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迎随补泻法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论于《灵枢》的迎随补泻刺法经过后世淀绎,已经成为多种纷繁的针刺手法。回顾、归纳历代关于迎随补泻法源流的文献,可条列出13种“迎随补泻”法,即总则迎随、调气迎随、子母迎随、候时迎随、纳支迎随、针向迎随、生成迎随、子午迎随、提插迎随、呼吸迎随、徐疾迎随、穴序迎随、轻重迎随。  相似文献   

2.
始论于《灵枢》的迎随补泻刺法经过后世演绎已经成为多种纷繁的操作术式或方法。通过对历代关于迎随补泻法源流的文献考析归纳,条列了13种“迎随补泻法”并进行了浅析,对刺法的学术研究和争鸣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迎随补泻法是一种原则补泻法,是多种手法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及临床运用可概括为三大方面:一为时机迎随补泻法,乃候气而刺也,候卫气之往来,营气之流注时刻及邪气之盛衰,气至而泻,气去而补,强调“逢时”,即针刺的时间性。二为针法迎随补泻,主要以针芒迎随法影响颇大,但在实际运用中尚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其它捻转、提插、呼吸、深浅等法,亦属迎随之列。三为穴法迎随补泻,以子母补泻法应用较为广泛,分有本经、异经,知  相似文献   

4.
迎随补泻古今异同辨析李瑞(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北京100029)关键词:迎随补泻:针法:子午流注迎随补泻针法是(内经)记载古代针刺补泻方法中的一种,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课堂教学。然而,究其真义,现在所使用的迎随补泻与(灵枢经)中记载的迎随补泻却有...  相似文献   

5.
迎随补泻是古代针刺的基本手法之一,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本文根据古典医籍的记载结合作者的体会阐述了迎随补泻的意义,对读者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针灸迎随补泻法是补泻法的总则,主要包括时机迎随补泻、母子迎随补泻、针芒迎随补泻及生成迎随补泻。其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较具体的提出此法则始见于《难经》,此后历代医家不断补充,续有发挥,渐趋完善。但对该法则的具体应用,至今仍存着几种不同的看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首先透过文献资料整理分析,阐明"迎随"在《黄帝内经》里的真意,举出后世医家著作的引文加以佐证,以充实完善《黄帝内经》针刺调气理论;从针向迎随补泻法的定义、来源等谈起,指出其与《内经》中"迎随"的本意不符,也不能纯粹将其看做是针刺调气补泻手法,而是利用其优点,为针刺调气理论和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井穴皆位于四肢之末端,为经脉之根,脉气所发之处,亦为五腧穴之首。井穴的补泻效应建立在针刺疗法补泻效应的基础之上。井穴上可以运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放血法、艾灸法、开阖法、开周法、指按法等。一般病证,补虚时多采用轻刺激,泻实时多采用重刺激,由于井穴的特殊性,手法上宜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井穴位于手足指(趾)末端,皮肉浅薄,感觉异常敏锐,提插、捻转、烧山火、透天凉等复杂补泻针刺手法不适用于井穴。  相似文献   

9.
针刺手法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广义的针刺手法包括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针刺操作的全过程;狭义的针刺手法是指进针之后到出针之前所采用的各种行针和补泻手法.合理的针刺操作,能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提高疗效.针刺单式补泻手法的基本操作有捻转补泻法、提插补泻法、徐疾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平补平泻法.  相似文献   

10.
在针灸学中,针向迎随补泻手法是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顺逆而定。针尖与经脉循行方向相同则为补法;针尖与经脉循行方向相反则为泻法,并且与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有关。手三阳经补法的针尖指向心脏,泻法反之;足三阳经补法的针尖应指向四肢末端,泻法反之;手三阴经脉补法的针尖应指向四肢末端,泻法反之;足三阴经补法的针尖应指向心脏,泻法反之。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子午流注针刺法分为纳甲法、养子时刻取穴法和纳子法三种,前两种属于阳,是根据卫气的运行情况而产生的,在治疗时应取卫气来治疗,针刺宜浅不宜深,在针向迎随补泻时,补法的针尖是指向心脏,泻法的针尖则指向四肢末端,故与上述方法迥异。后一种属于阴,是根据营气的运行情况而产生的,即在治疗时应该取营气来治疗,除针刺时宜深不宜浅外,其余与传统方法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补泻并施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例和52例,治疗组采用毫针补泻并施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取穴相同,采用平刺方法治疗,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毫针补泻并施治疗腰椎椎管狭窄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历代医家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学派。在针刺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及如何实现,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及衡量标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捻转补泻的手法首见于《黄帝内经》,在金元时期逐渐盛行,明代达到顶峰。在漫长的时间里,不同的医家对于理论的理解和临床效果的不同对其操作手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变化,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了多种流派,不同思想的交汇和融合,极大地丰富了针刺手法的内容。通过整理不同医家的著作,可以发现捻转角度、速度、方向、时间、用力轻重是捻转补泻的主要内容,古代各医家在捻转角度、捻转速度、用力轻重方面基本达成一致,多持"捻转较重,角度较大者为泻法;捻转较轻,角度较小者为补法"的观点,与现代医学的"强刺激-抑制法、弱刺激-兴奋法"之说颇有相似之处,但是捻转的方向却是众多医家争论的焦点,因此应进一步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探明其机理,增加其科学性和可信度,将捻转补泻量化、规范化,以提高临床效果,使之更有利于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黄帝内经》为论理渊源,对传统针刺理论进行初步探析,尝试构建关于针刺阴阳、补泻的理论框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张景岳针灸学术特色,为针灸学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方法]应用中医文献学方法,以张氏所著《类经图翼》《类经》《景岳全书》等医籍中收录的针灸文献为研究对象,从灸法、经络、腧穴、针法四个方面进行整理研究。[结果]张氏重温补,崇灸法,总结灸法宜忌,博采隔物灸、麦粒灸等特色灸法,注重交叉选穴灸法的运用,推崇灸法的温通作用;绘图表以明析全身11个部位的经络联系,整理35副经络图并配以文字说明,促进了经络辨证的灵活运用;博采多种针灸文献,完善腧穴主治,详分骨度,取穴灵活,提倡骨度分寸法和中指同身寸法的结合使用;详论得气在针刺补泻中的重要意义,阐发“针有泻而无补”之说,注重针刺的泻实作用。[结论]张景岳对灸法运用的总结发挥,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经络的辨析、腧穴主治和定位的归纳创新、针刺补泻的阐发,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并不断地被借鉴和引用,其针灸学术思想对今天的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艾灸补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灸补泻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实施虚补实泻的操作手法。自《灵枢经》提出后,后世医家结合临床经验和体会而各有阐发。但现今对艾灸补泻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经>针刺补泻操作内容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内经>中较为系统地描述针刺补泻操作的内容集中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能><灵枢·终始><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素问·调经论篇>中,在这些篇章中均为补法、泻法成对出现.将上述篇章中针刺补泻操作解析为呼吸、留针时间、出针速度、针孔...  相似文献   

18.
捏脊手法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操作并不统一,其“药性”内涵古医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捏脊手法遵循《肘后备急方》的操作方向由下至上操作更为妥善,因作用于督脉与膀胱经,属温热类手法,能振奋阳气,对于阴寒类、虚寒类的病证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施灸刺激量对灸法补泻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灸法补泻的效应,收集并整理历代相关文献,从施灸刺激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灸有补泻,而生理刺激量达到的快慢决定着灸法的补泻效应,维持生理刺激量可以使灸法效应持续,客观量化灸法刺激有助于掌握最佳刺激量,提高灸法的临床疗效,但这受诸多因素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醒脑复聪针刺法治疗神经性耳聋4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复聪针刺法对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自身对照观察针刺前后患者纯音听闲的变化;轻、中、重不同程度的耳聋与针刺疗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证型的耳聋经针刺后听力改善的情况。结果本法总有效率达90.2%;轻度、中度耳聋患者经针刺后纯音听阅较针刺前有明显改善(P〈0.05),重度耳聋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对各种证型的耳聋均有改善,尤以痰火郁结型、肝火上炎型、肝阳上亢型疗效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