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BMI正常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CDM组)和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ODM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临床指标,并以Western印迹法测定内脏脂肪组织中PTP-1B的表达水平.结果:ODM、CDM组较对照组已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但前两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无明显差异,PTP-1B表达水平在上述3组逐渐降低(36.53±14.82,11.57±1.89,3.39±0.94);并且校正年龄和性别后PTP-1B表达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67, P<0.01).结论:PTP-1B表达升高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密切;但PTP-1B的表达不仅与胰岛素抵抗因素相关,同时还受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血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活性含量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3组:肥胖的T2DM组(42例),非肥胖的T2DM组(40例)。并设立正常体重对照组(37例)。除体重指数、腰臀比值外,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上均具有可比性。禁食12~14h,空腹静脉取血,测定血中PTP-1B活性含量,血脂(TG),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PI),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血浆PTP-1B活性含量在肥胖组(34.56±3.46pg/ml)明显高于非肥胖组(29.01±4.09pg/ml)和正常体重对照组(27.82±3.17pg/ml);血浆PTP-1B含量与ISI呈显著负相关与空腹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TP-1B含量可能与肥胖的T2DM发生有关,血浆中PTP-1B含量升高可能加重肥胖的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马宁  刘素筠 《医学综述》2008,14(5):646-648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一种胰岛素信号转导的负性调节因子,通过使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等信号蛋白的酪氨酸去磷酸化而阻断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通路,其负调节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多种因素影响其催化活性,另外PTP-1B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也与其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相互协调作用。由于PTP-1B与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密切,开发小分子PTP-1B抑制剂对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SD大鼠胰腺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20),喂养普通饲料;高脂组(HF组,n=40)同时分为高脂对照组(HFN组,n=20)和高脂吡格列酮组(HFP组,n=20),喂养高脂饲料12周后,进行模型验证。HFP组给予吡格列酮30mg/(kg·d)灌胃2周,NC组和HFN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大鼠胰腺组织中PTP-1B蛋白的表达。结果   HF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较NC组大鼠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FN组、HFP组胰腺组织PTP-1B表达量较NC组明显增高(P<0.01),与HFN 组相比,HFP组PTP-1B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同时使其胰腺中PTP-1B蛋白表达量升高。吡格列酮可以降低胰腺组织中PTP-1B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早期预防和干预GDM,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 2011年4~10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C组)、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异常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的孕妇(B组)及葡萄糖负荷试验正常的孕妇(A组)各30例,分别测定空腹PTP-1B、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HBCI),分析比较各组的差异与关系。结果①C组的HOMA-IR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C组的PTP-1B值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相关性分析:血浆PTP-1B与孕前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47,P=0.001;r=0.263,P=0.012;r=0.287,P=0.006;r=0.318,P=0.002。结论 GDM存在更严重的IR,PTP-1B与IR有关,可能参与GDM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小干扰RNA对缺氧/复氧诱发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在PTP-1B小干扰RNA转染后培养24h,然后缺氧处理4h,再复氧6h(4H/6R)。心肌细胞的凋亡用TUNEL染色法测定;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细胞PTP-1B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比色法衡量凋亡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性;共免疫沉降法检测与Fas受体结合的PTP-1B的数量。结果缺氧/复氧的处理不仅严重损伤了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同时也上调了心肌细胞PTP1B蛋白的表达水平;PTP-1B小干扰RNA显著地减少了缺氧/复氧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PTP-1B小干扰RNA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2.1&#177;1.4)%和(23.2&#177;1.6)%,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TP-1B小干扰RNA显著增加了Akt的磷酸化水平,抑制了Caspase3和Caspase8的酶活性,同时降低了PTP-1B与Fas受体的结合。结论PTP-1B是一个缺氧/复氧(4H/6R)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针对PTP-1B的小于扰RNA可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的Akt磷酸化水平,凋亡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酶活性被抑制,以及PTP1B与Fas受体结合的减少相关联。  相似文献   

7.
迄今,人们虽已公认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与环境和遗传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患,但对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清楚。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不同病期中的 MS 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研究,加深了对 MS 的认识。对 MS 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研究开始于70年代中期。有作者发现急性复发期 MS 患者外周血中的 B 淋巴细胞增多;用 E-玫瑰花及 EAC 玫瑰花环试验也发现急性复发期 MS 患者外周血中用 E 标记的 T 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用 EAC 标记的 B 淋巴细胞则增多。1979年 Huddlestone 等利用淋巴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的 Fc 受体对淋巴细胞亚群标记,发现:①在 MS 急性复发期,能与 IgG 相结合对 B 淋巴细胞的增生、分化和抗体分泌具有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缺氧复氧诱发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表达和活性的增加是否由一氧化氮(NO)介导。采用分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缺氧复氧组、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组(L—NAME组)、缺氧复氧和L—NAME组(L-NA+H/R组)。心肌细胞中PTP-1B的活性和表达分别由405nm的光谱测量仪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同时分析心肌细胞培养基中的NO的浓度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发现与正常组比较,缺氧复氧组中心肌细胞PTP-1B的活性和表达较高,(L—NA+H/R)组PTP-1B的活性和表达不高。  相似文献   

9.
莫伟忠 《微创医学》2002,21(2):242-24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性脱髓鞘性自身免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00万年轻的MS患者[1].MS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临床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现将多数学者推崇的治疗方法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不仅存在生殖功能紊乱,还可以导致患者糖、脂代谢异常,使得代谢综合征(MS)、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PCOS导致的代谢紊乱以脂代谢异常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高水平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 B(apoB)、apoB/载脂蛋白 A1(apoA1)比值升高。已有研究表明,apoB/apoA1比值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比值对MS及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作为一个新的预测MS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生物学标志物。关注PCOS患者apoB/apoA1比值的监测,对于MS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防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APN-10基因Indel-19与腹膜透析患者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30例健康者(A组)、30例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B组)CAPA-10基因Indel-19多态性,生化技术测定FBG(空腹血糖)、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FINS(空腹胰岛素)水平.用HOMA-IR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同时对每个受试对象进行MS危险因素评估.结果 B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FINS、TG及HOMA-IR水平较A组高(P<0.05).A、B两组比较CAPN-10基因Indel-19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580).B组基因型为2/2的患者较基因型为1/1、1/2患者有较多MS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多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及高血压.CAPN-10基因Indel-19可能与腹膜透析患者血糖、血脂及高血压有关.其可能机制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血糖、脂质代谢,加重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引起CNS的退行性病变,最终导致患者瘫痪。MS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它是由遗传、环境、自身免疫和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真正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自然或获得性免疫过程对发病有重要作用,包括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活化、促炎T细胞反应等。而T细胞各亚群,如CD_4~+T细胞、CD_8~+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以及Th17细胞等通过调控MS患者CNS免疫应答参与MS发病机制。因而,研究T细胞各亚群在MS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Yan WH  Pan CY  Dou JT  Ma FL  Wang XM  Yang GQ  Wang XL  Mu YM  Lu J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36-1840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组织两面内神激酶2(JAK2)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高脂饮食组(HF)、高脂+坎地沙坦组(FC).FC组每天灌胃坎地沙坦8 mg/kg,其他两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6周后测定血清生化、胰岛素,行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价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以RT-PCR方法和Western免疫印迹比较3组脂肪组织内JAK2和PTP-1B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1)HF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重量均明显高于NC和FC组(均P<0.05).(2)FC组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HF组[总胆固醇,FC组:(1.37 4±0.39)mmol/L,HF组:(2.01±0.26)mmol/L.P<0.05;空腹胰岛素,FC组:(3.03±1.37)mU/L,HF组:(4.76±2.75)mu/L,P<0.05],但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明显高于HF组[胰岛素敏感指数,FC组:(58±12)×10-3.HF组:(29±9)×10-3,P<0.05;血管紧张素Ⅱ,FC组:(61±11)mmol/L,HF组:(52±10)mmol/L,P<0.05].(3)FC组稳态葡萄糖输注率较HF组明显增高[FC组:(22±5)mg.kg-1.min-1,HF组:(14士4)mg·kg-1·min-1,P<0.05].(4)与HF组相比,FC组脂肪JAK2和PTPT-1B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存在胰岛素抵抗并且JAK2和PTP-1B表达明显增高,二者均与AngⅡ升高有关,而坎地沙坦能逆转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4.
莫伟忠 《医学文选》2002,21(2):242-244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 (CNS)炎症性脱髓鞘性自身免性疾病 ,呈世界性分布 ,估计目前全球约有 1 0 0万年轻的 MS患者 [1] 。 MS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临床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现将多数学者推崇的治疗方法综合如下。1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MPPT)  MPPT适用于复发 -缓解 (R- R)型 MS的治疗[2 ] ,一般认为该治疗对 MS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1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 :该药大剂量静滴后血浓度可高达 5 mg/L ,比口服强的松血药浓度高 2 5 0倍 ,脊髓腔内也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浓度 ,使其在 CNS内产生早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海西宁地区汉、藏族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高血清尿酸(SU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335例MS患者根据SUA水平与种族不同分为4组:汉族MS伴正常SUA组(A组)98例、汉族MS伴高SUA组(B组)111例、藏族MS伴正常SUA组(C组)64例及藏族MS伴高SUA组(D组)6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并采集静脉血行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B组的年龄、BMI、FBG、TC、TG、LDL-C、apo AI、apo B、hs-CRP及IL-6均较A组显著增加(P<0.05),D组的年龄、BMI、FBG、TC、TG、LDLC、apo AI、apo B、hs-CRP及IL-6均较C组显著增加(P<0.05);B组与D组的BMI、FBG、TC、TG、LDL-C、apo B、hs-CRP及IL-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MS患者高SUA的影响因素有:BMI、FBG、TC、TG、LDL-C、apoB、hs-CRP及IL-6,藏族MS患者高SUA的影响因素有:年龄、BMI、FBG、TC、TG、LDL-C、apoB、hs-CRP及IL-6。结论 青海西宁地区汉、藏族MS患者高SUA水平与BMI、FBG、TC、hsCRP及IL-6相关;藏族人群在MS的预防过程中应该更注重SUA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根据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可分为自身免疫性(1A型)和特发性(1B型)两种类型。1A型患者体内有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存在,主要包括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等;1B型病因未明,但目前发现在这些患者中存在数种少见型胰岛自身抗体,如羧基肽酶H抗体(CPHAb)和SOX13(ICA12)抗体等。随着这些抗体本质逐渐被揭示,不仅被用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筛查,而且在对本病病因和防治的研究中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由免疫系统故障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导致针对脑白质组织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近年来在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但是HMGB1对MS的作用机制的报道相对较少。有研究表明,HMGB1可能成为治疗MS的新靶点。现就HMGB1的结构、来源及信号传导通路,HMGB1在MS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MS的诊疗提供新的靶点,为进一步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8(IL-18)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128例MS患者(MS组)和130例非MS患者(CG组)的血清C-RP、IL-18、血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RP、IL-18的差异。结果 MS组DBP、SBP、WHR、BMI、WC、FPG、Fins、2hPG、TG、HOMA-IR、IL-18、C-RP水平均高于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HDL-C水平低于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示:血清C-RP、IL-18均为M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RP、IL-18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是MS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病人颅内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治的200例均进行颅脑CT血管造影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患有MS进行分组,患有MS则视为A组,无MS视为B组,每组各有100例。结果 A组患者的体重、三酰甘油还有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均高于B组的(P0.05);两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血管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管病变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MS发生颅内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比其单一组分要高很多。结论 MS患者与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根据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可分为自身免疫性(1A型)和特发性(1B型)两种类型.1A型患者体内有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存在,主要包括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 2A)等;1B型病因未明,但目前发现在这些患者中存在数种少见型胰岛自身抗体,如羧基肽酶H抗体(CPHAb)和SOX13(ICA12)抗体等.随着这些抗体本质逐渐被揭示,不仅被用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筛查,而且在对本病病因和防治的研究中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