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35例女性Ⅰ~Ⅲ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单周方案4周期,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32 1%,临床部分缓解45 7%,疾病稳定14 5%,疾病进展7 7%,病理完全缓解24 2%.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行广泛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36例术前不进行化疗,观察组38例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比2组的近期疗效。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7例,进展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1.7%;观察组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6例,进展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行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均可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42例应用紫杉醇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效果,与15例单独应用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紫杉醇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TNBC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的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方面差异表现不明显。结论紫杉醇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方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取24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5-尿氟嘧啶联合顺铂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化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化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较对照组与化疗前均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接受以紫杉醇联合顺铂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安全性更高,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介入新辅助化疗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访43例行顺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宫颈癌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病灶远处转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29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1例,总有效率88.4%。预后:3年内局部复发率4.7%,病灶远处转移率2.3%,生存率95.4%。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呕吐腹泻,轻微肝功能受损,化疗结束后可恢复。结论: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辅助化疗宫颈癌疗效好,局部复发率和病灶远处转移率低,患者生存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联合顺铂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1个周期结束后半个月行胸部CT扫描及体表测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均无完全缓解,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组的PR、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组的PD及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晚期食道癌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8.6%,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生存时间长,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在早中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中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在行宫颈癌根治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6.7%、33.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宫旁累及率和淋巴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早中期宫颈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为乳腺癌治疗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60例患者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后,60例乳腺癌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R)16例(26.67%),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4例(6.67%),部分缓解(PR)36例(60.00%),稳定(SD)7例(11.67%),进展(PD)1例(1.67%),临床有效率(cR+PR)为86.67%。ER阴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效果优于ER阳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前ER阳性表达率为50.00%(28/56),化疗后ER阳性表达率为64.29%(3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阴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效果优于ER阳性表达组,新辅助化疗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的ER表达发生改变,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转移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转移复发性乳腺癌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和(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52.4%和69.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7%和92.3%,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对照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7%、38.i%和19.0%,而观察组分别为84.6%、53.8%和26.9%,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转移复发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毒副作用未见有加重,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转移性三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6例,A组46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顺铂,B组40例采用卡培他滨,3周重复,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并评价2组治疗有效率、毒副作用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CR+Pn)为43.48%(20/46),B组22.50%(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A组胃肠道毒性和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57%、50.00%、26.26%;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7.50%、23.91%、10.00%,2组远期生存的比较,A组生存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尽管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联合淋巴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方法 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新辅助联合淋巴化疗及仅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治疗后可切除病例(试验组治疗后可切除病例归入A组,对照组治疗后可切除病例归入B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活检资料及腋淋巴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检出率88.24%,准确性80%,假阴性率35.71%;B组检出率90.91%,准确性90%,假阴性率11.11%。两组准确性、假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淋巴化疗会干扰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洛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从本院宫颈癌患者中选取宫颈癌Ⅰb2-Ⅱa期患者68例,分为实验组32例(洛铂联合紫杉醇),对照组36例(紫杉醇联合顺铂),观察洛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4例,稳定(SD)4例,进展(PD)0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CR2例,PR 28例,SD 6例,PD 0例,总有效率83.3%,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肾毒性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 洛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肾毒性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近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TEC方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穿刺活检术与化疗后手术采集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Her2、TopoⅡ表达水平。结果:新辅助化疗后,Her2、TopoⅡ阳性表达率(60.42%、80.21%)较化疗前(88.54%、92.71%)显著降低(P〈0.05);且有效组的Her2、TopoⅡ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效组,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效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TopoⅡ阴性组的化疗有效率与1、3、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阳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降低乳腺癌组织Her2、TopoⅡ阳性表达以增强患者的化疗效果,且Her2、TopoⅡ表达水平在近远期疗效的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k75mg/m^2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顺铂20mg/m^2。21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全身新辅助化疗(NACT)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初治宫颈癌患者49例,均行病理确诊并采用PT方案(顺铂50 mg/m2+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化疗1~2疗程,化疗后15~20天行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手术并术中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顺铂50 mg/m2)+术后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化疗35例为对照组。在化疗有效率、术后病理及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7.6%;两组术后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宫旁浸润率、盆腔淋巴转移率、阴道切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辅助化疗有反应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率较无反应者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为72.75%(P〉0.05)。结论术前全身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诊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其后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保乳术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中β-tubulin Ⅲ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β-tubulin Ⅲ的表达,并分析检测结果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按化疗方案分为两组,TP化疗组34例给予紫杉醇/顺铂(卡铂)方案化疗,PF化疗组28例给予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分析TP方案和PF方案新辅助化疗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有效率及手术率,评估β-tubulinⅢ的表达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意义。结果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中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为62.90%;β-tubulinⅢ的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分级及分期无关;β-tubulin Ⅲ的表达与TP方案化疗的有效率及手术率有关,β-tubulin Ⅲ阴性者化疗有效率和手术率分别为83.33%和83.33%,高于β-tubulinⅢ表达阳性者(59.09%,50.00%)( P <0.05);β-tubulinⅢ的表达与PF方案化疗的有效率和手术率无关( P >0.05);TP方案化疗的有效率及手术率高于PF方案化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宫颈癌局部晚期新辅助化疗中,β-tubulin Ⅲ的表达情况可作为预测含紫杉醇联合化疗有效率和指导患者个体化化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夏一丹  罗军 《四川医学》2013,(12):1805-1807
目的 对比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 与紫杉醇联合顺铂(TP) 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50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25 例) 行IP方案化疗两周期,B 组(25例) 行TP方案两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B 组组两周期化疗后有效率、不良反应、病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是宫颈癌较为理想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刘杨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40-141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将48例初治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TP方案及PF方案行全身静脉化疗,TP组化疗方案:紫杉醇130 mg/m2 d1、d8静脉滴注,顺铂20 mg/m2d1~5静脉冲入;每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PF组化疗方案:顺铂20 mg/m2 d1~5静脉冲入,氟尿嘧啶500 mg/m2 d1~5静脉滴注,每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4~6个疗程的化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P方案组RR为70.8%(17/24),PF方案组RR为41.7%(10/24),TP组RR高于PF组.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比顺铂联合氟尿嘧啶的近期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较轻微,患者均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