~50.0%,由室早诱发,发作时频率110~160次/min。15例房速均由房早诱发,发作阵数在1~186阵,发作时频率107~150次/min;两例F-S-AVNRT由房早伴PR间期延长所诱发,发作时频率127~182次/min。12例房扑伴2∶1房室传导由房早诱发,发作时心室率120~165次/min,符合Bix定律时心室率150次/min。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长RP心动过速发作时的诱发及终止状态、持续时间、频率等有鉴别诊断意义,有助于诊断长RP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最常见的一种。而房室结双径路是形成 AVNRT的电生理基础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改良房室结后 ,分析房室结快径路前传有效不应期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住院接受 RFCA的慢 -快型 AVNRT患者 5 8(男 19,女 39)例 ,年龄 14~ 71(4 8± 14)岁 ,心动过速发作史 3个月~ 34 (13± 10 )年。心动过速时心率 130~ 2 0 0 / m in。并发高血压病 4例 ,冠心病 3例。凡并发房室附加旁路或AVNRT行快径消融者以及资料不完整者均未入选。1.2 电生理检查及 RFCA…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胺碘酮是一种具有广泛、多种而独特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的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 ,有报道用本药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自 1 993年 2月至 1 998年 1 2月 ,对 1 2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 ,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 ,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2例均为快速心律失常 ,男 1 0例 ,女 2例 ,年龄 56~ 66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 AMI)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4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5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PSVT)1例 (心率 2 2 0次 /min) ;…  相似文献   

16.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用体表心电图的大体定位及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进行RFCA.结果 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10例,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2例(1例起源于左后分支、1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手术即刻成功25例.术中1例在放置ABL导管时机械性的压迫希氏束出现一过性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AVB),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糖皮质激素处理,2 h后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2例放置希氏束电极时,出现Ⅰ度AVB,未经处理自行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22例平均随访(2.8±1.3)年未复发,3例半年后复发,其中AVNRT 2例,AVRT 1例,再次消融均获得成功.结论 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技术成熟、安全、疗效好.术后复发可能与消融点准确性、消融能量及消融时间趋于保守有关.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心肌病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例心动过速心肌病(TCM)患者均行电生理检查,在确定靶点后给予射频消融术(RFCA)均一次消融成功,术后症状好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减小,射血分数提高。提示RFCA术治疗TC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正> 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术(RFCA)理论及技术日臻完善.其中右侧旁路作为具有一定难度的类型,手术成功率逐年上升,而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下降.本文就累积65例右侧旁路RFCA成功的一些经验及体会进行分析如下: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资料65例RFCA成功患者,术前均有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发作史.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者停药5个半衰期以上.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9~74岁,平均33±11.3岁.隐匿性旁路38例,显性旁路27例(其中1例伴Abstein畸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随访1年以上有1例复发,再次消融术后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9.
探讨射频消融 (RFCA)治疗心功能障碍患者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对 36例不同程度心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药物或介入方法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功能、RFCA根治心动过速。结果 :经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改善 1~ 2级 ,恢复至NYHAⅡ~Ⅰ级以上。首次消融成功 33例 ,成功率 91.7% (33/ 36 )。未成功的 3例中 ,2例 (1例左中间隔旁道及 1例右前壁旁道 )行第 2次消融成功 ,1例不纯性心房扑动消融 2次均未成功改服胺碘酮疗效确切。总成功率97.2 % (35 / 36 )。 6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有 4例行左前降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 ,2例行RFCA后心绞痛不再发作。 2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者有 1例同期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1例择期外科换瓣。经 6 .4±2 .4 (2~ 10 )年的随访无 1例复发。结论 :认真做好围术期处理 ,心功能障碍患者心动过速的RFCA治疗同样具有高成功率和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术对心脏自主神经的急性期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和方法 选择接受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1.8±15.6)岁。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0例(左侧旁路23例,右侧旁路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0例。患者均经常规化验、心脏X线胸片、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电图检查,除外糖尿病及器质性心脏疾病(仅1例为房间隔缺损),均未用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PSVT发作时用三磷酸腺苷静脉推注转复。  方法:RFCA仪器为RA8-RFCA治疗仪、Hitachi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