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产后康复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3月我院接收的128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热敷、局部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可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5.3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79.69%,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对预防产妇尿潴留现象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对尿潴留及盆底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03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的应用可显著降低产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义娟 《黑龙江医学》2021,45(8):883-884
目的:探究间歇夹管结合盆底功能训练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88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2018年1月—2020年3月),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在拔管前3 d进行间歇夹管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拔除尿管前1 d储尿时、排尿时尿道分布压力及膀胱压力、拔除尿管后4h尿失禁、尿管重置、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出院时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结果:拔除尿管前1 d排尿时观察组尿道分布压低于对照组,膀胱压高于对照组,储尿时观察组尿道分布压、膀胱压高于对照组(P<0.05);拔除尿管后4 h观察组尿管重置、排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失禁、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GCQ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夹管结合盆底功能训练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康复护理中可促使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管重置、排尿困难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感.  相似文献   

4.
全健  黄梅  黄芳  刘金明 《广西医学》2016,(4):599-601
目的 评价人本位护理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5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本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排尿情况、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实施人本位护理干预能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如膀胱功能异常和盆腔自主神经损伤等。术后尿潴留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同时还增加患者住院天数,不利于术后恢复[1]。为有效减少或避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强化围术期护理服务对提高临床疗效和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59-162+16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干预老年妇科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科收治并行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网片侵蚀、感染、尿潴留、静脉血栓)、护理效果(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生活质量(PFIQ-7、PFDI-20、PISQ-31)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网片侵蚀、感染及尿潴留例数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疼痛程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SAS、SDS、PFIQ-7、PFDI-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UIS、PISQ-3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妇科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增加护理效果、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按摩膀胱、诱导排尿、热敷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早期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量表74(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加快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用盆底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干预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认识,有效提高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治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进行过妇科恶性肿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正常治疗和诊疗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临床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治疗和诊疗,研究周期为2周,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治愈好转率更高,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干预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应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穴位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起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腰骶部膀胱俞和次髎穴,分别观察2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腰骶部膀胱俞和次髎穴,对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防治膀胱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用针灸综合疗法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400例肛肠病手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盒灸和耳压治疗方法,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针灸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生尿潴留15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尿潴留30例,发生率为1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治疗组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有着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女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盆底肌功能训练在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138例住院自然初次分娩产妇,随机分成2组。训练组68例于产后进行6周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7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分别于产后6周及12周随访,通过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和尿垫试验,评价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尿失禁的影响。结果在产后6周时2组的尿失禁发生率无差异,产后12周时训练组尿失禁发生率降低,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提高盆底肌力和减少女性产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12.
于君  钟准鸣 《当代医学》2021,27(13):48-50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仪与拱桥式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1(n=33)和对照组2(n=33)。观察组为经阴道难产分娩产妇,对照组1为经阴道顺娩产妇,对照组2为剖宫产产妇。3组产妇均进行盆底康复仪与拱桥式训练。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情况、性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拱桥式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肌力与尿失禁情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垦利县人民医院2012年1~3月收治的150例住院足月妊娠产后6周的产妇进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盆底康复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法国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力评估和电刺激治疗一个疗程加盆底肌训练(也称Kegel运动);观察组采用普通产后康复教育。通过盆腔肌肉电生理诊断、压力性尿失禁、POP-Q诊断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指标。两组分别于产后6周、6个月、12个月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6个月、12个月盆底肌肉张力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50%(2/80)和12.8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75%(3/80)和14.29%(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治疗组及对照组POP-QⅠ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6.25%(21/80)和42.86%(3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采用法国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康复治疗加Kegel运动,可有效加强盆底肌肉支持功能,减少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88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时盆底肌力分级、性功能[女性性功能评分量表(FSFI)]评估结果及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最大尿道压(MUP)]检测结果差异,记录其产后6个月内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中途失联2例,对照组产妇中途失联4例(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Qmax、MUP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SF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3)分vs(72.8±4.8)分,P<0.05],VT水平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予以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对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性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与足部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产后早期对初产妇进行康复治疗,探讨中医参与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产后纤维肌力异常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法(Kegel 训练法),治疗组采用 Kegel 训练并配合穴位按摩进行盘底肌力的康复治疗,通过对2组肌电压及自身满意度的统计,总结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康复治疗后,所有产妇Ⅰ、Ⅱ类型肌纤维肌电压均得到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提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体满意率对照组达80.5%,治疗组达90.0%,2组比较,P <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能帮助产妇提高Ⅰ、Ⅱ类型肌纤维的肌电压,对产妇盆底肌力功能的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女性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应用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使用法国PhenixUSB4低频神经肌肉高级智能型治疗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测定情况,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其盆底肌强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且治疗前后各级患者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中Ⅱ级、Ⅲ级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Ⅴ级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有助于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及预防治疗产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PFD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行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19例;B组行阴式子宫切除(TVH)+盆底悬吊术26例;两组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实施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C组行传统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63例。比较3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A组术中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时间、保留导尿时间、住院时间短,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108例患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等症状基本改善。A、B、C组复发率分别为5.26%、3.85%、14.29%。结论: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治疗PFD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其复发率低,近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曲靖市妇幼医院住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复查的320例产妇随机分2组,观察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的康复治疗手段,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阴道肌电压以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张力以及阴道肌电压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尿失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可以帮助产妇提高盆底肌张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进而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康复治疗前后的产后妇女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力强度的变化,探讨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为剖宫产联合为期3个月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B组为剖宫产联合产后常规性护理;C组经阴道分娩联合为期3个月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D组为经阴道分娩联合产后常规性护理,观察各组经过康复训练治疗后的产妇尿失禁(SUI)及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率、盆底肌力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A组+B组)和经阴道顺产组(C组+D组)治疗前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B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阴道顺产C组与D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经阴道顺产C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的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B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B组,肌纤维肌电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经阴道顺产C组的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D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D组,肌纤维肌电压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康复治疗,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经阴道顺产C组相比较,手测盆底肌力评分,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以及肌纤维肌电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顺产确实会增加各种PFD症状的发生率,但经过盆底康复训练后,各种PFD症状改善明显,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经过康复治疗后,经阴道顺产PFD的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PF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