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恒古骨伤愈合剂组32例、桃红四物汤组33例。2组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后第1天开始,恒古骨伤愈合剂组患者予以恒古骨伤愈合剂口服,每次25 mL,每2日1次;桃红四物汤组患者予以桃红四物汤口服,每日1剂,每日早晚各1次;共服用4周。记录术后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瘀斑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4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肢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检测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及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carboxy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PⅠCP)含量。术后12个月,参照Johner-Wruhs胫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综合疗效。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术后治疗;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中位数18个月。恒古骨伤愈合剂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瘀斑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桃红四物汤组[(15.03±2.29)d,(18.52±3.51)d,t=-4.722,P=0.000;(19.09±2.96)d,(24.09±3.23)d,t=-6.497,P=0.000;(22.47±3.32)周,(26.79±2.89)周,t=-5.597,P=0.000]。服药前,2组患者患肢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5,P=0.324);服药4周后,2组患者患肢疼痛VAS评分均较服药前降低[(7.28±0.77)分,(2.75±0.76)分,t=26.070,P=0.000;(7.06±0.99)分,(3.18±0.85)分,t=17.913,P=0.000],且恒古骨伤愈合剂组患肢疼痛VAS评分低于桃红四物汤组(t=-2.160,P=0.035)。服药前,2组患者血清ALP、BGP、PⅠCP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732;t=0.653,P=0.561;t=0.283,P=0.778);服药4周后,2组患者血清ALP、BGP含量较服药前增加、PⅠCP含量较服药前降低[恒古骨伤愈合剂组:(74.88±6.43)单位·L~(-1),(128.91±10.10)单位·L~(-1),t=-26.581,P=0.000;(2.26±0.39)μg·L~(-1),(3.76±0.50)μg·L~(-1),t=-11.789,P=0.000;(121.06±10.49)μg·L~(-1),(67.13±6.23)μg·L~(-1),t=23.366,P=0.000;桃红四物汤组:(75.45±7.12)单位·L~(-1),(112.33±7.86)单位·L~(-1),t=-20.542,P=0.000;(2.20±0.37)μg·L~(-1),(3.15±0.49)μg·L~(-1),t=-9.010,P=0.000;(120.27±11.90)μg·L~(-1),(77.33±7.74)μg·L~(-1),t=16.951,P=0.000],且恒古骨伤愈合剂组血清ALP、BGP含量高于桃红四物汤组(t=7.395,P=0.000;t=4.987,P=0.000)、PⅠCP含量低于桃红四物汤组(t=-5.844,P=0.000)。术后12个月参照上述疗效评价标准,恒古骨伤愈合剂组优19例、良11例、可2例,桃红四物汤组优16例、良9例、可8例,恒古骨伤愈合剂组的综合疗效优于桃红四物汤组(Z=-6.377,P=0.000)。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用于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术后治疗,可缓解患肢疼痛,促进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瘀斑消失及骨折愈合,综合疗效优于桃红四物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清中ALP、BGP含量、降低血清中PⅠCP含量,调节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粗隆骨骨折手术(PFNA)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内服。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卧床、住院、患肢肿胀消退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能缩短术后下床活动、住院、肿胀消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PFNA内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手术联合中医汤剂内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4,(12):1629-1631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配合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与五苓散配合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43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优良率(88.37%)及愈合率(88.37%)均高于对照组(66.67%、70.00%)。治疗组术前肿胀缓解时间为3.5±2.0d,术后愈合时间为15.5±4.0d,对照组术前肿胀缓解时间为7.0±3.0d,术后愈合时间为20.3±5.0d,相对对照组肿胀缓解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更短(P<0.05);术后7d,治疗组疼痛评分为3.1±2.0分,对照组为4.2±3.0分,肿胀程度:治疗组肿胀度为(3.0±1.5)%,对照组为(4.5±2.4)%,治疗组疼痛、肿胀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促进患肢肿胀消退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胶囊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术后髋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评价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疼痛、肿胀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术后疼痛评分、肿胀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胶囊利于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失血,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PFNA治疗,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下地活动时间、X线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出血量、治疗后VAS评分及术后总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总出血量、VAS评分及总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为2~6 d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而肿胀消退时间为6~10 d、10~14 d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肿胀平均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可切除病灶,恢复病变关节的活动与功能,术后结合桃红四物汤可有效减少髋关节疾病患者术后DVT的发生,降低其疼痛程度,促进创口愈合,缓解患者术后肢体肿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手术+中药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手术组)。随访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消退及骨折愈合情况,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肢髋关节功能。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中位数7.5个月;术后患肢肿胀消退,骨折均愈合;手术+中药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较手术组短[(7.400±1.734)d,(8.400±1.101)d,t=2.649,P=0.013;(12.333±1.212)周,(13.200±1.186)周,t=-2.832,P=0.008],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手术组高[(90.166±2.972)分,(87.133±5.090)分,t=-2.467,P=0.020]。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可靠,配合中药内服较单纯手术治疗更有利于消除患肢肿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冯涛  杨洪建 《吉林中医药》2015,35(4):378-380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PFNA治疗法,对照组仅采用PFNA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利于消除肿胀、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技术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诊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中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FNA技术组(手术组,33例)和PFNA技术联合桃红四物汤组(联合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少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1、6及12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手术组(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PFNA技术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及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临床价值优于单纯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胜军 《新中医》2015,47(12):128-12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辨证分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等,对2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观察组(3.6±1.2)月,对照组(5.2±1.6)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包震伟 《新中医》2015,47(8):106-10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单纯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PFNA结合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对2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观察组(3.6±1.2)月,对照组(5.2±1.6)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术后加服中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肿胀消退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肿胀等症状缓解时间及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为(8.24±1.9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85±3.05)d;术后1周患肢肿胀及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桃红四物汤能明显缩短肿胀消退时间,利于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使用能明显减轻患肢肿胀,保护软组织,减少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并对围手术期患肢疼痛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行胫腓骨骨折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静脉滴注甘露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内服加味桃红四物汤,均连续治疗2周,采用骨痂影像学评分评估骨折愈合效果。比较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及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感消失且促进肿胀的消退,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断端边缘、骨痂边缘、骨痂量、骨痂密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效果良好,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肿胀程度,促进骨折的愈合,疗效确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8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采用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观察比较2组临床结果。结果 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下降,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时长相当,2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PFNa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应用面广,可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傅林炳  惠明大  季程 《新中医》2023,55(14):88-92
目的:观察壮筋续骨汤联合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老年FI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2组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给予西药进行抗感染、抗凝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壮筋续骨汤治疗。2组术后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肢肿胀、疼痛情况,肿胀消退、骨折愈合、自由负重时间,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水平,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术后7 d,2组患肢肿胀最大值、肿胀值、VAS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最大值、肿胀值、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骨折愈合、自由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2组血清BALP、tPⅠNP、BMP-2水平均较术后1 d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BALP、tPⅠNP、B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外治、内服配合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外治、内服。观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计算髋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髋关节评分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治、内服配合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45例和DHS组35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2组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DHS组总有效率为80%,PFNA组为98%,PFNA组的疗效优于DHS组(P0.05)。FP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或者短于DHS组(P均0.01),2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髋关节功能、畸形、运动范围和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PFNA组的功能评分和运动范围评分明显高于DHS组(P均0.01),而畸形评分明显低于DHS组(P0.01),2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蒋攀峰 《新中医》2020,52(7):97-100
目的:探索骨伤复元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骨愈合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架联合VS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骨伤复元汤进行治疗。对比2组切口愈合情况、疼痛、肿胀与瘀斑症状评分、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结果:观察组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的疼痛、肿胀与瘀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2组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周的疼痛、肿胀与瘀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复元汤联合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减轻疼痛、肿胀与瘀斑等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