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武威市包虫病疫情流行特征,为武威市制定包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5年武威市包虫病疫情发病资料,了解发病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1—2015年武威市累计报告包虫病确诊病例360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3.95/10万,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5.03,P0.05);武威市三县一区(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和天祝县)均有包虫病病例分布,其中凉州区41例(11.39%)、古浪县33例(9.17%)、民勤县34例(9.44%),天祝县报告252例(70.00%),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8.73,P0.05);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0.96;年龄范围为18~82岁,平均年龄51岁;不同职业中牧民报告病例198例、占55.00%,农民107例、占29.72%,其他职业55例、占15.28%,不同职业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36.57,P0.05)。结论武威市包虫病发病率总体处于散发水平,成人是主要的发病群体,天祝县包虫病疫情较为严重,疫情总体有从牧区向农业区和城区扩散的趋势,应重点针对牧区及机会性接触率较高的成年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并落实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原因,指导今后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工作。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4年新疆策勒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结果 6年间策勒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72例,年均发病率29.597/10万,其中2009年发病率最高,发病145例、发病率92.397/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发病3例、发病率1.881/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21,P0.05);发病季节特征明显,每年春季4—5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174例、占总发病的63.97%,9—10月发病最少,仅发病5例、占总发病的1.84%;2014年全年均有发病,2009年、2014年出现过暴发流行;报告发病数前三位的是努尔乡、策勒镇、策勒乡;男女发病数性别比1.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8,P0.05);病例年龄分布以小年龄组为主,5岁~组发病102例、占病例总数的37.50%;10岁~组发病92例、占病例总数的33.82%;报告病例数最多为学生,发病190例、占总病例数的69.85%。结论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率是防止疫情发生的主要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做好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理,能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5─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的报表数据,分析2005─2014年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4年武威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 875例,年平均发病率37.74/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3─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月,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6,P0.05);发病集中在2~15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91.24%,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5,P0.05);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占病例总数的77.76%,不同职业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484.55,P0.05);男性发病4 363例,女性发病2 512例,男女性别比1.73∶1,不同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5,P0.05)。结论武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在疫情高发季节针对目标人群开展"麻腮风"联合疫苗的接种及疫情干预,可有效地控制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8—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资料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22年南平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利用季节指数法分析疫情变化规律。结果 2008—2022年南平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5 178例,无死亡病例;以2011—2012年为高峰年,年均发病率为12.72/10万,年均降幅14.09%;总体疫情呈先升后降趋势,近3年疫情处于低位且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总体疫情分布呈现明显单峰型,4—7月为高峰(占53.61%),且以6月最高(15.30%);总体疫情4—7月季节指数高于100%和第二季度季节指数高于100%,属于流行季。各地年均发病率在5.67/10万~43.4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837.110,P<0.001),年均发病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光泽县、邵武市、延平区。男女性别比为1.68∶1,男性年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001,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用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20年绵阳市涪城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 7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7.80/10万,无死亡病例,无暴发疫情,不同年度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000.68,P0.001)。城区报告发病3 654例(76.94%),报告发病率为61.45/10万,乡镇报告发病1 095例(23.06%),发病率为27.45/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χ~2=577.79,P0.001);时间以4~8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主,形成2个发病高峰。报告病例中,男性发病2 822例(59.42%),发病率为56.36/10万;女性发病1927例(40.58%),发病率为39.10/10万,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6∶1,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54.78,P0.001);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2 390例,50.33%),发病率为436.00/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52,P0.001);职业以学生、托幼儿童发病为主。结论涪城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应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同时开展监测,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与策略,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甘肃省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0年白银市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5—2020年白银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 301例,年均发病率20.74/10万;每年4—7月、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73.89%;发病率男性(31.29/10万)高于女性(20.69/10万),主要集中在4~15岁组,占病例总数的79.45%;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5.21%;平川区年均发病率(38.20/10万)高于其他县(区);报告21起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2005—2020年白银市流行性腮腺炎整体发病趋势与甘肃省一致;可考虑全市每年开展一次小学新入学儿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强化免疫,并重点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前后新疆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纳入免疫规划前)与2008—2015年(纳入免疫规划后)新疆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和2008—2015年新疆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69/10万和37.65/10万;三间分布流行病学特征未改变,表现为春季和秋末冬季2个发病高峰,5~1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结论 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新疆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成效显著,应继续落实好MMR免疫接种策略,提高免疫接种率,减少发病数;加大腮腺炎疫情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吐鲁番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3年吐鲁番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结果 6年间吐鲁番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70例,年均发病率51.223/10万;发病地区前三名分别是亚尔乡、高昌路街道、葡萄乡;男女发病性别比1.32∶1;全年均有发病,2011年底至2012年初有一次暴发流行,造成病例数急剧增多;发病主要以15岁以下青少年为主,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分别占病例报告总数的60.23%、16.44%和15.52%。结论加强对吐鲁番市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监测及疫苗接种,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2014年新疆精河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了解并掌握其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4年精河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其时间、性别、年龄、职业和地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2010—2014年精河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1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84.6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45,P0.001);男女发病比1.44∶1,不同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0,P0.001);5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18.90%;发病主要年龄组为0~14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2.89%;以学生、托幼儿童居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8.97%和25.36%;精河县7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居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精河镇、大河沿子镇、茫丁乡,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2.79%、23.91%和19.71%。结论精河县应提高疫苗免疫覆盖率,进一步做好常规疫苗查漏补种及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在重要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的疫情及时发现、及早处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6年甘肃省武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效果,为今后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6年武威市报告的传染病疫情数据。结果 2016年武威市共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17种6 724例,平均发病率369.49/10万,死亡5例、死亡率为0.2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男性(416.29/10万)高于女性(323.90/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5: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发病率最高为50岁~组、占发病总数的18.71%,最低为10岁~组、占2.13%;凉州区报告发病率最高(430.91/10万),占发病总数的64.93%,古浪县最低(249.29/10万)、占14.4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6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9.41%,2月最低、占7.01%;报告发病数位居前五位的疾病顺位为病毒性肝炎(2 963例)、肺结核病(1 38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614例)、手足口病(477例)和梅毒(342例),占发病总数的85.92%。结论甘肃省武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趋于平稳,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病是目前防控的重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11-2020年手足口病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11-2020年武威市手足口病病例8 285例,年均发病率45.46/10万,男性发病率(54.42/10万)高于女性(35.9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404,P<0.05);报告发病率凉州区最高(61.54/10万)、古浪县次之(32.69/10万)、民勤县最低(6.22/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581.410,P<0.05);以5岁及以下人群为主;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5-7月发病为主.结论 武威市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5岁及以下人群,且男女性发病不同;应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学龄前儿童养成卫生习惯,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学校卫生,可有效地降低武威市手足口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2年甘肃省武威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2年武威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武威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 190例,报告发病率为120.35/10万,报告重症病例17例,其中死亡1例,死亡率0.06/10万;男性患者1 437例,女性753例,男女比例为1.91∶1;武威市4个县(区)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其中以人口众多的凉州区为高发区;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以6、7、8月较为集中,为发病高峰期。结论武威市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和人群特征,防控重点应以托幼儿童为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8—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4年武威市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报告的乙型肝炎情况,了解其发病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4年武威市共报告乙型肝炎57 230例,其中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6.27/10万和0.15/100万,2008—2014年乙型肝炎发病率和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构成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1—3月病例较多、而9—11月病例较少,各区(县)年均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凉州区564.23/10万、古浪县374.48/10万、天祝县311.68/10万和民勤县182.78/10万,不同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 813.138,P0.05),2008—2014年报告病例男女比例1.45∶1,主要集中在20~49岁(64.45%),19岁以下和30~39岁人群报告比例逐年降低,报告发病职业构成前三位依次为农民(民工,65.95%)、学生(13.22%)和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5.27%),各年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804.384,P0.05),学生、工人以及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报告发病比例呈降低趋势,而农民(民工)报告发病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武威市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农民(民工)构成比例增加,应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以及乙型肝炎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011—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发病规律,建立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并预测武威市HFMD发病率,对当地的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估,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19整理原始数据,计算月发病率,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使用R 4.1.0软件建立HFMD月发病率的ARIMA模型,利用ARIMA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 2011—2021年武威市累计报告HFMD病例8 46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3.87/10万,其中男性5 205例、占61.50%,女性3 264例、占38.50%;以5岁以下组(占90.01%)和散居儿童(占63.10%)发病为主;2011—2021年武威市HFMD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模型构建结果显示,ARIMA(0,0,1)(2,1,1)12为最优模型,其参数平均绝对比例误差(MASE)为0.892,均方根误差(RMSE)为5.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威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5—2020年武威市报告的风疹病例相关资料,以EXCEL 2007整理数据、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2020年,武威市累计报告风疹病例2091例,年均发病率7.05/10万,波动在0.00/10万~61.67/10万;4—7月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1.21%;年均发病率天祝县最高(26.29/10万);职业以学生为主、占69.44%。结论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含风疹成份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有效阻断了风疹病毒的传播,武威市风疹呈持续散发,每3~5年流行1次的规律不明显;应继续做好适龄儿童风疹疫苗接种和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天祝县应适时组织开展初、高中学生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云南省钩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1年云南省钩体病疫情资料,采用SPSS 22.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和图表的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 2011—2021年云南省累计报告钩体病733例,年均发病率为0.142 7/10万,无死亡病例。11年间钩体病的总体发病率不全相同(χ2=777.017,P<0.001)。发病率最高为2014年(224例,0.482 0/10万),最低为2020年(0例,0.000 0/10万)。全年除1月外均有病例报告,5月开始发病数显著上升,8月达发病高峰,5—10月为高发季(658例,89.77%)。全省16个州(市)中有12个州(市)报告钩体病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65例)、普洱市(187例)、临沧市(186例),占总病例的87.04%。所有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20~54岁青年和中年发病最多(599例,81.72%)。职业分布中农民最多(572例,78.04%),其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4月收集2013—2017年武威市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有关资料,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描述性分析武威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3—2017年武威市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778例,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26,P<0.05);发病高峰集中在5—9月,7月(16.20%)最高、12月(3.34%)最低;病例构成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16,P<0.05);15~64岁男性(χ^2=1206.82)和女性(χ^2=352.62)病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均P<0.05);以农民为主、占72.62%,构成比由2013年的37.50%先上升到2015年的82.12%后,自2016年开始逐年下降,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8,P<0.05)。结论武威市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和严进宽出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主动免疫,以遏制疫情迅速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甘肃省庆阳市风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风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1—2021年庆阳市风疹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011—2021年庆阳市共报告风疹确诊病例304例,报告发病率为1.21/10万,其中2011—2013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9.857,P<0.05),2015年报告发病率出现小高峰(0.49/10万),2016—2018年保持低水平流行趋势(趋势χ2=5.148,P<0.05),2019年发病率达历史最高值(11.1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各县(区)均有确诊病例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为西峰区(2.48/10万)、环县(1.69/10万)和正宁县(1.66/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报告284例、占病例总数的93.42%;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16∶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1.30/10万)高于女性(1.17/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水痘流行特征,为防控水痘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水痘病例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7—2022年伊犁州共报告水痘病例15 406例,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 086.356,P<0.001),年均报告发病率89.94/10万。每年第二季度为发病小高峰,第四季度达到最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依次为伊宁市、昭苏县、察布查尔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1.658,P<0.001),以0~19岁人群为主、占86.90%,其中5~9岁儿童最多、占36.47%;职业以学生(占58.59%)、托幼儿童(占20.82%)为主。结论 伊犁州水痘发病率逐年下降;学校及托幼机构是水痘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报告审核,针对性开展培训和宣教等措施,以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5—2017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下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阿克苏地区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5—2017年阿克苏地区共报告病例5 635例、年均发病率16.38/10万,发病率2005年最高(39.29/10万)、2014年最低(3.12/10万);呈季节性发病、4—7月和11月—次年1月为高峰期,库车县发病数最多(1 669例)、发病率最高(29.26/10万);以学龄儿童为主,7岁发病率最高(156.42/10万);男性发病率(20.47/10万)高于女性(15.61/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6 8, P0.05)。结论阿克苏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阿克苏地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