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洪涛  叶安青 《当代医学》2014,(11):32-3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防早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的水平与相关联的产式及有无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剖宫产新生儿总人数150例,其中47例需临床干预;非剖宫产新生儿总例数390例,其中87例需临床干预;其它高危因素组(头颅血肿、官内感染及喂养困难及延迟排胎便的新生儿)总人数150例,其中45例需临床干预;无高危因素组总人数240例,其中42例需i15床干预。统计显示,剖宫产组与非剖宫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2;P〈005)、剖宫产组与无其它高危因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61;P〈0.05),剖宫产组与其它高危因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其它高危因素组与无高危因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2;P〈005)。结论剖宫产与其它高危因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相关系,而剖宫产更甚。积极处理孕期疾病,严格掌握剖官产指征,对于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张磊  任美娟  鲍莉 《中外医疗》2009,28(30):54-55
目的比较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12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间断光疗(70例)和持续光疗(52例),比较2组新生儿退黄时间、胆红素下降程度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间断光疗组和持续光疗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光疗后胆红素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光疗组副作用发生率较持续光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光疗与持续光疗的疗效接近,但前者出现的副作用少,因此建议尽可能采用间断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喂养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1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混合喂养的方式达到早期足量喂养,对照组单纯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大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产妇首次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胎粪排出时间、大便转黄时间上均较对照组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妇泌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喂养尽早达到足量喂养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不影响产妇泌乳。  相似文献   

4.
廖伟  梁宏明  黄耀强 《海南医学》2010,21(11):49-50
目的观察自拟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将136例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分成两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使用自拟退黄汤联合蓝光等西医方法 ,对照组予蓝光等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治愈和好转)为94.1%,对照组为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明显,皮肤黄疸消退迅速,疗程缩短,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采取早期干预措施的64例新生儿及对照组60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例,对照组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例,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可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下降,并能降低黄疸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陈晓红 《中外医疗》2012,31(35):141+143-141,14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儿科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儿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在治疗效果及血清胆红素下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新生儿患儿黄疸程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54例高胆红素血症和40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血胆红素、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测定。结果轻度组发病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CK-M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轻度组恢复期cTn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发病期CK-MB与cTnI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恢复期CK-MB与cTnI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发病期CK-MB与cTnI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恢复期CK-MB与cTnI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胆红素对新生儿心肌功能有暂时性损害。联合测定cTnⅠ、CK-MB水平可以监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经皮胆红素仪监测足月新生儿经皮胆红素,了解日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效果。方法以随机平等对照方法,将足月新生儿分为日光组48例、对照组52例。日光组采用日光直射,对照组无干预措施,每天同一时间记录经皮胆红素结果,观察皮疹、体温、大便性状、次数等情况。结果两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红素峰值和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光组无皮疹、腹泻、低热等副作用发生。结论日光直射能够降低足月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起到干预预防作用,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干预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24小时总胆红素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72小时、120小时观察组的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有针对的干预性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预后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发生的影响及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护理心得.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12月剖宫产儿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措施:抚触;口服妈咪爱;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为4.28%,对照组为22.86%,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新生儿中重度黄疸的发生率为2.14%,对照组为9.28%,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加快大便排出,提早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肝肠循环,促进胆红素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6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为高胆红素血症组,另选择6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生理性黄疸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测定两组总胆红素(TBIL)和1-GT水平并作比较。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γ-GT高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组(P〈0.05)。结论γ-GT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0-2011年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为观察组,根据入院时血胆红素分组,将观察组分为观察组A(血胆红素220-272mol/L),观察组B(血胆红素〉272mol/L),对照组为30例正常新生儿。各组均在入院后2小时内做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B与观察组A比较,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时间平均流速(Vm)增加,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降低,脑血流量(CBF)增加,脑组织呈过度灌注状态。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使新生儿脑血流加速,随着血胆红素进一步升高,脑血流动力学紊乱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峰 《医学综述》2013,(19):3604-3606
目的 讨论引发非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低血糖新生儿的因素.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治疗的170例低血糖患儿作为低血糖组,另选择同期出生的血糖正常的新生儿17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低血糖组中的日龄、出生体质量和小于胎龄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的母亲年龄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以肺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新生儿窒息为主要合并症.进一步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龄、出生体质量、小于胎龄儿、母亲年龄、先天性心脏病、高胆红素血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存在引起低血糖疾病因素的患儿要加强监测,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黄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敏  赵利华 《四川医学》2011,32(2):292-294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黄疸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108例,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A组(单纯按摩)、B组(单纯灌肠)、C组(按摩灌肠)和D组(对照组)4组(每组各27例)。4组早产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及蓝光治疗。通过采用按摩、灌肠以及按摩+灌肠等干预措施,观察黄疸持续天数、光疗天数、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2周内黄疸消退情况。结果按摩灌肠组与单纯按摩组、单纯灌肠组和对照组分别比较,黄疸持续天数、光疗天数、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有减少(P〈0.05)。结论早期实施按摩灌肠等护理干预能降低早产儿黄疸程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轻、中、重度高胆组。选取同期生理性黄疸不明显(TSB〈85μmol/L)的足月顺产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NSE水平。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各组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高胆组NS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程度越严重,NSE水平越高。结论:NSE水平变化对高胆红素血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监测新生儿是否进入胆红素脑病危险期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12年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我院逐步建立的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实施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前后,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及其相关资料,分析高危儿管理后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围生期死亡率、窒息发生率、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死亡率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合并症、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围产因素、干预效果等。结果围生期高危儿管理系统建立前后对比显示,尽管分娩数逐年增加,但围生儿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00);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不断提高;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各种高危因素。依次胎儿宫内窘迫(30.5%)、母亲早期感染史(28.5%)、母亲妊娠糖尿病者(27.8%)、足月小样儿(26.7%)、早产儿(25.8%)、新生儿窒息(25.0%)、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1%)、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史(2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9%)等;实施系统管理高危儿较门诊对照组中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发现早、疗程短、疗效好。结论围生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的建立,确实能有效提高围生高危儿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的变化及表达。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高胆组),选取同期产科住院观察的生理性黄疸新生儿8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分别采集2组新生儿外周静脉血2 ml,行cTnI、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检测。结果:高胆组新生儿血清cTnI阳性率为70.0%,肌酸肌酶同工酶阳性率为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胆组新生儿总胆红素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肌损害,cTnI水平稳定表达,可作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指标,以便对心肌损伤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许欢  钟青 《华夏医学》2014,27(1):122-124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190例,观察组按总胆红素(TSB)分轻、中、重度3组,正常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SE和TSB.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10.2±2.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治疗后(11.0±4.5) ng/ml低于治疗前(19.9±4.1)ng/ml;中度组治疗后(10.8±4.8)ng/ml低于治疗前(29.1±6.2)ng/ml;重度组治疗后(14.9±6.8)ng/ml低于治疗前(37.5±7.6)ng/ml.结论:血清NSE是判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和转归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追踪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变化规律,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预后和转归。方法对63例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组)和30例非高胆红素血症(非高胆组)的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进行血尿素氮、肌酐和血β2-微球蛋白测定,并对高胆组新生儿出生后第7、10、14、21天进行血B:.微球蛋白测定。结果出生后第3天高胆组血β2-微球蛋白(4.43±0.8)mg·L^-1高于非高胆组(1.50±0.26)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度高胆组(4.54±0.22)mg·L^-1。高于轻度高胆组(3.49±0.29)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高胆组(5.34±0.16)mg·L^-1。高于中度高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高胆组血β2-微球蛋白浓度分别在出生后第10、14、21天降至正常范围。高胆组血胆红素水平与血β2-微球蛋白浓度经线性相关分析呈高度直线正相关(r=0.96,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存在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并随着血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而加剧,高胆程度越重其恢复越慢,但高胆所至的肾功能损害是暂时性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磨汤、妈咪爱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及妈咪爱口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 h后血清胆红素值、光疗停止24 h后血清胆红索值、治疗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和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