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总结应用经皮穿刺留置腹膜透析(腹透)管在先心病术后患儿行腹膜透析治疗时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2006年9月至2014年9月,18例先心病婴幼儿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减行腹透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月~16个月,体重4.5~15kg。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11例,姑息手术7例。腹透导管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至盆腔最低点。腹透期间动态检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等变化。结果 全组死亡3例(病死率 16.7%),其中1例尿量已经恢复(尿量>1 ml/kg),但肾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治愈13例,患儿住院期间尿量和肾功能恢复正常。将死亡组与治愈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治愈组和死亡组在腹膜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死亡组行腹膜透析时间较晚,并且腹透效果不理想。结论 先心病术后患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减时,需早期行腹透治疗。经皮穿刺留置腹透导管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肯定,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Down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患儿行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探讨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合并Down综合征患儿的围术期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Down综合征患儿1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准备、饮食准备、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术前氧疗)、术后护理(包括循环系统的监测、呼吸系统的监测、管路护理、营养管理、疼痛护理)、出院康复指导等围术期的护理对策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术前积极准备、术后精心护理,1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Down综合征患儿中无死亡,均治愈康复出院,随访3~12个月,均得到健康需求的改善。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Down综合征患儿实施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策,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康复指导等完善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显著,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满意度,达到和正常先心病患儿同样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防止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对策.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收住的65例先心病患儿,对体外循环术后的资料进行分析,从术前、术后及带气管插管的护理、拔管时及拔管后呼吸道的护理等方面探讨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结果 全组65例患儿,呼吸道并发症5例,其中肺不张2例.呼吸道梗阻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加强婴幼儿先心病的术后监护,合理地使用呼吸机,术后注意呼吸道的管理,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706例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12月~2005年9月手术治疗婴幼儿VSD706例,男417例,女289例,月龄0.067~36个月,平均(14.6±8.7)月。体重3~22.5kg,平均(10.8±8.3)kg,小于10kg者476例(67.4%)。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必要时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及改良超滤技术。直视缝合436例,补片修补270例。干下型VSD应早期手术,防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术后应重视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监护与治疗,重视对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结果术后30d内死亡18例(其中11例年龄小于6个月),死亡率2.55%,晚期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1.2%。结论婴幼儿VSD修补术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小于6个月龄以内的低体重婴儿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呼吸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呼吸管理的方法与经验。方法:总结20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管理的经验。患儿年龄4~36个月,平均(15.82±8.33)个月;体质量4~16 kg,平均(12.64±3.12)kg。所有患儿均行根治手术,术后均送至心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均选择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VC)。结果:全组死亡8例(3.88%),其中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呼吸功能衰竭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5~336)h,平均(19.22±21.35)h;ICU停留时间(2~17)d,平均(4.28±2.76)d;术后住院(10~27)d,平均(13.15±6.16)d。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者18例(8.73%),痰培养阳性16例(7.77%),血培养阳性2例(0.97%),肺不张10例(4.85%),再次插管4例(1.94%),198例患儿随访1~60个月恢复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采用合理的呼吸管理方法是降低术后因呼吸功能衰竭引起患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外科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院心外科行心脏手术的婴幼儿临床资料,其中41例患儿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或心功能不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对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部分患儿肾功能渐恢复,腹膜透析时间(5.92±4.74)d,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12例,最常见是肺部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腹膜透析没有直接引起死亡事件。结论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少且不严重,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或心功能不全时可及早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与杂交技术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1年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1998-01至2009-12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小婴儿127例,年龄2天~12个月,平均年龄(5.7±0.3)个月,其中新生儿18例.127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和肺动脉瓣病变情况分组.将75例传统外科手术患儿,分为肺动脉瓣闭锁外科手术组(A1组,13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PS)外科手术组(A2组,62例);将52例杂交技术患儿,分为肺动脉瓣闭锁杂交技术组(B1组,25例),重度PS杂交技术组(B2组,27例).并对住院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结果:127例患儿住院死亡12例(A1组4例,A2组8例,B1、B2组均为0).存活出院的115例患者中,可随访到10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4.1±26.4(1~102)个月.杂交技术有5例远期死亡,传统外科手术无远期死亡.结论:开胸经心室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可提高围术期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为远期双心室矫治创造条件.同期加行改良体肺分流,对新生儿和右心室发育较差的患儿是重要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患儿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完成初次肝移植的41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活体肝移植28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13例。活体与DCD肝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67~90个月和15~56个月,总结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 41例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血管并发症、腹腔出血、肠穿孔、排斥反应、感染并发症等。DCD肝移植组肝动脉栓塞(HA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活体肝移植组(P=0.02)。围手术期死亡10例,其中活体肝移植组4例,包括HAT 1例;因HAT再次行DCD肝移植1例,后因原发肝无功能死亡;呕吐窒息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DCD肝移植死亡6例,包括HAT 1例;肺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1例;肠漏后感染性休克1例;循环衰竭1例;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原发肝无功能1例。随访期活体肝移植死亡4例,包括肝静脉狭窄2例;胆道感染1例;胆道狭窄1例。DCD肝移植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胆道闭锁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多样,是影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及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改善肝移植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 对55例婴儿先心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55例患儿,2例死于低心排合并。肾衰,其余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6.4%。结论 先心病婴儿经过精心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明显减少了肺部并发症,提高了婴儿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5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 5 3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男 336例 ,女 2 0 1例 ,年龄 1~ 36 (平均 13 2± 9 4 )个月。结果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 36例 ,死亡率 6 7% ;其中 1999年 1月至12月的 185例患儿中死亡 8例 ,死亡率 4 3%。婴幼儿的死亡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 <1岁的患儿较高 ,其中 1~ 6个月的患儿最高 (16 3% ) ;7~ 12个月的患儿死亡率 (8 1% ) ,13~ 2 4个月的患儿死亡率(6 3% ) ,2 5~ 36个月的患儿术后死亡率 (3 7% )。在死亡原因方面 ,以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婴幼儿比例最高 ,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 5 0 % (18 36 ) ,其次是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的婴幼儿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33 3% (12 36 ) ,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占 11 1% (4 36 ) ,死于多脏器衰竭变竭的占 5 5 % (2 36 )。结论 :婴幼儿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年龄越小死亡越高 ,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比例较高 ;因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应加强术中的心脏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与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为133例,年龄5 ̄36个月,体重6 ̄15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全组非体外循环动脉导管结扎术29例;体外循环手术104例,包括室间隔缺损、继发孔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法乐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并右室流出道梗阻和其他复合畸形。结果全组术后住院死亡6例,死亡率4.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出血等。死亡原因包括重度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等。结论心外科、心儿科、麻醉科等人员的密切配合,心内、外科镶嵌治疗成为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围术期处理对策.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115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男性73例,女性42例,年龄3个月至3岁,体重3.5~20.0 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54例,法洛四联症(TOF)1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VSD+ASD)10例,房间隔缺损(ASD)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肺动脉瓣狭窄(PS)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VSD+PDA)5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4例,右室双出口(DORV)3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CoA+VSD)1例.结果全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4.3%.死亡原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肺高压危象2例,呼吸道梗阻2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婴幼儿期外科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根据婴幼儿生理、病理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对策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新生儿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监护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病情危重,或解剖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婴幼儿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手术年龄,手术方法 ,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和治疗效果.结果 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占23.3%(7/30);术中16例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其中12例行食道超声监测(体质量>5 kg),4例行剑突下超声监测;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 强调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重要性,积极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拔管后序贯无创的疗效和无创通气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入住我院ICU的95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年龄≤1岁,体重≤10 kg),665例患儿顺利脱机拔管,未行无创通气和二次气管插管治疗,286例患儿使用无创通气(NIV)治疗.将286例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患几分为2组,一组为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直接无创通气治疗称为序贯无创组(155例),另一组为拔管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表现后给予无创通气治疗称为非序贯无创组(131例).观察非序贯组无创通气治疗前,治疗后1h、2h、3h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气分析(PH、PO2、PCO2)值的变化,比较序贯无创通气组和非序贯无创通气组的并发症、无创通气使用时间、再次使用气管插管的比率、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结果 序贯无创组中有12例患儿出现严重呼吸衰竭不能改善,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其中3例患儿因严重的心功能衰竭死亡,另9例患儿痊愈出院.非序贯组中有20例患儿出现严重呼吸衰竭不能改善,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其中4例患儿出现严重心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儿出现MODS死亡,余14例痊愈出院.序贯无创组的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无创通气使用时间和死亡率与非序贯组相当,但序贯组的二次插管率、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较非序贯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通气可以治疗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序贯无创通气在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能降低二次插管率,缩短ICU停留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34例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了34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右肺上叶袖状切除14例,右中下肺叶袖状切除4例,左肺上叶袖状切除10例,左肺下叶袖状切除6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并发症肺部感染14.7%(5/34),心律失常11.8%(4/34)。结论:支气管袖状肺叶除术提高了中心型肺癌的手术切除率,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提高了肺癌的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且不合并严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9月~2006年12月15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围术期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矫治,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采用膜肺、呼气末正压(PEEP)等。结果经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全组1例死于右心衰竭,其余病例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术前评估和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o evaluate rates of rehospitalisation due to respiratory illness in preterm infants of 29-36 weeks gestation without chronic lung disease. PATIENTS AND METHODS: Retrospective single centre cohort study including infants from 1998 to 1999 with follow-up over two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seasons. RESULTS: Of 435 infants included 61 infants (14%) experienced 78 rehospitalisations. The overall RSV attack rate was 4.4% over two consecutive RSV seasons for infants below 6 months of age at onset of RSV season (7.7 and 1.1%, respectively, p=0.015),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nfants of 29-32 and 33-36 weeks gestational age (10.5% vs. 2.3%, p=0.008). None of the infants need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r admission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nfants with RSV infection were younger of age (mean 4.2 vs. 8.2 months; p=0.015), had longer stays at the hospital (11.5 vs. 7.0 days; p=0.006), and more severe courses of disease (score 3.0 vs. 1.8; p<0.001). Additional risk factors for RSV infection were multiple gestation (OR 5.5; CI 95% 1.439-21.028) a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R 4.2; CI 95% 1.005-17.669). CONCLUSION: The total burden of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RSV infection in this population was low. A lower gestational age, multiple gestation, a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RS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Lung resection for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 is controversial. Neutropenia, thrombopenia and poor general condition may increase peri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the redeeming benefit is questionable. Therefore we analyzed short- and long-term outcome after lung resection for IPA. METHODS: 41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 underwent lung resection for suspected IPA: lobectomy (23 patients), wedge-resection (16) and enucleation (2). RESULTS: 4 (10%) patients developed major complications: pleural aspergillosis, bronchial stump insufficiency, severe bleeding, ARDS. 11 (27%) patients showed minor complications: pleural effusion (6), pneumothorax (2), seroma (2) and hematothorax (1). 30-day mortality was 10 % (4 of 41 patients): two died of bacterial septicemia, two of disseminated aspergillosis. One (2%) death was possibly surgery-related. IPA was cleared in 87% of patients, fungal relapse occurred in 4 (10%) patients. Overall survival was 65%, 58% and 40% at 6 months, 12 months and 5 years. CONCLUSION: Lung resection for IPA even in profound cytopenia is feasible with acceptabl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ungal infection can be cured in more than 80 % of patients. Long-term outcome can be achieved if the hematological disease is under contro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64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治疗。患儿年龄3个月至3岁,平均8.8个月,体重5-10kg,平均7.6kg。8例全麻下手术,56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正术。体外循环手术的患儿术中全部采用超滤技术,术后ICU常规监护。结果全组体外循环转机时间42-189(98.5±45.6)min。阻断时间23-158min,ICU住院时间2~38d,呼吸机使用时间(89.63~40.24)h。围手术期死亡1例,占1.5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综合征。其他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肺不张8例,延迟关胸1例,出血2例,室间隔残余分流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提高体外循环水平,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加强术后治疗可以减少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