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固定技术在椎管肿瘤切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采用内固定技术结合显微手术治疗21例椎管肿瘤的临床资料,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椎管肿瘤,然后利用内固定技术维持脊柱稳定性。结果 21例肿瘤中,19例完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复发,1例转移至三脑室内;术后患者均无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情况发生,内固定时无神经、脊髓、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脱落等情况发生,95.2%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内固定技术结合显微外科手术,能在切除椎管肿瘤的同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对于扩大暴露范围及保护脊髓神经功能方面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技术在切除多节段(3个或3个节段以上)椎管内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脊柱内固定技术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2例多节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在显微镜下手术,应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神经功能,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椎弓根或侧块(颈段)钉棒内固定技术重建脊柱后柱。结果 5例室管膜瘤、2例脊膜瘤和2例硬膜外血管畸形均全切除,2例脂肪瘤大部切除,1例星形胶质细胞瘤部分切除;内固定时无神经、脊髓、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9例术前有下肢肌力下降,术后2周明显好转;2例脂肪瘤术后出现下肢疼痛和麻木,但未出现肌力下降加重。术后X线检查示,内固定置入物基本符合要求。术后随访无固定装置断裂、移位病例。结论 脊柱内固定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在切除多节段椎管内肿瘤的同时、维护脊柱稳定性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显微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6月接受显微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9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77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无内固定断裂、腰椎滑脱、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16例发生邻近节段退变,1例发生切口感染。术后随访1~3年,平均2.2年;末次随访McCormick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例髓内肿瘤复发,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69例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1例根性疼痛加重。结论 显微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椎管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经手术切除病理切片证实的105例椎管内良性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分为两组:椎管重建组51例,非重建组54例,术后随访1.5~3年。结果椎管重建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及卧床时间较非重建组缩短,其远期并发症如:椎管狭窄,椎体滑脱,脊髓压迫,神经根粘连,脊柱不稳等较非重建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中行椎管重建可有效的减少手术对于脊柱后部结构的损伤,更好的维护脊柱的稳定性,避免传统手术带来的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半椎板切除技术与套筒技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显微手术治疗的14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半椎板切除技术12例,套筒技术2例.结果 14例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随访4~20个月,症状均改善,影像学检查肿瘤均无复发,无脊柱畸形.结论 半椎板切除技术与套筒技术在椎管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与部位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术后病理证实:30例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8例,脊膜瘤4例,室管膜瘤、畸胎瘤、蛛网膜囊肿、胶质瘤各1例。肿瘤位于颈段15例,胸段9例,腰段5例,骶尾段1例。其中硬膜外肿瘤5例,硬膜内髓外22例,髓内3例。肿瘤全切率76.67%,髓外肿瘤全切率82.19%,髓内肿瘤33.33%。术后出院时29例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例加重。结论椎管内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较好,宜早诊断早手术,MRI检查和显微外科技术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显微手术治疗脊椎椎管硬膜内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脊椎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3例颈、胸椎椎管内肿瘤病人在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本组39例手术全切,4例髓内肿瘤部分切除。随访38例,随访时间8个月~6年,34例术后恢复良好,4例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生活需他人帮助。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肿瘤,恢复脊髓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非扩张管通道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经非扩张管通道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硬膜外肿瘤6例(23%),硬膜内髓外肿瘤16例,髓内肿瘤4例。肿瘤全切除22例(84.6%),次全切除4例(15.38%;髓内病变)。术后症状改善23例(88.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中位时间为12.0个月;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2例,E级21例;无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 经非扩张管通道可安全有效地切除椎管内肿瘤,大多数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正椎管内肿瘤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1])。根据椎管内肿瘤与脊髓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下、硬脊膜外和横跨硬脊膜的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手术切除是椎管内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脊髓减压手术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2])。手术过程中,不仅要尽量切除肿瘤,减少肿瘤对脊髓的损伤,也要兼顾到术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本文对全板切除术、单侧半  相似文献   

10.
1977年1月至1995年10月收治374例椎管内肿瘤病人.肿瘤位于颈段椎管内者76例(20.3%).其中硬脊膜外肿瘤21例.硬脊膜内髓外34例.硬脊膜内、外同时生长11例,髓内肿瘤10例.肿瘤全切除55例(72.3%).次全切除13例(17.1%).活检加椎板减压手术6例.椎板减压2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31例颈段椎管内肿瘤.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椎管肿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侵袭手术切除椎管髓外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微侵袭显微技术手术治疗最大径小于3 cm,偏于椎管一侧的椎管髓外肿瘤14例.结果 14例均得到全切,出血少,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1~3 d下床活动,术后恢复快.结论只要适当选择患者,微侵袭显微手术是一种安全而优越性明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椎管内外肿瘤手术中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管内外肿瘤2l例(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5例,神经纤维瘤4例),20例在切除肿瘤后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移植,1例未行固定及植骨。结果本组21例均后路一次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平均随访13月(3~38月),肿瘤无复发;术后脊髓损伤无加重,随访ASIA分级提高1~3级.无血管、神经并发损伤;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移位,固定效果满意,相应植骨部位均形成骨性融合。结论切除颈椎管内外肿瘤后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可保持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外沟通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手术治疗的98例椎管内外沟通瘤的临床资料。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92例、颈外侧入路4例和前后联合入路2例;术中同期行脊椎固定术35例,其中椎板成形术25例,颈段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或胸腰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0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85例,部分切除13例;经单纯后正中入路手术肿瘤全切除率为78.3%(72/92),经颈外侧入路4例和前后联合入路2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77例,神经纤维瘤7例,脊膜瘤6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脂肪瘤1例。所有病人术后随访6~84个月,平均47.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89例,肿瘤复发4例,发生并发症7例。未行任何维持脊柱稳定措施的病人脊柱畸形发生率(17.46%)明显高于颈段侧块或胸腰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0%,P<0.05)以及椎板成形术(4.00%,P<0.05)。结论 椎管内外沟通瘤可经不同手术入路手术全切肿瘤,其中骨质破坏严重者可通过椎板成形术或椎弓根及椎体内螺钉内固定植入术重建脊柱稳定性,可减少术后脊柱畸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正椎管是纵贯脊柱全长的骨性管腔,用以容纳和保护脊髓。椎管内肿瘤本身及其手术治疗均可破坏脊管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导致脊柱生物力学和稳定性发生改变。根据椎管内肿瘤与脊髓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下、硬脊膜外和横跨硬脊膜的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目前多推荐积极手术治疗。既往神经外科医师较多关注神经功能的保护和改善,而忽略脊柱稳定性的维持,部分患者术后短期内症状改善明显,但长  相似文献   

15.
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脊柱退行性变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脊柱外科迅速发展,成为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脊柱外科不仅专注于病变椎体切除和神经减压,而且重视脊柱稳定性的保护和重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是脊柱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微创减压技术和微创内固定技术。本文拟对近年来常用的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术中脊柱稳定性的保留及重建.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术前骨质受肿瘤严重侵蚀,10例骨质受肿瘤侵蚀轻微或未侵蚀,但术中需要打开椎间孔切除肿瘤.20例采取半椎板+受累椎间孔后壁切除,6例采取全椎板+受累椎间孔后壁切除.23例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3例采取前后联合入路.除C3~7行侧块螺钉植入,其余椎体行椎弓根螺钉植入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周内戴外固定支具下地活动,术后3个月~1年复查,未见内固定物脱落及断裂现象,无脊柱滑脱、后凸及侧弯畸形.结论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手术过程中,不管术前已经影响到脊柱的稳定性,还是术中由于打开椎间孔影响到脊柱稳定性,均需要行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6月至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术前5例患者行CT血管造影及MRI检查,将原始影像学数据导入医用手术设计软件Mimics 17.0中进行重建,利用3D打印机建立3D打印模型,利用该模型制定手术方案并模拟手术,以指导手术治疗.结果 重建的二维图像和3D打印模型均能准确显示肿瘤与其周围血管、神经、椎体之间的解剖关系,可为肿瘤的Toyama分型提供更直观的依据.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2例.无一例出现椎动脉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未出现肌力下降、脑脊液漏、切口感染以及颈椎反曲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模型可全面、直观、精准地显示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与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中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高颈段椎管内肿瘤66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结果 66例中,11例出现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异常,其中8例波幅下降20%~30%,3例波幅下降>50%,均在30min后波幅恢复至20%以下;61例肿瘤全部切除,5例肿瘤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2个月,1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结论 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