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指导ICU中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是否能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抗生素相关的副作用及住ICU时间。方法选择符合CAP诊断标准的47名CAP患者,前瞻、随机分为PCT指导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使用标准治疗组和PCT指导治疗组。记录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抗生素相关副作用。结果降钙素原指导治疗组抗生素使用的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8.9±2.4[n=22]vs 12.4±2.8[n=25]d,P<0.05),抗生素相关不良事件PCT组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21.1%[n=22],vs 29.8%[n=25],P<0.05),总的不良事件两组基本相同(9.7%[n=22]vs 10.5%[n=25],P>0.05)。结论降钙素原指导CAP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减少抗生素的疗程和抗生素相关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于鞍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URB-65评分标准,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分别检测患者各组人群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CAP治疗前较治疗后PCT浓度显著升高;高危组PCT浓度较中危低危组PCT显著升高;PCT与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细菌感染肺炎患者病情越重,血清PCT浓度就越高,PCT可作为CAP严重程度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6,(7):489-49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内毒素鲎试验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将其分成细菌组与非细菌组,将细菌性组患儿再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A组)和非革兰阴性菌感染组(B组),将所有患儿进行降钙素原、内毒素鲎定量测定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细菌组降钙素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内毒素鲎试验发现A组患儿的血清内毒素变化明显,B组患儿血清内毒素无明显变化,两组患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内毒素鲎定量测定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防止抗生素类药物的错用,减少因用药的方向错误而影响治疗效果,对于临床用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 )检测在指导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治疗的价值。方法将65例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PCT指导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 PCT指导组根据PCT水平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当PCT<0.25ng/ml时考虑停用抗生素,对照组按临床路径标准,根据胸部CT或胸部X线片、症状、血常规等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对比2组抗生素疗程及出院后30d再住院率。结果 PCT指导组抗生素停用疗程短于对照组,疗程<10d的比例(93.5%)高于对照组(11.8%);疗程≥10d的比例(6.5%)低于对照组(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出院后30d内均无再住院患者。结论 PCT水平检测指导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缩短了抗生素疗程,减少耐药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239-24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165例老年CAP患者,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肺炎组(n=104)与重症肺炎组(n=61),另选同期4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PCT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并探析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评分(CURB-65)、肺炎严重指数(PSI)与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的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中重症肺炎组的PCT(8.15±3.43)μg/L,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的(1.60±0.79)μg/L。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165例肺炎患者中PCT水平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r=0.753,P<0.05),与PSI评分也呈正相关(r=0.668,P<0.05)。结论降钙素原具有检测方便迅速、准确率较高等优点,不仅能够辅助诊断CAP,还可有效反映病患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97例确诊为CAP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性CAP组(47例,A组),非细菌感染性CAP组(50例,B组),另选取我院门诊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45例,C组),检测各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以及A组内重症感染者(D组)与非重症感染者(E组)血清PCT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1)A组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2)A组及B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细胞(WBC)计数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CRP、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PCT水平显著高于E组(P<0.05)。(4)治疗后A组PCT、CRP水平以及WB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B组CRP水平以及WB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对小儿细菌感染性CAP与非细菌性感染CAP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且对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例,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了三种抗菌药物,分别为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三代头孢类的头孢哌酮钠和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为主。结论 在社区活动性肺炎中对抗菌药物如何合理使用,越来越迫切地考验着每个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草案)》等相关材料,对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某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280例患儿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例数达558例次,涉及十大类29品种;其中使用率前5位抗菌药物为头孢曲松钠(22.9%)、阿奇霉素(19.5%)、喜炎平(14.3%)、头孢呋辛钠(12.5%)和头孢他啶(9.9%);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方式以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或喜炎平为主。结论某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用法用量基本合理,但细菌培养送检率及敏感试验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CAP住院患儿108例,统计分析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费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共计4类12种,使用频次排在前三位的是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两种,联合用药以二联用药为主(63.O%),治疗有效率为95.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71.76元,人均每日抗菌药物费用为137.85元。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我院CAP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门诊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0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PCT监测组5l例和对照组55例。PCT组:治疗期间监测血清PCT浓度,并根据其水平决定抗生素应用方案;对照组:按照我国CAP治疗指南决定抗生素应用方案。结果PCT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费用、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组患者肺炎严重程度评分与血清PCT水平存正相关。结论血清PCT监测用于指导门诊治疗CAP,可以显著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和剂量,缩短抗生素使用疗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1.
彭懿  舒畅  符州 《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0):32-38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近10年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检测结果,了解CAP病原变迁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12月住院治疗的1 613例CAP患儿鼻咽抽吸物(或痰液标本)细菌培养、呼吸道7种病毒及支原体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1)检出前2位细菌为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与2003年及2009年比较,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检出比增加,流感嗜血杆菌检出比显著减少。婴儿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检出比下降。(2)与2003年及2009年相比,各年龄组腺病毒及支原体检出率增加。(3)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有一定程度增高,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显著下降,为肺炎链球菌敏感药物。结论:儿童CAP病原构成和病原菌耐药性随时间发生变迁,所检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做好地区病原及药敏监测,有助于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给予头孢西丁钠,对照组21例给予头孢呋辛,均静脉滴注,80-160mg/kg,每12h给药1次。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药物敏感试验和安全性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C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2009年3月~2010年2月住院治疗的1 106例CAP患儿鼻咽抽吸物细菌培养、呼吸道7种病毒、MP-PCR、CP-PCR及MP、CP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1)1 106例患儿病毒检出阳性540例(48....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378例老年CAP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CAP合并多种基础病,抗生素治疗敏感性差,易出现并发症。结论老年人CAP的特点是并发症多,耐药率高,需联合应用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能在早期有效评估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危重程度的指标,以指导临床医师决策,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治疗的CAP患儿600例,根据病情临床转归分为转归良好组328例和转归不良组272例,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体质量、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B型钠尿肽(BNP)、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及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PCIS)的差异,评价血清BNP水平对儿童CAP临床转归的评估能力。结果:转归不良组患儿入院时血清BNP水平为(193.8±32.7)pg/mL,高于转归良好组的(46.8±9.6)pg/mL(P<0.01)。血清BPN水平与PEWS和PCIS均呈正相关性,且对儿童CAP临床转归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AUC=0.972,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可作为早期评估儿童CAP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转归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发热门诊2011年2月—2012年1月接诊的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对抽样获得的6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CRP采用QuikRead CRP快速分析仪检测。结果 611例患者中CRP增高394例(占64.5%),其中肺炎患者占16.50%(65/394),而在CRP正常的217例患者中,肺炎占4.15%(9/21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当CRP值>30 mg·L-1时,约有1/5的患者诊断为肺炎,CRP值>50 mg·L-1时,约有1/4的患者诊断为肺炎。CRP值增高对肺炎诊断的敏感性为87.84%,阳性预测值是16.50%,阴性预测值是95.85%。结论在发热门诊,CRP水平与CAP的诊断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阴性预测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为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4种方案进行成本与效果分析。结果:4种治疗方案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4 327.56、4 809.20、5 628.49、5 074.14,总有效率分别为86.20%、80.64%、90.90%、85.29%,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其增加的成本分别为50.20、86.62、276.79、820.42。结论:L1方案治疗CAP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综合分析近年来医院收治的112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微生物学培养及治疗效果。结果住院治疗患儿以年幼儿(≤5岁)多见,以咳嗽、咳痰、发热多见,年幼儿易出现气促和呼吸困难;胸片以片状影和/或间质渗出为主;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药敏可以指导用药;但早期的经验性用药也很重要。结论儿童社区获得型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治疗效果好,但要引起重视,年幼儿亦可因救治不及时出现重症肺炎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裕平  刘林 《中国药业》2008,17(9):59-59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及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排痰及心理护理,A组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B组予氨溴索雾化吸入。两组均于入院当日及治疗72h后观察体温、呼吸频率、脉搏、咳嗽、咳痰、肺部罗音等临床表现,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72h后,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毛东阳  蔡德  魏敦灿 《中国药房》2010,(28):2621-2622
目的:提高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水平。方法: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有关要求,对我院28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入院标准、病原学检查、抗菌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疗程、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效果、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基本符合肺炎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要求,但细菌培养送检率及药物敏感试验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