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据中医传统学说子午流注理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患者进行择时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取双侧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按照常规时间进行穴位贴敷,每次2 h,每日1次;观察组早上7时~9时进行穴位贴敷,贴敷穴位、贴敷保留时间及贴敷药物均与对照组相同,2组均连续干预4 d。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贴敷干预后24、48 h腹胀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贴敷干预后24 h,2组腹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干预后48 h,2组腹胀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穴位贴敷疗法能有效促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排气、排便。  相似文献   

2.
楼秋丽 《新中医》2021,53(22):185-18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 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干预,2 组均干预4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每分钟肠鸣音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干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可以促进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3.
张志凤  夏馨圆 《新中医》2022,54(15):183-187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需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照护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术后6 h起加以穴位按摩,直至肛门首次排气为止。比较2组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与同组术前比较,2组术后胃动素(MTL)、P物质(SP)水平均升高(P<0.05),生长抑素(SS)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术后MTL、SP水平均较高(P<0.05),SS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黄贴联合热敏灸在术后腹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术后发生腹胀的5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大黄贴联合热敏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以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贴联合热敏灸能够有效改善术后腹胀,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气胀贴联合排气方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的影响。方法:10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中药气胀贴及中药排气方,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气胀贴及排气方能减轻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6.
孙国娟 《四川中医》2013,(11):135-137
目的:对腧穴热敏灸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疗效观察,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特色疗法在围手术妇科患者中的应用范围,也为中西医结合摸索出一条新思路。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顺序将住院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腧穴热敏灸,对照组采用普通艾条灸,治疗后观察两组施灸后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情况、首次排便情况,以及腹胀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改善腹胀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有效率80%,观察组能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情况。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林辉军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37-13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诊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及穴位按摩。对术后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 d,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减少阑尾切除手术后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促进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提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陈皮瘦肉粥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腹胀的干预防治效果。方法将56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在术后禁食12 h后给予陈皮瘦肉粥饮食;对照组33例,在术后禁食12 h后给予半流质全粥饮食。观察比较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前的腹胀程度情况。结果 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前的腹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陈皮瘦肉粥可明显促进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促进肛门排气,预防和减轻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的治疗方法分为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组(50例)、针刺联合穴位按摩组(50例)和穴位按摩组(50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血清GAS、MTL、VI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均短于其余两组(P<0.05);针刺联合穴位按摩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短于穴位按摩组(P<0.05)。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组术后第1天血清GAS、MTL和VIP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针刺联合穴位按摩组术后第1天血清GAS、MTL和VIP高于穴位按摩组(P<0.05);3组术后第1天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热罨包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罨包治疗。比较两组的腹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结果:治疗组腹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罨包可以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61例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后6 h后足三里穴位按摩5 min,早、中、晚各1次,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心理诱导。观察2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均<0.05)。结论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可明显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的改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患者54例分为2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小,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7.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能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四逆散足三里穴位敷贴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患者共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加味四逆散足三里穴位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观察组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四逆散足三里穴位敷贴可显著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而调节血清胃泌素水平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四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合四君子汤,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泌素、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高,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口服四君子汤能使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5.
苏卫华 《新中医》2022,54(9):107-111
目的:观察通腑行气汤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腑行气汤治疗。2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及血清胃肠道激素[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4项胃肠道症状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MTL、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相似文献   

16.
谭国瑜  李梅 《光明中医》2023,(8):1573-1575
目的 研究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穴位贴敷组(38例),2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穴位贴敷组于上述基础给予穴位贴敷护理,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疼痛情况。结果 穴位贴敷组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第1天、第2天及第3天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肠鸣音恢复,缩短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预防腹胀便秘发生,对减轻疼痛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建军  邹悦  黄恒  刘飞  马新 《内蒙古中医药》2022,(12):132-133+149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联合隔姜灸外灸神阙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术后联合隔姜灸治疗。结果: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联合隔姜灸外灸神阙穴能促进阑尾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对妇科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8小时后即行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一日2次,每次20分钟。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腹胀、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能更有效地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沈童 《江苏中医药》2014,46(3):41-42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益气活血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术前口服益气活血方并术后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27例术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组疗效指数、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服用益气活血方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改善术后腹胀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康抚护理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康抚护理,比较2组干预过程中VAS评分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结果:VAS评分干预24小时后2组即开始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同时间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经肛门排便时间及腹胀缓解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缓解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抚护理能有效的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不适,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加速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