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8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15例、无性细胞瘤10例、未成熟畸胎瘤9例、成熟畸胎瘤恶变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25岁(11~54岁);FI-GO临床分期:Ⅰ期18例(47.4%),Ⅱ期及Ⅲ期各7例(18.4%),Ⅳ期2例(5.3%),复发4例(10.5%).全组总的2年生存率为76 3%,Ⅰ、Ⅱ期患者为96.0%.保留生育功能有生育要求的6例,娩出4例健康新生儿.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愈率明显提高,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保守性手术及生育功能的保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卵黄囊瘤是较少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好发部位与其它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一致。现将本组18例卵巢卵黄囊瘤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查阅我室1959~1987年间病检资料及市内会诊切片,对过去诊为卵巢中肾瘤,卵巢胚胎癌,年幼患者囊腺癌进行仔细复查,资料完整的单一型(即A型)卵巢卵黄囊瘤18例,除HE染色外,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马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80-180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总结9例卵黄囊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2.6岁(1.5~36岁),以性腺的囊实性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卵黄囊瘤是一种由胚外内胚层-卵黄囊发生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在卵巢或性腺外者预后极差。诊断须排除卵巢胚胎癌、透明细胞癌等。  相似文献   

4.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MOGCT)是一组来源于胚胎性腺的原始生殖细胞、恶性程度极高卵巢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5%~20%,根据恶性程度高低可分为无性细胞瘤和非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胚胎癌、原发绒癌)。MOGCT是目前存活率最高的卵巢实体瘤。本文对MOGCT近年诊治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s,MOGCTs)较为少见,占卵巢所有恶性肿瘤的2%~3%[1],包括卵黄囊瘤、胚胎性癌、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等[2]。既往文献[3-4]报道多为个案报道或临床诊疗相关,影像表现方面的总结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生殖细  相似文献   

6.
徐英姿  黄定  杨仲方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78+81+161-78,81,F0003
目的回顾15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以增强对其认识,提示超声在其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7月~2011年1月在我院经腹及阴道超声检查发现盆腹腔囊实性包块的患者经术后随访病理证实,并对其声像图回顾性分析。结果534例盆腹腔囊实性包块患者中15例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其中2例卵巢卵黄囊瘤(内胚窦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1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结论超声检查对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如能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Al25、AFP、LDH、HCG,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混合型生殖细胞瘤占生殖细胞瘤的32%~54%,大多由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组成,由胚胎性癌和畸胎瘤混合,混有卵黄囊瘤,或有不等量的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等比较常见。但同时混有精原细胞瘤、不成熟畸胎瘤、卵黄囊瘤这多种类型成分的实属罕见,我院2009年收治1例睾丸混合型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生殖细胞肿瘤(CNS germ cell tumors,CNS GCTs)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包括生殖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绒毛膜癌、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与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一样,CNS GCTs几乎都发生于中线结构,包括松果体和蝶鞍区,第三脑室和下丘脑。该类肿瘤比较罕见,其中生殖细胞瘤预后较好,胚胎性癌,卵黄囊瘤  相似文献   

9.
内胚窦瘤又称卵黄囊瘤,是一个反映胚胎期生殖细胞向胚外的中、内胚层分化。病理改变特征性强而又复杂多样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主要发生于性腺,亦可发生于性腺外组织,如骶尾部,腹膜后,松果体等处,靠近躯体中线部位。发生于卵巢多见,曾称为中肾瘤、胚胎瘤、睾丸母细胞瘤、婴儿型睾丸胚胎性癌及恶性畸胎瘤等。Teilum首先指出该瘤来源于生殖细胞,所描述形态与大白鼠胎盘的内胚窦组织结构相似,故命名为内胚窦瘤。本瘤在组织学发生、形态特征、生物学行为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具有特征性,现将我科20年来卵巢发生的内胚窦瘤的临床资料共15…  相似文献   

10.
生殖细胞肿瘤是指发源于胚胎生殖细胞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5%~2%,70%发病于10~21岁,男女发病率约2:1,主要位于中线部位,较常见于松果体区及鞍上区.根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生殖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绒毛膜癌、畸胎瘤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等共6种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是混有胚胎性癌、绒毛膜癌、卵黄囊瘤、畸胎瘤、精原细胞瘤等两种或以上成分的睾丸肿瘤,临床较为少见且恶性度较高,本文将总结其临床特征并优化其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199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22例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统计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0.8±10.4)岁,隐睾率为13.6%。肿瘤最大径平均为(5.1±2.7 )cm。病理结果提示12例(54.5%)包含2种不同生殖细胞肿瘤成分,7例(31.8%)包含3种不同肿瘤成分,2例(9.2%)包含4种不同肿瘤成分,1例(4.5%)包含5种不同肿瘤成分。肿瘤成分分析包括卵黄囊瘤(16例,72.7%)、成熟畸胎瘤(7例,31.8%)、未成熟畸胎瘤(5例,22.7%)、胚胎性癌(17例,77.3%)、绒毛膜癌(4例,18.1%)、精原细胞瘤(6例,27.3%)。根据美国癌症学会肿瘤分期,19例为Ⅰa期肿瘤,2例为Ⅱa期肿瘤,1例为Ⅲa期肿瘤。术前与术后1年内血清肿瘤标志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的平均值分别为414.50 MIU/mL、 242.95 μg/L、196.95 U/L(术前)和17.20 MIU/mL、90.20 μg/L、183.70 U/L(术后),术前与术后1年内组间比较所得P值分别为0.079、0.043和0.624。14例患者术后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大部分患者长期生存(94.4%)。结论: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联合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以及必要的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能有助于控制肿瘤,并使大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卵巢恶性畸胎瘤临床与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以本院195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84例卵巢恶性畸胎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中位随访146个月.以患者术后5、10及15年生存率为评价预后的指标,分析患者年龄、婚育状况、临床表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辅助化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恶性畸胎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5±16.1)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占86.9%.卵巢畸胎瘤恶变37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47例.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临床分期为影响卵巢恶性畸胎瘤预后的主要因素,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0±4.52)%、(50.00±35.36)%、(30.55±9.43)%和0.00%(P=0.00).组织学分级1、2与3级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分别为(90.48±6.41)%、(68.75±11.59)%和(57.14±16.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在31例死亡患者中27例(87.1%)于术后2~17个月内死亡.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在临床特点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不同于卵巢畸胎瘤恶变.对卵巢畸胎瘤恶变总的治疗原则是施行全面分期手术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助PVB方案为主的足量化疗;对年轻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2年内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睾丸内各类型恶性肿块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组24例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块CT、MR影像表现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4例中精原细胞瘤17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淋巴瘤各2例;未成熟型畸胎瘤、卵黄囊瘤、睾丸网腺癌各1例。影像学检查对睾丸恶性肿块定位准,尤其MR对肿块组织特征显示清楚,部分肿瘤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对大部分睾丸恶性实性肿块可明确诊断及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几种少见的组织学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的MRI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少见组织学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畸胎瘤恶变16例,卵黄囊瘤7例,胚胎性癌6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8例;25例病灶位于松果体区,9例病灶位于鞍区,3例位于脑室脑边系统.16例畸胎瘤恶变均呈囊实性改变,T1WI、T2WI平扫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0例可见到脂肪信号,病理镜下成分多样,与MRI表现相对应.7例卵黄囊瘤T1WI、T2WI平扫信号均较均匀,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术前血清甲胎蛋白均明显升高.6例胚胎性癌病灶边界较清楚,其内信号不均匀,6例均可见明显囊变坏死,灶周可见中—重度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8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信号不典型,取决于其内所含肿瘤类型.结论 颅内少见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影像资料可做出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Zeng DY  Shen K  Huang HF  Wu M  Pan LY  Yang JX  Lang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6):2562-2565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百功能治疗的颁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复发与未控率、生育状况等情况。189例中生殖细胞肿瘤(OGCT)136例,性索间质肿瘤(OSCST)31例,上皮性癌(EOC)22例。对OGCT、OSCST、EOC3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0、46、45个月。结果OGCT、OSCST、EOC3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131/134)、77.1%(26/30)、64.7%(16/21),复发与未控率分别为29.9%(40/134)、20.0%(6/30)、47.6%(10/21),随访期内共有46例次的患者分娩。规范化疗是影响OGCT生存率及复发与未控率的独立因素;对于OSCST,FIGO分期、规范化疗分别是影响生存率和复发与未控率的因素。全面分期手术及FIGO分期是影响EOC生存率和复发与未控率的因素。结论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对于OSCST和EOC需强调个体化,而对于OGCT则不受FIGO分期限制。治疗结局以OGCT最好,OSCST次之,EOC最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小儿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7例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采用以PEB方案为主的正规化疗。化疗后注意处理化疗副作用,适当营养支持。结果:11例睾丸肿瘤,经过手术及正规化疗,AFP值恢复正常。随访观察5个月至5年,患者情况稳定。本组死亡5例: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骶尾部胚胎癌2例,纵膈胚胎癌1例,晚期内胚窦瘤1例。3例手术后复发进行了二次手术切除,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化疗。其余患者正在进行随访观察,生活状况接近一般儿童。结论:儿童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不高,但病理类型多样,危害性较大。约半数发生于生殖腺以外。AFP是术后观察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预后与发病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是否完整的切除有关。在早期诊断、完整切除的基础上进行正规的化疗是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巨大肿瘤经过正规化疗,瘤体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同样有利于提高术后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7.
林丽红  郭玉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26-27,30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163例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评估预后因素。随访时间为5年,各分层因素间生存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寿命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分析变量,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COX多因素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年生存率为79.75%,5年生存率为46.01%。单因素逐步COX模型分析与分层因素间生存率比较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细胞学分级、残留灶大小、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1)。逐步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其细胞学分级、残留灶大小、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因素下各组间5年生存率存在差异(P〈0.01)。结论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分期早,细胞分化好,术后残余病灶越小,预后越好,根据以上因素可预测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8.
蒋红元  孙红  虞胜蕾 《上海医学》2006,29(12):852-854
目的分析卵巢颗粒-间质细胞恶性肿瘤的预后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41例卵巢颗粒-间质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手术切除的标本由病理科医师测量肿瘤的大小,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细胞的核分裂相及观察其分化程度。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种发病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作出生存率曲线图。结果随访545~4791 d,中位数随访时间为2270.8 d。5年生存率为92.5%,10年生存率87.8%。核分裂指数和肿瘤体积与生存率呈正相关(P值均<0.05)。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手术方式和术后化疗与生存率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核分裂指数和肿瘤体积是卵巢颗粒-间质细胞恶性肿瘤有价值的预后因素,而术后化疗并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诊治过程,随访其疗效及生存情况,并对预后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1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临床表现有胸闷气促、咳嗽咳痰、咯血等;影像学提示边界不规则的结节影,多伴有坏死;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有新生物,中央型肺癌患者行气管镜检查患者均可见菜花样或息肉样新生物;共有26例患者行手术切除加或不加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行根治性手术有25例,姑息手术仅1例);31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6%、22.5%和1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P=0.031)、TNM分期(P=0.000)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P=0.042)、TNM分期(P=0.018)和治疗方法(P=0.033)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为高度侵袭性肿瘤,易复发和转移,预后差,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