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宫颈癌的MRI征象与新分期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颈癌MRI征象,探讨MRI对宫颈癌诊断和新分期的价值。方法 57例具有完整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的宫颈癌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采用双盲法,描述肿瘤的MRI征象特点,将MRI影像学分期结果,与宫颈癌2009FIGO分期标准相比较。结果 57例宫颈癌中,Ⅰ期28例,Ⅱ期22例,Ⅲ期4例,Ⅳ期3例。除2例Ⅰa期漏诊外,其余55例病灶MRI均显示清晰,总显示率达96.5%,肿瘤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间质和高信号的宫旁脂肪有良好的对比,增强扫描呈中等不均匀强化,部分中心坏死区无强化。T2WI低信号的宫颈间质部分或完全中断是判断宫旁侵犯和分期的主要征象,MRI对宫颈癌分期准确率为89.5%(51/57),与FIGO新分期、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准确评价原发肿瘤、宫旁侵犯和肿瘤分期,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宫颈癌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的MRI表现与分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与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重点观察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盆腔侵犯,对50例手术患者比较MR分期、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检查方法平扫为SE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T2WI/SPIR及增强扫描T1WI成像.结果 除1例IA期宫颈癌外,71例宫颈癌全部被MRI显示,T1WI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宫颈基质、子宫内膜及宫旁脂肪有良好的对比,GD-DTPA增强后T1WI轻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4%(χ2=6.453,P<0.05).50例宫颈癌MRI测量的大小为1.94±1.15,手术病理标本测量为1.94±1.11,两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能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发现宫旁侵犯方面明显优于临床,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常规的检查方法,但MRI对IA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必须结合临床资料与宫颈刮片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在宫颈癌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6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术前阴道超声和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诊断宫颈癌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61例宫颈癌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术前超声诊断宫颈癌及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0.66%、50.82%明显低于MRI的93.44%、85.25%(P0.05)。37例超声表现异常,宫体不规则增大,子宫颈形态异常,回声不均匀改变;肿块呈实质性低回声,血流信号较正常组织丰富,宫颈黏膜线弯曲、中断或消失。9例淋巴结肿大,11例侵犯阴道,7例侵犯宫体,1例侵犯膀胱。57例MRI图像异常,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STIR序列上T2WI高信号,且高于平扫T2WI,增强扫描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4例淋巴结肿大,15例侵犯阴道,10例侵犯宫体,2例侵犯膀胱,1例侵犯直肠。结论 MRI诊断宫颈癌及其分期的准确率高于超声,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4.
低场MRI对宫颈癌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场MRI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经低场MR检查和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MRI表现、分期与手术及临床作对比分析,其中:鳞癌29例,腺癌7例,有22例施行手术治疗。结果宫颈癌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稍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宫颈内膜及宫旁脂肪具有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低场MRI对宫颈癌部位判断的准确率为100%,对宫颈癌分期的正确率为86.36%。结论低场MRI同样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特点,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对宫颈癌诊断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和其他影像检查,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分期中的应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或宫颈活检证实的宫颈癌患者34例资料,根据原发肿瘤在MRI图像上的位置、大小、影像特点及宫旁、盆壁侵犯情况进行分期,并与临床手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鳞癌31例,腺癌3例,21例进行了手术.结果:宫颈癌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T2WI呈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具有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与盆腔脂肪的高信号形成鲜明对比;Gd-DTPA增强后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MRI对Ib期以上宫颈癌部位判断均准确,对Ib~Ⅳ期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85.5%(18/21).结论:MRI多方位成像及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清晰显示宫颈癌瘤灶及其侵犯范围.MRI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的准确率均明显优于临床和其他影像检查,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提供最佳依据,应成为宫颈癌术前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宫颈癌的MRI表现,探讨宫颈癌的MRI诊断及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我院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或治疗前后行MRI检查,通过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及侵犯范围,将宫颈癌MRI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癌T2WI较易发现病变,呈稍高或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宫旁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T1WI压脂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94.3%,分期准确度达成88.7%.结论 MRI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为宫颈癌提供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7.
叶红  曾卿 《海南医学》2012,23(11):85-87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MRI表现,探讨宫颈癌的MRI诊断及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我院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或治疗前后行MRI检查,通过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及侵犯范围,将宫颈癌MRI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T2WI较易发现病变,呈稍高或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宫旁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T1WI压脂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94.3%,分期准确度达成88.7%。结论 MRI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为宫颈癌提供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场强宫颈癌的MRI影像表现与分期,及其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I检查,其中14例进行了手术,术前一周内行盆腔的轴位SET2WI,矢状位SET1WI、SET2WI,冠状位STIRT2WI以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轴、矢、冠SET1WI扫描。结果宫颈癌的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与盆腔脂肪的高信号形成鲜明对比,若肿瘤内部发生坏死,坏死灶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与宫颈壁、子宫、阴道等对比度明显。GD-DTPA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结论MRI多方位成像能清晰显示宫颈癌瘤灶及侵犯范围与途径,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对宫颈癌诊断的准确度为100%。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度为88%。低场强宫颈癌MRI表现与高场强宫颈癌MRI表现基本一致,低场强MRI机适合当今基层医院女性患者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宫颈癌患者在术前进行MRI检查,分析其MRI成像特点,参照FIGO制订的标准,对MRI结果进行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宫颈癌MRI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宫旁脂肪、子宫内膜高信号及宫颈基质低信号有良好对比,T1WI增强扫描,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强化。MRI分期准确性为88.71%,特异性为90.16%。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和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特点,能清楚显示肿瘤大小、部位及侵犯程度,为宫颈癌诊断和分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客观依据,有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评价MRI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确诊的宫颈癌15例进行常规MRI检查.结果宫颈癌的MRI表现颇具特征性,T1WI呈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与正常宫颈、宫旁脂肪组织形成良好对比.结论 MRI在宫颈癌分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MRI在宫颈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2例宫颈癌患者在治疗前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信号特征及宫旁浸润情况,进行影像学分期,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期对比,评价MRI分期价值。结果 4例ⅠA期宫颈癌MRI检查未见病灶,48例ⅠB以上宫颈癌MRI检查均显示病灶,分期分别为ⅠB 26例,ⅡA 11例,ⅡB 6例,ⅢA 3例,ⅢB 1例,ⅣA 1例,43例与病理分期相一致,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90%,总正确率为83%。结论MRI对ⅠB期以上宫颈癌病灶均可发现,能够清晰显示阴道受累、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AVA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外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临床怀疑肝外胆管癌患者的LAVA动态增强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 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LAVA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LAVA-DCE MRI)。结果:28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肝门区胆管13例,胆总管上段3例,中段5例,胆总管下段4例,壶腹部3例。平扫:病灶T1WI呈低信号、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D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LAVA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5例,门脉期肿块轻-中度强化16例,延迟期肿块延迟强化7例。本组病例中分别有3例肝门区胆管癌误诊为肝细胞型肝癌,2例胆总管下段癌误诊为胆管炎,诊断准确率为82.1%。结论:LAVA动态增强MRI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卵巢癌动态增强MRI资料,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行1.5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结果浆液性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块,1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粘液性囊腺癌8例病灶为囊实性肿块,6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可有出血。动态增强扫描:囊壁、囊内片状阴影、间隔以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未分类的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与粘液性囊腺癌相似。结论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MRI动态增强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方法搜集50例有完整临床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常规行SE T1 WI和TSE T2 WI,快速翻转恢复序列(FLAER)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范围,比较MRI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结果 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在判断宫颈癌发生部位上的准确性为100%,判断宫旁受侵的准确性为92.8%,判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为85.6%。结论 MRI动态成像可多方位成像,能直观、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有极高的敏感度,对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检查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有利于合理制定治疗计划,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盆腔检查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缪继东  蔡典琨  姜萍 《海南医学》2014,(9):1304-1307
目的:分析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MRI在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1例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行盆腔MRI检查。比较其FIGO分期与MRI分期;观察肿瘤组织在放射治疗前、后的形态及MRI信号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MRI分期在显示宫旁、盆壁受侵及远处转移方面均优于FIGO分期。放疗结束后6个月,所有肿瘤缩小率在90%以上,其中17例肿瘤病灶完全消失。肿瘤治愈表现为原肿瘤区T2WI、脂肪抑制呈低信号,T1增强呈轻微强化或无强化。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宫颈癌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分期客观准确;MRI对放射治疗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Du L  Lei Y  Li D  Qiu X  Liang B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1048-105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新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术后经病理证实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描述肿瘤的MRI征象特点,以FIGO2009最新分期为标准,对MRI判断肌层侵犯、宫颈浸润及术前分期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54例子宫内膜癌中,Ⅰa期27例,Ⅰb期9例,Ⅱ期10例,Ⅲ期5例,Ⅳ期3例。MRI对病灶的总显示率达94%(51/54)。T1WI肿瘤显示欠清,T2WI呈中等偏高信号,增强时中等强化,低于明显强化的肌层。结合T2WI及T1WI脂肪抑制序列增强扫描,MRI评价肿瘤浸润肌层深度的准确性为91%(49/54),正确判断宫颈侵犯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89%,准确性83%,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准确率为89%(48/54),与术后FIGO新分期、病理结果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诊断、肌层/宫颈侵犯的判断及术前分期准确性高,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