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椎体骨密度的局部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OVX)对6只成年雌性绵羊去势,低钙饲养1年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案,通过经椎弓根注射途径,分别在每只动物的L4、L5、L6注射3种药物:实验组A20mg bBMP/FS,对照组B20mg bBMP,对照组C单纯FS。术后3个月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和Micro-CT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拉丁方分析BMD显示:实验组BMD(1.33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BMD(1.139g/cm^2和1.163g/cm^2)。Micro-CT分析表明:实验组骨小梁的密度、连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bBMP复合纤维蛋白胶可以促进骨小梁的改建,改善骨小梁的三维结构,增加椎体的骨质密度,因此可以作为局部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的新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去势+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建立绵羊骨质疏松椎体模型,并通过Micro-CT观察其微观结构变化与其生物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设计方法,选用3±0.5岁绵羊24只,随机分配至3个处理组:A组(去势组),B组(去势+激素组),C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绵羊。观察时间为经过相应处理后9,12月。在每个时间点,处死一定数量的绵羊,然后检测各组在各时间点上椎体的骨密度(BMD);生物力学性能变化:测试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和最大抗压强度及其能量吸收值.同时切取部分椎体行Micro-CT检查,对各组各个时间点绵羊腰椎骨小梁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A,B组较C组均出现BMD及生物力学性能下降,显微CT观察见骨小梁空间结构呈骨质疏松样变化,且在同一时间点B组较A组向骨质疏松样变化更显著。结论运用去势+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可快速的建立绵羊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且经激素诱导9个月及12个月的去势绵羊均是较为理想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联合脉冲电磁场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250±20)g随机分成4组:正常生长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利塞膦酸钠治疗组(RIS)和利塞膦酸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组(RIS+PEMFs),每组8只。后三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去势后12 w RIS组给予0.1 mg·kg-1·d-1利塞膦酸钠灌胃治疗,RIS+PEMFs组给予0.1 mg·kg-1·d-1利塞膦酸钠灌胃和1h·d-1脉冲电磁场治疗,Sham、OVX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去势后12 w、灌胃治疗4 w、8 w、12 w后四组大鼠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量全身骨密度(BMD),治疗12 w后进行血生化检测、骨CT值测量和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去势后12w后三组BMD与Sham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确立;灌胃治疗12 w后,RIS、RIS+PEMFs两组较OVX组BMD(P0.01)、骨CT值(P0.01)均较高,且RIS+PEMFs组BMD、骨CT值均比RIS组高(P0.01);RIS组血清Ca、ALP浓度均较RIS+PEMFs、Sham组高(P0.05),且RIS+PEMFs组血清ALP浓度较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病理形态学观察中RIS+PEMFs组的骨小梁形态较完整,较接近Sham组水平。结论去势后12 w可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利塞膦酸钠对去势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其与脉冲电磁场联合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药藏红花煎剂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密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用48只4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去势组(OVX)、戊酸雌二醇组(E2)、藏红花低剂量组(L-Crocus)、藏红花中剂量组(M-Crocus)、藏红花高剂量组(H-Crocus)。术后4周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制剂灌胃,术后12周处死,剖取L5椎体标本,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EXA)和显微CT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骨密度(BMD):L-Crocus、M-Crocus、H-Crocus组BMD值均高于OVX组(P<0.01);显微CT结果 分析:L-Crocus、M-Crocus、H-Crocus组骨小梁微观结构优于OVX组(P<0.01)。结论 藏红花煎剂有助于抑制去卵巢大鼠腰椎骨量的丢失,提高骨密度,改善骨小梁微观结构,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推测其作用途径可能包括抗氧化、降血脂和抗血凝,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骨生物力学、Micro CT分析及三维结构重建的方法,从"骨密度检测-形态性观察-功能学测试"角度出发,观察雄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及骨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3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OVX)、治疗组(T)和假手术组(Sham),每组10只.治疗组大鼠去势后用睾丸酮水溶液灌胃给药,3个月后取材.取大鼠L3椎体及右股骨行生物力学测试,取左股骨远端干骺部行Micro CT分析及三维结构重建.结果 T组大鼠腰椎和股骨远端骨密度值(BMD)升高,骨小梁体积(BV/TV)、骨小梁厚度(Tb.Th)值升高,骨小梁间隙(Tb.Sp)值降低,而骨小梁数目(Tb.N)值无明显改变,腰椎各生物力学参数值升高,而股骨力学性能无明显提高,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及股骨中点皮质骨厚度无明显的改变.结论 雄激素可部分改善OVX大鼠骨小梁微观结构,防止骨量丢失,提高松质骨的力学性能,而对皮质骨和子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唑来膦酸、雷奈酸锶对去势大鼠股骨干骺端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行手术建立去卵巢模型(OVX组,n=35)和假手术模型(Sham组,n=5)。手术后3个月处死随机选取的5只OVX组大鼠与5只Sham组大鼠,测量其骨密度(BMD)来证实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随后所有的OVX组大鼠在双侧股骨干骺端建立直径为3mm的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唑来膦酸治疗组10只(ZA组,1.5μg/w),雷奈酸锶治疗组10只(SR组,625mg/kg,每周5次),空白对照组10只(Control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6、12w进行Micro-CT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6、12w时成骨效果:ZA组和SR组在缺损区HE染色观察均可见大量骨小梁和较多成熟的骨细胞,但12w时Micro-CT显示骨微观结构修复效果ZA组明显好于SR组,新生骨密度也高于SR组。空白对组HE染色观察可见骨组织生成较少,骨小梁排列稀疏紊乱,Micro-CT显示骨微观结构修复效果不佳,新生骨密度也不够理想。结论唑来膦酸较雷奈酸锶能够更好地修复骨质疏松骨缺损。  相似文献   

7.
局部注射缓释型bBMP对去势绵羊椎体骨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椎体骨强度的局部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OVX)对6只成年雌性绵羊去势,低钙饲养1年后,经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后确定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案,通过经椎弓根注射途径,分别在每只动物的L4~L6注射三种药物:实验组A注射20mgbBMP/FS,对照组B注射20mg bBMP,对照组C单纯注射FS。L3椎体设为空白对照组D。术后3个月,采用骨密度测量仪和MicroCT对绵羊腰椎骨密度及骨小梁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轴向加压实验对腰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对椎体力学性能进行评估。结果绵羊去势1年后,腰椎骨密度平均下降20.6%,动物模型成功建立。接受实验处理3个月后,实验组A骨密度(1.33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B、C及D组骨密度(1.139g/cm^2,1.163g/cm^2和1.177g/cm^2)。MicroCT分析表明:实验组骨小梁的密度、连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实验组A最大压缩应力、最大压缩应变、能量吸收值及骨质弹性模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C及D组。结论bBMP复合纤维蛋白胶可以促进骨小梁的改建,改善骨小梁的三维结构,增加椎体的骨密度及骨强量,可以作为局部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的新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中分别取出3组患者少许椎体样本,椎体样本大小相等,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同时亦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均表示知情同意。随后分别对取出的椎体标本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以了解及对比3组患者之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和骨小梁情况。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对比骨质疏松患者组、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下降显著(P0.01);骨质疏松患者组对比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下降显著(P0.01)。结论较低的椎体BMD和BMC是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患者和暂无骨质疏松人群需要预防BMD、BMC的下降,防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证实蒙药蓝刺头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作用。基于蒙医药"补暖补精-清镇赫依-固骨质壮骨"经典理论,通过防治PMOP提供实验依据,揭示此理论、治法效应,为蒙医药现代化提供思路。方法分组:6月龄SD系SPF级健康雌性未孕大鼠84只,体重(250±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蒙药蓝刺头高剂量组(Echinops-H)、中剂量组(Echinops-M)、低剂量组(Echinops-L)、中药对照组淫羊藿组(HEP)、西药对照组辅酶Q10组(Co-Q10) 7组。造模: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去势)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阴道上皮角化实验、骨密度检测、子宫病理学检查验证造模成功。给药:术后90 d,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标本采集:末次灌胃后行标本采集。处死大鼠剔除右侧完整股骨并标记,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保存。指标检测:右侧股骨采用骨密度仪测定离体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股骨近端BMD、股骨总BMD)检测,行Micro-CT骨微结构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去卵巢术后各组大鼠BMD下降明显,表现为松质骨、皮质骨骨量相继减少,皮质骨变薄,BMD下降;去卵巢术后各组大鼠骨组织体积、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模块因素下降明显,骨小梁分离度升高明显;适当剂量蒙药蓝刺头可以明显提高大鼠骨组织体积、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模块因素,明显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其具明显抗PMOP作用。结论蒙药蓝刺头对PMOP模型大鼠具显著抗骨质疏松作用;蒙药蓝刺头能显著促进模型大鼠骨组织成骨分化、骨形成;降低PMOP模型大鼠骨代谢高转换指标,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山羊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山羊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0只6~8岁雌性健康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2只,开腹后缝合切口)和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组,8只,切除山羊的双侧卵巢),术前和术后4个月,分别自颈静脉抽血检测血生化指标,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L1~L4的骨密度(BMD,g/cm2),并取椎体内松质骨做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OVX手术及假手术均较顺利,无动物死亡;腹腔切除物经组织学确认为卵巢组织,OVX术后4个月椎体内松质骨与术前相比,骨小梁变细、数量轻度减少,间距增宽,骨髓腔扩大;OVX术后4个月碱性磷酸酶为(472±63)IU/L,其与BM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老年雌性山羊可能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动物模型,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植物的基础研究具有广阔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