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给予观察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3%(27/32)]高于对照组[70.9%(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ST和GG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提高临床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08-11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50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均予甘利欣、能量合剂、维生素、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常规护肝治疗,其中联合组加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及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及TBi L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HBV-DNA转阴率(80.00%)、HBe Ag血清转换率(30.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ST、ALT及TBi L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T、ALT及TBi 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AST、ALT及TBi 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HB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耐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对恩替卡韦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周、48周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肝脏纤维化分期。结果:治疗24周、48周时观察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肝脏组织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48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肝脏组织学改善均优于24周(P<0.05)。结论:对恩替卡韦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诺福韦或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提高ALT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及肝脏组织学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4.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64-65,88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93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8例)予恩替卡韦0.5mg,1次/d口服,对照组(75例)予以干扰索α-2b 500MU,1次/d肌注,1月后隔日1次.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和8周时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12周,HBV DNA阴转率为57.6%,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早期应答率;治疗24周和48周时,HBV DNA阴转率为81.3%和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48周时HBeAg阴转率为28.8%,肝功能复常率为98.3%,且无耐药病例出现,提示有较良好的持续应答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观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能快速、强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蔡建宝 《吉林医学》2021,(5):1145-114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应用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α-干扰素,研究组予以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方案,分析两组病毒完全应答、肝功能与安全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毒完全应答治疗1个月为84.78%、治疗2个月为91.30%及治疗3个月为95.65%,...  相似文献   

6.
胡伟书 《医学综述》2014,20(19):3620-362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内注射干扰素α-1b,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22% vs 66.67%)(Z=3.087,P=0.002)。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HBeAg和血清ALT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CHB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及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独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37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4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48周的 HBV-DNA 载量变化、ALT 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结果两组HBV-DNA载量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48周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及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及发热、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马玉秀 《吉林医学》2013,34(3):476-477
目的:探讨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两组分别给予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和单用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联合组的ALT复常率(87.5%)和HBV DNA转阴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55.30%)和HBV DNA转阴率(60.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组的耐药发生率(5.8%)与对照组的耐药发生率(8.5%)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疼、脱发等不良反应,停药之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耐药发生率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武常峰 《吉林医学》2014,(25):5641-564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失败改用恩替卡韦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疗贯组和初始组。序贯组停用干扰素后立即改用恩替卡韦,初始组口服恩替卡韦。结果:治疗后序贯组HBeAg、HBV-DNA阴转高于初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一步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ETV组和IFN-α1组,ETV组(39例)接受恩替卡韦0.5mg,1次/d口服,IFN-α1组(35例)接受干扰索α-1b60μg,隔日1次肌注。结果:ETV组同IFN-α1组比较,血清HBV-DNA转阴率在治疗6个月、1年时分别为82%、92.3%和57.1%、74.3%,在治疗后4个时间节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和治疗1年时,2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15.4%、28.2%和28.6%、37.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复常率方面,ETV组复常率较高,在治疗4周、10周及1年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ETV组未发生与观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能快速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恩替卡韦对乙肝病毒(HBV)复制的抑制程度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相关性.方法:将76例患者治疗前HBV DNA载量分为107~8、105~6、104 copies·L-1进行分析,分别观察服药后1个月、3个月、0.5年、1年时HBV DNA载量,ALT、AST变化情况.根据治疗前HBeAg载量分层分别进行观察,了解服药后HBeAg载量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对治疗前HBV DNA载量分别为107~8、105~6、104 copies·L-1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1个月内可使HBV DNA载量下降102 copies·L-1左右,治疗前HBV DNA载量越低服药后HBV DNA载量越快达到正常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恩替卡韦抑制HBV DNA的同时伴随ALT、AST的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基线的HBV DNA载量越低,治疗后ALT、AST复常率越高,恢复正常时间也越快.10 PIEU·ml-1以内的HBeAg载量的下降及转阴明显,阴转率42.85%.治疗前HBeAg的载量越高治疗后HBeAg载量下降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恩替卡韦治疗1年的患者血清HBV DNA持续受到抑制,ALT、AST恢复正常,HBeAg滴度持续下降.结论:恩替卡韦对初治或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选择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及综合治疗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阴转率、生存率及恩替卡韦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ALT、TBI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43.75%,生存率为75.00%,并且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病例;对照组HBV-DNA阴转为0例,生存率42.8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生存率及HBV-DNA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效并且较为安全,可以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a-2b干扰素(a-2b IFN)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A组),a-2b IFN组(B组),恩替卡韦(用药4周)联合a-2b IFN组(C组),每组30例。疗程均为48周。检测3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48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及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五项)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的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3组患者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ALT复常率高于B组(P0.05),而A组与B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C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与B组的4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用药4周后联合a-2b IFN治疗高病毒载量CHB优于单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中西药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治疗途径及方法.方法:就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修订CHB的诊断标准,抗病毒治疗参考AASLD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意见).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与恩替卡韦0.5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白术、党参、沙参、山药、当归、红花,白蒺藜、柴胡、茵陈、黄芩等.隔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判断疗效.结果:两组血清生化学指标改善,HbeAg抗原转换,HBC-DNA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按接受不同治疗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ETV0.5mg/d,同时加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180μg,1次/周;ETV组:单用ETV为0.5mg/d;派罗欣组:单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180μg,1次/周。3组均在治疗4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接受治疗48周后,联合、ETV两组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应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派罗欣两组比较生化学、病毒学和HBeAg血清学应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TV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CHB疗效明显优于单用ETV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是CHB患者安全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组、恩替卡韦组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每组40例。根据分组安排,患者接受皮下注射1μg/kg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每周1次,或者口服0.5 mg/d的恩替卡韦,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的水平,以及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的ALT、AST和GGT明显低于其他两组,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太康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HBV-DNA阴转率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缓解了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梭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2、3个月后,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能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改善肠道菌群水平,提高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建议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共计110例,均为收治的乙肝患者,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纯的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患者口服0.5 mg/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给予长效干扰素联合用药,180μg/次,皮下注射,每周一次。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_3、CD~+_4、CD~+_8、CD~+_4/CD~+_8等免疫功能指标差异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个疗程、6个疗程后的HBV-DNA转阴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2个疗程后的HBV-DNA转阴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联合用药治疗方式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