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共计60例。ASA分级Ⅱ~Ⅲ级,BMI 18.5~23.9 kg/m~2,使用随机软件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椎旁神经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记录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碎石通道建立完成(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于患者出PACU即刻、术后2 h、术后4h和术后12 h评估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椎旁神经阻滞组患者T1~T3时点MAP、H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旁神经阻滞组患者出PACU即刻、术后2 h、术后4 h和术后1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旁神经阻滞组患者PONV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嗜睡、头晕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旁神经阻滞组患者未见气胸、呼吸困难、神经损伤和局麻药中毒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有助于维持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发挥了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0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符合全身麻醉。对两种麻醉方式下术后镇痛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均在术后12 h时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1 h、4 h、12 h、24 h、48 h疼痛VAS评分及补救镇痛次数上,观察组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实施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可取得良好术后镇痛效果,对于进一步提高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7.12)实施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EXCEL2007生成随机数字后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输注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实施TPVB,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输注罗哌卡因实施TPVB,两组均采用全麻下开胸手术,对比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及皮质醇水平。结果 T0、T1时刻,两组患者的MAP、HR及BIS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MAP、HR及BI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椎旁阻滞起效时间、脊神经阻滞范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PVB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35-13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老年患者经腹结直肠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TAPB组(T组,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法麻醉)和对照组(C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每组25例。两组术毕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析两组镇痛药物使用量、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T组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C组,T组术后2 h、4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T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老年患者经腹结直肠手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满意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应用于单侧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单侧开放性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罗哌卡因组(0.15%)和高浓度罗哌卡因组(0.25%),两组术后采用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的动静态VAS,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水平和术后镇痛并发症。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高浓度组患者在术后1、6、12、24、48 h的VAS、血清皮质醇及β内啡肽水平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MAP和Sp O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对镇痛满意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应用罗哌卡因行术后椎旁神经阻滞镇痛,应适当提高药物浓度,才能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接诊的9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纳入观察对象,依据麻醉方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者实行常规麻醉归为对照组,另45例实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归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麻醉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息状态下的30min、6h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12h、24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结果,组间无意义(P>0.05)。麻醉前2组HR、MAP检测值无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min、1h和6h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手术时间无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采取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作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效果突出,有效减轻疼痛,延长麻醉时间,推动手术顺利进行,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4月至 2021年9 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 85 例患者, 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 (43 例) 和对照组 (42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研究组给予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 50 min 的生命体征、 术中麻醉用药量、 苏醒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 (MAP) 和心率 (HR) 均高于对照组,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低 于 对照组 (P <0.05)。 研究组术中麻醉用药量少于对照组, 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 研究组术后 2h、 5h 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喉罩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中, 麻醉用药量少, 患者苏醒时间快, 镇痛效果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行择期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2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 每组40例, 术毕分别行腰方肌阻滞+静脉镇痛(QLB组)、腹直肌鞘神经阻滞+静脉镇痛(RSB组)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静息及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术后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率、皮肤瘙痒发生率,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QLB组、RSB组术后2、6、12、24、48 h静息及活动VAS均明显低于PCIA组, 且QLB组各时点VAS低于RS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LB组术后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均P<0.05)。QLB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PCIA组、RSB组,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CIA组、RS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RSB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PCIA组(均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或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复合全麻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肺癌根治术患者45例,年龄43~66岁,体重56~81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G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E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PG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PVB(T4-5);EG组硬膜外穿刺置管(T4-5)。分别于麻醉前(T0)、术始后30min(T1)、术毕(T2)、术后6h(T3)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皮质醇(Cor)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三组T1、T2和T3时血清Cor和AngII浓度升高(P<0.05);组间比较,PG组和EG组T1、T2和T3时血清Cor和AngII低于GA组(P<0.05),PG组和EG组T1~T3时血清Cor和AngII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和EG组T1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低于GA组(P<0.05);EG组T1时MAP和HR低于PG组(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阻滞可以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椎旁神经阻滞较硬膜外阻滞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芬太尼组,20例)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5mg;F组(氟比洛芬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泵内药物均用0.9%NaCl溶液稀释为100ml,两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的设置,背景剂量2ml/h,自控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两组分别在术后12、24、48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于术前30min(T0)、术后24 h(T1)、术后72h(T2)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检测CD3+、CD4+、CD8+和CD4+/CD8+.结果 两组术后12、24、48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CD3+、CD4+均低于T0时(P<0.05);F组T2时CD3+、CD4+;高于C组(P<0.05).C组T2时CD3+、CD4+仍低于T0时(P<0.05).两组组内、组间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减少了术后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