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玉昆教授 尽管目前关于胎儿窘迫的定义很不统一,但宫内缺氧缺血是其重要特征.主要源于围生期窒息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其脑损伤是否在宫内已经开始发生?这一观点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与病因、辅助检查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期宫内缺氧及产后窒息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常合并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钾血症及代谢酸中毒,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缺氧缺血的持续时间和程度。结论:对诱发因素的早期预防、及时的个体化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HIE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生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HIE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并且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活产婴1800万~2000万,窒息发生率为13.6%,在窒息患儿中,发生不同程度伤残者为15.6%,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指围产期缺氧导致的新生儿脑缺血缺氧性损害。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 ,而且是我国儿童伤残的重要病因之一 ,属于围产期危重病症。病因主要为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缺氧引起的全身代谢障碍和脑细胞损害。目前公认 ,HIE轻度患儿预后尚好。而中、重度患儿的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发育落后等发生较多。临床上除积极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以及HIE发生后积极治疗以减轻神经细胞损害 ,改善患儿预后外 ,如何及早判断患儿是否有抢救治疗价值是目前诊治HIE的一个难点。为探讨围产期缺氧对…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el3emie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各种因素引起脑缺氧、缺血所导致的脑损伤综合征,是造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免疫系统在HIE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国内外研究表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有免疫异常及炎症反应,缺氧缺血与炎症反应相互作用,可能是引起新生儿围产期脑损伤的主要机制~([2]).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lra)是与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标志物.本研究动态检测HIE及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中IL-lra和hsCRP的水平,探讨其与新生儿HIE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为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总结经验。方法对39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异常围产史,急性宫内窘迫、窒息、催产素助娩、脐带、胎位和羊水异常以及胎头吸引助娩等异常围产史为HIE常见原因;患儿在生后3d内行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检测,中度、重度与轻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305例系统治疗患儿随访观察至12个月,总预后不良率7.54%。结论加强和规范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规范新生儿窒息抢救是预防HIE防治重点;中、重度HIE多合并心、肝、肾等多脏器损害,强调综合治疗;头颅CT对HIE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早期诊断应侧重于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早期干预、科学连续、坚持全程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重度HIE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不仅造成各器官系统缺氧缺血性损伤;同时也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尤其对糖代谢的影响及血糖变化对机体的损伤引起广泛关注;糖代谢紊乱与HIE的程度相关,病情越重血糖越高;且血糖变化也预示其预后,积极调控血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应重视HIE的血糖监测及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降低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率和减少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等后遗症的措施。方法:对羊水Ⅲ度粪染和新生儿窒息患儿发生HIE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HIE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并发症、头颅B超所见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羊水Ⅲ度粪染而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应当予以积极的监护,及早发现脑损伤并给予积极治疗,在不能有效降低HIE发病率的情况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在判断缺氧程度与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无合并症)组、窒息合并轻中度HIE组、窒息合并重度HIE组,均于生后12~24h内采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L-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心肌酶谱活性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HIE的发生及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着性(P<0.05,P<0.01,P<0.001),即病程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结论心肌酶对判断缺氧程度、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6例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的产科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4 6例HIE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危妊娠新生儿HI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 ;阴道手术产者HI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和剖宫产者 ,而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与HIE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而早产与足月产之间HIE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加强产前监护 ,及时处理高危妊娠 ,提高产科技术 ,及早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 ,尽量避免发生新生儿窒息 ,对预防HIE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别嘌呤醇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脑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发病机制复杂,自由基损伤是其中心环节之一。已知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HI)引起自由基的生成增加是多途径的,而且自由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发病机制的共同通路———“缺氧缺血瀑布”的多个位点发挥作用。研究证实,别嘌呤醇(allopurinol,ALLO)及其主要代谢产物氧嘌呤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催化次黄嘌呤、黄嘌呤生成尿酸的链式反应。给予ALLO后,在缺血再灌注心脏未见羟自由基(·OH)的产生[1]。实验已经…  相似文献   

12.
围生期窒息与脑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生期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脑瘫三者间的关系被称为儿科神经学中的"百慕大三角",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脑瘫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群复杂的神经学症状、体征,其病因繁多,窒息引起的HIE仅是其病因之一.判断脑瘫由围生期窒息引起,必须首先确证曾经有过围生期窒息和HIE,由于对围生期窒息和HIE的概念混乱和诊断标准不一致,致使问题复杂化.本文重点叙述近年国内外对围生期窒息、HIE与脑瘫的认识和诊断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伤。通过对65例HIE患儿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分析TCD对HIE的诊断价值,对HIE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显示缺氧缺血时脑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增强,推测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样,HO-1可能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本研究观察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HO-1活性的变化,以探讨其在HIE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课题利用新生大鼠构建HIE的动物模型 ,研究了缺氧缺血对促凋亡基因Par 4(prostateapoptosisresponse 4,Par 4)和BAD(bcl XL ,bcl 2associateddeath ,BAD)在纹状体中表达的影响与意义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试剂 :Trizol购自Gibco公司 ,MLV逆转录酶等购自Promega公司。兔抗Par 4多克隆抗体、兔抗BAD多克隆抗体等购于SantaCruz公司。2 .实验分组 :新生 7日龄SD大鼠 ,随机分成HIE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3 .HIE动物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水平的变化 ,探讨 PAF与新生儿 HIE的关系及其在 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新生儿 HIE患儿急性期 (生后 1~ 3d)和恢复期 (8~ 10 d)全血 PA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做同期比较。 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血 PA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血 PAF含量随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血 SOD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在 HIE各组中显著降低 ,PAF与 SOD、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r=- 0 .4 6 7、- 0 .35 9,P<0 .0 5 )。 结论 新生儿 HIE血 PAF水平变化与 HIE和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 ,PAF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PAF受体拮抗剂能起到有效的神经保护作用 ,为 HIE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D’Areeuil等认为缺氧缺血后迟发性细胞死亡是脑瘫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时阻断凋亡对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e-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有重要意义。HIBD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氧自由基的细胞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氧自由基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对新生大鼠HIBD后氧自由基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 (DEX)对其的调控作用 ,从而阐明 DEX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新生动物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标准化的动物模型 ,应用快速竞争性逆转录 PCR技术 ,分别对缺氧缺血、DEX预处理后予缺氧缺血、缺氧缺血后即刻予 DEX、DEX加假手术及正常对照 5组新生大鼠的实验 ,对大脑组织中 i NOS m 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 ,缺血侧大脑 i NOS m RNA表达自 6 h开始 ,2 4h达高峰 ,7d时回至基线水平。DEX预处理可以抑制缺血侧大脑 i NOS m RNA的表达 ,而缺氧缺血后即刻注射 DEX对 i NOS m RNA的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 结论 一氧化氮的产生可能在缺氧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病理作用 ,EDX预处理对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抑制 i NOS m RNA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阿拓莫兰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仍较高,约为5%.严重者会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ehemie encephalopathy,HIE),其中氧自由基损伤在HIE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医学中所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在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而且是引起新生儿慢性神经系统损伤和急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病例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做好早期治疗和护理,减少脑损害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临床资料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经及时有效的抢救,54例痊愈,抢救成功率为90%。现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