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河南省3~18岁儿童矮小症流行现状,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10市12667名3~18岁幼儿园及中小学生,分析身高的年龄分布,不同年龄、性别、学校类型矮小症患病率特点,并对影响矮小症患病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儿童矮小症患病率为5.2%.身高分布总体特点为男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在本院治疗的80例矮小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成常规组(饮食、睡眠、运动干预等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身体指标、胰岛素生长因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矮小症患儿治疗6个月后身高增长速度(9.59±1.94)cm/年、预测成年身高(170.52±10.39)cm、身高标准差积分(-1.64±0.36)、身高标准差分值(-0.78±0.40)四项身体指标和胰岛素生长因素结合蛋白3(3.90±1.47)μg/m L、胰岛素生长因子1(328.54±114.52)ng/m L两项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 1989年4~6月我们对太原市城区2283名7~14岁健康儿童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在三个城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每城区各抽二个小学校共计2477人,从中抽取2283名7~14岁健康儿童,男1143名,女1140名。按年龄标准化测量身高、体重,用WHO推荐的身高体重标准判断肥胖度。肥胖度=(现体重-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100%根据太原市1986年7~18岁城市学生六项形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本市城区集居0~6岁儿童肥胖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旨在对儿童肥胖进行早期干预,减少或避免该病对儿童期甚至到成年以后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方法 2010年~2013年每年对所辖7个县(市)区的城镇托幼园所0~6岁儿童进行全面体检,年度平均体检率为98.2%。诊断标准:应用WHO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值,并参照《儿童保健学》儿童肥胖症诊断标准,儿童身高/体质量值超过均值加2个标准差者诊断为肥胖,并分为轻、中、重度肥胖。结果本市城区托幼机构儿童肥胖平均患病率为5.2%,轻、中、重度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4%、1.4%和0.5%,其轻度、中度、重度肥胖儿构成比分别为64.2%、26.0%和9.8%;儿童年龄别肥胖症患病率3岁内为3.2%,6岁组达到了6.2%,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3.92,P<0.001)。结论本组调查表明,儿童肥胖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儿童肥胖重在预防,做到早期干预,且要"抓早抓小",把握关键期,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不同年龄段矮小症患儿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诊的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症患儿8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6个月的生长激素治疗,分析治疗后患儿年龄与身高的增长和骨龄低于年龄数的相关性,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儿年龄与身高增长值、骨龄低于年龄数的改善程度均呈负相关,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 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儿童效果良好,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对于矮小症儿童应做到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辽阳市城市儿童肥胖发生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使用5年辽阳市城区5219名儿童体检数据,采集数据包括身高、体重,根据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值筛查出肥胖。结果 (1)辽阳市城区2~6岁儿童5年间肥胖检出率平均为8.45%,5年间肥胖检出率变化不大。(2)男童肥胖率均超过女童。(3)肥胖分布均为轻度最多,中度次之,重度最少。结论 5年来,辽阳市2~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有效防治辽阳市小儿单纯性肥胖症,仍是当今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昌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南昌市东湖区0—14岁常住儿童10345例,按照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全国统一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现患哮喘儿童(2年内有发作)279例,现患病率2.6%;有哮喘患病史儿童373例,总患病率3.6%。发作诱因主要以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为主,分别占96%、63%。哮喘合并症最常见为过敏性鼻炎,占41.5%。治疗中吸入糖皮质激素,占56.6%。结论南昌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呈上升趋势,预防呼吸道感染可减少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8.
周艳芬 《淮海医药》2012,30(5):427-428
目的了解江都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为提高集体儿童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江都区幼儿园2011年的3~6岁集体儿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区幼儿园21 070名3~6岁受检儿童中,营养不良总患病率为1.30%,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为0.70%、0.30%、0.29%,各类营养不良中低体重患病为主;儿童贫血、肥胖、龋齿患病率分别为4.47%、5.43%、18.70%,不同年龄组儿童贫血、肥胖、龋齿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肥胖外,城区各项健康指标好于农村。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合理的疾病防治措施,降低儿童各类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加强以农村为重点的各类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集体儿童健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特发性矮小症(ISS)实施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作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组, 2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特发性矮小症组。所有患儿均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6个月后的身高增值和生长速度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情况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患儿治疗3、6个月后的身高增值和生长速度分别为(12.88±2.14)cm和(9.23±0.55)cm/年、(12.84±2.60)cm和(11.00±0.94)cm/年,均明显优于特发性矮小症组的(9.03±1.88)cm和(8.63±0.44)cm/年、(9.88±2.30)cm和(10.27±0.93)cm/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患儿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分别为(320.33±62.00)、(340.73±65.00)μg/L,均明显高于特发性矮小症组(269.86±61.02)、(287.30±55.30)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特发性矮小症组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3, P=0.3758<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于改善儿童矮身材有明显的效果,尤其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助于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肇庆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保护儿童视力,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肇庆市城区13所幼儿园4249名3~6岁儿童,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主观视力检查;应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9.51%,弱视患病率为2.49%,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有降低的趋势。视力正常及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均以远视为主,患病率分别为89.82%和83.83%,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20%和9.29%,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患病率逐渐降低,近视患病率逐渐升高。正视率和混合散光患病率较低,且没有年龄间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不断提高,应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根据学龄前儿童视力变化特征,确定不同时期的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11.
Prediction of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s in stunted childr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tunting on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s (PEFR) in Malawian children. DESIGN: Cross sectional study. SETTING: Two public primary schools randomly selected in Blantyre, the largest city in Malawi. SUBJECTS: 266 boys and 273 girls aged six to 14 years. MAIN OUTCOME MEASURES: PEFR, height, weight and age of children were determined using standard techniques.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 was assessed using WHO/NCHS height for age, weight for age and weight for height reference standards. RESULTS: The data of PEFR were analysed by regression on age and stature. One hundred children (18.6%) were classified as stunted. None of them was under weight or wasted. The equations for prediction of PEFR were calculated separately for stunted and non-stunted children. Stature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PEFR values in both groups of childre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tunted and non-stunted children of both sexes in slopes and intercepts of the regression lines of PEFR on stature were non-significant. Stunted children of both sexe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PEF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height for age index. CONCLUSIONS: Stunting in Malawian children aged six to 14 years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rate of development of PEFR in proportion to linear growth retardation. Prediction equations calculated for children with normal height for age index can be used for assessment of PEFR in stunted childre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差异及与疗效相关的治疗前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断为特发性矮小,年龄在4~8岁且使用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的儿童,比较不同组别儿童不同治疗时期身高增长值、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等,同时对影响身高增长效果的治疗前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接受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2组间除治疗第3个月IGF-BP3增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治疗各阶段身高、IGF-1及IGF-BP3增长值在2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初始使用年龄对儿童身高增长结局有影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58,95%CI 0.109~0.609,P=0.002),其余因素无明显影响。结论 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儿童的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初始使用年龄是影响生长激素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薄慧  刘娜娜  薛辉  李庆伟  任伟  杨晶晶 《安徽医药》2024,28(6):1212-1217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人体测量参数与相关生化指标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2021年 3—6月对天津市静海地区学校学龄儿童 1 042例进行体检,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分析其身材、体质量检出情况,并根据其身高标准差积分( Ht SDS)将其分为超高组、正常组、偏矮组及矮小组,比较四组身体测量指标;根据身体质量指数( BMI)将其分为偏轻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比较四组身体测量指标;采用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1 042例儿童中,超高身材检出率为 14.01%,正常身材检出率为 71.11%,偏矮身材检出率为 10.08%,矮小身材检出率为 4.80%;偏轻体质量检出率为5.57%,正常体质量检出率为 52.50%,超重体质量检出率 17.56%,肥胖体质量检出率为 24.38%;女性儿童中超高身材占比较高,男性儿童中偏矮及矮小身材占比较高( P<0.05);随着年龄增加,学龄儿童三酰甘油( TG)水平呈升高趋势、总胆固醇( 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呈降低趋势( P<0.05);基于 BMI,四组血尿酸水平随着 BMI增加而升高,且肥胖组血尿酸水平最高( P<0.05);四组 HDL-C水平随着 BMI增加而降低,且肥胖组 HDL-C水平最低( P<0.05);四组其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基于 Ht SDS,四组 TG、血尿酸、血红蛋白( Hb)水平随 Ht SDS增加而升高,且矮小组 TG、血尿酸、 Hb水平最低( P<0.05);四组其他身体测量指标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 TC及 HDL-C与学龄儿童年龄呈负相关, TG与学龄儿童年龄呈正相关(P<0.05); LDL-C、HDL-C、TG及血尿酸与 BMI均呈正相关(P<0.05); TG、血尿酸及 Hb均与 Ht SDS呈负相关( P<0.05)。结论学龄儿童随着年龄增加血脂水平降低,血脂及尿酸水平可能影响学龄儿童身高和体质量,血脂及尿酸水平与体质量具有正相关性,与身高具有负相关性, Hb与身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435例身材矮小的儿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身材矮小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435例身材矮小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35例矮小儿童中,检出异常核型80例,占被检总数的18.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26例,常染色体异常54例,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50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核型分析为矮小儿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矮身材青春期早发育(EP)女童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矮小EP女童,观察用GnRha治疗前后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儿童生长指标对比分析,了解矮小EP女童进行GnRha治疗的效果。结果ICPP和EP治疗结束时的BASDS/HSDS明显减少,BA/CA比值呈下降趋势,TH/PAH明显增大,PAHSDS负值缩小,从治疗终点到月经初潮恢复时间观察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矮身材EP女童经GnRha治疗2年后身高明显提高,停药后性发育恢复良好,与ICPP组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住院疾病谱及住院费用情况,为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巩义市2011~2013年0~14岁新农合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巩义市0~14岁儿童以呼吸系统疾病占第1位(55.68%),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19.44%);排行前10位的单病种疾病分别为气管支气管炎(18.98%)、上呼吸道感染(8.93%)、扁桃体炎(8.79%)、疱疹性咽峡炎(6.86%)、肺炎(5.42%)、支气管肺炎(5.05%)、喘息性支气管炎(4.80%)、手足口病(4.56%)、黄疸(3.32%)、腹股沟疝(2.96%)。大多数患者选择县级医院治疗;医院级别越高,日均花费越多(P=0.000),平均住院日越长(P=0.001)。结论巩义市0~14岁儿童住院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占第1位,应加强乡级医院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和掌握桂林市城区小学生人群近视发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内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21年5月在桂林市城区3所小学用整群抽样法对3 578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眼科视力、验光检查,其中男1 837名、女1 741名,年龄(9.91±1.66)岁,对收集到的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桂林市城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8.23%(1 368/3 578),近视患病率随年级数增加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20,P=0.003);课余看电视时间越长近视发生概率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学习时间>8 h、看书40 min后不休息、看电子产品距离<30 cm、每天户外运动<2 h是小学生近视发生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依据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家长及学校要督促孩子用眼习惯,养成孩子的健康用眼习惯,尽量减少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借助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的真实世界数据,评价某院儿童使用头孢唑肟的安全性,并分析头孢唑肟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CHPS平台,对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使用头孢唑肟的住院患儿进行单中心回顾性主动监测,药师对系统监测病例进行评定,获得头孢唑肟ADR发生率,并对ADR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系统共回顾性监测了2 948例使用头孢唑肟的患儿,31例出现ADR,ADR发生率为1.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孢唑肟联合氟氯西林、单次用药剂量是儿童使用头孢唑肟发生A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头孢唑肟在儿童用药中发生ADR并不少见。减少与氟氯西林联合用药、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用药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风险,CHPS系统的应用对今后进行大样本量真实世界用药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龄前儿童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2003年7月整群抽取某市3个乡镇的1245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对象,血压由专业人员测量,并对有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的年龄、身高、体重、脉搏、出生体重、家庭人均收入、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儿童吃水果情况、刷牙、饭前洗手情况、母亲血压等因素与儿童血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职业、住房类型、儿童低出生体重、儿童的刷牙情况及父亲的高血压史与儿童血压有关(P<0.05),且儿童的身高、脉搏以及家庭的人均收入进入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论: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孕期营养不良、遗传、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及儿童的行为与卫生习惯对儿童血压产生影响。高血压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而提倡孕期合理营养、合理地改善家庭状况及养成合理的儿童行为方式对预防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