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颈肩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是以颈椎、胸椎等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或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劳损所造成的颈后及肩背部疼痛不适及颈部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候群[1]。姚新苗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医数十载,在颈肩综合征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姚老师临床,受益颇多,现将姚老师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根据颈肩综合征相应临床症状可归属"颈肩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防治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姚教授认为骨质疏松的病机主要包括肾虚、脾虚、肝郁、血瘀及经脉痹阻这几个方面,研制了补肾健脾活血的益骨汤为基础方,并随证加减,在“急则治标”的原则指导下, 结合针刀等理筋技术,治疗控制疼痛,同时强调“动静结合”的运动养生观,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姚新苗教授是第五批、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疼痛疾病。本文通过对近年临床医案的整理与提炼,总结姚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从“瘀”论治下肢静脉曲张的经验,翼以弘扬姚师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4.
下肢静脉曲张是慢性静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由于静脉自身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进而出现下肢浅静脉扩张,形似蜈蚣状蜿蜒屈曲,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酸胀疼痛感,明显影响患者的下肢活动[1].其发病机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增殖和血管重塑密切相关[2].该病可以通过静脉消融术或微创手术等进行有效治疗,但其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4年来 ,我科运用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 ) 5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5 6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9例 ,女 2 7例。年龄 :2 0岁以下者 8例 ,2 0~ 40岁者 39例 ,40岁以上者 9例。病程 :10天以内 42例 ,1月以内 14例。对照组 30例 ,与治疗组性别年龄病程相似。2 诊断依据突然起病 ,每在睡眠后发现一侧面部麻木瘫痪 ,额纹消失 ,不能做蹙眉、皱眉 ,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贝耳征 ( )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鼓腮、示齿不能。3 治疗方法治疗组 :1)针灸。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 相似文献
6.
朱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586-588
介绍了全国名老中医田从豁教授针药并用,同时灵活运用灸、罐、刺血、刮痧、贴敷等各类中医内、外治法,心身同调,治疗妇、儿疾病的临床经验。以小儿反复发热、产后情绪障碍和慢性复发性扁桃体溃疡3个病例来说明田从豁教授灵活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各科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三期综述了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优势,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姚新苗教授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学术思想。[方法]基于姚新苗教授"益骨汤"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分析筋与骨、血瘀、脾胃亏虚、肾精亏虚等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病理过程中的主次地位,阐述相应治法的理论及临床依据。[结果]姚新苗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在"筋骨并重"的基础上更重视"筋"的作用,通过针刀治疗、康复锻炼等"理筋为先",实现筋复骨正。基于骨质疏松症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于脾肾,而标实则多系瘀血等,遣方用药时主张在补肾、健脾的同时,佐以活血化瘀之药,主要学术思想可以归纳为"理筋为先""从瘀论治""健脾为要"和"补肾为本"等四个方面。[结论]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从瘀论治""健脾为要"和"补肾为本"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9.
小儿慢性腹泻属中医“疳症”、“脾虚泄泻”等范畴。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喂养不当,脾虚运化无权而成。笔者运用针刺四缝穴配五倍子敷脐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药并用配合放疗,对照组仅给予放疗。结果:治疗组肿瘤疗效缓解率为30%,稳定率为66.67%;对照组疗效缓解率为23.33%,稳定率为40%,两组比较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稳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配合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疗效,并能减弱放疗的毒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周安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1):1-7
认为痛证的病因病机包括不通则痛、毒损致痛与失荣而痛;论治原则是重者治标为主、轻者治本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治痛与辨经治痛;详细审察病机是提高痛证疗效的根本,不通可不痛,虽通也可痛,不通之痛与失荣之痛常相兼夹;精心配伍用药是提高痛证疗效的关键,对间接止痛药与直接止痛药、广效止痛药与专效止痛药、归经止痛药与引经止痛药、散寒止痛药与清热止痛药进行适当配伍,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劳损性颈肩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慢性软组织疾病,疼痛可持续数年甚至影响终生,降低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病因多与局部外伤、慢性劳损、风寒侵袭相关。因病程较长、病理改变较复杂,其治疗较为棘手。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是一种人类大分子蛋白神经毒素,低浓度A型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药物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疼痛科和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MPS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评分(JOA)变化及压痛点个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为(6.68±1.38)分,对照组为(6.42±1.4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3±1.43)分vs (3.81±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和总分分别为(5.02±1.23)分、(2.07±0.95)分、(10.48±2.41)分、(17.57±2.87)分,对照组分别为(4.96±1.18)分、(2.08±1.02)分、(10.41±2.54)分、(17.45±2.9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和总分分别为(2.02±1.01)分、(1.67±0.78)分、(5.12±1.76)分、(8.81±1.78)分,对照组分别为(2.87±1.02)分、(1.86±0.85)分、(6.89±1.89)分、(11.62±2.0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腰部压痛点为(4.31±0.53)分,对照组为(4.27±0.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腰部压痛点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1.33)分vs (2.87±1.08)分,P<0.05],观察组患者腰部压痛点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MPS较小针刀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痰瘀互结同病的原理,痰浊必致瘀血,瘀血多夹痰浊,痰瘀阻塞是导致痛证的重要病理因素。吴立文教授善用化痰逐瘀治疗由痰瘀互结所致之痛证,治痰兼顾化瘀,治瘀不忘化痰,使邪祛络通,通则不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超声定位和痛点定位针刀疗法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理疗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痛点定位组,每组各24例;超声引导组根据超声探查情况在滑膜增生肥厚处、肌纤维排列紊乱、增生、肥厚处,腱端骨面毛糙、不连续处体表定点标记,行针刀松解治疗,痛点定位组根据压痛点定位后针刀松解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组48例中3例中途放弃,余45例进入结果分析.疼痛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超声引导组改善程度优于痛点定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P< 0.05).超声引导组并发症(血肿、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痛点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应用超声定位较痛点定位疗效更为满意,为针刀医务工作者提高临床疗效及有效避免风险提供了良好技术支持,且简单、快捷、费用低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针刀联合推拿与牵引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在推拿基础上行牵引治疗,观察组则联合针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及麻木视觉模拟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20分法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常规的牵引联合推拿疗法相比,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更好,能更有效缓解患者肩颈部的疼痛、麻木感,并增加患者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8.
姚真敏教授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内科及老年病的诊治 ,疗效卓著。本文介绍其对老年痴呆症、中风后遗症、胸痹症、脏躁症、痹症、水疝症等的独到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19.
田和炳康复科 四川德阳 ) 蒋小明康复科 四川德阳 ) 郭旗康复科 四川德阳 ) 陆亮亮康复科 四川德阳 ) 李兴勇康复科 四川德阳 ) 吴蓉康复科 四川德阳 ) 石军康复科 四川德阳 )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75-78
目的观察两种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根性疼痛的远期疗效,总结根性疼痛的转归规律。方法按分层随机双盲对照法将根型颈椎病及腰突症各50例纳入试验,治疗组予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加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予小针刀神经根管假松解术加相同中医综合治疗。以无效、疗效不佳而要求结束试验为观察终点.试验中进行症状体征积分及MPQ量表评定、不良事件调查并记录,于试验结束后第1、3、6个月,分别从症状体征积分及疗效评估两方面随访并记录。结果对于两类根性疼痛,完成试验后有症状体征者中,选择继续治疗者及终止治疗者,在各自的两组比较中,症状体征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终止与继续治疗的病例间相比,对于根型颈椎病,其症状体征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于腰突症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类根性疼痛病例合并统计后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少数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仍高,但还是因对疗效满意而停止治疗,转归良好。因无效退出试验的病例中有选择手术治疗者,也有选择激素、脱水剂及神经阻滞等治疗者。转归均较好。同时,对照组因无效退出的病例,采用治疗组的方案仍然有效。结论根性疼痛患者选择治疗与否取决于症状体征的轻重程度,但也与患者的家庭与社会环境、心理与行为特征、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与情绪的波动、医生的引导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对根性疼痛有效的干预方法,各有特色优势,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患者接受度合理选择,综合应用。根性疼痛的干预应适度,症状体征积分减轻至(2.87±1.72)分时可停止治疗,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