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吉林市2004~2013年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对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吉林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 268例,年均发病率为14.02/10万,发病率呈波浪型上升趋势。全年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年龄分布以5~19岁年龄组(5 037例,占80.36%)居多。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性3 955例,女性2 313例)。职业多为学生(4 491例数,占71.65%),其次为托幼儿童(718例,占11.46%)。2004~2013年间吉林市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暴发疫情6起。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吉林地区发病率有持续增高的趋势,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以降低流腮的发病率,控制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建玲 《吉林医学》2012,33(17):3673-3674
目的:了解黄陵县201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降低和控制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黄陵县2011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种369例,发病率为263.52/10万,其中肠道传染病最高,占发病总数的38.48.%;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占总发病数的89.97%;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店头、城区街道办发病较高;主要患者群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50.40%;20~50岁多见,占发病总数的59.62%;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79∶1;时间分布以3~10月份发病数较多。重点疾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手足口病较去年同期下降。结论:传染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存在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差别,应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控制和监控。  相似文献   

3.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脑炎30例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流行性腮腺炎仍然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 ,而且经常可以引起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近年来 ,因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 ,发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腮腺炎脑炎是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早期进行积极的抗病毒和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如诊断不及时可延误治疗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1] 。现就我院近年来诊治的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腮腺脑炎 30例的临床分析 ,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1999年 7月 -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脑炎 30例 ,占同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 2 0 .7%(30 / 145 ) ;其…  相似文献   

4.
王玉华 《当代医学》2016,(1):163-164
目的:探讨方城县2005~2013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方城县2005~2013年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3年方城县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36683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18种32374例,年均发病率为391.19/10万。丙类传染病8种计4309例,年均发病率为52.07/10万;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58.35%,0~9岁儿童发病占15.34%,20~49岁占50.19%,农民占73.08%;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腮腺炎1765例占40.96%,手足口病(2008~2013年)1760例占40.84%。结论要预防控制乙类传染病中乙型肝炎、丙肝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重点加强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为代表的丙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固原市原州区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对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3年腮腺炎发病率水平逐年降低;发病无明显地区差别;4-7月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60.8%;发病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41岁,2005-2007年<15岁儿童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93.12%、89.81%和87.11%,其中5~9岁病例数最多;男女性别比平均为1.58:1;有临床并发症占5.43%,其中脑膜脑炎、睾丸炎分别占并发症的39.58%和22.91%.腮腺炎依然是该地区春夏季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1997~2006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广州市1997~200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广州市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29.4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48/10万,2004~2005年发病具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05年发病数最高,发病率为105.53/10万。该病的发病特点为: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六、七月份,分别占全部发病总数的13.41%和13.51%。人群主要分布在学生(50.74%)、幼托(23.26%)和散居儿童(13.09%),以10~14岁年龄组的发病数最高。男女性别比例为1.7: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x2=1615.74、p=0.000)。结论近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在控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工作,开展腮腺炎防控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从根本上减少腮腺炎发病,促进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固原市原州区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对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3年腮腺炎发病率水平逐年降低;发病无明显地区差别;4-7月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60.8%;发病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41岁,2005-2007年〈15岁儿童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93.12%、89.81%和87.11%,其中5-9岁病例数最多;男女性别比平均为1.58∶1;有临床并发症占5.43%,其中脑膜脑炎、睾丸炎分别占并发症的39.58%和22.91%。腮腺炎依然是该地区春夏季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来宾市2010-2014年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丙类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来宾市2010-2014年丙类传染病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地区及职业分布等资料,应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宾市2010-2014年共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67 594例,年均发病率为623.87/10万,其中2011年发病率最低为484.21/10万,2014年发病率最高为822.48/10万,各年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居前4位的是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5.18%、10.72%、6.94%和6.17%。5月为发病高峰。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0~9岁组,占88.60%。男性40 812例,女性26 782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3,P<0.0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3.19%;其次为幼托儿童和学生,分别占11.72%和8.26%。结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是来宾市丙类传染病重点监测及防控病种,应进一步加强对儿童、学生丙类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减少儿童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和丙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8~2012年兴国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制订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兴国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兴国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32例,年平均发病率12.97/10万。3~7月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71.29%;男女性别比为2.13∶1;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其中学生占52.31%。结论应实施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等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促进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辽宁抚顺地区2010年246例住院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以探索发病因素,更好地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方法:回顾性分析抚顺市传染病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10年抚顺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男性居多,18岁以上成人患者居多,147例(59.75%,147/246),且青春期及成年男性患者合并睾丸炎者较多,67例(27.23%,67/246)。学生及餐饮娱乐洗浴场所服务人员居多。结论:加强学校及餐饮洗浴场所人群密集地人员,卫生管理,对10~17岁及18~29岁人群采取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以有效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临床收治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发病率、治疗方法等.结果 本组患者28例,保守治疗7例,占25%;手术治疗21例,占75%,通过6~24个月的随访,治愈时间平均8~12个月,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西藏山南地区是结核高发区,脊柱结核的发生率也较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1~40岁者占82 14%,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减少致残率和并发症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盐城市2006—201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5年盐城市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包括甲、乙、丙类,其中甲、乙类合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该地区2006—2015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81 091例,平均发病率为104.29/10万,丙类传染病69 817例,平均发病率为92.57/10万。时间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一直相对稳定,丙类传染病2006—2014年呈逐步上升趋势,2015年下降明显,在发病月份上呈现明显的波动性,流行高峰4~7月份。亭湖区为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高发地区。人群分布上,甲乙类以10~79岁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占71.03%),丙类以0~9岁为主要发病人群(占71.03%);男性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患者均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98∶1和1.71∶1;甲乙类传染病患者以农民为主(占63.68%),丙类传染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6.61%)。 结论:盐城市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总体上相对稳定,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季节性变化,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均存在明显地区、人群分布特点,应进一步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年间河池市金城江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河池市金城江区所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本区腮腺炎的发病情况。结果:我区三年内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443例,2011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73例(占53.57%),2012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31例(占36.80%),2013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39例(占9.63%)。在1443例此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有845例,女性患者有598例,男女比例为1.41:1。在我区2011-2013年1443例流腮患者的职业中,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学生(62.59%)、幼托儿童(20.25%)、散居儿童(9.43%)。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我区流腮患者的主要职业,占83.87%。在1443例腮腺炎患者中,有6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占4.44%),其中有21例患者发生胰腺炎,有33例患者发生脑膜炎,有10例患者发生脑炎。结论:我们应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加大传染病的监控力度,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工作,以降低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军队呼吸道传染病病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主要呼吸道传染病为肺结核261例(34.6%),水痘225例(29.8%),麻疹137例(18.1%),流行性腮腺炎92例(12.2%),猩红热、风疹各20例(各占2.7%)。麻疹、流行性腮腺炎2002年高发,水痘自2004年高发后2007-2010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多起集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呼吸道传染病成为危害军队官兵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成为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科传染病中所占的比率逐年增加,且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我院儿科1997~2001年门诊及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往在血栓形成之前没有好的方法可以早期诊断,一旦发病.治疗就很困难,并且会发生很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多痛昔。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溶血磷脂酸(LPA)的关系正在被人们认识。从四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随机选择2002-07~2004-01门诊及住院患者678例,研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与LPA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灌云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灌云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灌云县2009-2013年已审核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灌云县共发生550例流行性腮腺炎,累积发病率1.93/万;男性为393例,女性为157例,病例性别比2.50:1,男性发病率高与女性,6-1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占总发病数的69.81%;4-6月(第三季度)为发病高峰,共发生245例,占总病例的44.54%;以燕尾港镇发病率最高,累积发病率9.74/万,以圩丰发病率最低,累积发病率0.46/万;职业以学生为主,261例,占总病例的65.63%。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经多,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加大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才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8.
<正>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科传染病中所占的比率逐年增加,且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我院儿科1997~2001年门诊及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儿科最常见的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几年来辽源地区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有力地配合临床治疗,降低并发症防止后遗症的发生,我们对70例患儿做了系统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男78例(78.0%);86%的患者年龄多在5~18岁;发病时间主要以春夏两季为主;临床症状主要以腮腺肿痛、发热为主要特征,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其中腮腺肿大99例,占99.0%。脑膜脑炎症状者18例,占18.0%;16例患者出现睾丸炎;14例患者出现胰腺炎。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年龄多为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多以春夏两季为主;并发症多。因此,应该加强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疫苗接种,降低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