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汞蒸气引起急性吸入性肺炎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乡镇个体汞齐法炼金的增多,汞蒸气所致吸入性肺炎的患者日益增多。我院收治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个月~76岁。死亡4例。其中4例为直接操作者,2例为间接接触。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在用汞齐法炼金的密闭室内,在2~5小时内将200~400g汞膏蒸发完毕。继而在该室内睡觉8~12小时,因此吸入大量汞蒸气引起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某体温计厂汞作业技改项目防汞设施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Z 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查表、定量分级等方法对技改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汞。经检测,技改后重汞作业区和轻汞作业区汞浓度分别为(0.045±0.033)mg/m3和(0.012±0.014)mg/m3,与技改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技改项目的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结论该项目的防汞措施基本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汞蒸气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小鼠每天暴露于汞蒸气中染毒2h,每周6天,连续2个月。结果发现,汞在睾丸组织呈现一定的蓄积作用。睾丸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染毒组出现曲细精管层次紊乱、层次减少以及退行性变等病理变化。血清睾酮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睾丸及附睾乳酸脱氢酶同功酶X相对含量,各剂量组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染毒组精子精量减少、活动能力下降、畸形率增高,0.146和0.338mg  相似文献   

4.
报告2例急性汞蒸气吸入中毒并肺损伤患者,经予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地塞米松、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及支持治疗,1周后患者肺部大部分病灶吸收,症状明显减轻。提示治疗急性汞蒸气吸入中毒并肺损伤糖皮质激素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选择富集汞能力较强的棕榈为实验植物,采用不同的暴露方式进行58天试验,观察其叶、茎、根中汞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暴露在汞污染空气中的植物,其叶片成为吸汞的主要部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蓄积,然后不断地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6.
汞蒸气吸入致多器官损害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锦蓉  王菁  陈雅萍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47-148
急性汞中毒除了引起口腔炎和肾功能损害外 ,还会出现消化道、心脏、肝脏和脑等多器官损害。现将 1例使用含汞偏方致高浓度汞蒸气吸入引起急性汞中毒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 ,2 4岁 ,未婚 ,农民 ,因头昏、恶心、少尿 12d ,腹痛、腹泻 6d入院。患者于住院前 12d按照土郎中的偏方用“朱砂”治疗中耳炎。治疗时每天将朱砂 1 0g ,放在直径为 7cm ,高为10cm圆形铁罐内 ,用艾条点燃后放在棉被中 ,然后头蒙在棉被中熏吸。每次熏吸约 2h。第 1天治疗后 ,即感头昏、咽喉灼痛、恶心、吞咽困难 ,当天尿量减少。第 2天起每天小便约 5~ 6次 ,每次约 10ml…  相似文献   

7.
刘毅刚  金红  邢俊娥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215-1215
目前 ,各种样品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 ,包括化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等 ;作为专用的测汞装置 ,测汞仪也已应用多年。为了适应基层实验室的需求 ,我们研究开发了一套简易的汞蒸气发生原子吸收联用装置 ,通过对各种样品中汞的测定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原 理 本装置采用测汞仪的基本原理 ,通过简易的汞蒸气发生装置 ,使汞还原为汞蒸气 ,由载气带入石英吸收管中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系统 ,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基本装置 包括汞蒸气发生器、石英吸收管、干燥管及连接管。将石英吸收管固定于原子吸收光度计的燃烧头上…  相似文献   

8.
汞蒸气吸入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汞在常温下即能蒸发 ,温度愈高 ,蒸发量愈大。汞蒸气经肺泡吸收量很高 ,吸收速度很快 [1] ,很容易引起中毒 ,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近我们收治了 1例吸入汞蒸气后迅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经治疗后 2 3d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患者 ,男性 ,2 5岁 ,未婚 ,无业。于 2 0 0 1年 5月 14日下午 3点 30分 ,因有不顺心之事欲自杀 ,独自在10 m2的卧室内 ,关上门窗 ,用衣物堆住通气缝隙。将大型号的温度计敲破 ,把 7g左右的水银倒入一小烧杯内 ,置于电炉上加热蒸发 ,口距烧杯 15 cm,张口呼吸 ,持续约 1h,全部水银蒸发干净。当水银快蒸发完时 ,…  相似文献   

9.
67 例因接触汞蒸气致接触性皮炎患者, 37 例服用氯雷他定, 30 例服用息斯敏。经临床疗效观察, 氯雷他定优于息斯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求一种比国标法和其它相应方法更加快速、准确、省时和同一时间内能处理较多份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方法:经粉碎样品,在硝酸、过氧化氢消解作用下,于手提式高压蒸气锅中,在一定压力和时间内,最后用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定。结果:本方法线性良好,r=0.9997,样品回收率为95.0%~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1.01%-3.68%。结论:该方法可缩短消化时间40%,实验试剂成本降低60%,适用于基层检测机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欲晓  黄巍 《职业与健康》2006,22(9):643-645
应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冶炼厂镍、钻、铜、硫酸雾、二氧化硫、氯气等主要生产性毒物的危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生产性毒物的综合评价为Ⅱ级。  相似文献   

12.
龙岩市小型冶炼厂铅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娟 《职业与健康》2005,21(8):1148-1148
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我市近几年新上了不少小型冶炼厂(乡镇企业)。众所周知,在冶炼过程中,含铅矿石经高温加热后有大量的铅烟逸出,经作业人员的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系统及肾等一系列损害。为了解小型冶炼厂铅污染情况,为防治职业性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我市6家小型冶炼厂2001—2004年作业场所监测情况与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30日,某冶炼厂发生1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件,7名民工中毒,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血尿、血便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经及时抢救、换血、对症治疗、迅速转至职业病研究所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没有死亡病例。现将事故调查据告如下。1中毒事件经过主要生产锡锭的某冶炼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收集加水重新混制成颗粒状,进行再冶炼。在制粒岗位的7名作业工人于10月27日中午12时后的3 d内,均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血尿、血便等症状而就诊。2流行病学调查2·1人群调查7人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31岁,最大的54岁。作业工龄…  相似文献   

14.
体制改革后乡镇医疗器械厂汞作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绝大多数体温计还是含汞体温计,汞对生产工人产生的职业危害很大.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给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为进一步做好汞中毒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本文就改制后乡镇医疗器械厂汞作业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赵如意  牛兆煜  时华蓉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673-1675
目的评价某稀土厂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后环境、产品放射性水平及放射防护控制效果。方法工艺分析、环境监测、产品放射性核素分析,按国家有关标准评价。结果增加提钍工艺后,草沉钍工序就按放射性场所管理,焙烧段、水浸段环境r外照射剂量变化不大,钍萃取工艺中防护效果很好,水浸渣的放射性比活度水平符合国家建坝堆放放射性标准。结论该工艺增加钍分离工艺后,钍得到回收,后续萃取工艺达到清洁水平,满足设计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某铅冶炼厂对周围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铅冶炼厂对周围儿童的健康影响。方法2007年选取某铅冶炼厂周围居住的249名10岁以下儿童为试验组,另抽取离冶炼厂5km外的164名10岁以下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微分电位测定法进行微量血中铅的含量测定,并将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儿童血铅值为(88.29±28.84)μg/L,对照组儿童血铅值为(79.11±19.86)μg/L。试验组与对照组儿童血铅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铅冶炼厂对周围居住儿童血铅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LB420型煤灰份探测系统工作状态下的剂量水平、对作业环境及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根据《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检测规范》GBZ137-2002等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在灰份仪源容器表面5 cm、100 cm及周围环境进行γ外照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辐射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源容器源闸开启状态下,距源容器表面5 cm、100 cm及工作人员经常活动的区域(约2 m)外剂量范围0.33~2.63μSv/h、0.12~0.17μSv/h及0.10~0.12μSv/h。结论 该煤灰份仪的安装符合国家有关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The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in red blood cells (RBCs) and plasma, and its excretion in urine and feces are described in five human subjects during the first 7 days following inhalation of radioactive mercury vapor. A major portion (98%) of radioactive mercury in whole blood is initially accumulated in the RBCs and is transferred partly to the plasma compartment until the ratio of mercury in RBCs to plasma is about 2 within 20 hr. The cumulative urinary and fecal excretion of mercury for 7 days is about 11.6% of the retained dose,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cent decline in body burden of mercury. There is little correlation between either the urinary excretion and plasma radioactivity of mercury, or the specific activities of urine and plasma mercury, suggesting a mechanism other than a direct glomerular filtration involved in the urinary excretion of recently exposed mercury. 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blood mercury levels can be used as an index of recent exposure, while urinary levels may be an index of renal concentration of mercury. However, there is no reliable index for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the b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