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囊虫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疑似脑囊虫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MRI和DW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疑似患者,经病理结果提示66例均确诊为脑囊虫病。MRI与DWI联合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MRI和DW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囊虫病患者MRI T1WI、T2WI处于活动期时多数均是小圆形的囊腔,边界较为清晰,活动期时DWI提示囊腔较为清晰,囊液属于高信号,未提示存在头节;蜕变死亡期时,MRI T1WI提示病灶周边存在水肿,且头节并不清晰,T2WI提示囊腔中的囊液与水肿均属于高信号,而囊壁、头节为低信号;蜕变死亡期时动态增强MRI提示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并且增强环的厚度显著增加,DWI检查提示囊腔、头节均较为清晰。结论在脑囊虫病诊断中MRI与DWI联合检查方式较单一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患儿炎性因子及细胞免疫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患儿10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5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和研究组脑脊液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检测研究组脑脊液CD3+、CD4+、CD8+、外周T辅助细胞(Tph)活化水平。结果 研究组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高于外周血中以上指标,且高于健康组(P<0.05);研究组外周血、脑脊液中的CD3+(%)、CD4+(%)、CD4+/CD8+低于健康组,CD8+(%)高于健康组...  相似文献   

3.
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吡喹酮 (PQT)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的诊疗作用。方法 应用大剂量PQT〔5 0mg/(kg·d)〕12d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诊断性治疗。结果  93例疑似脑囊虫病人有 3 8例确诊患脑囊虫病 ,42例基本确诊患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3例仍诊断不明。 3 8例脑囊虫病患者有 2 7例服吡喹酮后出现杀虫反应 ,其中疗后有 17例患者复查脑CT或MRI结果显示病灶缩小、周围水肿吸收或消失 ,有 2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增多 ,且呈囊性影像表现。另 11例确诊为脑囊虫病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杀虫反应 ,根据疗后复查CT或MRI,病灶较疗前吸收或消失而确诊。确诊的 3 8例脑囊虫病患者再经过 1~ 2个疗程抗囊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其中有 3 1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完全吸收者 2 6例 ,病灶出现钙化者 5例。结论 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所致癫痫婴幼儿的脑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特点,评价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经临床确诊为TSC所致癫痫的16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脑MRI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16例患儿中,14例患儿可见皮质或皮质下结节,检出率为88%,共76个,主要分布在额顶叶,8例患儿T_(1)WI呈高信号,T_(2)WI呈低信号,占57%,4例患儿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等或稍高信号,T_(2)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占29%,2例患儿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T_(2)Flair呈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占14%;DWI均无明显弥散受限。10例患儿皮层局部脑回增厚肥大,占71%。15例患儿可见脑白质异常信号,检出率94%,共88处,广泛分布于脑叶皮质下及侧脑室旁的深部白质,10例患儿T_(1)WI呈高信号,T_(2)WI呈低信号,占67%,5例患儿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T_(2)Flair呈高信号,占33%;8例患儿呈线样、放射状,占53%,5例患儿呈楔形,占33%,2例患儿呈片状不规则形,占13%,其长轴大多与侧脑室壁相垂直。16例患儿均可见室管膜下结节,检出率100%,共81个,大多位于双侧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壁的室管膜下,大小不一,12例患儿T_(1)WI呈高信号,T_(2)WI呈低信号,占75%,4例患儿T_(1)WI呈稍高信号,T_(2)WI呈稍低信号,T_(2)Flair呈等信号,占25%。结论癫痫是婴幼儿TSC发病的主要原因,也最具破坏性。皮质结节是导致癫痫发作的首要因素。脑MRI对评价TSC所致癫痫婴幼儿的脑内皮质发育不良和室管膜下结节病灶非常敏感,为早期准确诊断与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布鲁氏菌病患者菌型鉴定及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干扰素-γ(IFN-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布鲁氏菌给予生物学及菌种鉴定。根据病程将其分为急性组与慢性组,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IFN-γ水平,分析其与布鲁氏菌病慢性化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对急性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性治疗,根据治疗后临床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IFN-γ及对临床疗效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分析得,106株临床分离的布鲁氏菌株中检出布鲁氏菌羊种生物3型菌株86株、羊种生物2型菌株17株、猪种生物1型菌株3株;急性组CD4+、CD4+/CD8+比例高于慢性组,CD8+比例及IL-6、IFN-γ低于慢性组(P<0.05); 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肺部感染/肿瘤患者及同期来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的分泌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ESAT-6刺激单个核细胞后,每106个细胞的SFU为84.4±18.1;而CFP-10刺激为54.2±10.8。50例活动性结核病样本中,36例(72.0%)对ESAT-6和CFP-10有反应,14例(28.0%)仅对1种肽有反应。CD4+Th1细胞和CD8+CTL分泌的TNF-α、IFN-γ和IL-2三种细胞因子特征类似。活动性结核病组CD4+Th1细胞分泌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性结核病组CD8+CTL分泌的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IFN-γ、IL-2、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CD4+Th1和CD8+CTL)分泌的IFN-γ+TNF-α+IL-2对于鉴别活动性结核病、肺部感染/肿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结核发病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72例肺结核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同期51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肺结核感染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水平。分析血清IFN-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结核发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6、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IFN-γ、IL-6敏感性优于IL-10、TNF-α,其中IFN-γ特异性最高;IFN-γ与IL-6、IL-10、TNF-α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FN-γ、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肺结核感染发病及进展过程,为肺结核感染免疫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且通过外源性IFN-γ,有助于调节Th1/Th2动态平衡,促进肺结核感染患者体内Th2优势向Th1优势转换,为临床防治肺结核感染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抗结核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患儿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SP患儿168例为观察组,其中≤2岁104例为A组,2~5岁42例为B组,5岁22例为C组;同期随机选择正常健康儿童80名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4和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4、IFN-γ、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分别为(9.8±6.2)、(69.1±13.4)、(20.5±5.3)pg/ml、(0.5±0.32)、(3.4±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4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越小,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越高,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越高。结论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和网络失衡是SP的重要因素,并与患儿的年龄呈反比,且TNF-α、IL-4和IFN-γ等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ET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EG-IFNα-2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0水平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IL-10、PCⅢ、HA、LN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PCⅢ、HA、L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ETV联合PEG-IFNα-2a治疗CHB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10水平,并缓解肝纤维化,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蕨麻醇提取物对硫代硫酸钠(Na2S204)诱发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株缺氧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取处于生长对数期的SH-SY5Y细胞,分别设空白对照(D-Hank液)组、缺氧模型(1 mmol/L连二亚硫酸钠)组及1、0.25、0.062 5g/L蕨麻醇提取物拮抗缺氧(1 mmol/L连二亚硫酸钠)组,于5% CO2、37 ℃孵育4h后,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活性,测定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悬浮芯片蛋白法测定细胞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7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和各剂量蕨麻醇提取物拮抗缺氧组SH-SY5Y细胞活性下降,LDH外漏量和空泡细胞率增大,MCP-1、IL-1β、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VEGF、IL-6和IL-10含量下降.与缺氧模型组比较,各剂量蕨麻醇提取物拮抗缺氧组细胞活性升高,LDH外漏量和空泡细胞率减少,细胞因子水平发生逆转,其中,MCP-1、IL-6、IFN-γ的改变以1g/L组最为明显,IL-1β、IL-10、TNF-α、VEGF的变化以0.062 5 g/L组明显.结论 蕨麻醇提取物可拮抗连二亚硫酸钠所致SH-SY5Y细胞缺氧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