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急、危重症患者积聚的场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因此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科室管理1.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必须成立独立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如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人员培训、透析液配置、复用透析器管理等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从而达到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我们对可能造成血液透析室感染的各种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研究。方法 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HD)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观察组42例在纠正贫血、营养不良基础上联合预防医院感染措施,记录医院感染率,观察管理前后患者营养学及贫血指标,同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对透析液及反渗水进行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PA、TRF、Hb、RBC指标增高(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宣传、安全防护、卫生消毒及定期护理检测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液和反渗水的细菌培养及内毒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室管理中,在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基础上联合预防医院感染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HD患者营养状况,纠正贫血,降低透析液和反渗水中微...  相似文献   

4.
郑文娟 《药物与人》2014,(9):267-267
目的:探索分析血液透析室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及护理要点,注重预防合理控制感染。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来我院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做出综合分析。结果:安全问题发生原因主要有主要为呼吸道和血管相关性感染,原发病症为慢性肾炎3例、高血压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4例、梗阻性肾病7例、多囊肾3例、红斑狼疮肾病6例。结论:血液透析专业性强、风险极大,每个环节都容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对患者、操作流程、工作人员都进行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5.
空气传播性疾病主要以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方式扩散并感染人体,易发于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因传播途径、暴露人群复杂易变,使空气传播性疾病预防控制成为难点。本文综述了病原微生物气溶胶健康风险评价的数据基础、剂量反应关系模型等,以及嗜肺军团菌气溶胶、分枝杆菌气溶胶和流感病毒气溶胶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现况。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伴随各种感染相继而来,因此,做好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制定细化、执行力强的感染控制制度;转变管理观念,将感染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临床;改善透析环境,合理布局;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规范各种操作流程;加大对血液透析室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结果 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血液透析环境明显改善,医务人员操作符合规范,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 分析血液透析室当前存在的问题,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加强医院感染的组织管理、坚持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对重点环节如:建立消毒防护感染知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基本预防控制感染的技巧以及对操作过程的细微控制.结果 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有效提高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结论 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是预防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院医院感染科和血液透析室建立健全了感染控制制度,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保证。现报道如下。1加强管理并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层重视程度越高,医院血透质量控制工作开展就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加强血液透析室消毒灭菌监测,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按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生物监测方法和结果判断标准执行;病例监测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诊断标准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结果 生物监测2010年采样304份,合格281份,合格率92.43%,其中合格率最低的是透析液80.49%;2011年采样294份,合格291份,合格率98.98%;其中环境空气、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消毒液、透析用水合格率均100.00%,物体表面合格率95.83%,透析液合格率97.44%;监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2010年168例,感染19例感染率11.36%,2011年175例,感染8例感染率4.57%;感染部位主要是静脉置管部位、呼吸道和泌尿道,2011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变血液透析室布局流程、更新设备设施、严格消毒灭菌、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洗手消毒、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医院感染患者其自身及在医学诊疗过程中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点,以明确医院感染监控的高危人群和重点环节。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3-2016年全部208 050例住院患者,感染患者病例信息3934例,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感染部位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患者中,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血液病、糖尿病为主,分别占18.45%、18.25%、17.92%;生理状态以低蛋白血症为主,共1155例占29.36%;基础疾病、异常生理状态、侵入性操作、发生医院感染前治疗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2675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536株占57.4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2 114例占53.74%。结论临床应针对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制定并采取科学防控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医院感染对患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医院内感染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探讨营养风险与年龄、疾病、感染部位和感染细菌等的关系,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RS2002方法对364例医院内感染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医院内感染病人营养不良(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5.91%,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0.16%.不同科室医院内感...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分布、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透析充分性、透析龄、贫血情况、心功能状况、血清蛋白与感染发生的关系及其感染部位、病原体、基础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93例感染患者(41.15%),共发生感染121例次(53.54%),感染者平均发生感染1.3次。感染部位主要依次为肺部(45.45%)、上呼吸道(21.49%)、皮肤软组织(14.87%)、泌尿道(9.92%)和胃肠道(7.44%)。≥60岁组、透析不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重度贫血组、心衰组及低清蛋白血症组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应的<60岁组、透析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非重度贫血组、无心衰组及清蛋白正常组(均P<0.005)。基础疾病中以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感染率高(P<0.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很高,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龄长、重度贫血、心功能不全及低清蛋白血症为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充分透析,改善贫血和营养状况,纠正和防止心功能不全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医疗机构微生物气溶胶与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密切相关,吸入微生物气溶胶粒子不仅会引起感染性疾病,还会引起哮喘、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非感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国内对各医疗机构气溶胶污染状况多采用沉降法进行监测,对重点部门监测研究较多,但对医疗机构生物气溶胶的分布、组成和风险的评估不够,对候诊区、人员聚集场所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了解国内外有关医疗机构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微生物气溶胶的健康风险和监测方法选用,以期进一步指出监测和评估医疗机构环境中生物气溶胶分布、组成的重要性,提高对医疗机构微生物气溶胶传播及健康风险分析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2020年银川三区两县一市环境大气污染特征,评价其大气质量及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基于2020年银川各区县大气污染情况,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估算各地大气中SO2、NO2、PM10、PM2.5人群健康风险.结果 2020年银川各区县PM10年均浓度、PM2.5年均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医院血液肿瘤化疗689例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并发症、住院天数、化疗时间、侵入性操作、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免疫调节剂及激素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调查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89例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7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4.82%;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97例占56.73%;171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4株,占46.84%,革兰阳性菌23株,占14.56%,真菌61株,占38.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2周)、化疗时间(≥7d)、白细胞计数(<10×109/L)、合并其他疾病、侵入性操作为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在化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侵入性操作患者切口及临床症状,并长期监测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以早期筛查医院感染,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与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3月于医院行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标本,进行病原菌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等临床资料,归纳肠梗阻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78例患者中发生感染83例,感染率为29.86%,以切口部位感染为主,占71.08%;结果显示,在各年份医院感染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2013.04~2014.04期间医院感染率达40.96%,而在2016.05~2017.03期间医院感染率只有14.46%(P<0.05);83例发生感染患者标本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53.70%,革兰阳性菌47株占43.52%,真菌3株占2.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SA分级、APACHE-II评分、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合并闭袢性肠梗阻是肠梗阻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肠梗阻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普通病房的2~5倍,且绝大部分是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患者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抗菌药物使用频繁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利用风险评估模型预测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并据此做出前瞻性防控,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目前缺乏关于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本文就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现状及其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了解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空气污染特点。方法设干预(限制人员活动)与未干预组,于手术过程中采用自然沉降法对10个Ⅲ级洁净手术室空气进行采样。结果手术过程中,未干预组手术区沉降菌密度为5.42±4.78 CFU/30 min.90 mm,周边区为3.42±3.81 CFU/30 min.90 mm;干预组手术区沉降菌密度为3.14±2.83 CFU/30 min.90 mm,周边区为1.84±2.03 CFU/30 min.90 mm;两组手术区沉降菌密度均明显高于周边区(均P<0.01)。干预组手术区和周边区沉降菌密度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均P<0.01);手术区沉降菌密度与手术人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空气中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检出率最高。结论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严重,限制手术人员活动和人数可降低沉降菌密度。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不仅取决于质量,还取决于感染控制与管理的运行机制,也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体现,严格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