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协同干扰素-α(IFN-α)抑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生长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具有肺转移潜能的人MHCC97L肝癌细胞.将MHCC97L肝癌组织块种植于BALB/c nu/nu雄性裸鼠肝脏,建立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以不同剂量组合的阿司匹林和IFN-α作用于荷瘤裸鼠,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肺转移灶数目及肺转移率.用MTT及明胶酶谱实验检测阿司匹林对MHCC97L细胞增殖及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细胞及血清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肿瘤体积为(3.12±0.85)cm3,肺转移率为66.7%.大剂量阿司匹林[45 mg/(kg· d)]治疗组肿瘤体积为(1.89±0.88)cm3 (P>0.05),肺转移率为58.3% (P>0.05).而大剂量IFN-α[1.5×107/(kg·d)]治疗组、大剂量IFN-α+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小剂量IFN-α [7.5×106/(kg·d)]+小剂量阿司匹林15 mg/(kg· d)]治疗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69±0.40)cm3、(0.55±0.31)cm3、(0.40±0.43)cm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转移率均为0(P<0.05).2 mmol/L阿司匹林对MHCC97L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抑制其MMP-2的活性及VEGF的水平.小剂量IFN-α+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裸鼠血清MMP-2及VEGF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协同IFN-α抑制HCC生长转移,抑制MMP-2和VEGF的活性和表达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FN-α)对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种植后第2天开始分别使用IFN-α 1.5×104 U/(kg·d)(治疗组,n=12)或生理盐水(对照组,n=12)皮下注射,28 d后处死裸鼠,比较肝脏肿瘤的大小和肝内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HGF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肝内肿瘤大小分别为(0.11±0.03)cm3、(0.99±0.37)cm3(P<0.05);肝内转移率分别为33.3%(4/12)、83.3%(10/12)(P<0.05);肝内转移数目分别为0.67±0.31个比1.91±0.43个(P<0.05);肿瘤内MVD分别为3.19±0.52、4.85±0.72(P<0.05);肿瘤VEGF mRNA表达(-△CT)分别为-8.16±0.54、-6.95±0.86(P<0.05);HGF mRNA表达分别为-11.62±0.63、-10.56±0.48(P<0.05).结论 IFN-α对HGF及VEGF表达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抗肿瘤血管形成剂抑制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α干扰素 (IFN α)对肝癌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是否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 (Ⅱ型 ,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进而减少肝癌血管形成起作用。方法 应用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 D2 0 ,于肿瘤移植后第 2天每只开始皮下注射不同剂量IFN α(3× 10 5U/d ,6×10 5U/d) ,每天 1次 ,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治疗 35d后处死部分裸鼠 ,测量移植瘤大小 ,观察肺转移情况 ;剩余裸鼠继续用药观察IFN α对其生存时间的影响。LCI D2 0肿瘤组织移植到裸鼠角膜建立角膜微囊移植模型 ,检测IFN α对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肝癌组织iNOS ,VEGF及肿瘤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 对照组裸鼠肺转移率为10 0 % (10 /10 ) ,移植瘤大小为 8475± 2 6 36mm3,生存时间为 45± 4d ;IFN α 3× 10 5U/d治疗组分别为 5 0 % (4/8)、76 9± 2 87mm3 和 81± 6d ,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瘤大小及生存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而二者之间肺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别 (P >0 0 5 ) ;IFN α 6× 10 5U/d治疗组则分别为 0 (0 /8)、13± 9mm3 和 10 5± 2 4d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应用裸鼠角膜微囊移植模型检测LCI D2 0肝癌组织有较强的诱导肿瘤血管形成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α-干扰素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α 干扰素 (INF)对部分肝切除后裸鼠残肝移植性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人肝癌组织 (取自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肝癌细胞株Bel 740 2 )植入 3 0只BALB/cnu/nu裸鼠肝脏 ,建立人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A组为对照组 ;B组行部分肝切除 (占肝脏总体积 65 % )同时每天注射生理盐水 ;C组行部分肝切除后第 1天起 ,以INF α 3 0 0 0 0 0U /d进行皮下注射。术后 3 0d处死裸鼠 ,测量肿瘤大小和重量 ,计算肿瘤体积及抑瘤率 ,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B组肝癌组织MVD和VEGF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 (P <0 .0 5 ) ,肿瘤重量和体积亦明显增加 (P <0 .0 5 )。C组肝癌组织MVD和VEGF表达较B组明显减低 (P <0 .0 1) ,肿瘤重量和体积亦明显减少 (P <0 .0 1) ,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 63 %。结论 部分肝切除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加速残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 ,INF α可抑制瘤组织内VEGF的表达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同时明显抑制残肝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促进裸鼠人肝癌模型的VEGF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编码HBx基因全长的表达质粒pHA-HBx转染肝癌HepG2细胞,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HBx基因在HepG2细胞基因组的整合;分别用转染HBx基因前后的细胞建立肝癌裸鼠模型,观察两组裸鼠肿瘤组织生长增殖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裸鼠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HBx基因成功整合入肝癌HepG2细胞基因组;转染HRx基因前后的两组HepG2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接种成瘤率均为100%;转染HBx基因的肿瘤生长速度较未转染组明显加快;接种8周后,转染组肿瘤体积(2.86±0.34)cm3,未转染组为(2.48±0.22)cm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P<0.05);转染组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x2= 7.66,P<0.01)。结论 HBx可促进裸鼠肝癌组织VEGF表达,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加速肿瘤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围介入治疗间期,探讨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辅助治疗方法 .方法 建立肝癌细胞CBRH7919的大鼠动物模型,选22只接种瘤块组织的Wistar大鼠,3周瘤块形成后全部给予肝动脉结扎.分为2组:(1)对照组(12只):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干扰素-α(IFN-α)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高剂量组(10只):腹腔给予IFN-α(1000 000 U·kg~(-1)·qod~(-1))隔天1次,腹腔给予ATRA(10 mg·kg~(-1)·d~(-1))1次/d,于肝动脉结扎后第1天开始用药,治疗10 d后处死动物,测肿瘤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蛋白表达水平、肿瘤微血管密度及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VEGF、bFGF的mRNA表达,两组相比,IFN-α联合ATRA处理组的肿瘤组织中bFGF和VEGF表达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bF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与RT-PCR结果 一致,IFN-α和ATRA联合处理组的肿瘤组织中bFGF和VEGF下降明显,bFGF表达很弱,而VEGF几乎不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为(92.5±13.9)pg/ml,IFN-α和ATRA联合处理组血清VEGF浓度为(69.85±20.4)pg/ml,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对照组的肿瘤组织中可见到较多的新生血管,而在IFN-α和ATRA联合处理组的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明显减少.MVD在对照组为(114±18)/HP,IFN-α和ATRA联合处理组为(66±5)/HP(P<0.01).肿瘤细胞凋亡的检测,两组相比,IFN-α和ATRA联合处理组,肿瘤组织出现较大面积的坏死,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坏死细胞(Annexin V~-PI~+)显著增多,而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并明显增高.TUNEL法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的细胞核被染成蓝紫色,染色质分布不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3.74±1.57)%、(12.34±4.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IFN-α及ATRA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进而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提示两种作为抗肿瘤血管形成的药物在介入治疗间期的早期联合应用,在临床防治肝癌术后的复发转移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奥曲肽抑制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奥曲肽对裸鼠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LCI D2 0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 ,于种植后第 10天行肝癌切除术 ,采用不同剂量的奥曲肽治疗 ,观察肿瘤肝内复发、肝外转移情况。采用LCI D2 0裸鼠角膜微囊移植模型 ,观测奥曲肽对肝癌诱导肿瘤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肺转移率、肝内复发率为 10 0 % ,复发癌灶体积为 ( 1164 .7± 471.3 )mm3;10 0 μg/kg治疗组则分别为 40 %、60 %、( 81.5± 17.1)mm3;2 0 0 μg/kg治疗组则分别为 0、40 %、( 9.0± 6.8)mm3。奥曲肽可明显抑制LCI D2 0肝癌组织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结论 奥曲肽能抑制高转移性人肝癌切除术后的复发转移 ,并呈量效关系 ;抑制肝癌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RAPA小剂量组(每日1 mg/kg体重)、RAPA大剂量组(每日5 mg/kg体重).用药4周后观察肿瘤体积和重量、肿瘤组织切片行透射电镜检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裸鼠血VEGF、MMP-2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均能抑制肿瘤生长[(0.42±0.17)cm3和(0.38±0.21)cm3比(0.78±0.25)cm3,P<0.05];VEGF mRNA、MMP-2 mRNA的转录和翻译显著减少(P<0.01).结论 雷帕霉素可以通过抑制肝癌细胞VEGF和MMP-2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生长,但不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TRAMP-C2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TRAMP-C2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细胞株TRAMP-C2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A组(对照组);B组(槲皮素25 mg/ kg体重治疗组);C组(槲皮素50 mg/kg体重治疗组);D组(槲皮素100 mg/kg体重治疗组)。观察槲皮素对各组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检测各组肿瘤标本的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接种5周后A、B、C、D各组小鼠的肿瘤重量分别为(1.85±0.23)、(1.61±0.10)、(1.10±0.17)、(0.79±0.11)g,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3%、41%、57%。各组肿瘤的微血管密度计数分别为39.29±6.39,31 61±4.82,23.42±3.91,14.00±4.01,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TRAMP-C2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生长抑素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小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各10只。每只小鼠于左腋窝皮下注射小鼠肝癌细胞株细胞。A组为实验组 ,皮下接种肿瘤 2 4h后予奥曲肽 (10 0 ug·kg- 1·d- 1 )腹腔注射 ,连用 14d;B组为对照组 ,予以相同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连用 14d。 14d后处死小白鼠 ,检测肿瘤大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结果 皮下接种 7d天及 14d天后 A组皮下肿瘤的体积均明显小于 B组 (P<0 .0 5 ,P<0 .0 1) .A组 VEGF表达明显低于 B组 ,并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Ridit检验 ,P<0 .0 5 ) ;A组 MVD亦较 B组为低 ,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P=0 .0 75 )。结论 生长抑素对小白鼠肝癌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 ,对肿瘤 VEGF的抑制作可能为其机理之一 ,对肿瘤组织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亦可能为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Angiostatin基因联合反义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治疗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四组荷瘤裸鼠分别注射质粒PcDNA3、Angiostatin/PcDNA3、HIF-1α/PcDNA3B、Angiostatin/ PcDNA3 HIF-1α/PcDNA3B。观察肿瘤生长曲线,检测肿瘤的Angiosta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IF-1α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利用TUNEL染色法行原位细胞凋亡分析。结果Angiostatin基因治疗在早期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Angiostatin基因治疗组的MVD(24.8±2.8)低于空质粒对照组(30.2±4.1),VEGF表达高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2.87±0.48)高于空质粒对照组(1.55±0.43);联合治疗组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HIF-1α局部低表达,MVD (14.6±2.1)低于Angiostatin基因治疗组(24.8±2.8),VEGF表达低于单独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5.12±0.63)高于单独治疗组。结论肿瘤对Angiostatin基因治疗可以产生耐受性;反义HIF-1α基因阻断肿瘤的缺氧适应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Scopadulciol(SDC)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腺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裸鼠膀胱癌的体内杀伤作用中的增效作用.方法 首先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生长至直径约为6mm或体积为100 mm3时,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A组为Ad-hTERT-HSV/tk+ GCV+ SDC组:于第1、5、10天每只裸鼠肿瘤内注射Ad-hTERT-HSV/tk(1×109 pfu)0.1 ml,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GCV(2.0 mg/d)×15 d和SDC(1 mg/d)×15 d.B组为Ad-hTERT-HSV/tk+ GCV组:注射Ad-hTERT-HSV/tk、GCV同A组.C组为Ad-hTERT-HSV/tk+ SDC组:注射Ad-hTERT-HSV/tk、SDC同A组.D组为对照组:裸鼠肿瘤内及腹腔内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自注射药物开始,每7d用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的体积,描绘肿瘤的生长曲线,共观察6周.另作4组治疗同上,2周后停止治疗,记录各组裸鼠的存活期,以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存活期的改变.结果 单纯Ad-hTERT-tk/SDC(C组)及对照组(D组)对肿瘤生长无抑制或促进作用;而经过Ad-hTERT-tk/GCV治疗的B组裸鼠,显示出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其体积低于C、D组(P<0.01),Ad-hTERT-HSV/tk/GCV+ SDC治疗的A组抑制肿瘤作用更为明显,比较B组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各组荷瘤裸鼠的平均存活期分别为(54.0±3.2)、(50.2±3.0)和(49.7±3.7)d,而A组荷瘤裸鼠平均存活期延长至(73.0±5.6)d,与其余各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opadulciol对胸腺激酶依赖的GCV阻断膀胱癌进展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将Scopadulciol与我们构建的具有肿瘤特异性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以及GCV联合应用于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治疗,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谷氨酰胺和精氨酸对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旨在探讨谷氨酰胺 (Gln)、精氨酸 (Arg)及联合应用Gln和Arg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荷瘤大鼠动物模型的制备 :SD大鼠 40只 ,体重 ( 2 0 0± 2 5 )g。于大鼠右后肢跟部皮下接种 0 .1ml含 10 7个 /ml的Walker 2 5 6癌肉瘤细胞悬液。2 .动物分组及处理 :肿瘤接种第 6天 ,大鼠随机分为 4组 :A组 (对照组 )每日腹腔注射 1.5ml生理盐水 ;B组 (Ala Gln组 )腹腔注射 1.5mlAla Gln(每日0 .4g/kg体重 ) ,Ala Gln用费森尤斯公司产品力肽 ;C组 (Arg组 )腹腔注射 1.5mlArg(每日 1.0g/kg体重 ) ;D组 (Ala Gln+Arg组 )腹腔注射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2抑制裸鼠肝癌中血管生成素 2 (Ang 2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小鼠白细胞介素 12基因转染小鼠肝癌H 2 2细胞后,接种到裸鼠肾包膜下,第11天取出肿瘤组织。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瘤组织中Ang 2和VEGF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Ang 2和VEGF基因的PCR产物条带亮度均弱于对照组(P <0 .0 5 ) ,实验组Ang 2 (0 .7878±0 .14 71)和VEGF(0 .8867±0 .192 4)基因的PCR产物条带辉度比值低于载体对照组(1.0 3 19±0 .15 74、1.1744±0 .1189)和空白对照组(1.0 3 61±0 .15 3 6、1.1874±0 .175 2 ,P <0 .0 5 )。结论 IL 12抑制Ang 2和VEGF基因在裸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抑制了裸鼠肝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肝动脉结扎(HAL)对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乏氧的影响.方法 采用24只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为2组,A组于移植瘤术后2周进行HAL(n=12),B组假手术(Sham)作为对照(n=12).分别于干预术后2 d和4周各随机处死每组中6只荷瘤裸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内哌莫硝唑(Pimonidazole)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阳性表达和染色强度,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水平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并用肺连续切片法计数4周时荷瘤裸鼠肺转移灶.结果 与Sham组比较,HAL组移植瘤内Pimonidazole阳性细胞及HIF-1α表达水平在术后2 d显著增加(P<0.05),并且肿瘤组织和血清内VEGF水平[(922.5±59.3)比(349.6±46.5)ng/L,P<0.01]明显增加.术后4周,荷瘤裸鼠肺转移率较对照组增加(6/6比1/6,P<0.05),但此时乏氧细胞,VEGF表达和MVD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L促进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短期乏氧及VEGF表达,但不影响移植瘤长期乏氧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洛酮复合吗啡对裸鼠人胃癌皮下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GC-803细胞皮下瘤模型,将50只裸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20mg/kg吗啡组(M组)、1mg/kg纳洛酮组(N组)、1 mg/kg纳洛酮+20 mg/kg吗啡组(NM组),每组10只。成瘤后,C组不作任何处理;S、M、N组裸鼠每天在右下腹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ml/kg、吗啡20mg/kg或纳洛酮1mg/kg;NM组裸鼠每天在右下腹先腹腔注射纳洛酮1mg/kg,30min后再给予吗啡20mg/kg;连续注射14d。每2天测量1次肿瘤的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相对体积(RTV);用药结束后拉颈处死裸鼠,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的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M组裸鼠皮下瘤RTV为(2.21±0.62)%,明显小于C组的(3.16±0.68)%、S组的(2.98±0.61)%、N组的(3.16±0.35)%和NM组的(2.64±0.37)%(P0.05);NM组裸鼠皮下瘤RTV明显小于C、S和N组(P0.05)。电镜下,C、S、N及NM组皮下瘤组织结构基本正常,M组皮下瘤细胞出现胞浆空泡化、核膜破裂、核染色质边集等。M组裸鼠皮下瘤组织内Cyclin D1、VEGF、MMP-9阳性染色肿瘤细胞、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5);NM组裸鼠皮下瘤组织内Cyclin D1、VEGF、MMP-9阳性染色肿瘤细胞、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M组(P0.05)。结论吗啡可抑制裸鼠人胃癌皮下瘤的生长,纳洛酮可拮抗这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yclin D1、VEGF、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甘露糖敏感性绿脓杆菌制剂(pseudomonasaeruginosa mannose sensitive hamemagglutination vaccine,PA-MSHA)诱导肝细胞癌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具有肺转移潜能的人MHCC97L肝癌组织块种植于BALB/c nu/nu雄性裸鼠肝脏,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A-MSHA腹腔注射组及皮下注射组.各组均于种植后第3天开始用药,于种植后第6周末处死动物.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4、IL-6、IFN-γ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肿瘤组织裂解液中Cα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的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内Fas和FasL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PA-MSHA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裸鼠血清TNF-α分别为(25.24±3.22) pg/ml、(25.50±4.55)pg/ml(P>0.05)和(34.22±2.42)pg/ml(P<0.01).三组血清IL-4、IL-6及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1).腹腔注射组肿瘤组织裂解液中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的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上调4.1倍、2.3倍和1.9倍(P<0.01).与对照组比较,PAMSHA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肝癌组织内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PA-MSHA腹腔注射可通过上调TNF-α及Fas/FasL表达诱导肝细胞肝癌的凋亡,从而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15d后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依维莫司组(依维莫司灌胃1mg/kg)、塞来昔布组(塞来昔布100mg/kg灌胃)、联合组(依维莫司1mg/kg+塞来昔布100mg/kg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10mL/kg),用药3周,第4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变化以及裸鼠的生存时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第4周时移植瘤体积:对照组为(4 159.72±651.84)mm3,依维莫司组为(2 816.49±332.05)mm3,塞来昔布组为(4 018.38±527.46)mm3,联合组为(1 035.28±177.30)mm3,联合组与前3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生存时间:对照组(23.3±2.8)d,依维莫司组(36.8±3.6)d,塞来昔布组(26.4±2.4)d,联合组(45.9±4.5)d,用Kaplan-meier,Log-rank方法分析,联合组与前三组的生存函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 (SST)对肝部分切除后裸鼠肝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及其抑制剂 (TIMP 2 )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裸鼠随机分成 3组 :A组 (对照组 )仅将人肝癌组织种植于右肝叶 ,B组 (肝部分切除组 )和C组 (SST治疗组 ) ,切除肝左叶和中叶后于右肝叶种植人肝癌组织 ,C组术后第 1天开始腹腔注射SST(2 5 0 μg/kg ,2次 /d)B组和A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组动物于 35d后处死 ,检测癌体大小和重量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检测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值、MMP 2和TIMP 2的表达。结果B组癌体重量和体积、MVD和MMP 2表达较A组明显增加 (P <0 0 5 ) ,TIMP 2则明显减低 (P <0 0 5 ) ;C组癌体重量和体积较B组和A组明显减低 (P <0 0 5 ) ,MVD和MMP 2表达较B组和A组明显减低 (P <0 0 5 ) ,TIMP 2表达则较B组和A组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MMP 2表达上调和TIMP 2表达下调可能为肝部分切除后癌灶新生血管形成增多的原因 ,SST可以通过抑制MMP 2的表达 ,上调TIMP 2的表达 ,从而抑制癌灶新生血管形成而减轻肝部分切除促癌灶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与肿瘤选择性化疗药卡培他滨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方法用30只LCI-D20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α组(1.875μg/周)、卡培他滨组(每日2.10mmol/kg体重)和联合用药组。用药4周后,观察裸鼠肝内移植瘤体积变化及肝内转移情况,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体重变化。结果对照组、聚乙二醇化干扰索-α组、卡培他滨组和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 275±1 337)、(336±220)、(889±614) 和(26±56)mm~3。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联合用药组尤为突出(P<0.01)。各用药组血常规、肝功能和体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能显著抑制LCI-D20裸鼠模型中肝移植瘤的生长和浸润,副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