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胸外科1995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胸腔胃穿孔2例,远期膈疝2例,吻合口主动脉瘘1例.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行胃肠减压、药物调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效果是确切的.胸腔胃穿孔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有关,术后早期发生,应与吻合口瘘鉴别,宜及时二次开胸修补.术后并发膈疝较少见,与膈肌缝合不严密、术后胸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一经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吻合口主动脉瘘多继发于吻合口瘘的基础上发生,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可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2.
应用西米替丁防治中下段食管癌术后近期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3年8月至1996年6月应用西米替丁防治中下段食管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经109例患者随机对照分析表明,西米替丁对防治中下段食管癌术后多种近期并发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2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2l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病例进行分析;食管胃颈部吻合者17例,胸内吻合者4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者15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者6例。结果 治愈18例。死亡3例。结论 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多数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因治疗方法不同需强调二者的鉴别诊断。手术中准确规范的操作,可减少胃排空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86例高龄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心血管病及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文献报告发病率30%以上,处理较为困难,死亡率高,我院心胸外科自1985年6月-1998年10月共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86例,术前进行了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心肌保护和呼吸...  相似文献   

5.
689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差,年龄较大,肺功能欠佳,同时食管癌手术涉及胸、腹及颈部器官,手术创伤大、复杂、耗时长,术后并发症亦较多.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是食管外科中应予十分重视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分析研究本院肿瘤外科1996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实施的689例食管癌切除术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9.9%,其中肺部并发症9.3%,吻合口瘘4.8%,气胸2.8%,乳糜胸0.9%,脓胸0.6%.院内死亡率为3.6%.因肺部并发症死亡者占56.0%.因吻合口瘘死亡者占20.0%.颈部吻合的瘘发病率高于胸内吻合(P<0.01);吻合器吻合的瘘发病率、肺部并发症发病率及院内死亡率均低于手工吻合(P<0.05),瘘死亡率及肺部并发症死亡率两者无显著差异;肿瘤位置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仍以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多见,且为主要死亡原因.使用吻合器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茆勇  应佑国 《现代肿瘤医学》2015,(21):3081-3083
目的:探讨ICU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11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手术治疗并入ICU观察,分析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26.96%,其中肺炎发生率41.94%,气胸发生率12.90%,胸腔积液发生率9.68%,呼吸衰竭发生率19.35%,脓胸发生率9.6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6.45%,肺炎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单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术中出血量(≥500ml)、吸烟、有基础疾病、营养状态差、肿瘤分期高(Ⅲ期)、手术经弓前入路、术后存在并发症、术后硬膜外未镇痛等(P均<0.05),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和吻合方法无关(P>0.05)。结论:ICU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患者本身、手术因素关联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杜大军 《癌症进展》2018,16(7):841-843
目的 分析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61)与对照组(n=89),联合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第2天和第3天胸腔积液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气管切开率、气管镜吸痰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外科技术发展完善以及临床经验的累积情况下,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安全性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组在术前3天至术后3天,每天给予乌司他丁20万U,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肺部并发症最有意义(P〈0.05),且ICU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应用乌斯他丁,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缩短ICU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组在术前3天至术后3天,每天给予乌司他丁20万U,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肺部并发症最有意义(P<0.05),且ICU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应用乌斯他丁,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缩短ICU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1998年,我科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80例。早期并发症10例(10/80),其中肺部感染4例,胸内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2例,乳糜胸1例,非开胸食管拔脱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例,除1例因急性呼吸衰竭死亡外,其它均治愈。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切除术后,由于开胸及纵隔内手术创伤的刺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文献报告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3%~38.5%。我院2000年1月—12月332例行食管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共88例,发生率为26.5%。 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在88例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30例,年龄38岁~78岁。窦性心动过速者65例(73.8%),房性早搏者12例(13.6%),室性早搏者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分析68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探讨预防措施.结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4%(155/691),其中肺部并发症16.8%,吻合口瘘5.1%,乳糜胸1.0%,脓胸0.7%.并发症死亡率为14.8%(23/155),因肺部并发症死亡者占43.4%(10/23),因吻合口瘘死亡者占21.7%(5/23).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仍以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多见,且为主要死亡原因.做好术前准备,严格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1993年-1998年,我科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80例。早期并发症10例(10/80),其中肺部感染4例,胸内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2例。乳糜胸1例。非开胸食管拔脱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例。除1例因急性呼吸衰竭死亡外,其它均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Meta分析术前肌肉减少症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7年4月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队列研究共1 1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合并术前肌肉减少症547例(47.2%),BMI(MD=-2.48,95%CI:-3.36~-1.60,P<0.000 01)、VC%(MD=-5.88,95%CI:-8.76~-3.00,P<0.000 1)和FEV1.0%(MD=-3.33,95%CI:-5.89~-0.77,P=0.01)低于无肌肉减少症者,肺部并发症(RR=1.77,95%CI:1.10~2.84,P=0.02)和吻合口瘘(RR=1.47,95%CI:1.10~1.98,P=0.010)的发生风险增高。结论: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的食管癌患者BMI较低,同时肺功能低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0岁、FEV1/FVC<70%、术中失血超过600ml、术前半量放疗是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高龄、术前放疗及术前肺功能下降的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术式,术后常规镇痛。  相似文献   

16.
管食癌术后乳糜胸是临床常见之并发症。有关其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尤其是二次手术失败后的治疗就更棘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三医院721004宝鸡市东风路(王一明);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710061西安(梁景仁)手,有关报道极少。我们治疗2例食管癌术后乳...  相似文献   

17.
1975年1月-1994年9月.手术切除食管癌2336例,术后并发脓胸16例.发生率为0.7%,死亡2例,腋胸死亡率为12.5%,认为手术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常规,术后确保通畅的胸腔引流,选用有效抗生素可防止脓胸发生。同时对脓胸的原因、预防、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再次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治疗中的地位及其适应症。方法分析本院2914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再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23例。包括术后大出血8例,乳糜胸6例,胃出口梗阻3例,肠梗阻3例,膈下脓肿2例,及腹部切口裂开1例。结果再次手术治疗并发症占总并发症的6.9%(23/331)。再次手术治愈率91.3%(21/23),死亡率为8.7%(2/23)。结论再次手术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适应症主要依据并发症类型及病情轻重确定。术后大出血、乳糜胸、胃肠梗阻等是再次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吻合及浆肌层内翻缝合包埋处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且手术前确诊为食管癌,并行食管癌切除和胃食管吻合手术的患者177例,其中65例患者行单纯胃食管吻合术,设为对照组;112例患者在胃食管吻合术基础上进行吻合口浆肌层的内翻缝合包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喉返神经受损和乳糜胸发生情况,手术后1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测测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直径和反流反酸、吞咽困难的评分状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直径小于对照组,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手术期内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评分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流反酸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口浆肌层内翻缝合包埋对防止出现吻合口瘘没有临床意义,无法使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降低,同时使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概率增大.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放射治疗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目的评价Ⅰ~Ⅱ期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987年1月至1991年6月共收治103例术后病理为Ⅰ~Ⅱ期的食管癌。病人单纯手术72例,术后放疗31例,放疗剂量50~60Gy。结果术后随访≥5年,47例复发,复发与TNM分期有关,区域淋巴结和食管瘤床失败与食管原发部位有显著关系。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87.5%、69.4%、41.7%;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90.3%、83.9%、74.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术后放疗复发率低,术后放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