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49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 1年于 2 0 0 0年 3月 17日入院。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 ,偶有尿痛 ,以终末为重 ;无肉眼血尿、发热、盗汗及排尿困难 ;曾在当地医院按膀胱炎冶疗 ,病情无好转 ,转诊我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 ,膀胱镜示膀胱憩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中发现膀胱右前壁肿物 ,切除肿物及其周围约 2cm膀胱壁。病理检查 :送检带肿物的膀胱组织一块 ,大小 4 5cm× 3 5cm× 3cm ,肿物大小 3cm× 3cm× 2 5cm ,呈结节状 ,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切面灰白 ,质韧 ,略呈编织状 ,未见出血、坏死及质软区…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4岁。因大便带血2年于1995年8月14日以“肛管癌”收入院,并于8月2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Miles手术。术后3天开始进流质饮食,造瘘口通畅。每日排便2~4次。术后10日出现腹胀、阵发性腹痛、造瘘口停止排气排便。查体: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其蠕动波,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造瘘口指诊通畅。腹透:中腹部见多个气液平面,急诊再次剖腹探查,证实为距回盲瓣约30cm处回肠呈回—回—回型肠套叠。给手法挤压复位,复位后局部检查未见肿瘤、息肉、憩室等小肠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9岁,因尿频,尿痛1年于2000年3月17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争,偶有尿痛,以终末为重;无肉眼血尿,发热,盗汗及排尿困难。曾在当地医院按膀胱炎治疗,病情无好转,转诊我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膀胱镜示膀胱憩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发现膀胱右前壁肿物,切除肿物及其周围约2cm膀胱壁,病理检查:送检带物的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导一例47岁,女性,1977年12月20日因右肾区痛和血尿而入院。在1972年11月因葡萄胎而作子宫全切除术。在入院以前有大量血尿,伴有血块,检查见下腹部膀胱处有一膨隆的肿物。膀胱镜检发现血块约500克,去除血块后,右输尿管口见有大量血尿喷出,部份粘膜发红。入院时检查发现有贫血,尿中HCG 410万国际单位/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27例,其中术后早期(30 d内)再次手术患者17例(7.5%),男性1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岁.肠道相关的并发症6例,输尿管代膀胱瘘合并阴道瘘1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4例.结果 机械性肠梗阻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早期粘连性肠梗阻1例,行肠粘连松解术;回肠吻合口瘘合并回肠新膀胱尿瘘1例,行回肠部分切除再吻合和回肠新膀胱修补术;乙状结肠吻合口瘘1例,行结肠造瘘术后出现小肠瘘经6次手术治愈;直肠瘘合并尿瘘1例,行结肠造口和输尿管代膀胱再吻合术;输尿管代膀胱吻合口瘘并阴道尿瘘1例,经充分引流后无效,行输尿管代膀胱再吻合术;伤口感染6例、伤口裂开4例,均经二次清创缝合治愈.失访2例,15例随访1个月~10 a,平均42个月.术后肿瘤转移死亡2例,肾功能恶化需长期血液透析1例,余12例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30 d内)易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及时再次手术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5岁。无痛性血尿2月佘,无尿频、尿急。曾于1984年2月29日行膀胱镜检查,当时因出血较多无法窥清。CT诊断为“左肾癌”。4月17日在某医院剖腹探查,并行左肾切除术。但肾脏标本未见肿瘤,再探查膀胱,发现膀胱内有一巨大肿块,因患者情况欠佳,仅作膀胱造瘘术转入我院。同年5月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切除术,术后6个月死于转移。巨检,膀胱底部及右侧壁均为灰白色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7.
膀胱鳞癌少见,占膀胱肿瘤的3%~6.7%.而膀胱转移性鳞癌则更罕见,兹报告1例.患者男性,62岁,因突发终末无痛性肉眼血尿、间歇发作2个月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进行性加重,于1992年1月8日入院.即往史:4年前因患肺鳞癌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后曾用VCR,5—Fu及CTX化疗6个疗程,剂量不详,多次复查均未见复发或转移.入院检查:双侧锁骨上淋巴结不大,尿常规BLD(?),血肝肾功能正常.胸片示:左肺舌叶炎症左侧胸膜肥厚.B超检查:肝及双肾(一),膀胱右侧壁肿物约4cm侵犯肌层.IVP双肾及输尿管显影正常,膀胱右侧壁约4.7cm×2.5cm充盈缺损区.膀胱镜检:膀胱容量约150ml,右侧壁广基实性肿物,约4cm×3cm×3cm,结节状,表面附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膀胱与食管癌罕见。现报告1例。男,62岁。缘于1988年6月中出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B超检查发现膀胱后壁有3.0×2.0×1.5cm肿物,初诊膀胱肿瘤,于1988年7月18日入院。体检:无著变。尿液中未查到肿瘤细胞。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右侧壁有一个菜花样肿物。行膀胱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膀胱右侧壁有一暗红色菜花样肿物,约2.0×2.0×1.5cm,有蒂。病理诊断为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Ⅰ—Ⅱ级。术后10天尿常规恢复正常,切口愈合良好。出院后定期行噻替哌膀胱灌注治疗,随访观察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64岁。因血尿 2年 ,尿痛 5天 ,于 1998年 3月 31日入院。两年前在一次排尿时发现尿中有小花生米大血块 ,当时曾进行膀胱B超检查 ,未发现异常 ,未进行任何治疗。此后血尿间断性出现 ,但无痛苦 ,5天前血尿频繁 ,有尿阻及尿痛感 ,尿中含暗红色血块 ,膀胱B超示有占位性病变 ,膀胱镜检查 :见膀胱三角区有 6cm× 5cm× 5cm菜花状突出物 ,于肿瘤处咬取绿豆大小组织两块活检。病理报告 :膀胱移行细胞癌。 1998年 4月 4日在全麻下进行膀胱全切除 ,乙状结肠腹壁造瘘术 ,术后进行两个疗程化疗 ,4个月后终因盆腔广泛转移在家中病故。…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27岁.以血尿为首发症状后出现排尿困难.2004年至2005年多次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TURP),术后约3周左右均出现排尿困难,2005年1月行膀胱造瘘术.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 ,68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血尿半年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出现无痛性全程血尿 ,间歇发作 ,无排尿困难及尿痛 ,无消瘦。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腹部无压痛及肿块 ,肾区无叩压痛 ,B超检查于膀胱后壁见实性占位 ,随体位活动。临床诊断为膀胱肿瘤 ,于1999年 8月 2 8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膀胱颈部尿道内口周围有数个大小不一的乳头状肿物 ,质脆、触之易出血 ,前列腺肿大质硬 ,部份突入膀胱。术中行膀胱肿块快速病理检查 ,诊断为前列腺癌侵及膀胱 ,行前列腺及受累膀胱壁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 :前列腺低分化腺癌侵及包膜及膀胱壁。住院 14天出院…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6岁,因前列腺癌术后2年,左肩胛骨疼痛2个月于2004年9月8日入院。2年前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及双侧睾丸切除,膀胱造瘘术,术后病理诊断:前列腺低-中分化腺癌。2个月前出现左肩胛骨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不适。B超:肝脏右叶实质性占位,考虑为转移性肝癌。全身骨扫描:脊柱多处、双侧肋骨多处、左侧肩胛骨、胸骨、骶髂关节、髂骨、左侧耻骨、左侧股骨呈局灶的显像剂浓聚;肾脏和膀胱正常显影。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6岁,间歇性排尿困难十年。数日来小便呈点滴状,下腹部胀痛难忍而急诊入院。以往无肉眼血尿史。入院检查:全身未见阳性体征,下腹部压痛。于膀胱区可触及一硬性肿物,如鹅蛋大小,境界清楚。经X线平片检查证实为膀胱结石。决定手术治疗,切开膀胱后发现有结石8×6cm大,膀胱右侧壁可见直径0.8cm有蒂之乳头状肿物,切除肿物并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5岁,未婚,进行性鼻塞12年。外院诊断为“鼻腔乳头状瘤”,二次手术后复发,广泛侵犯上颌窦。X线检查发现左侧上颌窦骨质广泛破坏,边缘不清,左鼻腔有巨大软组织肿块阴影。1988年10月11日因呼吸困难放弃手术而暂时接受放疗60Gy。1989年1月6日行左上颌窦癌根治术加鼻腔肿物广泛切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第八天,暂时阻塞气管套管后,出现呼吸困难而不能拔管,经检查发现气管造瘘口周围有肿瘤种植生长并经病理证实,再次手术清除气管造口处种植肿瘤,术中发现气管内癌栓呈菜花  相似文献   

15.
例1,王某,男性,22岁,因直肠息肉误诊直肠癌5年前行Miles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一年因婚姻问题要求将腹壁人工肛门还复会阴排便。经各种检查及妥善准备后行手术处理;于距腹壁造瘘口约1.5cm处,将痿口周围皮肤与造瘘肠管一并切下,解剖分离盆腔与盆底,于原肛门处会阴穿洞,然后将造瘘口皮肤与会阴皮肤吻合,术后一年因稀便难以控制。二期行臀大肌瓣会阴括约肌再造,术后随访3年,大便基本可以控制。稀便控制有改善。例2,刘某,男,25岁,因溃疡性结肠炎性狭窄,误为直肠癌行Miles术后一年,要求还复会阴排便。经检查及准备后在硬外麻醉下行类似例1术式。术后恢复尚可。因Miles术时括约肌切除不多。术后大便基本可以控制。未行其他辅助手术,随诊半年排便功能良好。例3,潘某,男32岁,二年前因“巨结肠”切除乙状结肠,保留直肠。行骶前“左半结肠”与直肠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瘘形成,盆腔严重感染。迫使二次改行腹壁肠造瘘。术后一年要求还纳。检查后见腹壁造瘘口与直肠残端相距约30cm,无法吻合。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膀胱憩室癌罕见,本文报告3例。例1,男,69岁,排尿不尽感2年,无痛性血尿及尿频1年,于1979年8月20日入院。曾以前列腺肥大治疗未见效。入院前10天行膀胱镜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口上方2cm处有直径3cm憩室口,内有肿物突出为2×2×1.5cm大小。诊断:原发性膀胱憩室癌?行膀胱憩室及肿瘤切除术,术中证实右输尿管口上方2cm处有3×3×2.5cm憩室内有肿物2×2×1.5cm,浸润憩室全层,肿物表面坏死。病理报告:膀胱憩室癌(移行上皮细胞癌 腺癌Ⅱ—Ⅲ级)。随访1年,死于肺转移。例2,男,67岁,间歇性、无痛性血尿1年于  相似文献   

17.
膀胱混合性癌临床上较少见。国内1984年沈志坚等曾报告5例。1985年张思孝也描述了7例膀胱混合性上皮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我院1981年4月~1988年10月曾收治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合并鳞状细胞癌,现报告如下。例1 男,57岁,反复尿频、急、痛伴排尿不畅3年,出现血尿1年6个月于1981年4月8日入院。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底部有3cm广基肿瘤呈溃疡型。行膀胱部份切除。病理诊断:膀胱鳞癌合并移行细胞癌。术后6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例2 男,66岁,4年前曾患膀胱癌在本院行膀胱部份切除及左侧输尿管再植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因再次发现血尿伴尿痛于1983年8月20日入院。膀胱镇检查发现膀胱底部有3cm广基肿瘤,其表面附着钙盐结晶。行膀胱部分切除。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合  相似文献   

18.
肠代膀胱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肠代膀胱的肿瘤发生已引起较多学者注意,但国内报道尚不多见,我院近期收治可控性盲肠膀胱肿瘤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8岁。1986年2月因肉眼血尿入院,诊断为膀胱多发性肿瘤并行全膀胱切除及可控性盲肠膀胱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Ⅱ级,浸润浅肌层。1995年2月(即尿流改道术后9年)因再次肉眼血尿持续3月入院,B超、CT及ivu均显示肠代膀胱内有一新生物,约3cm×4cm×5.5cm大小。诊断为肠代膀胱肿瘤,于1995年3月4日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肠代膀胱腔内近右输尿管开口处一乳头状新生物,约5cm×5cm×5cm大小,表面有绒…  相似文献   

19.
病例1,女,25岁,因肛旁肿物3个月,以肛脓肿在外院行切开引流术,术后肿物侵及整个肛周引起排便困难而转来我院。指诊直肠肛管环形狭窄固定。于1998年11月23日全麻下行活检加乙状结肠造瘘术。病理证实为直肠肛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术后一个月先行放疗,后予卡铂、VP—16方案化疗。后经CT检查肿块由原来的8cm×6cm缩小到4cm×3cm,肛诊肿块缩小固定变松动。于1998年4月5日行Miles'术。切除标本见直肠肛管部呈环形狭窄,质硬,表面不平。病理诊断:(1)放疗后直肠肛管未见残存癌细胞,直肠肛周软组织淋巴结无癌侵润。(2)复习原病理切片仍  相似文献   

20.
本院自1991年9月~1995年11月共收治贲门癌、食管癌844例,因术后早期并发症(1月以内)再次手术者29例,再手术率为3.43%(不包括中、晚期瘘行空肠造瘘病例)。再次手术包括胸部手术和腹部手术,其中再手术治愈26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总结如下。1胸部原因1.1吻合口早期瘘或胃壁穿孔共5例,其中3例为弓上吻合术后48小时内再次剖胸,2例行吻合口瘘修补术,其中治愈1例,另1例因再次瘘而死亡;1例拆除原吻合口后再次吻合,术后自动出院失访。有2例术后出现胸腔瘘、纵隔偏移,呼吸困难,用粗胸管引流术见效,遂行剖胸发现为小弯及胃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