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短钉置钉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于我院手术的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伤椎短钉置钉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伤椎置钉组)和常规后路减压复位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组(短节段固定组)。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收集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随访数字射线摄影(DR)侧位片上的伤椎上、下椎体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前高),计算伤椎前高压缩比。结果 共73例患者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其中伤椎置钉组38例,短节段固定组35例。术前两组年龄、伤椎前高压缩比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椎置钉组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固定组(121 min vs 92 min,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椎体前高压缩比均高于短节段固定组[术后即刻91.3%(82%~93%)vs 77.2%(73%~86%),P<0.05;术后1年87.2%(79%~93%)vs 73.1%(68%~80%),P<0.05],术后1年伤椎的上、下椎体Cobb角小于短节段固定组[7.8°(0°~15°)vs 11°(2°~17°),P<0.05]。手术出血量、疼痛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短钉置钉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能安全、有效地重建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
张立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2):151-153,156
目的系统评价髋臼上方置钉及髂嵴置钉骨盆外固定技术应用于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骨科收治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中置钉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研究组(n=40,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治疗)和对照组(n=40,髂嵴置钉骨盆外固定治疗);分析总结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骨折恢复情况、骨盆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28.10,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2.5%)、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90.0%)均高于对照组(80.0%、75.0%),术后并发症率(7.5%)低于对照组(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保证骨盆功能的恢复,且手术耗时短、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治疗中优先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3.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3):203-205
[背景]观察后路矫形侧间隔置钉、支撑侧每隔3~4个节段置钉治疗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10年12月间接受后路双侧椎弓根钉置钉治疗的92例Lenke1型AI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胸椎及腰椎Cobb角、冠状位平衡(骶骨中垂线与C7铅垂线的距离,C7-CSVL)、双肩高度差、胸椎后凸(TK)及腰椎前凸(LL)值,计算术前胸椎和腰椎侧凸的柔韧性、术后Cobb角的矫正率及双侧平均置钉密度.患者平均年龄13.2岁,随访时间平均为5.6年,平均固定节段为9个,平均置钉数为矫形侧5.1个,支撑侧3.1个.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胸弯及腰弯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TK和LL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周内C7-CSV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的C7-CSVL较术前和术后1周内明显变小(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双肩高度差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后路矫形侧间隔置钉、支撑侧每隔3~4个节段置钉治疗Lenke1型AIS疗效满意,可减少置钉数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闫志  荆珏华  钱军  田大胜  陈磊  朱斌 《安徽医学》2016,37(11):1405-1408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早中期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不同术式分为A组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0例)和B组后路钉棒内固定组(15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角(Cobb角)、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表(ODI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35例患者均获随访。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B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obb角术后为(8.47±1.67)°较术前(13.28±3.12)°减小,VAS评分术后为(2.30±1.10)分较术前(7.10±1.20)分改善,ODI评分术后(13.70±3.50)分较术前(43.80±5.50)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obb角术后(5.37±2.21)°较术前(13.83±4.54)°减小,VAS评分术后(1.90±1.20)分较术前(7.10±1.10)分减少,ODI评分术后(13.90±3.10)分较术前(41.10±5.30)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手术前的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Cobb角矫正及防止丢失上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Frankel分级,A组术前D级7例,E级13例,术后D级3例,E级17例,术前B组D级5例,E级10例,术后E级1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不做病灶清除,其疗效优于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早中期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远端第四点固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治疗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分型为A2.2~A3.3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42例)、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40例)、长髓内钉组(26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其中疗效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长髓内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的骨折AO分型存在差异(P<0.01)。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手术时间为(62.26±31.03)min,短于长髓内钉组[(89.54±26.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64.53±29.22)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术中出血量为(149.19±45.97)mL,少于长髓内钉组[(230.77±57.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153.43±40.30)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0±2.22)个月,长于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长髓内钉组[分别为(11.43±2.95)个月、(12.35±4.4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Harris评分为(77.33±8.18)分,低于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长髓内钉组[分别为(85.52±10.76)分、(89.12±9.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2例患者出现髋内翻畸形,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8例患者出现术后复位丢失,长髓内钉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3)。结论 运用远端第四点固定技术可以减少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复位的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从而使患者早期负重锻炼。  相似文献   

6.
万永杰  娄茜华  郭永传 《安徽医学》2020,41(12):1458-1460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骨二科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7例,按照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常规后入路椎旁肌剥离跨节段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B组35例,采用Wiltse入路伤椎经椎弓根植骨并置钉行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术后随访24个月,对比术后24个月两组患者伤椎节段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AVHR)、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等变化情况,并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生活质量,对比评价远期效果。结果 术后24个月,B组Cobb角、ODI、VAS评分降低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HR升高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B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伤椎置钉能够获得较好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效果,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双下肢不等长(LLD)与脊柱侧凸的关系,并分析矫形手术后LLD的改善情况及影响LLD改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就诊的8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分析站立位X线片双侧股骨头高度差(HD-bFH)及矫形术后该参数的变化。根据患者术前HD-bFH,将患者分为非LLD组(HD-bFH<5 mm)和LLD组(HD-bFH≥5 mm),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和影像学参数的差异,并分析HD-bFH变化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85例患者术前HD-bFH为(0.80±5.57)mm,术后2年患者HD-bFH为(-0.49±4.93)mm,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主胸弯型(LenkeⅠ、Ⅱ、Ⅲ型,n=50)和胸腰弯/腰弯型(LenkeⅤ和Ⅵ型,n=33)患者术前HD-bF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5.86)mm vs(1.53±5.12)mm,P=0.427]。85例患者中,31例(36.5%)发生LLD。非LLD(n=54)与LLD(n=31)患者的一般特征和影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D-bFH的变化与Risser征(rs=-0.512,P=0.020)及腰弯矫形程度(r=-0.605,P=0.018)相关。结论 本研究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LLD的发生率为36.5%。双下肢长度差异的改变与矫形手术密切相关,腰弯矫形程度和Risser征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4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或髓内钉治疗,并获得半年以上回访的Neer分型3部分和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颈干角、疼痛评分、Constant功能评分、上臂前举角度、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无论Neer分型3部分或4部分骨折,髓内钉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上,均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eer分型3部分骨折患者,锁定钢板组与髓内钉组Constant评分(87.4±10.4,85.2±13.5)及前举角度(152.7°±25.3°,148.9°±21.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于4部分骨折患者,髓内钉组的Constant评分(74.6±11.4)及前举角度(127.0°±22.4°),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82.1±7.5,141.7°±12.7°)。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较好效果,髓内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锁定钢板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Surgimap软件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Cobb角的可行性与可重复性。方法 4名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住院医师)分别使用Surgimap软件和传统测量法对67例AIS患者术前标准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冠状位主弯Cobb角及矢状位胸椎后凸角(TK)、胸腰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进行测量,记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时间。对4名医师使用Surgimap软件测量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可信度分析),对3名住院医师两次测量结果进行观察者内一致性检验(可重复性分析)。结果 使用Surgimap软件和传统测量法测量的主弯Cobb角分别为49.4°±8.2°和41.4°±15.6°,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绝对平均差值为8.29°±4.36°;测量时间分别为(5.2±0.7)min、(8.8±1.5)min,测量时间差为(3.6±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可信度分析显示,4名医师使用Surgimap软件测量冠状位主弯Cobb角和矢状位TK、TLK、LL均有极佳或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0.924、0.875、0.962)。可重复性分析显示,3名住院医师前后2次使用Surgimap软件测量冠状位主弯Cobb角和矢状位TK、TLK、LL均有极佳或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875~0.984)。结论 Surgimap软件测量Cobb角优于传统测量法,具有效率高、学习曲线短、数据可统一导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量髋臼前柱顺行拉力螺钉相关的置钉参数,提高顺行拉力螺钉置钉的成功率和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6年4月笔者医院40例成年完整骨盆螺旋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5.0重建出骨盆的三维数字模型并在髋臼前柱模拟顺行拉力螺钉置入,测量进钉点、进钉方向、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结果 男性进钉点到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为17.82±3.37mm,到坐骨棘的距离为52.64±4.29mm,进钉方向外倾角为62.18°±4.60°,前倾角为78.14°±3.52°,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分别为7.80±1.26mm和115.13±5.22mm;女性进钉点到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为26.31±4.05mm,到坐骨棘的距离为60.11±3.57mm,进钉方向外倾角为75.45°±4.16°,前倾角为69.72°±5.66°,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分别为5.68±1.13mm和104.37±4.15mm。男女性在进钉点、进钉方向、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测得的置钉参数有助于术者避免盲目置钉,提高顺行拉力螺钉置钉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朱亚坤  范海涛  赵勇  申才佳 《安徽医学》2018,39(10):1249-1252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5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照组则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评定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天、术后3个月、6个月评定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6个月通过X线片测量计算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术后6个月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腰背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天、3个月、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差值分别为(12.95±1.83)°、(28.24±4.25)%,均大于对照组的(11.68±1.67)°、(24.13±3.62)%(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辅助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A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A型胸腰段骨折并接受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辅助伤椎置钉治疗的3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1型20例,A2型7例,A3型6例,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辅助伤椎置钉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加强脊柱稳定性,观察患者术后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术后随访2~18个月,观察患者内固定系统稳定性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良好,术前伤椎前缘平均高度(17.77±4.35) mm,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29.55±4.3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1.52±0.55)分比(7.85±1.08),P<0.05],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松动情况,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10.66±2.35)。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辅助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A型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应用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伤情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跨伤椎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治疗组采取经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回访对比两组远期疗效,以客观评定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矫正后Cobb′s角为(9.56±1.73)°,后凸角为(11.09±1.81)°;治疗组矫正后Cobb's角为(6.68±1.55)°,后凸角为(7.52±1.59)°;术后1周治疗组Cobb′s角与伤椎后凸角矫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经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可有效矫正伤椎椎体前后缘的高度,并可更稳定地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接受支具治疗后心理健康状况,观察AIS患者支具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的改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门诊接受支具治疗的AIS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支具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冠状位主弯Cobb角,以及至末次随访时支具治疗的持续时间。应用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接受支具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抑郁程度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支具治疗过程中抑郁程度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12例AIS患者(男16例,女96例)。与支具治疗前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ES-DC评分增高(38.4±3.0 vs 26.1±4.2),SDQ中亲社会行为分量表评分降低(2.7±0.5 vs 4.2±0.3)、情绪问题和同伴问题2个分量表评分均增加(7.7±1.5 vs 5.3±2.2,7.6±1.4 vs 5.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2、-27.22、9.54、12.94,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AIS患者抑郁程度与支具治疗前的冠状位主弯Cobb角、至末次随访时支具治疗的持续时间,以及支具治疗前SDQ中情绪问题与同伴问题分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而与SDQ中亲社会行为分量表的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AIS患者支具治疗后心理健康状况发生改变,抑郁程度升高;对于支具治疗前冠状位主弯Cobb角较大、支具治疗持续时间较长及支具治疗前SDQ情绪与同伴问题评分较高的患者,在治疗前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有望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专家型胫骨髓内钉(ETN)与微创经皮接骨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阜阳市肿瘤医院诊治的75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ETN组(n=39)与MIPPO组(n=3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75例患者随访8~20个月,平均(12.08±0.13)个月。ETN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40.52±20.85) mL,MIPPO组为(120.04±12.6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值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N与MIPPO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固定方式,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术者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种植钉配合颌间Ⅱ类牵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量,为临床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2017年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并且已经完成治疗的安氏Ⅱ类2分类成人患者20例。仅拔除(若存在)上颌第三磨牙进行矫治,并于术中在上颌第一、二磨牙间牙槽嵴上方膜龈联合处倾斜植入种植钉,同时配合Ⅱ类颌间牵引辅助治疗。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术前术后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头影测量中各项指标的变化量。结果 牙性指标:(1)上颌切牙根尖至Z轴的距离(U1r-Z)平均减小(3.23±0.45)mm(P<0.05);上颌切牙切缘至PP平面的距离(U1c-PP)平均减小(3.63±0.69)mm(P<0.05);(2)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近中尖至Z轴的距离(U6c-Z)平均减小(3.91±0.45)mm(P<0.05);(3)下颌第一磨牙牙冠近中尖至Z轴的距离(L6c-Z)平均增大(2.34±0.27)mm(P<0.05)。硬组织指标:SNB平均增大(1.43±0.53)°(P<0.05)。软组织指标:颏唇角平均增大(4.37±1.51)°,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平均增大(0.91±0.04)mm(P<0.05)。结论 应用种植钉配合颌间Ⅱ类牵引治疗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不仅可以实现上颌牙列的远中移动及上前牙的压低伴以根腭向移动为主的控根移动,而且还可以适度引导下颌前移,改善患者侧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后正中入路开放钉棒内固定及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对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疗效的差异,为这类患者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上述 3 种手术方法治疗的仅患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 146 例,其中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37 例、正中入路开放钉棒内固定组 46 例、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组 63 例。比较 3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前、术后 1 周、1 个月、1 年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病变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RAVH)和伤椎矢状面 Cobb 角等术后疗效指标的差异。 结果 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其他两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多于其他两组(P<0.05)。3 组研究对象 VAS 评分、ODI 评分、RAVH 以及 Cobb 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时间效应(P>0.05)。经Bonferroni 法两两比较,3 组术后 1 个月和末次随访 VAS 评分、ODI 评分、RAVH 以及 Cobb 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切口小利于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加实挂线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率为9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恢复时间为(78.00±12.62)d,克利夫兰肛门失禁评分为(0.44±0.2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恢复快、患者痛苦小、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在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60例,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注射6IU垂体后叶素+10m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20U缩宫素+10ml生理盐水,按照两组的用药情况,观察比较血压变化和其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减少(98.13±5.07min vs 110.83±8.03min,t=-7.324,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67.50±10.24ml vs 97.83±16.10ml,t=-8.705,P=0.000),血红蛋白术前术后变化(9.67±2.09g/L vs 11.53±2.21g/L,t=-3.362,P=0.001)。术中用药后15min,治疗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150.77±5.57mmHg vs 142.03±5.21mmHg,t=6.273,P=0.000)。结论 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但会引起短暂性血压升高,临床使用应结合患者病情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中不同矫形系统对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访2年以上的双弯型AIS患者共42例,北京协和医院(PUMC)分型Ⅱb1型(Lenke1、2型),按内固定系统分为hybrid组(钩钉混合组)、全钉组,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脊柱矢状面参数,包括:胸弯冠状面Cobb角,腰弯冠状面Cobb角,胸后凸角度,腰前凸角度,近端交界角(PJM),远端交界角,胸腰段交界角及C7铅垂线偏离S1后上缘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主弯矫形率分别为(60.4&#177;19.3)%与(67.5&#177;14.5)%,腰弯也获得比较满意的自发性矫正,矫形率分别为(62.1&#177;21.8)%与(61.2&#177;25.7)%.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中总体矢状面平衡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胸后凸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其余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虽然不同内固定系统对胸后凸矫形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对于总体躯干衡及其他矢状面参数的影响不大.钩钉混合组与全钉组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矢状面及冠状面矫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