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定植及感染产毒艰难梭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所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入院的成年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48 h内、入院后每周及发生腹泻时分别采集粪便标本,本研究的主要临床结局是发生艰难梭菌感染(CDI),未发生CDI的患者随访至出院或死亡。对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培养及毒素基因检测,对所有的产毒艰难梭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从41名患者的粪便中培养分离出产毒艰难梭菌共计50株,其中,30株菌株tcdA及tcdB阳性,占60.00%;17株菌株仅tcdB阳性,占34.00%;3株菌株tcdA、tcdB及cdtA-cdtB均阳性,占6.00%。7名患者发生CDI,CDI发病率为4.35%,其中6名患者在入院时定植产毒艰难梭菌。将分离的50株产毒艰难梭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共分析出14个ST分型,其中3株二元毒素阳性菌株均为ST5型。研究期间,患者4与患者31、患者13与患者19检测到相同的ST型,且居住过同一病房或床位。结论 本研究未分离到高毒力菌株ST1/RT027型或ST11...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18-2020年昆明地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特征进行分析, 为后续监测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8-2020年云南省4家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388份,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艰难梭菌粪便毒素基因检测, 对结果阳性的粪便标本进行菌株的分离, 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菌株。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毒素阳性和菌株分离阳性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艰难梭菌阳性与其他病原共感染的情况。结果 388份粪便标本中, 艰难梭菌内参tpi基因阳性标本47份, 总阳性率为12.11%。其中, 非产毒艰难梭菌4份(8.51%), 产毒艰难梭菌43份(91.49%)。47份阳性标本分离得到18株艰难梭菌, 阳性标本的分离率为38.30%。其中tcdA、tcdB、tcdC、tcdR和tcdE基因均为阳性的菌株14株。18株艰难梭菌的二元毒素均为阴性。所有分离菌株的MLST结果共形成10种序列型(ST), 其中ST37型5株(27.78%);ST129、ST3、ST54和ST2型各2株;ST35、ST532、ST48、ST27和ST3...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1)
目的回顾性研究三甲综合性医院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及治疗。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852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和药敏试验,对艰难梭菌培养阳性的108株菌株进行毒素基因(tcdA、tcd B)的PCR检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ICU腹泻患者感染艰难梭菌的影响因素。结果艰难梭菌阳性率为12.68%(108/852),毒素基因tcd A和tcd B均阳性占89.81%(97/108)。多位点序列分型分离出33种ST型,主要为ST54型(17.59%)、ST3型(15.74%)、ST8型(8.33%)、ST2型(7.41%)和ST35型(6.48%),eBURST分析33个ST型无明显的同源性。性别(男性)、年龄和APACHE II评分是ICU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消化内科、ICU、康复科和血液科为检出艰难梭菌感染最多的科室。甲硝唑和万古霉素保持高度敏感,无耐药菌株检出。108例CDI中41例采用非药物治疗,其中好转33例,无效6例,死亡2例。病情较重行药物治疗67例,选择甲硝唑加/不加万古霉素抗CDI治疗,其中好转56例,无效7例,死亡4例。结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但无高产毒株检出,无证据表明存在艰难梭菌感染的传播和暴发流行,多个科室应列为艰难梭菌感染的感控哨点科室,应规范标本送检,提高送检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CDI)状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530份腹泻粪便标本,进行厌氧培养、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毒素基因,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CDI组36例∶非CDI组72例)临床病历资料,分析CDI危险因素。结果 530份粪便中检出艰难梭菌(CD)38株(检出率7.2%,38/530),产毒型CD 36株(感染率6.8%,36/530),以tcdA+tcdB+为主(29株,80.6%),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I独立危险因素为有六个月内住院史(OR=5.612,95%CI 1.520~20.720,P=0.010)、患有胃肠道疾病(OR=4.240,95%CI 1.189~15.123,P=0.026)和患有肝胆疾病(OR=6.253,95%CI 1.671~23.405,P=0.006)。结论 为预防CDI,建议临床对具有六个月内住院经历、罹患消化道疾病、肝胆疾病独立危险因素患者进行早期识别,以预防艰难梭菌在医院感染及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老年人群粪便中艰难梭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分子型别特征研究,分析其规律特征,为积极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老年人群艰难梭菌感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不同老年人群的粪便样本,厌氧培养艰难梭菌,并使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毒素基因A、B和二元毒素检测、核糖体分型的方法,对老年人群分离的艰难梭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16名老年人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艰难梭菌;MLST分型得到32个型别,其中ST3、ST2、ST35、ST11为主要型别,新发现型别ST332及ST473;老年人群中艰难梭菌以产A毒素、B毒素并二元毒素阴性的菌株为主;经核糖体分型鉴定其中1株为RT027型(ST1型),发现6株RT078型(ST11型),RT001型最为常见。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是艰难梭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老年人群分离的艰难梭菌多为产毒株,ST37型非主要型别,与以往报道略有不同,并发现引起暴发流行的高毒株,应注重加强老年人群的艰难梭菌检测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艰难梭菌进行筛查和不同时期检出率的比较,了解某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2—12月和2011年4—7月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06份,进行厌氧培养和API鉴定,对培养鉴定获得的菌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进行A、B毒素及二元毒素基因检测;酶联荧光免疫法检测毒素A/B。结果 106份标本中,厌氧培养艰难梭菌阳性16株(15.09%)。16株菌经PCR扩增,A、B毒素均阳性,二元毒素均阴性。直接毒素A/B检测阳性率为12.26%(13/106),与厌氧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2009年2—12月和2011年4—7月两个时期的标本厌氧培养艰难梭菌阳性率分别为22.81%(13/57)、6.12%(3/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毒素A/B检出率分别为17.54%(10/57)、6.12%(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P〉0.05)。艰难梭菌检测阳性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过头孢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广谱青霉素、克林霉素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结论该院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比较严重,抗菌药物的使用是诱使艰难梭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5)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评价我国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的感染情况,为艰难梭菌的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建库至2016年9月发表的有关我国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情况的研究文献,参考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研究质量评价准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科室、地区和性别执行亚组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感染率进行合并,并用敏感性分析及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总样本量为9 600人,艰难梭菌整体合并感染率为19%(95%CI:16~22),抗菌药物相关腹泻患者的艰难梭菌感染率为19%(95%CI:13~24);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科室类别、地区、性别的患者,其艰难梭菌感染率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率较高,医院需加强对重点人群艰难梭菌感染的防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9)
目的调查苏州市腹泻患儿艰难梭菌感染(CDI)的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降低其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年6-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腹泻患儿共1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艰难梭菌看家基因tpi及A/B毒素基因tcdA/tcdB进行艰难梭菌初筛及致病性诊断,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在176例腹泻患儿中初筛艰难梭菌阳性34例,阳性率为19.32%,确诊CDI 22例,感染率12.50%,其中男性占59.09%、女性占40.91%;统计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及有无抗菌药物应用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患儿中艰难梭菌感染率较高,艰难梭菌感染率与患儿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及抗菌药物应用史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毒素AB测定在医院腹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IDAS艰难梭菌AB毒素检测试剂对某院47例住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毒素检测,并结合细菌常规培养、临床资料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7例腹泻患者中,7例(14.89%)艰难梭菌毒素检测阳性,此7例阳性结果均与临床诊断和/或治疗相符。结论该院艰难梭菌感染形势较为严峻,VIDAS艰难梭菌AB毒素检测可提供简单、准确、快速的检测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患者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艰难梭菌带菌及感染状况,分析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高艰难梭菌分离率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收集20例要求做粪便培养的患者标本,采用艰难梭菌毒素A/B检测试剂盒进行毒素检测,对标本进行厌氧培养与分离,并进行耐氧实验,用API 20A生化条进行确证.结果 20例患者经艰难梭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后,8株疑似菌落进行涂片镜检和耐氧实验,6株革兰阳性杆菌耐氧实验阳性,再经API 20A鉴定,4株为艰难梭菌,占所有患者的20%;毒素阳性1例,占5%.结论艰难梭菌的感染与某些内科基础性疾病的存在相关;水样的粪便标本更易于培养出艰难梭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