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NPY、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NSE、NPY、IL-6和IL-8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血清NSE、NPY、IL-6和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且血清NSE水平与NPY、IL-6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0.5722,0.6014,0.5984,P<0.01).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NPY、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为其进行有效诊断、积极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脑蛋白质病变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早产儿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新生儿科收治进行住院观察的未发现脑蛋白质损伤的早产儿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3、7、14 d检测并比较其血清IL-6、NS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出生后1、3、7 d观察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分别为(30. 01±3. 02) pg/ml、(28. 41±2. 17) pg/ml、(25. 30±1. 35)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 14±2. 28) pg/ml、(20. 18±1. 32) pg/ml、(20. 03±2. 21)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生后14 d观察组患儿血清IL-6水平为(23. 03±2. 31) pg/ml,与对照组的(22. 31±1. 38) 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生后1、3、7 d观察组患儿血清NSE水平分别为(82. 60±15. 20) ng/ml、(60. 10±18. 40) ng/ml、(36. 10±14. 60)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 30±2. 01) ng/ml、(20. 18±1. 32) ng/ml、(30. 20±15. 40)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生后14 d观察组患儿血清NSE水平为(20. 30±14. 30) ng/ml,与对照组的(21. 20±13. 50)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监测早期早产儿血清IL-6及NSE水平变化情况可对早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进行有效诊断,利于临床医师及时开展积极治疗,且各血清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价患儿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检测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揭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40例APACHEⅡ评分>12分的脓毒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IL-6水平。将这2组血清IL-6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将脓毒症组的IL-6水平与病人的预后、APACHEⅡ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组血清IL-6水平[(152.02±55.77)pg/m l],与正常对照组IL-6[(85.79±30.96)p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血清IL-6水平与病人的预后呈正相关(r=0.667,P=0.000),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85,P=0.002)。40例感染患者中有20例死亡,他们的血清IL-6水平[(186.20±48.74)pg/m l]较生存病例[(117.84±39.36)pg/m l]高(t=4.880,P=0.000)。结论脓毒症时,血清IL-6水平升高,其升高反应了感染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依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35例)、中度(42例)、重度(28例)。并选取92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及不同病情程度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和不同病情程度GCS评分,依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轻度、中度、重度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重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轻度(P<0.05);轻度、中度、重度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低于轻度,重度低于中度(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与GC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脑脊液急性期和恢复期的IL-6和TNF-α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检测NSE的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NSE和TNF-α3项指标的急性期水平分别为(83.5±22.9)ng/L、(13.6±4.5)μg/L和(57.4±15.6)μg/L,恢复期水平分别为(48.6±14.2)ng/L、(6.7±2.9)μg/L和(31.0±12.5)μg/L,急性期水平均明显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P<0.01);重症组3项指标明显高于轻症组,轻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项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联合2、3项检测能提高敏感性和准确性。结论 IL-6、NSE和TNF-α是评价病毒性脑炎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2、3项检测能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水平,并探讨NSE与颅脑损伤及其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9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皿清NSE水平,结合Glasgow昏迷和预后分级进行分析。结果重型、中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SE水平存在娃著性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和恢复良好组的血清NSE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与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较重要的颅脑损伤的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在肝性脑病时的意义。方法 :以ELISA法对4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清NSE水平进行了检测 ,并对不同肝病组、不同昏迷程度组的NSE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性脑病组NSE(46 .0 38± 2 4.2 6 0 ) μg/L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 (12 .12 7± 5 .6 73) μg/L及对照组 (10 .196± 3.2 37)μg/L ;肝硬化、亚急性重肝、急性重肝引起的肝性脑病患者血清NSE水平依次增高 (P <0 .0 5 ) ;肝性脑病四期患者NSE水平显著高于一、二期患者。结论 :肝性脑病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升高 ,肝硬化、亚重肝、急性重肝引起的肝性脑病患者NSE依次增高 :昏迷程度重者 ,NSE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方法观察组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35例,对照组为正常早产儿36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于生后1、7、14 d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L-6和NSE生后1、7 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IL-6和NSE的浓度在早期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IL-6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LU-Mltest半自动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30例未患脓毒症患儿和60例脓毒症患儿有效治疗前后血清PCT含量、IL-6含量及APACHEⅡ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变化和WBC计数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CT、IL-6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比较显示,脓毒症组PCT、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脓毒症组患儿体温变化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WBC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进展,PCT、IL-6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PCT和IL-6含量检测对患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内毒素、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6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44例、严重脓毒症组42例、脓毒症休克组20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88例和死亡组18例。对各组患者入ICU治疗24 h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Presepsin、内毒素、IL-6、PC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PLT水平逐渐降低,其他实验室指标水平逐渐升高(P<0.05)。患者PL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他实验室指标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Presepsin、内毒素、IL-6、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resepsin、内毒素、IL-6、PCT水平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5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关系.方法 EM组为EM患者74例(其中Ⅰ~Ⅱ期26例,Ⅲ~Ⅳ期48例),对照组为卵巢良性畸胎瘤或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4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腹腔液和血清IL-6、IL-15的水平.结果 EM组腹腔液和血清IL-6[(1017.81±361.98)ng/L和(455.47±161.52)ng/L]均高于对照组[(284.63±70.50)ng/L和(149.37±43.09)ng/L],EM组Ⅲ~Ⅳ期腹腔液和血清IL-6[(1253.44±189.63)ng/L和(556.50±93.34)ng/L]较Ⅰ~Ⅱ期[(582.81±107.75)ng/L和(268.96±63.48)ng/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液和血清IL-6呈正相关(r=0.950,P=0.01).EM组腹腔液IL-15[(333.45±63.94)ng/L]较对照组[(203.85±70.52)n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M组和对照组血清IL-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组Ⅲ~Ⅳ期腹腔液和血清IL-15与Ⅰ~Ⅱ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液IL-6、IL-15的改变可能与EM的发病机制有关,血清IL-6可能成为诊断EM并评估其分期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对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病情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10月于医院住院治疗且行IL-6检测的58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疑似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进行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将qSOFA评分≥2分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研究对象中选择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与研究组相匹配的未感染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脓毒症患者(SOFA评分≥2分)74例与非脓毒症患者(SOFA评分<2分)9例。7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休克患者7例,非脓毒症休克患者67例。比较患者血清IL-6水平在各组之间及不同SOFA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为[95.3(50.7,222.4)]pg/ml高于对照组[9.8(6.4,18.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为[90.7(51.3,222.4)]pg/ml高于非脓毒症患者的[20.5(9.2,98.0)]pg/ml(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为[2185.9(426.4,4762.6)] pg/ml高于非脓毒症休克组的[87.4(22.5,2012.5)] pg/ml(P<0.05);不同SOFA评分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L-6水平对于脓毒症的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价值,血清IL-6水平与不同SOFA评分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8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分级标准分为普通脓毒症组(n=38)、严重脓毒症组(不伴休克)(n=22)、脓毒症休克组(n=20),并纳入40例无感染者为对照组,比较四组受试者IL-6、PCT水平,ROC分析IL-6、PCT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建立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分析IL-6、PCT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普通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不伴休克)、脓毒症休克组血清IL-6、PCT水平与对照组(无感染者)对比均明显升高(P<0.05);普通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不伴休克)和脓毒症休克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IL-6、PCT以表达水平高低排序为脓毒症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不伴休克)>普通脓毒症组;ROC分析结果示IL-6、PCT的AUC分别为0.806(95%CI:0.96~10.61,P=0.000),0.892(95%CI:1.28~9.16,P=0.000),IL-6、PCT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61%、86.76%;90.35%、87.26%;IL-6>56.12 pg/mL、PCT>1.10 ng/mL在脓毒症预后预测模型中OR分别为:9.35(98%CI:1.96~8.92)、12.98(95%CI:0.89~12.39),是预测脓毒症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IL-6、PCT在脓毒症患者以及不同感染程度脓毒症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用于脓毒症早期诊断,提示能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7(IL-27)、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血清IL-27、CRP、PCT与脓毒血症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80例作为脓毒血症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非脓毒血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L-27、CRP、PCT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患者血清IL-27和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27诊断脓毒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7.58%、73.12%、62.13%、76.52%、0.753;CRP诊断脓毒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4.23%、64.35%、69.87%、53.24%、0.594;PCT诊断脓毒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9.03%、76.42%、79.58%、57.41%、0.845;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IL-27和PCT水平高于脓毒血症非休克患者(P<0.05);脓毒血症死亡患者血清IL-27和PCT水平高于脓毒血症存活患者(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L-27和PCT水平升高,IL-27和PCT在脓毒血症的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抑制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进行研究,入住ICU当天知情同意后行PICCO监测,并给予相应治疗.入住当天根据血流动力学分为两组,心脏指数<3 L/(min/m2)并且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800 ml/m2为心肌抑制组,其余为非心肌抑制组.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入住第1,3,5天收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MIF、B型钠尿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中,未发生心肌抑制22例(非心肌抑制组),发生心肌抑制20例(心肌抑制组);28 d时,生存20例(生存组),死亡22例(死亡组).死亡组第1,3,5天血清MIF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1天BNP、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3,5天BNP、cTnI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抑制组各时间点血清MIF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心肌抑制组[生存:8.70(3.53,16.80) μg/L比1.20(0.80,1.77) μg/L、2.30(1.33,8.40) μg/L比0.60(0.60,0.99) μg/L、0.50(0.31,2.50) μg/L比0.16(0.15,0.20) μg/L,死亡:11.43(8.10,17.16)μg/L比2.30(1.96,3.69) μg/L、9.70(6.55,14.65)μg/L比1.90(1.88,5.27) μg/L、7.50(5.15,14.20) μg/L比2.40(0.80,8.4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死亡患者血清MIF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MIF具有最大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52,当其截断点为0.65 μg/L时,其灵敏度为100%(22/22),特异度为85%(17/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APACHEⅡ评分是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而MIF不能独立预测28d病死率(P>0.05).结论 血清MIF水平升高提示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差,动态监测血清MIF变化有助于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抑制的预后和严重程度,但MIF不是预测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1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感染病原菌后血清CRP、IL-6及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分离出病原菌1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4株占59.1%,革兰阳性菌33株占18.7%,真菌39株占22.2%;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其次是哌拉西林和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次是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和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另外患者感染病原菌后血清CRP、IL-6以及IL-10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的体检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血清CRP、IL-6及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