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囊袋感染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其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及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3年9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感染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例未移除全套起搏系统为观察组;另5例为对照组全部拔出装置,移除感染囊袋,在对侧重新植入;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清创次数、再次发生感染例数及初次清创的有效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初次清创有效率为33.34%,其中6例患者再次感染,进行了二次清创,有2例患者反复复发,进行了多次清创;对照组患者中4例预后情况良好,初次清创效率为80.00%,有1例复发,再次清创后,情况良好,未发生再次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菌。结论 CIED囊袋感染患者通过局部清创,抗菌药物浸润冲洗,合理处置心脏起搏装置,加之抗感染治疗,对控制感染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IED)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因CIED感染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感染类型分类,通过门诊就诊情况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预后信息,对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预后进行统计,并分析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纳入79例CIED感染患者,男性60例,年龄(65.40±13.00)岁。根据门诊就诊信息及电话随访结果发现CIED感染痊愈者68例(86.08%)。经统计发现CIED感染患者预后与CIED感染类型、瓣膜或电极导线是否有赘生物和植入导线数量显著相关(P<0.05);与是否行血、组织培养,囊袋切开次数,治疗方案及用药时长均无显著相关;距离上次起搏器手术时长与合并有糖尿病显著相关。结论医院CIED感染住院患者以非复杂囊袋感染为主,囊袋清创及去除发生装置、拔除导线仍是主要处理措施。疑似CIED电极导线感染及心脏瓣膜或电极导线有赘生物、具有电极导线数量较多的CIED感染患者预后较差。合并糖尿病的CIED植入患者应警惕术后发生CIED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血管置入式电子设备(CIED)囊袋感染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因CIED囊袋感染入滨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48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血流感染,分为血流感染组和非血流感染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CIED囊袋感染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患者中,其中34例合并血流感染,余14例未合并血流感染。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症状持续14 d、寒颤、全身不适及精神状态改变)、铅或电池侵蚀、生命体征、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白细胞计数、肌酐及谷草转氨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CIED囊袋感染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炎症反应(SIRS)、低血压、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2项及症状持续14 d。多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SIRS及低血压是CIED囊袋感染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SIRS及低血压是CIED囊袋感染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早发冠心病(CHD)患者的关联环境危险因素,寻找降低早发CHD发病率的主要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339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年龄分成早发CHD组(172例)和晚发CHD组(167例),以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吸烟史、酗酒史、总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C反应蛋白(CRP)升高、尿酸(UA)升高、纤维蛋白原(Fib)升高等为CHD的环境危险因素,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发CHD组的高TG百分率和低HDL-C百分率显著高于晚发CHD组(分别χ2=12.011,P=0.001;χ2=11.208,P=0.001),早发CHD组的男性比率和吸烟率也高于晚发CHD组(分别χ2=4.849,P=0.028;χ2=5.728,P=0.017),而早发CHD组合并高血压病患病率低于晚发CHD组(χ2=7.654,P=0.006);经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协同因素后,血清TG升高和HDL-C降低是与早发CHD关联的危险因素(分别χ2=6.607,P=0.010;χ2=5.450,P=0.020)。合并高血压病则是与晚发CHD关联的危险因素(χ2=6.702,P=0.010)。结论在干预早发CHD措施中,以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的降脂治疗应兼顾降低TG,吸烟带来的危险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张巨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21-2522,2543
目的对早发冠心病患者、晚发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从而探明早发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按照ATPⅢ对早发冠心病的定义,男性55岁、女性65岁者作为早发冠心病组,其余患者为晚发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共97人,晚发冠心病组患者131人。比较早发冠心病组与晚发冠心病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差异、慢性病患病及行为危险因素的特点以及2组冠心病的病变位置分布特点。结果早发组具有冠心病家族史者(35.05%)所占比例高于晚发组(13.74%);在对血脂指标均值进行分析时发现,早发组高密度脂蛋白均值低于晚发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组及晚发组病变动脉的数量也不同,早发组多为单支病变,晚发组单支、两支及三支病变所占比例基本近似,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47,P0.001);早发组病变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而晚发组除了左主干外,其余血管发生病变的比例近似,2组病变血管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57,P0.001)。结论遗传因素对早发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与早发冠心病的发生有关,病变的血管数量及病变位置也与早发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P)的发病因素以及预后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更好的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接受医治的120例NTP患儿为对象。回顾性总结120例患者的发病因素及预后。结果早发性血小板减少与晚发性血小板减少的人数分别为64例、56例。最主要致病因素,早发性血小板减少是母亲患免疫性疾病(67.2%),晚发性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感染(83.9%)。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早发性血小板减少患儿治愈64例(100.0%),死亡0例(0.0%)。晚发性血小板减少患儿治愈55例(98.2%),死亡1例(1.8%)。早发性血小板减少与晚发性血小板减少患儿的预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发性血小板减少与晚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最主要致病因素分别为母亲患免疫性疾病、新生儿感染。全部患儿没有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患者卒中后癫痫症状的临床特点及抗癫痫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卒中后癫痫患者68例,根据患者卒中后首次癫痫发病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2周内发病)和迟发性癫痫(2周以上发病),分别为32例、36例,分析两组患者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结果:早发性癫痫组与晚发性癫痫组患者脑电信号异常波、未见异常、癫痫发作类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177,P0.05),脑电信号痫样放电波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0.578,P0.05)。早发性癫痫组32例患者中总有效25例(78.13%),晚发性癫痫组36例患者中总有效23例(63.89%),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752,P0.05)。结论:经VEEG检查可见迟发性癫痫患者异常波信号出现概率、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概率高于早发性癫痫患者,且早发性癫痫患者治疗效果优于迟发性癫痫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的差异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14例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将其中5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者分为早发型感染组和迟发型感染组,以非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感染组以死亡病例为病例组,以非死亡病例为对照组进行死亡危险因素χ2分析。结果频繁更换抗菌药物(OR=5.828,P=0.001)、患2种基础疾病(OR=4.538,P=0.008)是早发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OR=5.684,P=0.000)、血白蛋白25g(OR=2.279,P=0.000)是迟发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真菌治疗(OR1=0.064,P1=0.004;OR2=0.561,P2=0.014)是两者的保护性因素;昏迷(P=0.001)、肾功能异常(P=0.002)、患2种基础疾病(P=0.026)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型和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是有差异的,及时发现感染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助于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术中抗菌药物冲洗囊袋对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以期为降低术后囊袋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预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46例,随机单盲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囊袋,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钠冲洗囊袋。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囊袋感染2例,占2.74%,随访期间发生3例,占4.11%,囊袋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WBC、hs-CRP、IL-1、IL-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d各项炎性指标高于同组术后(P0.05),观察组术后3d、出院前各项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1~4、5~24周囊袋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建议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冲洗囊袋,以降低术后炎性因子含量,降低近期及远期囊袋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乔宠  王春晖  尚涛  林其德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71-3576
目的:探讨胎盘组织中KiSS-1及其蛋白肽metastin表达在早发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7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15例和重度42例,其中早发重度12例,晚发重度30例)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者胎盘组织中KiSS-1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定位,并与围生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KiSS-1及蛋白肽metastin的表达定位与正常晚期胎盘组织相似,主要表达在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KiSS-1mRNA及其蛋白表达分别为(1.73±0.24)和(78.41±7.96)μg/100μg总蛋白,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1、P<0.01),以重度子痫前期组尤为显著,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显著高于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相比,子痫前期组metastin平均光密度(0.64±0.02)显著增高(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高,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显著高于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随着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加重,KiSS-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P<0.05),且与窒息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63(P=0.016)和0.587(P=0.027)。KiSS-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64(P=0.000)和-0.899(P=0.000)。结论:子痫前期存在KiSS-1基因及其表达增强,且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表达显著高于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滋养细胞侵润能力下降和新生儿预后密切相关,其异常表达可能是早发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与围生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Pors AG 《World hospitals》1991,27(2):18-28
Hospitals all over Europe must get ready to face the important challenge of 1993 at all levels: micro-economic, macro-economic, local, regional and European. Despite the liberalization trends which will inevitably appear with the increased freedom of exchange and movement, hospitals must strive to remain havens of peace to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18.
19.
整体护理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有系统的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否见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职业素质。从我院开展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工作成效分析,在学习新模式,转变传统护理观念的同时,同样要重视护士职业礼仪的教育,这样既提高整体护理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0.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is is alarming because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at young age is related to obesity at adult age. Consequently, the prevention of overweight from childhood onwards is an important issue. Apart from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here is an increased risk of orthopaedic complications, respiratory problems, fertility problem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 in the form of a negative self-image,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and depression.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ural factor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s for prevention. Most prevention programmes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s. Prevention programmes aimed at stimulating breast feeding and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playing outside) and the restriction of sweetened drinks and watching TV are very promising. With such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involvement of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parents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