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内镜辅助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联合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其中40例接受常规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另45例接受EST取石联合LC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住院指标、结石清除、镇痛药物应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综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87.34±10.34) min、(38.24±4.34)ml、(9.43±1.21)d和(6.45±0.78)d,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的(143.34±11.02)min、(86.34±6.45)ml、(14.34±2.01)d和(10.23±1.32)d(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0%和35.0%(P0.05);观察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5.6%,对照组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取石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获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当的结石清除率,但前者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综合疗效更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镜联合(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行双镜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双镜联合组取石成功率为90.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死亡率为5.9%;术前肝功能ChildC级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ChildA、B级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7.9个月,随访期内胆管炎发作2例、胆总管结石复发4例及迟发型胰腺炎1例。结论双镜联合治疗刨伤小、疗效满意,拓展了胆道微创手术范围,可作为ChildA、B级患者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案。对ChildC级患者应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尽量将肝功能调整至ChildB级再行双镜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外科微创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比研究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EST+LC)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explorationof common bile duct/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CBDE/LTCBDE)。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EST+LC组26例,LCBDE/LTCBDE组30例,2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胆总管直径和AS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对比2种微创治疗方式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疗效果。结果 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9.0±3.5)d vs.(10.1±3.4)d,t=-1.191,P=0.256]。EST+LC组住院费用高于LCBDE/LTCBDE组[(20 017.5±4748.8)元vs.(16 249.5±3366.1)元,t=3.459,P=0.001]。2组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5.4%(4/26)vs.13.3%(4/30),χ2=0.000,P=1.000]。结论 EST+LC和LCBDE/LTCBDE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LCBDE/LTCBDE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两者之间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与LC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3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0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LCBDE组31例,EST组29例。 结果 LCBDE组和EST组的住院时间、手术中转率及轻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CBDE组重型并发症发生率(0 vs. 6.9%,P<0.05)和住院费用(30 063.9±9127.9)元vs.(43 858.3±10 142.6)元,P= 0.001)显著低于EST组。结论 在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治疗中,LC联合LCBDE较联合EST同样安全有效,且有重型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低的优势,条件允许时,推荐首选LC联合LCBDE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ERCP/EST联合LC方法治疗的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ERCP/EST手术成功率97.5%(39/40),1例插管失败,LC手术成功率97.4%(38/39),1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20.5%)患者ERCP/EST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无出血、胆瘘、十二指肠瘘、胆管损伤及胆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发生。61.5%(24/39)患者ERCP/EST术后2~5天行LC术,38.5%(15/39)患者ERCP/EST术后6~14天行LC术,前者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ERCP术后尽早施行LC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LC前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08—2020-03在商丘市立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LC+LCBDE组和LC前行EST组(E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RCP、EST联合LC序贯治疗的临床资料。先行EST取出胆总管结石,再于2~5 d内行LC。结果:61例(97%)成功施行EST,2例失败,59例成功完成LC,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应用EST和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及无需T管引流等优点,充分体现了当今外科领域微创化的治疗原则,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EST联合LC序贯治疗66例老年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92.4%(61/66)。LC成功率93.2%(55/59)。EST+LC成功病例总住院时间8~27 d,平均13.5 d。本组18例EST后出现轻型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支架引流术(LC+LCBDE+支架)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LC(即EST+LC)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9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行LC+LCBDE+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清石效果.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110例,按照取石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LC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3年10月我院对13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分别采用LCBDE+LC治疗(72例)或EST+LC治疗(64例),比较2组手术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随访2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BDE+LC组手术时间(186±44) min明显短于EST+LC组(221±41)min(t=-4.687,P=0.024);LCBDE+LC组住院时间(10.4±3.2)d,明显短于EST+LC组(13.6±3.4)d(t=-5.545, P=0.000);LCBDE+LC组手术费用(8200±376)元,明显少于EST+LC组(9600±420)元( t=-20.130,P=0.000);2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3±0.8)、(1.2±0.7)d,无统计学差异(t=0.756,P=0.451);2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2%(70/72)、95.3%(61/64),无统计学差异(χ2=0.018,P=0.893);2组结石残留率分别为2.8%(2/70)、3.3%(2/61),无统计学差异(χ2=1.728,P=0.531),胰腺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0 vs.6.2%(4/64),P=0.047]。随访1~3年,(2.5±0.5)年,2组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661,P=0.004)。结论 LCBDE+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如胰腺炎和远期并发症返流性胆管炎比EST+LC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1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联合LCBD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n=42)和对照组(年龄<65岁,n=98),比较2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死亡率有无差异.结果 老年组住院费用(17 149.7 ±8275.8)元,显著高于对照组(13 710.8 ±5228.4)元(t=2.964,P=0.004);老年组手术时间(100.2±25.8) min与对照组(106.3±48.3) min无统计学差异(t=-0.772,P=0.442);老年组中转开腹率7.1% (3/42)与对照组7.1% (7/98)无统计学差异(x2=0.000,P=1.000);老年组术后住院时间(13.0±4.5)d与对照组(11.9±4.1)d无统计学差异(t=1.412,P =0.160);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 (7/42)与对照组15.3% (15/98)无统计学差异(x2=0.041,P=0.839).2组均无死亡病例.140例随访8 ~42个月,平均25.9月:老年组2例结石残留,其中1例术后3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1例术后2个月行ERCP+ EST取石;对照组无结石残留,1例术后20个月胆道结石复发,行ERCP+ EST取石.结论 LC联合胆总管探查不仅对年轻患者,对老年患者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胆囊结石腹腔镜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杂性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5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胆囊炎48例,坏疽性胆囊炎12例,萎缩性胆囊炎5例,合并肝硬化5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Mirizzi综合征1例,合并腹部手术史3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2~180 min,平均(67.5±35.5)min;术中出血量50~140 ml,平均(75.3±55.5)ml;术后住院时间5~30 d,平均(6.5±2.0)d。完成腹腔镜手术73例,其中腹腔镜下顺行胆囊切除术67例,顺逆结合胆囊切除4例,胆囊大部分切除2例。中转开腹2例,1例为胆总管损伤,行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T管引流,另1例为右肝管和胆囊管并行过长解剖不清同时合并术中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塞1例。无术后大出血、胆瘘、腹腔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及时中转开腹,以及认真细致地术后处理,腹腔镜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  安东均  王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10):934-935,941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5月对2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LCBDE,全麻后平卧位,采用四孔法。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施血管夹后夹闭,显露胆总管,电凝钩切开胆总管长度约1.5~2.5 cm,取出胆管结石放置于标本袋内,胆道镜检查无结石残留,置入T管于胆总管内间断缝合固定。切除胆囊,取出胆囊、标本袋,经T管注水检查无渗漏,放置腹腔引流,缝合切口。结果成功254例,成功率97.7%(254/260),手术时间70~230 min,平均126 min。中转开腹6例:3例因胆囊三角纤维化严重,呈"冰冻状",无法解剖而中转开腹;1例术中证实Mirizzi综合征而中转开腹;1例因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段无法镜下取出而中转开腹;1例剥离胆囊床时位置靠深,损伤肝中静脉分支,出血汹涌而中转开腹。术后3例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后2~6 d痊愈。1例胆管充满泥沙样结石术后并发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1.0℃,抗感染、对症治疗体温正常。1例术后3周经T管造影检查证实残留结石1枚,8周后经窦道用胆道镜取出结石。254例术后住院时间6~19 d,平均9 d。223例随访13~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出现,1例术后22个月出现腹痛、黄疸、高热,MRCP证实胆道结石复发,经EST取出结石。结论严格筛选病例,熟练掌握软硬镜技术及细致的术中操作是开展此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残余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或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联合残余胆囊切除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2月~2014年6月我院对15例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开腹胆囊切除术后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8例)采用腹腔镜下经残余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或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联合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结果 14例(93.3%)完成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其中7例经残余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7例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1例(6.7%)因残余胆囊三角炎症严重中转开腹。结石取净率100%。1例术后T管脱出但未造成严重后果。15例随访6~70个月(中位数20个月),未发生术前症状复发、胆总管结石复发或胆总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经残余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或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联合残余胆囊切除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者37例(简称双镜手术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者37例(简称开腹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术后2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P〈0.01),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3月72例Child-PughA、B级肝硬化行LC的临床资料。全麻,四孔法,气腹压力8~12mmHg。结果71例完成LC(顺行切除67例,逆行切除4例),其中6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因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35~105min,平均51min;出血量5~60ml,平均12ml;术后住院时间3~11d,平均5.6d。术后出现腹水7例,穿刺孔出血1例。71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无结石复发及残留。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及术后处理的情况下,肝硬化病人行LC是安全的,对于肝功能A、B级须切除胆囊者应首选L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前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50例无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行LC术前常规行彩超、MRCP检查并于术后结果比较。结果 450例无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患者经MRCP检出胆总管结石38例,术中胆总管探查阳性率100%,无胆道损伤病例,术后随访最少三个月,除一例术后7天因发生胆总管结石再次住院外,无因胆总管结石再次入院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无胆总管结石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LC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及时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减少胆总管结石的漏诊,减少术中胆总管探查阴性率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可耐受腹腔镜手术、ERCP且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危急重症胆囊炎、急性胆管炎及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未纳入研究。分为两组: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30例行LC+LCBDE,其中2例中转开腹;46例行ERCP/EST+LC,其中2例因ERCP取石失败,不予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L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相当,但LC+LCBDE可能更加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同时治疗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五孔法。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再行胃底折叠术(21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6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最后行LC。结果27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食管内压力(19.32±4.11)mm Hg,显著高于术前(7.30±1.36)mm Hg(t=-16.407,P=0.000);术后24 h食管pH值9.20±2.15,显著低于术前160.16±50.30(t=16.387,P=0.000)。无出血、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27例随访1-24个月(其中7例随访1-6个月,20例随访7-24个月),无食管狭窄、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一期行腹腔镜手术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