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于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行胃部分切除手术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9例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分析。结果出现5例吻合口出血,2例残胃黏膜损伤出血,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十二指肠残端出血各1例。9例患者均采用局部缝扎止血,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进行相应处理后痊愈。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且一年内未见再出血现象。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由手术不当所致。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患者50例,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包括原吻合口切除后再吻合23例,残胃切除后食道空肠吻合15例,十二指肠溃疡血管缝扎后残端造瘘7例,十二指肠溃疡腔外置后残端造瘘5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分析患者再次手术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再次手术后出血均停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00%,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例患者死于癌细胞广泛转移,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死亡率为4.00%;其余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再次出血现象。结论再次手术是治疗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的各类食管、胃恶性肿瘤再发行食管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外科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再发恶性肿瘤后行二次手术切除病灶,同时行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的48例患者。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存活,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术后出现颈部吻合口瘘,2例全胃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行食管空肠胸顶吻合术,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经换药及胸腔冲洗等保守治疗治愈。4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扩张后未复发。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胃、食管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再次行手术切除病灶后,利用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在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一定程度延长患者5年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来作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的成功经验,分析其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方法.结果53例手术病人,除1例术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其余无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结论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毕氏2式)术后严重并发症,只要作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有优良的操作技能,选择适当的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方法,十二指肠残端瘘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是普外科常用的手术。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时必须游离及切断十二指肠,而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是该术式中关键步骤之一。处理得当,患者很快恢复,反之,可能产生十二指肠瘘。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行胃大部切除术十二指肠残端“U式”关闭126例,无1例发生残端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大部切除术(B-Ⅱ式)共1238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23例,再手术治疗15例,再手术率65.2%.结论残端炎性水肿、严重粘连、闭合困难及局部的血运障碍是残端瘘发生的主要原因,保守治疗不愈合的残端瘘宜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20例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全面精心的护理后19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结论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十分危险,在坚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术后临床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痊愈,对于手术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手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2月~2010年2月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行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24例患者资料,具体分析其治疗期间的情况。结果 24例患者中,22例及时止血治愈,1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1例并发出现十二指肠瘘,后经治疗,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处理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进行胃切除术后并发大出血时,务必及早进行外科手术再治疗,以及时止血和控制病情,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9.
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方法,提高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89年10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血清清蛋白的变化。结果:本院手术治疗的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均效果良好,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和氮平衡指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胃次全切除术后的十二指肠残端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进行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预防性引流组(包括长胃管经输入襻置入十二指肠降部引流或行Braun吻合、十二指肠造瘘、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率与非预防性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残端瘘重在预防,科学、有效的引流是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跃英  陈春丽 《云南医药》1999,20(6):436-43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复杂手术之一,切除范围包括胰头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胃窦部、胆总管等,消化道重建有3个吻合口。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出血多,对病人造成的损伤大,术后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现将我科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我科1990~1998年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2例,其中壶腹周围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6例,十二指肠癌3例,胰头癌15例。共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1例,胰瘘2例,术后残胃无张力1例,腹腔出血1例,上述病例中1例因腹腔出血于手术当日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造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近 10 年来行十二指肠造瘘术 4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其中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 20 例, 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 27 例。结果47 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手术死亡。其中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有并发症4例, 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术无并发症,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与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相比, 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或十二指肠瘘的疗效确切, 不增加手术操作难度, 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患者30例,就外科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占93.3%,死亡2例占6.7%。手术后伤口感染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结论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病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行针对性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1897年Schlatter首次施行全胃切除成功以来,迄今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已有50多种。改进手术的目的在于增加代胃的容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979年来,我院按Paulino法并作适当改良行空肠代胃术30例。本文重点介绍此种术式的操作方法。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35~50岁9例,51~60岁18例,61~65岁3例。病种:胃癌24例,复合性溃疡4例,残胃癌2例。手术方式:食管空肠对端吻合20例,端侧吻合10例;代胃顺蠕动吻合11例,逆蠕动吻合19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经及时引流、抗感染及支持疗法治愈。1例膈下感染继发吻合口瘘病情恶化自动出院。于术后4个月死亡。其余病人均在术后10~15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7例,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切除,将残胃、脾脏及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器械吻合.结果 全组手术均获成功.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采用残胃、脾脏、胰尾移入胸腔,食管-残胃器械吻合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的特点,可以作为消化道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胃部手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我院在近十年中共收治胃部手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14例。其中胃残端瘘2例、胃空肠吻合口瘘4例、十二指肠残端瘘8例。本文重点对预防和处理胃十二指肠瘘做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7.
胃术后胃肠减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学东  吴遵元 《河北医药》1999,21(6):446-447
目的:寻找胃手术后合理胃肠减压的指征及终止时机。方法:对我院1990-1998年间597例胃手术后胃肠减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228例采用了胃肠减压,369例未采用胃肠减压而无消化道瘘发生;胃肠减压终止时间与肛敢时间并不完全一致。结论:胃手术后一律行胃肠减压的作法不可取,应选择易发生穿孔再发、胃空障碍、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讽顾病例作为胃肠减压的对象;终止胃肠减压的时机仍以肛门排气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自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入的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均采用系统性的护理,收集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9例,其中胰瘘2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内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胃排空障碍1例。21例痊愈出院。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愈率,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在近端胃癌根治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6.10至2018.04期间对18例胃上部癌行近端胃根治切除,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重建。结果:本组病例切缘大于5cm,术后病理示无残留,清扫淋巴结(22+——3.5枚),符合D2标准。未发生吻合口瘘,以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9-16个月,仅1例有轻度返流症状,3例进食后有上腹部轻微饱胀感,术后一年复查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等,均高于术前结果。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近端胃根治性切除,行双通道残胃空肠吻合,清扫范围合理,保留了原消化通道,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发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胃上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后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技术在腹部手术后近期再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山西省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腹部手术后近期再出血病例10例,均在输血、补液、纠正休克的同时,采用Selding’s技术行血管造影术,确定出血动脉,并立即行出血动脉栓塞术。结果10例患者均通过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动脉,并进行了栓塞术。共行血管造影11次,栓塞治疗10次,共用弹簧圈(直径2—8mrla)48枚。聚乙烯醇颗粒3g.10例患者当时均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9例随访30d均未复发;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周,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出血,行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及肝总动脉不锈钢圈栓塞术后,血压上升维持正常水平,但心率持续较快,维持在130-140次/min,可疑仍有活动性出血,24h后再次行腹部血管造影未发现异常,家属放弃治疗。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对腹部手术后近期再出血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