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比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50例接受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排气情况与并发症等。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与对照组(96.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6个月随访,观察组间断性腹胀、再发肠梗阻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比较,操作更加简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更少,并且安全可靠,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阮颖彦 《吉林医学》2013,34(22):4460-446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粘连松解微创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同时,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出血量少、创伤小,且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肠胃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小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积液积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腹围减小程度、24 h引流量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的中转手术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小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2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行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置入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治疗。治疗7 d后评估临床疗效,统计两组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手术治疗者,对照组6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2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肠梗阻导管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中转手术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台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未发现小肠漏、腹膜炎和再发肠梗阻者,对照组的小肠漏、腹膜炎和再发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4.55%、13.64%和15.91%,观察组患者肠管浆肌层损伤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可使手术情况得以优化,加快术后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2例性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随访半年观察患者发生梗阻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发生肠瘘2例,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梗阻复发情况等方面均以观察组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PFNA和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和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下地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2011年收治的7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患者,总结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结果 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熟练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I期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术式将13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87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良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治疗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就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但是就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来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数据对比(8.0%vs24%),其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3.
裴晓东  李留法 《吉林医学》2014,(22):4910-4911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方法:选择8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40)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操作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道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各2例,对照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切口裂开、肺部感染各1例,发热、粘连性肠梗阻、尿道感染各2例。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可显著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3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7.72%)高于对照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7%)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术后优良率高,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瘀渗湿汤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祛瘀渗湿汤经胃管注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饮食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祛瘀渗湿汤相比,祛瘀渗湿汤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CR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CR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症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34.9%,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CR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的200例老年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100例采用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另100例采用妇科腹腔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前减张切口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胫腓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胫前减张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及肾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7.1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肾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VS 6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