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分析不同舒张功能状态下左室节段心肌的应变率,探讨心肌节段舒张功能与整体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为不同舒张功能状态的体检者130例,根据2009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指南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分级标准,将其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45例(A组)、顺应性减低组40例(B组)及假性正常化组45例(C组)。STI分析各组左室17个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E_(SR))、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A_(SR))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C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E_(SR)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17个节段E_(SR)比较,B组与A组间有6个节段心肌的E_(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与A组间有10个节段心肌的E_(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中间段、心尖段A_(SR)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基底段A_(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17个节段A_(SR)比较,B组与A组间有3个节段心肌的A_(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组间所有节段心肌A_(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I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左室节段心肌的舒张功能受损;随着舒张功能持续恶化,更多的节段心肌出现E_(SR)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定量分析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室长轴及短轴应变,探讨STI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59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3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于左室心尖二腔、长轴、四腔切面和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切面,应用STI定量分析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峰值、短轴径向应变峰值和圆周应变峰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各节段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值均减低,其中纵向应变基底段的前间隔,中间段的间隔和前间隔,心尖段的前壁和侧壁均减低(P<0.05)。径向应变二尖瓣水平的后壁、下壁、前间隔,乳头肌水平的下壁、间隔、前间隔、侧壁,心尖水平的间隔减低(P<0.05);圆周应变二尖瓣水平的后壁、间隔、前间隔,乳头肌水平的前壁、侧壁、前间隔,心尖水平除侧壁以外节段均减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尚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时,应用STI可显示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评估不同术式二尖瓣置换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根据是否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分为保留组(A组)和切除组(B组),于手术前后分别采集心尖四腔观、心尖两腔观、心尖左室长轴观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对各切面追踪分析,得出左室各节段纵向峰值应变(Sp)和整体应变(GS).结果 ①A组术后后间隔和下壁基底段、侧壁中间段Sp增高(P<0.01或P<0.05);B组术后后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Sp明显增高(P<0.01),而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前壁中间段、心尖段Sp减低(P<0.01或P<0.05).②B组前壁中间段和心尖段、侧壁和下壁中间段手术前后Sp差值较A组减低(P<0.01或P<0.05).③A组术后GS增高(P<0.05);B组术后GS有减低趋势(P>0.05);B组手术前后GS差值较A组减低(P<0.05).结论 二尖瓣置换时,尽量保留瓣下结构更有利于术后早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功能的恢复;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可较准确地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表阿霉素化疗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11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38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120~340 mg/m2;B组42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60 mg/m2;C组36例,为尚未进行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并记录左心室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高帧频二维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心尖位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A、B、C三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各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相比,除前间隔基底段、侧壁心尖段、后壁及下壁中间段、心尖段和后间隔心尖段外,左心室心尖位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峰值收缩期应变出现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峰值收缩期应变较C组出现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后壁基底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后间隔中间段外,应变在部分节段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能够早期监测表阿霉素化疗后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应变率显像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应变率显像(SR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获取25例高血压病人和20例正常人二腔观、三腔观和四腔观应变率显像及组织多普勒图像,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舒张期应变率曲线和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曲线,计算左室各节段应变率(SR)、平均峰值应变率(mSR)、左室平均应变率传播速度(PVS)和二尖瓣环平均运动速度(V).常规测量二尖瓣口E、A、E/A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血压组舒张早期V、SR均有明显降低,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PVS均降低.舒张早期SR与V呈高度正相关.舒张早期除后间隔基底段和侧壁基底段外其余相应节段心肌SR均有显著降低.结论SRI是一项准确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和局部舒张功能的无创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应变及应变率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局部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患者47例(心肌桥组)与冠状动脉正常者40例(对照组),测量前降支支配区域9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峰值应变及应变率、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及相应的应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桥组前间隔各节段、前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及峰值应变率明显减低(P<0.05);前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明显减低(P<0.05);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前壁、前间隔舒张晚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侧壁心尖段明显升高(P<0.05)。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应变及应变率可定量检测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7.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肌舒张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21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23例;另选体检正常对照组22例,采用VVI技术测量左心室短轴方向各壁的舒张早期最大速度(Ve)与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结果A组Ve仅5个节段(基底后壁,中部前壁、侧壁和后壁,心尖侧壁)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组大部分节段(中部后壁、下壁和后间隔,心尖部室间隔除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组的多数节段SRe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底及中部侧壁、中部前间隔除外),B组多数节段SRe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中部前间隔除外);A、B组之间比较,仅基底部侧壁及后间隔有差异(P〈0.05)。结论VVI技术可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舒张功能,VVI参数SRe有望成为一种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变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特征,并探讨其左室应变能力与透析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46例透析时间为0~5年的尿毒症患者,按不同透析时间段分为3组:A组17例,为透析时间≤1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3.00±12.63)岁;B组14例,为透析时间>1~≤3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3.78±14.32)岁;C组15例,为透析时间>3~≤5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2.16±10.43)岁;D组为正常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53.20±10.53)岁.在心尖四腔观,采用容积探头采集心脏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原始数据.运用TomTec 4D MV-Assessment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取左心室心肌整体及16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测值及其均值.结果 病例组组内各壁基底段至心尖段应变测值逐渐下降,而正常组各壁基底段至心尖段应变测值逐渐升高,但无论是正常组或病变组各组内这种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阶差式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A、B、C组各个节段应变值均较对照组减低.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各节段有明显差异,B组与C组间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有差异外,其余节段无明显差异.A组、B组及C组整体应变与16节段应变值均值均较对照组减低,B、C组均较A组减低;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STE能更好地评价尿毒症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透析治疗可能对尿毒症患者远期左心室收缩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右室局部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AMI组20例,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SRI测量其后间隔及右室侧壁不同水平的纵向收缩期、舒张早期及心房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右室侧壁基底段的SRS较对照组减低(P<0.05);AMI组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的SRE较对照组减低(P<0.05);AMI组后间隔中段、心尖段的SRA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SRI技术是临床无创、定量评价AMI患者右室局部心肌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重度子痫前期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应变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用应变率显像技术(SRI)评价重度子痫前期左室功能及结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0例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孕妇(病例组)和21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 .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E/A比值、肺静脉心房收缩期反向血流充盈峰(AR),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左室两腔心、三腔心、四腔心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Esr)、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Asr).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舒张功能指标E、E/A,左室前壁基底段(BaS)和中段(Mid)的Ssr和Esr,及左室EF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二尖瓣舒张晚期充盈峰(A) 、肺静脉心房收缩期反向血流充盈峰(AR),相对室壁厚度,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P<0.05).结论 s-pe既有左室心肌肥厚的结构异常,还伴有左室舒缩功能减低的功能异常,SRI可成为评价s-pe孕妇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及舒张同步性情况。方法采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采集18例NVM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的心尖3个切面的QTVI图像。分别脱机描绘6个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共12个节段组织速度曲线并测量收缩期达峰时间(Ts)和舒张早期达峰时间(Te),计算每一受检查者左室12个节段的Ts最大差值、收缩速度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s)及Te最大差值、舒张早期速度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e-s)。结果以12个节段的Ts、Te最大差值〉100ms为收缩及舒张不同步,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收缩及舒张不同步分别有15例(83%)、11例(61%)。以Ts-s〉32.6ms、Te-s〉30.1ms为收缩及舒张不同步,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收缩及舒张不同步分别为15例(83%)、12例(67%)。结论NVM患者存在较明显的收缩及舒张不同步,且其收缩期不同步性与病变累及的解剖部位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及长轴心肌应变特征,探讨其对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的评判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45名,采集标准左室长轴心尖四腔、三腔切面左室全容积图像进行在线分析,自动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径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左室短轴环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左室长轴纵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分析各应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正常人左室短轴径向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基底水平较中间段水平增大(P<0.05),中间段水平较心尖水平增大(P<0.05),基底水平较心尖水平增大(P<0.01)。正常人左室短轴环向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心尖水平较中间段水平增大(P<0.05),中间段水平较基底水平增大(P<0.05),心尖水平较基底水平增大(P<0.01)。正常人左室长轴纵向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心尖水平较中间段水平增大(P<0.05),中间段水平较基底水平增大(P<0.05),心尖水平较基底水平增大(P<0.01)。结论 3D-STI可无创、客观评价正常人在不同水平和不同节段径向、环向、纵向心肌应变,为定量评价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右心室局域心肌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健康成人的右心室局域心肌功能,并探讨正常增龄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76例健康成人的右室局域心肌长轴功能。于心尖四腔观上将取样点分别置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心肌的中点,记录并测量在等容收缩期、收缩期、等容舒张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心肌运动的峰值速度(Vic,Vs,Vir,Ve,Va)、收缩期达峰时间(TQ-S)和Ve/Va值等;同时观察各测量指标随年龄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右心室肌在长轴方向上呈现较强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峰值运动速度由心底至心尖方向逐渐递减(P〈0.05~0.01)。右室各节段心肌的Vic,Vs测值随年龄增加并无明显变化(r=-0.01~-0.04,P〉0.05);而TQ-S随年龄增加相应延长,与年龄显示较好的正相关(r=0.39~0.55,P〈0.05~0.01);Vir测值随正常增龄无明显变化(P〉0.05),而Ve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并伴有Va的相应增加;这些变化在基底节段尤为明显。Ve/Va值则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可准确、客观地反映右心室局域心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特性。临床在评价右室心肌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时,应充分考虑心肌老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收缩后收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人在等容舒张期出现的收缩后收缩(PSS)现象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局部心肌,获得不同节段射血期、等容舒张期的峰值速度(VS、VIR)、应变率(SRS、SRIR)、应力(εS,εIRn)等。结果 正常组的生理性PSS多位于室间隔、前壁的基底、心尖段。梗死组的病理性PSS等容舒张期峰值速度增大,持续的时间延长。梗死组有92个节段VIR〉VS,结合应变率和应力分析,39个节段在等容舒张期主动收缩;12个节段为矛盾运动,其中8个节段是主动与被动活动的混合。结论 病理性和生理性PSS有明显差别。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各项指标,有助于理解病理性PSS的机制,并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5.
超声应变显像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局部心肌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应变显像(SI)技术评估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局部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患者30例,2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选取标准的心尖四腔切面,在心动周期中分别测量室间隔与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沿心脏长轴方向上的收缩期峰值应变(εet),观察HCM组出现的收缩期反向应变节段;统计两组室间隔中段和后壁中段的收缩后应变(PSS)节段数并计算其幅度值;将室间隔中段的应变值与室壁厚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正常组各节段εet从心底至心尖呈逐渐减低趋势,但节段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HCM组与正常组εet比较,HCM组各节段应变均显著降低(P<0.05);③HCM组内室间隔中段应变最低,与基底段、心尖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本组病例大约40%的肥厚节段收缩期可见反向应变;④病变组和正常组均存在PSS,然而与病变组比较正常组PSS节段少、幅度低(P<0.05);⑤HCM组和正常组室间隔中段的εet与室壁厚度密切相关(r=0.83).结论 HCM患者无论肥厚节段或非肥厚节段均存在收缩舒张功能减低,且以肥厚节段病损更重,应变显像技术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法洛四联症患者右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35例,法洛四联症患者38例.获取心尖四腔观,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并记录右室游离壁及审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速度(V)、收缩峰值应变(ε')、收缩峰值应变率(SRs),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法洛四联症患者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ε、SRs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法洛四联症患者及对照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V、ε、SRs测值均高于室间隔相应节段(心尖段SRs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法洛四联症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减低,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准确、客观地评价右室纵向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7.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检测不同程度缺血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时的左心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 ,并探索评价缺血心肌收缩功能的新指标。方法 将 15只开胸犬左前降支 (L AD)血流减少造成中度、重度心肌缺血模型。以 QTVI观察左室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在不同程度缺血时等容收缩期、收缩早期心肌组织峰值速度 (Vivc、 Vs1 )和收缩中期速度 (Vs2 )的变化。结果  Vivc由基础状态时以正向波为主变为中重度缺血时以负向波峰为主 ,变化具有显著意义 (P<0 .0 5 )。缺血导致 Vs1 迅速显著地降低 (P<0 .0 1)。 Vs2 随缺血也有所减低 ,但部分节段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Vivc和 Vs1 是定量评价缺血心肌收缩功能的最佳指标 ,QTVI可以敏感、准确评价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时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左室非正常充盈模式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57例左室非正常充盈模式患者和21例除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正常对照组,根据左室充盈模式将其分为正常充盈组、松弛性下降组、假性充盈正常组和限制性充盈异常组,使用SRI技术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左房各壁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SSR 、ESR 、ASR).结果 各组间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假性充盈正常组小于正常充盈组而大于其余组;除假性充盈正常组与正常充盈组外,各组间A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松弛性下降组值最大;除松弛性下降组与假性充盈正常组外,各组间S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左室舒缩功能受损发展而递减.结论 SRI可定量评估左房功能,间接定量反映左室舒缩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9.
背景: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是心肌缺血、梗死的早期和特征性表现.应变率成像是一种新型超声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用于定量分析局部心肌功能.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并比较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患者左室缺血及梗死心肌舒张期应变率变化,探讨其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异常的价值.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对象:选取2005-10/2006-04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心绞痛组11例、心肌梗死组21例,对照组20例.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后,取心尖四腔、二腔及左室长轴观,应用二维彩色组织多普勒速度模式记录左室侧壁、后间隔、下壁、前壁、后壁及前间隔的运动图像,并存入磁光盘.利用QLAB4.2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取SR曲线.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心绞痛组缺血心肌、心肌梗死组梗死心肌和对照组左室心肌节段.分别测量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缺血、梗死心肌的SRe和SRa均显著低于正常心肌(P<0.05);梗死心肌与缺血心肌相比,SRe及SR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测得SRe和SRa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但对于缺血与梗死心肌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收缩期左室心肌旋转及扭转运动变化.方法 32例正常对照者和2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显示左室标准短轴观图像,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各短轴观图像在标化时间点处的左室旋转及扭转角度、收缩期左室旋转及扭转峰值与相应达峰时间,观察左室旋转值及扭转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 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各短轴观收缩期左室旋转及扭转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不全组左室扭转达峰时间明显延长(P<0.05),达峰点出现在舒张期,左室心尖水平顺时针旋转达峰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延长至射血期.结论 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扭转运动减低,左室心底、心尖相对旋转不同步,旋转角度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