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术后肝内复发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2013 年6 月四川省人民医院107 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术后发生肝内复发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复发后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抗病毒组(68 例)和对照组(39 例)。比较两组患者
复发后累积生存时间、复发后6 个月乙型肝炎-DNA(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HBe-Ag)及
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Kaplan-Meier 法统计两组患者的2 年生存率,Cox 回归模型分析与患者复发后
2 年生存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抗病毒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 个月(15.6 ~ 26.1 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
时间为14 个月(11.2 ~ 20.3 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病毒组1 和2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79.71% 和39.12%,对照组1 和2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8.41% 和1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
正规抗病毒治疗6 个月后,抗病毒组患者的HBV-DNA 拷贝数低于对照组(P <0.05)。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
原发肝癌的组学分化程度、复发肿瘤≥ 2 cm 及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肝癌患者肝内复发后2 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结论 对存在抗病毒治疗指征的肝癌术后肝内复发患者采用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积极的
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就病理进程而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慢性嗜肝病毒感染过程的延续。中国大陆地区80%的HCC具有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背景,80%是基于肝硬化背景发生的。针对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监测或筛查策略。临床诊断成立的HBV相关性HCC患者在治疗方案设计应注意3个原则:(1)积极清除实体肿瘤;(2)通过抗病毒等内科手段积极改善肝脏微环境,减少HCC的复发;(3)改善肝脏功能与全身机能状态;减少终末期肝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只有少数患者符合手术切除条件,且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70%。因此,让更多的HCC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以及降低术后复发率亟需更多的治疗手段支持。近年来,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的使用在晚期HCC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这也为HCC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向。本文就现有肝细胞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HBV阳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于我院行肝癌根治术的92例HBV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54例行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38例未行任何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肝功能、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住院期间死亡。观察组1、2、3年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肝功能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3年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72.2%,30.6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50.0%,25.0个月)(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HBV阳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的肝功能及生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谈到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大家都知道是威胁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更是毛骨悚然。因为在世界范围内HCC已是位居第三的肿瘤相关性致死性原因。目前HCC年发生人数已超过62.6万,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其发病率和肿瘤相关死亡率均在我国位居第二。由于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高,因此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导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约占70%左右,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而言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尽管手术切除HCC一直被认为是可能治愈的唯一方法,但70%~80%的患者在确诊HCC时多已为中晚期,或因肝硬化程度重、或肿瘤位置临近大血管、侵犯血管或存在肝外转移等因素,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行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介入医学科就诊的10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患者临床资料, 通过建立Cox回归模型, 探究各因素对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Cox回归模型显示, TACE次数对HCC患者的生存情况影响的P值为0.007<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行多次TACE术者的生存风险为行单次TACE术者的0.465倍;癌灶分布于肝左右叶P值为0.016, 生存风险较单分布于肝左或肝右叶高;NLR>3.97者P值约为0.05。结论 TACE次数、癌灶分布情况、NLR对行TACE治疗HCC患者的生存情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抗病毒治疗在伴高滴度HBV-DNA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伴高滴度HBV-DNA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伴高滴度HBV-DNA HCC术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切除,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拉米夫定(LAM) 100 mg/d?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期间肿瘤复发73例(78.49%),死亡65例(69.89%)?单纯手术切除组和手术切除联合抗病毒治疗组1?3?5年的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6.74%?44.19%?13.95%和88.25%?69.78%?28.7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4 3)?结论:肝癌根治术后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肿瘤复发率, 对术前 HBV-DNA高水平复制肝癌患者,宜尽早联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
Shen Junyi Qi Weili Dai Junlong Leng Shusheng Jiang Kangyi Zhang Yu Ran Shun Li Chuan Wen Tianfu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22,(3):301-308
Background: Hepatectom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beyond the Milan criteria is shown to be beneficial. However, a high rate of post-operative HCC recurrence hinders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the patient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impacts of tenofovir (TDF) and entecavir (ETV) on the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viral (HBV)-related HCC beyond the Milan criteria.Methods: Data pertaining to 153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patectomy and received antiviral therapy between J...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9-12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Mortalin表达水平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标本内的Mortalin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和Kaplan-Meier法分析Mortalin表达水平对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织Mortalin表达水平对术后复发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特异度为86.75%,灵敏度为85.07%,最佳判读值为2.14(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 ,将肝癌组织Mortalin相对表达水平2.14的患者纳入高表达组(n=69),而肝癌组织Mortalin相对表达水平2.14的患者纳入低表达组(n=81)。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组术后3年内有57例患者出现复发(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7.39%);低表达组术后3年内有10例患者出现复发(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7.65%),低表达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1,两组间复发风险比:10.9915,95%可信区间:6.6338~18.2119)。结论 肝癌组织Mortalin表达水平与肝癌术后复发显著相关,Mortalin表达水平升高则预示着术后早期复发,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术后抗病毒治疗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术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4、12、24及48周的肝功能、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24、48周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及HBV D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8周时肝功能指标均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48周时HBV DNA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48周时肝功能指标及HBV D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GIQLI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4、12、24及48周GIQLI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术后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与癌变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及乙型肝炎DNA(HBV DNA)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在肝硬化癌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66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和71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HBV DNA 含量进行检测;AFP-L3分离应用微量离心纯化柱,AFP-L3 和总AFP 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计算AFP-L3 在总AFP 中的百分含量。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患者的血清AFP-L3 和HBV DNA 阳性率分别为74.2% 及59.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FP-L3 和HBV DNA 阳性率分别为9.9% 及33.8%,癌变患者与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67 和8.806,P =0.000 和0.003),癌变患者均高于肝硬化患者;AFP-L3 和HBV DNA 的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748)。2 项指标并联检测诊断HCC 的敏感性高于单项AFP-L3 检测(χ2=6.371,P =0.012);两者串联诊断肝硬化癌变的特异性,与单独检测AFP-L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 =0.716)。结论 AFP-L3 及HBV DNA 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均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的重要标志物。AFP-L3 及HBV DNA 并联检测能够提高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敏感性,可以有效地减少癌变患者的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与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 2012 年收治的166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已行肝切除术。男性134 例,女性32 例;年龄32 ~ 73 岁;其中无肝硬化25例;小结节肝硬化(肝硬化结节≤ 3 mm)61 例;大结节肝硬化(肝硬化结节>3 mm)80 例。比较3 组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无肝硬化、肝硬化小结节及肝硬化大结节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肝硬化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优于肝硬化小结节及大结节组患者。肝硬化小结节组和肝硬化大结节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无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优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水平的特点.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135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表面抗原滴度及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检测,分析肝癌患者血清HBsAg滴度与HBV-DNA水平的特点.结果 在135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96.3%患者HBsAg阳性,HBsAg滴度在6 000-8 000 COI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28.8%);83.7%的患者可检测出HBV-DNA,在105-106 IU·mL-1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26.7%).结论 HBV复制是肝癌发生的关键因素,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滴度及HBV-DNA水平分别在6 000-8 000 COI、104-106 IU·mL-1所占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外生型肝癌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3例肝外生长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病变部位肝切除术疗效良好。结论外生型肝癌罕见.以上腹部包块或腹痛为主要表现。病一睛进展相对缓慢,肿瘤切除率高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Qin Wang Jun Zhou Dewu Zhong Qunwei Wang Jiangsheng Huang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2013,18(1):59
Backgrou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fifth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men and the seventh in women and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CC and establishing more effective therapies are critical and urgent issues. Our objective was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ferroporti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tissue samp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roportin expression and HCC characteristics.Methods
Sixty HCC tissu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ara-cancer liver tissues (PCLT) were obtained from sixty HCC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hepatectomy in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Ten normal liver tissue samples were also obtained as a control.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ferroportin expression in HC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roportin expression and HCC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lso was analyz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IHC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scoring criteria were met according to the staining intensity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staining cells. Western blott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ferroportin in HCC cell lines.Results
Ferroportin expression in HCC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to PCLT and normal liver tissue (P <0.05). Moreover, ferroportin expression was related to liver cancer cell de-differentiation, the severity degree in TNM staging, Edmondson-Steiner grading, intrahepatic metastasis and portal vein invasion. In addition, high expression of ferroportin was observed in normal human liver cell lines L02 and HL7702, whereas weak positive expression and even negative expression of ferroportin were observed in HCC cell lines FOCUS, MHCC-97H, HepG2 and SMMC-7721. Furthermore, among the four kinds of HCC cell line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ferroportin was the lowest in MHCC-97H cells.Conclusions
Ferroportin expression level declines along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cancer, suggesting that the reduction of ferroportin may serve as an important marker for poor HCC prognosis and as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相似文献19.
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30例肝内胆管癌(ICC)患者,30例乙肝后肝硬化(LC)患者,30例转移性肝癌(MCA)患者,30例健康者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蛋白的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含量。 HCC组患者血清GPC3蛋白、AF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以3.5μg/L为诊断界值时,GPC3对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6.7%。 AFP联合GPC3后能将HCC的检出率由73.3%提高到88.3%。血清GPC3的浓度与患者HBV感染情况以及肿瘤大小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肿瘤数目以及门脉癌栓无关。血清GPC3对HCC的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AFP检测可以提高HCC的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