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疳证治     
火疳发于白睛深层,深层的白睛脉络很少,火变居多,一旦发生火疳,则病程冗长,容易复发,对治疗反应迟钝,一般不形成溃疡。临床有浅层和深层、前部与后部数型。浅层者,白睛局限性红赤、紫红色结节、压痛。深层者,白睛红赤、肿胀均较浅层者广泛而弥散,自觉症状亦较严重。有时结节相连形成环状,病情更为严重。前部火疳波及黑睛深层,形成白膜侵睛。后部火疳,除眼痛、眼睑水肿外,最富有诊断意义的是目珠轻度突出和浅层白睛高度  相似文献   

2.
例一:胡某某,男,6岁,农业局家属,1986年10月12日门诊。患儿初夏恣食冰棒瓜果冷物,5月中旬呕泻交作,治疗半月而愈,但此后常不思食,日益消瘦。经肝功能化验,属乙肝带病毒者,又服苦寒药治疗,日久面色黄垢有白斑,喜食咸辣、煎炸零食。每当进餐时诉脐周腹痛而啼哭,曾多次服驱虫药未奏效。经省儿童医院诊为厌食症,治有好转。但不到半月  相似文献   

3.
德兴县卫生局陆坚华报道:王某,男1岁半。1975年1月20日住院。患儿半岁时曾患腹泻,加之喂养不当,遂致面黄肌瘦,身体羸弱。曾多处求医,用过中、西、草诸药,病情反加重,体温由38℃上升至40℃。西医诊断为肺结核并感染及三度营养不良。诊见老人外貌,毛发憔悴,青筋暴露,形容枯槁。腹陷如舟,壮热灼手,鼻煽气促,时而抽搐,口唇干燥,哭声低微,尿短赤,舌光红无苔,  相似文献   

4.
火疳治验1例     
廖某,女,47岁。因右眼红痛伴恶寒、恶心10天之后在某医院检查:视力OD0.4.OS0.6;右脸浮肿,球结膜混合性充血( );鼻侧巩膜暗红(充血),局部触痛;角膜及前房(-);指测眼压 T 1。诊为深层巩膜炎。经多次地塞米松等药治疗无效,遂于1979年10月27日延余治疗。症见右眼红肿发蒙畏光,右侧颞部掣痛,便结.舌鲜红光亮,脉细滑数。诊为火疳。拟  相似文献   

5.
火疳证治举隅卞少藩火疳一症,位于气轮,系火邪为祟,即巩膜炎。就管窥之见按类证治于后。1肺热化火证例1女,23岁,左眼疼痛伴同侧偏头痛曾在某县医院诊为“浅层巩膜炎”用过激素有效,停药后眼红痛更甚,1987年4月16日来诊,查在眼视力0.8。左眼颞侧巩膜...  相似文献   

6.
云翳一症,不外感受凤热、虚火上炎或阳明燥热等所引起。但有虚实表里之不同。实症则泻火除风,虚症则活血而滋阴,在表者宜散,在里者宜攻。余对这类眼疾,略有心得,爰录验案数则于下。  相似文献   

7.
袖口疳治验     
陈××,男,32岁。1978年7月16日诊。患者阴茎外皮肿胀光亮,痒痛交作。查:阴茎外皮肿胀如鸡蛋大小,龟头仅见1/3,肿胀处微有少量黄液渗出,外皮伴有4~5枚米粒大小湿疣,小便黄,无尿频、尿痛现象。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有力。诊断:疳疮(袖口疳)。治以清热解利湿。处方:土茯苓、银花、黄柏、地丁、车前子各18克,僵蚕、牛膝各6克,地龙、防风各10克。外洗方:柳树枝、灯龙泡鲜药各120克,地龙20克,蝉蜕10克,甘草30克.水煎待凉洗患处,  相似文献   

8.
眼疳治验     
眼疳一症,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与现代医学中所称甲种维生素缺乏症相似.其主要病变为眼之结合膜及角膜之一部或全部渐失光泽,稍经暴露即干燥异常,两眼角干燥而起皱折,角膜上渐形成透明之小粒,或为大小不同之白斑,统称之为毕脱氏斑.泪少眼干痛.若已有传染、眼红泪多,畏光、且生分泌物,早晨两睑常粘合.若病再深,角膜现白翳,由淡而深,视力亦渐减弱.其后角膜软化,发生溃疡,传染、全膜坏死、穿孔虹彩外脱,终至失明.故本病又有眼干  相似文献   

9.
金疳治验     
江西丰城县中医院陈秀莲报道:刘某某女,10岁,丰城县小港乡铜湖村人.1985年3月13日就诊。诊见双眼红赤、涩痛、畏光、眵胶粘反复一年多。经内服中西药(药不详),均不见效。大便干燥、舌淡苔薄黄,脉数。查双眼视力1.0,白晴混合充血,角膜缘数粒白色小泡,周围红赤显著,角膜  相似文献   

10.
土疳治验     
“土疳”,始见于《诸病源候论》。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上攻壅阻于眼睑皮肤、经络之间而发病。其症眼睑边缘长小疖,初起形如麦粒,微痒微痛,继而焮肿拒按。现代医学称之麦粒肿。对本病笔者治宜清热解毒、散风行血,方用清热解毒消肿汤加减。制成麦粒肿糖浆,收到了良好效果。药用:金银花30克,地丁30克,黄芩20克,生地20克,荆芥20克,防风20克,甘草20克,陈  相似文献   

11.
疳证又名疳积,好发于幼弱的小儿,故“夫疳之为病,亦小儿恶候”之说,此证是儿科四大证之一。疳积之成,起源于脾胃失调。水谷人胃,赖脾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灌溉诸脏,营养一身。有“水谷素强者无病,水谷减小者则病,水去谷亡者则死”说法。《小儿药证直诀》云:“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说明疳积之形成是由于脾胃之损伤,维系机体各部营养及生长所必须的物质缺乏,以致气体虚弱.出现一系列干枯的痒状。  相似文献   

12.
张××,女,42岁。1983年8月11日诊。口腔及舌粘膜溃疡反复发作已16年。迭经治疗,仍间有发作。半月前又复发,经中西药治疗不效,且病势加重,疼痛难忍而来就诊。诊见:颊粘膜上有溃疡6个,舌面溃疡3个,舌下溃疡3个,大如葫豆,小如绿豆,表面凹陷,上覆脓性分泌物,边缘充血微凸,舌质红,苔少而黄,脉数无力。  相似文献   

13.
皮肤发黑症治验郎福文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274900)患者,女,27岁,1995年4月6日初诊。怀孕5个月余,2周前无明显诱因双足趾瘙痒,近4~5天牵及四肢,奇痒不堪,遇风及日晒症状加重,上下肢皮肤遂见枯黑,脉弦滑、舌苔薄白。辨证:胎火旺盛,脾虚湿...  相似文献   

14.
黑睛病治验     
【聚星障】赵××,男,58岁。1984年9月24日诊。自述两月来双眼干涩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明显下降,自用多种眼药膏(水)治疗无效,且伴见腰痛,五心烦热,梦多等症。检查见双眼黑睛星翳疏散浮嫩,抱轮微红,舌质红,无苔。诊脉弦而细数。辨证属肝肾亏损,阴液不足,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治宜滋  相似文献   

15.
小儿通睛治验周守慧,周文莲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30030)主题词@通睛/中医药疗法,复方(中医)/治疗应用通睛为单眼或双眼内斜视,相当于西医的外展神经麻痹和远视眼辐辏作用增强导致的共转性内斜视,多见于小儿。笔者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本病,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例一:刘××,男,2岁,衡南县人。1968年8月9日初诊。因出生缺乳、喂养不当,造成营养不良,消化障碍。近两月来,双眼流泪,畏光,不睁眼,经当地诊治不效,特来求治。查:两目微红,白睛起皱,黑睛生翳塌陷,风轮下方黄液上冲,口干欲饮,大便稍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此属疳热攻目,转黄液上冲。因积热内生,肝火偏盛,气机不畅,致阴阳失调。治以祛邪解毒,泻火养阴,佐以消积。处方:芜荑,芦荟各3克,鸡内金、草决明、胡黄连、银柴胡、陈皮、黄连各6克,知母、黄柏、参须(另炖)、  相似文献   

17.
<正> “金疳”相当于西医的泡性结膜炎和束状角膜炎。发生于白睛表层,它以羞明梳泪,灼涩疼痛为主症。在白睛上出现一个或数个灰红色颗粒,周围的白睛呈局限性放射状红赤。其病情轻重不一,轻症一般在10天左右颗粒由破溃而吸收,不留任何痕迹,严重者则颗粒呈巨大隆起,而周围的白睛红赤瘀滞较甚。其病程较长,有的逐渐发展,向四周及深部组织侵蚀,形成溃烂,日久伤口虽能愈合,但总不免形成瘢痕。如果颗粒生在黑睛与白睛交界处侵及黑睛者(白膜侵睛),则  相似文献   

18.
小儿疳证 治分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疳证的关键在脾胃,宋代著名儿科医家钱仲阳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明确指出:"诸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首次把小儿疳证的病因病机归结到脾胃,这一精辟理论加上他所创制的益黄散、七味白术散等有效方剂,为后世治疗小儿疳证注重脾胃开创了先例。金元医家李东垣倡导扶脾阳法治疗脾胃病,他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师承张元素"养胃气,调气机升降"的治疗经验,强调补中、升阳、益气三法,创立名方补中益气汤,善用参、芪等温补脾胃的药物,以扶助脾阳的升发,对小儿疳证的治疗大有帮助。至清代名医叶天士,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笔者应用自拟治疳散,应用于临床治疗小儿疳积症,效果颇著。现简介如下: 处方:蟑螂末30克飞滑石30克煅甘石60克鸡内金30克赤石脂36克使君子肉36克胡黄连24克槟榔15克治法:蟑螂末是将活蟑螂放酒精内杀死,弃去头、足、翅及肚内杂物虫体置锅内烘干碾  相似文献   

20.
金×,女,32岁。1986年10月9日诊。患者每逢月经来潮前3~7天出现口疳,经行期间尤甚,直至经净后渐轻转愈,缠绵12年之久。造经治疗,仍间有发作。半月前再发,西药VB_2、强的松片治疗罔效,病势加重,痛苦异常,咀嚼及吞咽均感困难而来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