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盂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120例15岁以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于孟鲁司特钠联合西替利嗪、雷诺考特鼻腔喷剂治疗,对照组不用孟鲁司特钠,其他用药相同,2周为一疗程.结果 两组均有效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和有效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微量元素、通气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0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在加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慢性鼻窦炎3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例=194)和观察组(例=193),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研究组予以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比较分析二组的疗效差异以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有效率较高(P<0.05),不良反应较少(P<0.05);研究组血清IL-4、IFN-γ及TNF-α水平较低(P<0.05);研究组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及头面部疼痛评分较低(P<0.05),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较低(P<0.05),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 联合应用通窍鼻炎颗粒与孟鲁斯特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成人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9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33例。其中A组单纯给予氮卓斯汀鼻喷剂,每次每鼻孔1揿,每日早晚各1次;B组单纯给予孟鲁司特10 mg口服,每晚1次;C组为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剂量、用法于A、B组相同。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临床症状总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改善情况。结果 3组临床症状总分及生活质量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且C组临床症状总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改善情况均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成人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有协同作用,较单独使用两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30例,按照腺样体大小分为轻度12例、中度11例、重度7例三组,同时按照有无变应性鼻炎分为伴变应性鼻炎组19例和不伴变应性鼻炎组11例。患者的症状评分根据Carlos O’Connor-Reina的家长调查问卷获得。结果轻度组中有效率91.7%(11/12),中度组有效率63.6%(7/11),重度组有效率14.3%(1/7)。伴变应性鼻炎组有效率73.7%(14/19),不伴变应性鼻炎组有效率36.4%(4/11)。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是非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一个较好的方法,但各组效果不一。轻度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好,重度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差。对于伴有变应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接受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出100例,按照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每组各5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的缓解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4.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7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缓解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有效缓解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鼻腔黏膜水肿消退、色泽恢复快,疗效显著,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西替利嗪对小儿变应性鼻炎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1,IL-4)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2~6岁5 mg/次,>6岁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魯司特钠,2~5岁4 mg,6~12岁5 mg,>12岁10 mg,每晚睡前口服。4周为1个疗程,并设30例为健康组。结果 两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比IFN-γ明显降低,IL-4明显增高(F 分别为19.25、143.81,P <0.01);治疗后相反,IFN-γ均升高,IL-4均降低(F 分别为6.29、117.22,P <0.01);LSD组间比较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IFN-γ 与IL- 4水平在治疗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则分别显著增高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更低(P <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两组随访1个月时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紊乱的IFN-γ与IL-4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与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2个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鼻部症状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2组鼻部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4周与治疗2周相比,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组各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组除鼻阻外其余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组鼻阻评分低于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组。2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联合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4周疗程较2周疗程效果更好。对于鼻阻症状明显的患者,选择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仙特敏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59例3-6岁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仙特敏及特非那丁治疗14天,观察其疗效。结果仙特敏及特非那丁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9.5%和61.9%,副作用发生率各为5.3%及9.5%。说明仙特敏是一种安全、疗效显著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评价杨道文经验方益气通窍方加减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应用益气通窍方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1周,然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显效75%,有效20%,总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60%,有效30%,总效率为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4周后,治疗组显效85%,有效15%,总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63.3%,有效30%,总效率9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益气通窍方同西医常规治疗作用具有同样疗效。  相似文献   

11.
Allergic rhinitis (A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of childhood and carries significant morbidity as well as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 Therapy aims to alleviate clinical symptoms,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 Leukotrienes which are amongst the main mediators in pathogenesis of AR have chemotactic properties and lead to increased vascular permeability. Thus, leukotriene antagonism may be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option in treatment of allergic diseases, specifically AR. Montelukast which is a leukotriene receptor type I inhibitor has variable efficacy in children with AR and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its use in children with seasonal AR aged six years and above. Although its efficacy is inferior to anti-histamines and 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 combination treatment may warrant clinical efficacy. Therefore, montelukas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a well-tolerated therapeutic option for children with AR with minor side effects though long term results need to be assess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螨虫相关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脱敏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7年7月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经皮肤点刺试验诊断为螨虫相关变应性鼻炎并进行舌下脱敏治疗的532例儿童病例资料,按性别、病程长短、是否单一螨虫(粉尘螨)过敏、是否合并哮喘、治疗依从性好坏、是否采取个性化治疗、用药疗程、皮肤点刺实验等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532例脱敏治疗病例中,在10%的置信水平下(P<0.10),变应原种类、病程、合并哮喘、个性化治疗、治疗依从性、用药疗程是舌下脱敏疗效的影响因素。随后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532例脱敏治疗病例中,在5%的置信水平下(P<0.05),病程、变应原种类、合并哮喘、治疗依从性、个性化治疗、用药疗程是舌下脱敏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变应性鼻炎舌下脱敏患儿病程越短、疗程足够疗效越好;未合并哮喘者疗效较好;治疗依从性好、个性化治疗的疗效较好;单一粉尘螨过敏者疗效较好。患儿性别、皮肤点刺试验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儿在经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ul immunotherapy,SLIT)后的起效时间及客观指标变化。方法对282例接受2年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AR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为中重度粉尘螨AR患者,且均接受标准化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并辅以对症药物治疗。其中2~5岁年龄组83例,6~9岁年龄组102例、10~13岁年龄组97例。统计3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3、6、12、24个月时的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药物总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 TMS)、视觉模拟量表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结果①全体患儿在接受SLIT治疗3个月后TNSS、TMS和VAS都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比较,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70,P均>0.05);②经各不同年龄组间比较,2~5岁组与10~13岁组在治疗3个月时,TNSS、VA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09、3.99, P<0.05);③接受SLIT半年后的EOS较基线明显下降(Z=-4.544,P<0.05)。结论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3个月后,不同年龄组患儿均观察到疗效,高龄儿童组起效更快;加强对3~12个月龄患儿宣传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和巩固疗效;EOS水平的变化与免疫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充市3~14岁儿童确诊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谱特点与伴发支气管哮喘(BA)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9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变应原检测中心,经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确诊3~14岁AR儿童1473例, 详细采集AR儿童临床特征、变应原种类和发病诱因等资料,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 473例AR儿童中,合并BA儿童309例(患病率为20.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AR伴发BA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城市居住环境、持续性AR、AR持续时间大于3年、AR家族史、BA家族史、家中饲养宠物、被动吸烟史、早产、自行使用抗生素、粉尘螨、多主枝孢菌、艾蒿、虾以及合并鼻窦炎、变应性结膜炎、打鼾和湿疹,保护因素为母乳喂养大于3个月和年龄增大。结论南充市3~14岁AR儿童伴发BA的患病率较高。初步了解南充市AR儿童合并BA的相关影响因素,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尼多考米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致敏兔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观察尼多考米钠治疗前后实验动物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同时应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的改变。结果:应用尼多考米钠处理后,实验动物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HE染色示治疗组鼻黏膜未见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可见鼻黏膜水肿,血管扩张及炎细胞浸润。结论:尼多考米钠能缓解鼻充血、流涕及喷嚏等症状,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儿童变应性鼻炎T细胞亚群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正常儿童与变应性鼻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的差异。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随机检测儿童变应性鼻炎组16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变应性鼻炎组外周血中CE3、CD4、CD8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结论T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环节,可以作为变应性疾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儿童非变应性鼻炎(NAR)患者与变应性鼻炎(AR)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探讨NAR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门诊首次确诊的52例NAR患儿和69例AR患儿(6~12岁),指导患儿及家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儿的鼻、眼及胸部症状,并采用儿童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表(RQLQ)评估并比较NAR与AR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统计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AR组与AR相比,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RQLQ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NAR组内,各项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堵”为首要症状;RQLQ各项目以及各方面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鼻部症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堵”和“流涕”为首要症状,各项非鼻眼部症状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意力难以集中”为首要症状。结论 NAR对患儿的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R1)基因多态性与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310例,男173例,女137例。均接受孟鲁司特治疗1个月。收集患儿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肺功能指标等,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CysLTR1(927T/C、434 T/C)基因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CysLTR1多态性与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后,根据治疗反应性分为反应性良好组和反应性不良组。反应性不良组45例(14.52%),反应性良好组265例(85.48%)。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重指数、合并哮喘比例、血清25 羟维生素 D3[25(OH)D3]、CysLTR1 434 T/C多态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OR=1.520,95%CI=1.045~2.211)、合并哮喘(OR=97.737,95%CI=10.656~896.442)、CysLTR1 434 T/C 多态性中与TT型比较,CT型(OR=62.486,95%CI=6.440~606.304)、CC型(OR=159.229,95%CI=15.457~1 640.252)是孟鲁司特治疗反应性的危险因素;血清25(OH)D3(OR=0.673,95%CI=0.568~0.797)是孟鲁司特治疗反应性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CysLTR1基因多态性与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反应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鼻声反射测量评估特异性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接受阿罗格(螨变应原注射液)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的65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研究,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1±2.2)岁。所有患儿均对屋尘螨和粉尘螨过敏,完成1年的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和鼻声反射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鼻腔容积(NV)及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CA)的变化,评估特异性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的疗效。结果65例变应性鼻炎患儿特异性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1年后症状评分明显改善,治疗1年后鼻腔容积及鼻腔最小横截面积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结论鼻声反射测量是客观反映鼻腔通气状况的指标。鼻声反射测定值与患者主观感受具有高度一致性,对鼻腔通气功能的临床评估有应用价值。特异性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用鼻声反射测量来评估是客观准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应性鼻炎(AR)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6例AR合并哮喘且均经鼻内镜下行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以及哮喘控制量表(ACT)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采用SPSS 21.0统计学分析,VAS评分和RQLQ平均得分术后6个月(10.00±4.22、32.58±15.31)、1年(8.35±6.88、28.62±12.06)、3年(7.46±4.22、28.69±5.66)均显著低于术前(24.34±8.66、59.81±21.20);ACT评分术后6个月(22.65±1.52)、1年(22.27±2.27)及3年(22.85±2.38)均高于术前(20.92±2.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AR合并哮喘患者疗效显著且持久,哮喘临床控制水平、用药量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