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I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采用的植皮技术不同,分为A组(21例)、B组(25例)两组,A组患者采用Meek植皮技术治疗烧伤创面,B组患者采用微粒皮移植技术治疗烧伤创面,观察组两组植皮技术手术操作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后期瘢痕情况及植皮成活率。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30.09±4.12)min及创面愈合时ra(21.75±2.54)d均明显短于B组手术时间(85.76±10.57)min及创面愈合时间(48.16±7.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A组患者瘢痕情况良好,而B组患者留有明显瘢痕;同时A组植皮成活率(95.24%)明显高于B组的成活率(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ek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手术时间短,创面愈合快,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2.
金丽娟  汪玉海 《宁夏医学杂志》2013,(11):1033-1035,I0003
目的 探讨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 HGF)修饰的脐血干细胞局部异种移植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检测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干细胞,并以感染复数(MOI= 100)体外转染Ad- HGF.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脐血干细胞治疗组(A组,n=8),Ad- HGF修饰脐血干细胞治疗组(B组,n=8),空白对照组(C组,n=8).建立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根据不同组别将细胞悬液及生理盐水于创面下多点注射,伤后3、5、7、14、21 d观察创面收缩率并采集创面标本,行HE染色以及创面组织羟脯氨酸的测定.结果 伤后7、14、21 d,B组创口收缩率高于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HE染色显示,3、5 d各组HE染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d可见B组表皮化明显;21 d B组再生表皮明显厚于其它各组,并可见较多的新生血管和皮肤附属器生成.伤后5 d B组羟脯氨酸升高明显,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羟脯氨酸含量降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GF修饰脐血干细胞异体移植可显著提高烧伤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为烧伤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延期植皮术在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及其机制。②方法选择78例TBSA30%肢体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3例,采用延期植皮术,即第一次切削痂手术后,创面覆盖异体(神)或人工水凝胶敷料,3~7天后再次行扩创+自体皮取植术;B组35例,切削痂后创面立即覆盖自体皮,观察两种方法皮片的成活率,创面感染率,皮下血肿率,瘢痕增生率的差异。③结果延期植皮组(A组)皮片成活率高于常规治疗组(B组)(P〈0.01)。创面感染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皮下血肿率、瘢痕增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④结论延期植皮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植皮术,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深度烧伤Meek植皮1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深度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3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Meek植皮术的16例患者纳入研究组(A组),将应用微粒皮+异体皮移植术治疗的16例纳入对照组(B组)。烧伤创面切削痂后,分别应用Meek植皮技术及微粒皮+异体皮移植术,在植皮面积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对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皮片成活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与微粒皮+异体皮移植术比较,前者明显节省手术时间,创面愈合快,皮片成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8个月,瘢痕增生程度差别明显(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可采用Meek微型皮肤移植技术取代传统微粒皮+异体皮移植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节省人力,需要皮源少及创面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点状皮片移植联合次氯酸冲洗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溃疡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2例。空白组在标准化创面床准备后采用点状皮片移植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换药;对照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术前3d及术后3~5d采用恒温30℃生理盐水冲洗治疗;干预组将冲洗液改为次氯酸溶液。比较三组患者术后5d的皮片成活率、细菌阳性率、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5d,干预组的皮片成活率[(86.82±2.83)%]明显高于对照组[(75.37±4.56)%]和空白组[(66.84±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的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0.00%、22.58%、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5d疼痛评分比较,干预组[(2.97±1.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26±0.10)分]和空白组[(5.42±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33.91±3.78)d]和对照组[(27.02±3.13)d]的愈合时间比较,干预组[(16.00±2.35)d]的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状皮片移植联合次氯酸冲洗可有效控制下肢静脉溃疡皮片移植创面的局部感染,改善血氧供应,促进组织分化和表皮扩展,提高移植皮片的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进程,减轻患者疼痛感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3例患者行保留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A组);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6例患者行Ⅲ度创面切痂至深筋膜植皮治疗(B组)。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植皮成活率及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肢体外形、对称性和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 A组创面愈合后肢体外观、对称性和功能较好,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创面愈合后肢体明显缩小,左右明显不对称,功能较差,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皮片成活率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少(P〈0.01)、外形与功能优良满意(P〈0.01)。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可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疗程,减轻换药痛苦,能更好维护肢体的外观,有助于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VSD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厚供皮区回植自体刃厚皮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厚供皮区创面回植自体刃厚皮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4月43例各种原因致功能部位全层皮肤缺损行中厚皮移植的患者,按中厚供区处理方法分为A组(回植刃厚皮片组,20例)和B组(常规处理组,23例),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及愈合后瘢痕形成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平均愈合时间(11.2±3.2)d,创面感染1例,愈后瘢痕少;B组平均愈合时间(21.5±6.4)d,创面感染5例,愈后瘢痕明显。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厚供皮区回植自体刃厚皮片,可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创面,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混合移植后的创面愈合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制作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以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于创面.并与自体小皮片、异体小皮片移植组对照,观察术后1、2、3、4周各组创面移植皮片的生长情况;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收缩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PCR技术对异体移植以及自、异体混合移植后异体皮片进行示踪.结果 (1)皮片生长情况:移植后2周始,自体移植组皮片逐渐相互融合;混合移植组异体皮片表面有黄色干痂或皮屑脱落,少数创面表面溃破;异体移植组移植的皮片逐渐坏死脱落.至移植后4周,自体移植组与混合移植组创面基本上皮化,异体移植组皮片消失,肉芽创面形成.(2)创面愈合率:整个愈合过程中,混合移植组与自体移植组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2、3、4周混合移植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异体移植组(P<0.05,P<0.01).(3)创面收缩率:移植后3组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织学观察:移植后第2周,异体移植组可见表皮细胞大片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剧烈排斥反应,到第4周,仍有炎性细胞浸润,而混合移植组移植的异体皮片排斥反应始终轻微,到第3~4周,创面基本由增生的上皮覆盖.(5)异体皮示踪:异体移植组移植后第21天始皮肤移植供体Sry基因片段为阴性,混合移植组至移植后42 d此基因片段为阳性.结论 该模型模拟临床实践,较好地展现了自、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及其愈合、转归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及改进此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真皮替代材料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肌腱外露创面的效果。 方法 收集在安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治疗肌腱外露糖尿病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为ADM组,以及同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应用人工真皮(artificial dermis,AD)治疗糖尿病肌腱外露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为AD组。创面清创后用AD或ADM覆盖外露肌腱,二期行自体刃厚皮移植,配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观察两组的植皮次数、移植间隔时间、植皮后7 d皮片成活情况、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时术区再发破溃情况。 结果 两组植皮次数、皮片成活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组平均移植间隔时间则少于AD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AD组(P<0.05)。 结论 真皮替代材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为修复糖尿病肌腱外露创面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ADM和AD各有优劣,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峰  蒋宏魁 《吉林医学》2012,33(11):2292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在覆盖中小面积新鲜肉芽创面与普通游离植皮打包方法覆盖中小面积新鲜肉芽创面对植皮成活率无显著提高。方法:选择三组中小面积新鲜肉芽创面的患者各20例,A组采用普通清创游离移植中厚皮片,皮片表面不打引流孔,打包加压包扎,术后石膏托固定;B组采用普通清创游离移植中厚皮片,皮片表面打多个引流孔,打包加压包扎,术后石膏托固定。C组采用清创游离移植中厚皮片,皮片表面打多个引流孔,皮片表面放置VSD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石膏托固定。所有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1周,1周打开观察植皮成活情况。结果:A组植皮18例全部成活,1例边缘部分坏死,1例创面中心约1 cm2坏死;B组20例植皮全部成活;C组植皮17例全部成活,2例边缘部分坏死,1例成活欠佳,经过2周换药,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植皮在覆盖中小面积新鲜肉芽创面中对植皮成活率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ANBP[由仙鹤草(Agrimonia eupatoria, A),藕节(Nelumbo nucifera Gaertn, N),乳香(Boswellia carteri, B)和蒲黄(Pollen Typhae, P)组成]对皮肤移植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用40只雌性C57BL/6小鼠,制成背部直径1.2 cm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小鼠模型,后进行自体原位皮肤移植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复方ANBP粉末敷于皮肤移植区,对照组不予处理。通过肉眼、HE染色观察比较两组皮肤移植区14 d及21 d时皮肤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皮肤移植14 d、21 d后,实验组小鼠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2)HE染色结果:皮肤移植14 d,实验组较对照组皮肤移植交界处平坦、表皮嵴浅且连接紧密;皮肤移植区表皮层变薄、新生毛囊数量较多且发育良好。皮肤移植21 d,实验组较对照组皮肤移植交界处皮下组织紧密呈更强的收缩感;皮肤移植区毛囊更成熟、发育趋于完善,出现了明显的毛干、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结论复方ANBP能够加快皮肤移植区与周围皮肤衔接,加速皮肤移植愈合,促进皮肤附属器发育及皮肤塑形,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手腕部深度烧伤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探讨手腕部深度烧伤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共83只手腕部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早期削切痂移植大张自体皮,B组采用肉芽创面移植邮票状自体皮,观察2组手部创面修复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一次植皮成功率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7.7%vs 100.0%,P〉0.05);A组愈合时间与B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14.0±1.2)d vs (37.0±1.4)d,P〈0.01];A组优良率与B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95.3%vs 30.0%,P〈0.01)。结论早期削切痂移植大张自体皮术治疗手腕部深度烧伤能有效保护手腕部的功能,疗效优于肉芽创面移植邮票状自体皮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鲜人羊膜(简称羊膜)微粒混合自体微粒皮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在24只SD大鼠背部切取4 cm×4 cm全层皮肤,切下的皮肤用取皮鼓反向切取0.15 mm厚皮片,用微量电子天平称量0.1 g制作微粒皮,称取0.2 g、0.4 g羊膜制作羊膜微粒。按移植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即自体皮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8只。①自体皮组,用0.1 g自体微粒皮治疗;②治疗1组,用0.1 g自体微粒皮混合0.2 g羊膜微粒治疗;③治疗2组,用0.1 g自体微粒皮混合0.4 g羊膜微粒治疗。移植术后第21、28天,对各组大鼠创面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检查并测定创面愈合率和收缩率。结果①移植后21天:3组未愈创面为肉芽组织,有少量渗出,3组创面收缩均不明显;与自体皮组比较,治疗1组、2组创面愈合面积大。创面愈合率:治疗2组大于治疗1组(P〉0.05),治疗1、2组大于自体皮组(P〈0.05)。创面收缩率:治疗2组小于治疗1组(P〉0.05),治疗1、2组小于自体皮组(P〈0.05)。组织学观察3组表皮层增生,真皮层毛细血管丰富,表-真皮连接处可见乳头,但自体皮组真皮层内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明显,胶原纤维排列稍乱,并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②移植后28天:治疗1组、2组创面基本愈合或痊愈,自体皮组创面愈合面积增大,裸露创面为肉芽组织且渗出较多,治疗1组、2组较自体皮组收缩小。与自体皮组比较,治疗1组、2组表皮层明显增厚,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表-真皮交接处有明显钉突形成。创面愈合率:治疗2组大于治疗1组(P〉0.05),治疗1、2组大于自体皮组(P〈0.05)。创面收缩率:治疗2组小于治疗1组(P〉0.05),治疗1、2组小于自体皮组(P〈0.05)。组织学观察自体皮组真皮层内毛细血管较丰富,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结论羊膜微粒与自体微粒皮混合移植可以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徐飞  王明刚  钟晓红  汪凯 《安徽医学》2013,34(5):527-530
目的研究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脱细胞真皮为支架的组织工程皮肤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细胞真皮实验组;B组:脱细胞真皮对照组;C组:空白对照组。观察创面愈合及5-BrdU阳性细胞表达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第3、5、7及14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9.10%±3.52%)、(29.80%±4.10%)、(56.71%±8.07%)与(88.12%±5.31%),明显快于B、C两组(P〈0.05)。A组新生皮肤的细胞结合有序,排列紧密,真皮层较厚,有大量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形成,明显多于B、C两组。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表达角蛋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ADM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人脂肪干细胞(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Cs)作为种子细胞,以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 PRP)作为载体制备复合物,观察其对裸鼠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吸脂术后健康成人的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SCs,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取第6代ASCs与PRP混合均匀,制备ASCs-PRP复合物。取24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n=6),首先在裸鼠背部直径为2cm的圆形区域进行放射治疗(60 Co,20Gy),然后在照射部位中央制备直径为1cm的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模型完成后即刻,各组分别予以以下干预:ACSs+PRP组创面滴加ASCs-PRP复合物0.2ml(1×107个细胞/毫升), PRP组创面滴加PRP凝胶0.2ml,ASCs组创面滴加ASCs 0.2ml(1×107个细胞/毫升),对照组创面不加干预,直接覆盖敷料。术后7、14天各创面愈合情况,并绘制愈合曲线;术后第14天取材,行HE染色观察创面炎性反应及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CD31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 ASCs+PRP组创面第2周时完全愈合,对照组创面愈合最慢,第2周时仍以肉芽组织为主;ACSs、PRP组创面中央未能完全愈合。 ASCs+PRP 组炎性细胞计数较ASCs组、PRP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少,微血管计数CD31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SCs-PRP复合物可促进裸鼠放射性皮肤缺损微血管新生,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羊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与自体微粒混合移植对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在30只Wistar大鼠 背部制作4.0 cm×4.0 cm大小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并将之随机分为3组,A组以自体微粒皮+羊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按 5:1的比例混合,涂布于创面,覆盖交联型羊脱细胞真皮基质;B组以自体微粒皮+羊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按2:1的比例 混合,涂布于创面,覆盖交联型羊脱细胞真皮基质;C组以单纯的自体微粒皮涂布于创面,覆盖异体皮。连续4周观 察大鼠创面愈合的进展和局部反应,并对比3组的创面收缩率。结果:3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基本相仿,3组自体微粒皮 扩展时间和速率基本一致。A组羊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被分散包裹,逐渐与周边组织融合,有新生血管长入,基质渐 被取代,与自体微粒皮相混合,肌肉表面形成点状或斑片状的真皮组织,愈后创面收缩率最低。B组羊脱细胞真皮基 质含量较高,部分基质被包裹难以吸收,虽也有少量新血管长入,但不利于基质的降解,后期基质微粒仍与周边组 织游离,影响创面的愈合,肌肉表面形成较少的点状或斑片状真皮组织,愈后创面收缩率较大。C组愈合较快,愈后 皮下缺少真皮组织,创面收缩率最大。结论:自体微粒与羊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按5:1的比例混合移植,有利于真皮 组织的再生,可使创面愈合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Ma T  Jia CY  Jiao DK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4):1000-1003
目的 探讨自体刃厚皮、中厚皮及全厚皮覆盖SD大鼠深Ⅱ°烧伤创面对创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每只大鼠制作10%体表面积的深Ⅱ°烧伤模型,伤后即刻削痂并采用自体刃厚皮、中厚皮及全厚皮覆盖创面,同体相同对照创面伤后不做任何覆盖,A组于植皮后48 h取材,B组于植皮后7 d取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创基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定量检测肌成纤维细胞(α-SMA阳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α-SMA阴性细胞)的数量,计算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率.结果 植皮后48 h取材组对照创面、刃厚皮移植创面、中厚皮移植创面和全厚皮移植创面创基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率分别为(76.3±3.3)%、(69.8±1.6)%、(57.5±1.6)%、(44.7±1.7)%;植皮后7 d取材组上述4种创面创基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率分别为(72.9±6.1)%、(63.6±4.7)%、(50.2±1.6)%、(32.3±1.2)%.对照创面创基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各实验创面(均P<0.01);刃厚皮、中厚皮及全厚皮移植创面两两比较,创基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D大鼠深Ⅱ°烧伤创面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率与其创面的覆盖方式直接相关,这可能对远期瘢痕收缩的程度有直接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kin and full-thickness skin autograft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ibroblasts into myofibroblasts in rats after deep partial thickness burn. Methods A total of 40 SD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 Group B, n =20 each). In Group A, tissu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ay 2 after skin-grafting while Day 7in Group B. In each group, every rat was scalded to cause deep partial thickness wound with an area of 10% of total body surface. The wounds received eschar shaving instantly coupled with skin-autograft, covering with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kin and full-thickness skin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control wound on the same rat was scalded only. Then the expression of α-SMA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each wound. And the numbers of myofibroblasts (α-SMA positive cells ) and fibroblasts (negative cells) were counted to calculate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myofibroblasts. Results In Group A, the conversion ratios of myofibroblasts of control,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autograft,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kin and full-thickness skin groups were (76. 3 ±3. 3)%, (69. 8 ± 1.6)%, (57.5 ± 1.6)% and (44. 7 ± 1.7 ) % respectively. In Group B, the ratios were (72. 9 ± 6. 1 ) %, ( 63.6 ± 4. 7 ) %, ( 50. 2 ±1.6)% and (32. 3 ± 1.2)% respectively. The ratio was higher in control group than that in any other one (P <0. 01 ). There was statis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inter-mediate thickness skin and full-thickness skin autograft groups ( P < 0. 05 ). Conclusion A direct association may exist between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myofibroblas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kin-grafting in rats after deep partial thickness scalding. It is probably related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car contracture in the long-term.  相似文献   

18.
何学迅  利莹  阳纯兵  朱文娟 《吉林医学》2014,(21):4618-4620
目的:比较MEEK植皮与网状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MEEK植皮手术治疗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8例为MEEK组,同期采用网状植皮手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8例为网状植皮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取皮面积、皮片存活率、皮片融合时间、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MEEK组手术时间短,取皮面积小,皮片融合时间短、总住院时间、费用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皮片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EK综合优势大于网状植皮,值得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将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于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对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及其受体整合素α5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并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观察并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创面愈合3、7、14、29d时创面中Fn和整合素α5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判断其在创面中表达的强弱。结果在术后3、7、14d时,实验组中F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4、29d时,实验组中整合素α5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于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创面愈合的早、中期促进Fn的表达;在创面愈合中、晚期,上调整合素α5的合成与分泌,从而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碘对大鼠皮肤创伤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碘对皮肤创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背部双侧圆形皮肤全层创伤模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测量其面积。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表达情况,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特征。结果:适当浓度的碘可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创伤后1~7d,10HI组大鼠创面的愈合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而1000HI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则与生理盐水组相当。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在大鼠创伤组织修复早期,10HI能够促进纤维细胞增殖及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增强成纤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对VEGF的表达,1000HI则阻碍组织修复。结论:适当浓度的碘有促进大鼠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过高浓度的碘则阻碍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