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7年9月因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行急诊手术46例。均在全麻后行腹腔镜探查,手法复位或肠钳辅助牵拉复位疝内容物成功者行钩针法疝环闭合术;复位困难者,腹腔镜下用电凝钩或超声刀切开内环口狭窄环,还纳嵌顿肠管,在腹腔内置入针线缝合内环切开处后行钩针法疝环闭合术,若肠管已坏死,在相应部位腹壁做小切口约4 cm行坏死小肠切除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31例通过手法复位或肠钳辅助复位后单纯行钩针法疝环闭合术; 15例腹腔镜下切开内环口松解后复位,缝合内环切开处后行钩针法疝环闭合术,其中5例嵌顿肠管坏死,辅助小切口行坏死小肠切除术。3例发现无症状的隐匿疝,同时行对侧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术后血清肿2例(4. 3%),经局部穿刺痊愈,均无出血、感染。随访9~36个月,平均20. 6月,无慢性疼痛,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1例(2. 2%)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是安全、可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匿性疝。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疗效. 方法 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32例(右侧20例,左侧12例),经脐置入5 mm 30°腹腔镜,探查肠管有无坏死,对侧有无隐匿性疝,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置入5 mm分离钳,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点,用Endoclose针夹带7号丝线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围绕内环口在腹膜外完成荷包缝合,线拉出体外打结.若内环口直径≥1.5 cm,行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 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40 min,平均26 min.术后住院1~3 d,平均2.2 d.术后无并发症.32例随访4~28个月,平均21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为33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麻醉后自动复位,17例腹腔镜下复位,7例难复性嵌顿疝经腹股沟小切口打开疝囊颈束环后腹腔镜下复位,33例复位成功后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4例同时行对侧隐匿疝治疗。7例打开疝囊颈束环者,丝线缝合修补并缩窄内环口,2例镜下同期切除阑尾。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9.8±9.9)min,平均住院(3.2±1.1)d。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发生。随访3-12个月,无睾丸萎缩、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腹腔探查、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安全、简便、暴露充分、微创、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31例.结果 全组除1例患儿因术中腔镜辅助下难以复位中转行开放手术外,其余30例均成功复位后高位结扎内环口,3例同时行小肠浆膜撕裂修补术,7例同期行对侧隐匿疝治疗,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30min,住院时间3~5d,平均4d.31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安全可行、疗效确切,但需注意术前病例选择及术中对嵌顿肠管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一期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治疗腹股沟急性嵌顿疝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3例腹股沟急性嵌顿疝患者,均为手法复位失败者。采用气管插管,腹腔镜探查同期行TAPP。监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情况、补片及腹腔感染、住院时间,并与对照组160例常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2例腹股沟急性嵌顿疝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一期TAPP。1例因肠坏死,疝修补后中转开腹行坏死小肠切除术;3例肠管肿胀缺血,观察15 min,肠管血运改善,肠蠕动恢复。术后无一例发生补片感染及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急性嵌顿疝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2月至2012年12月为73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横筋膜上内环口缺损较大时利用脐侧韧带缩小内环口。结果:7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120 min,平均(45.9±24.5)min;住院2~12 d,平均(4.5±2.0)d。随访65例,复发1例。术中行内环口修补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在结扎疝囊颈的基础上利用脐侧韧带进行内环口修补可减少复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后腹腔镜引导下手法复位嵌顿疝,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21例小儿嵌顿疝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2例同时行小肠浆膜破裂修补术,1例行乙状结肠肠脂垂切除术,无并发症发生。18例患儿随访3~19个月,平均11.4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探查后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治疗腹股沟疝急性嵌顿的优势。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22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手法复位成功4例,余18例行联合手术治疗,全麻后先行腹腔镜探查,还纳疝内容物,如无肠管坏死,则转行TEP,术中完整分离疝囊后放置补片。结果:18例手法复位失败的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均成功施行TEP,无一例中转开腹;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轻松、快捷,未出现肠管坏死。5例患者伴肠管缺血,TEP术后再进行腹腔镜探查,观察肠管缺血范围未扩大、缺血程度未加重,未行特殊处理。术后无一例补片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TEP治疗急性腹股沟嵌顿疝安全可行,疗效可靠,先行腹腔镜探查可快速评估嵌顿肠管是否存在缺血坏死,应用于老年患者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疝囊腹腔镜探查在开放性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12月15例腹股沟嵌顿性疝术中发现疝内容物已回纳,经疝囊用腹腔镜行腹腔探查后,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应的修补手术。结果探查后发现小肠坏死,行小肠部分切除1例,小肠浆膜撕裂行部分修补2例,余12例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或疝囊高位结扎术。15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术后无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切口疝等并发症,均无复发。结论经疝囊使用腹腔镜探查可以安全有效地探查腹腔,对腹股沟嵌顿疝的患者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难复性腹股沟嵌顿疝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为13例患儿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选取同组医师完成的13例传统嵌顿疝松解术作为对照组。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5~60 min,平均(35.0±13.5)min;术中2例见疝出肠管坏死,扩大脐部切口提出后行肠吻合,再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第1天仅2例发生轻度阴囊水肿,术后住院2~3 d;随访至术后1年,无复发及继发性睾丸萎缩。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阴囊水肿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难复性腹股沟嵌顿疝安全、有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复位快、创伤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Ⅰ期无张力网片修补绞窄性腹股沟疝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16例腹股沟绞窄性疝患者,采用Ⅰ期无张力网片修补。首先于患侧采取中下腹探查切口进入腹腔,对有肠管坏死的14例进行切除及吻合,合并化脓性腹膜炎的6例患者,予腹腔冲洗及放置腹腔引流管,然后在内环口行荷包缝合结扎,关腹。重新消毒铺巾,更换器械,再取患侧内环口至外环口体表投影切口,按常规前入路进入腹股沟管,游离精索(不必分离疝囊),于精索后用网片修补加固腹股沟管后壁。结果术后腹部切口感染1例,腹股沟切口无感染,16例随访12~9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双切口法Ⅰ期无张力网片修补绞窄性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避免Ⅱ期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同时也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腹股沟嵌顿疝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4例(包括Lichtenstein术3例和Rutkow术11例),传统疝修补术6例(Bassini术),高位结扎疝囊15例,观察手术后的局部疼痛、切口感染以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切口感染、手术死亡。所有患者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建立气腹(压力8~10 mmHg),脐上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放置30°腹腔镜,于脐水平线对侧腹直肌外缘3 mm trocar作为操作孔。疝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一约2 mm微小切口,经此切口刺入带7号丝线的GraNee针(卡钩针),沿内环口的外半周用缝荷包法缝合腹膜,至内环口下方,打开卡钩针,取下缝合线,闭合卡钩针,取出,再次刺入,沿内环口内半周缝合,至与第1针汇合时再次打开卡钩针,将腹腔内留置的缝线置于卡钩针的针孔内,闭合卡钩针并退出,将缝线带出腹腔,体外打结。结果 55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每侧手术时间2~5 min,平均3 min。3例因肠管胀气明显,手术操作空间狭小而中转开放手术。97例患儿对侧存在隐匿性疝,一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426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3例术后7~16 d复发,分别于术后3~6个月再次行腹腔镜下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未再复发;1例术后3个月出现线结异物反应,给予换药处理,6个月后拆除缝线,斜疝未复发;无阴囊红肿及阴囊积气病例。结论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介绍“一针法”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探讨其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的优越性。方法将136例小儿疝气分为3组:传统手术组共54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常规腹腔镜组共38例,采用常用的双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单孔“一针法”组共44例,采用改进的单孔腹腔镜“一针法”手术治疗。比较3组在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组相比较,两种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术后主诉疼痛及阴囊肿胀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或P〈0.01),且疝复发及对侧新发疝发生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一针法”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和减轻疼痛方面更优于常规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易恢复、瘢痕细微的优点。而腹腔镜下“一针法”疝囊高位结扎术更是在微创概念上更近一步,操作简易,手术时间更短,且易于推广,腹壁无可见疤痕,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更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的疗效。方法2013年3-9月,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48例。术前诊断右侧嵌顿疝32例,左侧嵌顿疝16例。经脐切口置入trocar建立气腹,置入Z形腹腔镜,经探查孔置入无损伤钳,探查患侧疝内容物类型、嵌顿程度。腹腔镜下辅以体外手法复位将嵌顿疝复位,观察嵌顿脏器损伤情况。如嵌顿脏器无损伤,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探查对侧如存在隐匿疝则同时处理。结果48例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探查合并对侧隐匿疝10例。嵌顿疝内容物36例为肠管,8例为卵巢,4例为网膜。手法协助复位均顺利还纳,镜下观察5 min,48例嵌顿脏器均血运良好。单侧疝(38例)手术时间10-18 min,平均15 min;双侧疝(10例)手术时间16-30 min,平均24 min。麻醉清醒后进食,疼痛均能耐受。术后10-15 h(平均12 h)出院。随访3-13个月,无切口感染,无阴囊水肿、血肿等并发症,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可高位结扎,直视下探查嵌顿疝内容物损伤情况,探查对侧有无隐匿疝。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2012年3—9月我院施行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163例。于脐环下方置入5mm腹腔镜,采用自制疝气针,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爱惜康0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结果术中过程顺利,59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手术时间单侧5—10min;双侧10—15min;术中出血量0.2—2ml。术后恢复平稳,均于术后第2天出院。无精索、输精管损伤及术后阴囊血肿等。163例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可发现并治疗对侧潜在斜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16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体会,探讨其应用技巧及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对16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实施TAPP术,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7.5 min,平均住院时间5.13 d。术后1例发生阴囊血清肿,1例发生腹腔脓肿,1例发生皮下气肿。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熟练掌握TAPP的手术技巧,掌握好适应征,TAPP术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采用经脐入路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的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4例。于脐缘左右侧皱褶处分别戮孔置入微型腹腔镜和操作钳,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剌入带线雪撬针,在器械钳配合下超高位缝合关闭疝囊;同一孔再次刺入带线疝针缝合腹横筋膜和脐内侧皱襞修补内环;各自体外打结,线结埋在皮下。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疝手术时间10~20min,平均15min,双侧疝22min。患者术后12~18h肛门排气,2~4d出院,住院时间平均2.5d。除9例出现阴囊小气肿(24h后消失)外,未发现其他并发症。术后门诊随访2周。19个月,无疝复发、肠粘连、医源性隐睾和其他并发症发生,脐缘皱褶内瘢痕线状很难辨出。结论经脐入路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疗效确切,更加微创、美观,特别适合年长儿、婴幼儿巨大型和反复发作的普通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