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Ⅱ期新型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曾行单眼白内障摘除而未植入人工晶体、且不适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 18例患者 ,行Ⅱ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时间 5~ 15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其中 8眼≥ 0 .8,6眼≥ 0 .5 ,其余在 0 .4~ 0 .2之间。结论 :Ⅱ期新型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操作简单 ,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陈霞琳 《广西医学》2002,24(9):1351-1352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Ⅰ期或Ⅱ期植入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2 5只眼晶体后囊膜破损或无后囊膜的患者进行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 >0 3占 6 0 % ,门诊随访 3~ 6个月 ,>0 3占 80 %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新型弹性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的手术效果,为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观察29只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1只眼,老年性白内障10只眼,无晶体眼5只,外伤性晶体脱位1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移位2只眼。一期植入16只眼,二期植入13只眼。术后随访1 ̄6个月。结果:23只眼矫正视力恢复到0.5 ̄1.0;6只眼〈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  相似文献   

4.
周进  龚力力 《四川医学》2003,24(3):288-289
目的 观察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双例(双眼)无晶体眼采用颞侧切口及辅助切口二期植入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2眼术后棵眼视力提高明显,前房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 二期植入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术后无晶体移位、倾斜等优点,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5.
借助部分晶体后囊或前囊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手术及外伤致晶体后囊破裂施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44例(44眼)根据裂孔大小、位置、有无前囊膜,采用不固定襻21例、单襻固定19例和双襻固定4例。术后视力≥0.539例(88.6%),0.1~0.45例(11.4%),术后玻璃体疝2例(4.5%),人工晶体夹持1例(2.2%),暂时性眼压偏高8例(18.2%),瞳孔不圆、轻度上移10例(22.7%),皮质过敏性眼内炎1例(2.2%)。结果表明:晶体后囊膜破口小或破口虽较大,但有前囊膜,仍可不固定襻或单襻固定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6.
段笃文  王建霞  孙嫣 《实用医技杂志》1998,5(8):551-551,553
目的 探讨新型弹型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观察7只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术后2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后3只眼,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2只眼,全部病例随访3—6个月。结果 7只眼中,6只眼视力恢复≥1.0,1只眼视力0.2。结论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向无后囊支撑的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恢复双眼单视。方法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体上襻和下襻于睫状沟内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25例25只眼,术后随访6 ̄48个月,平均24.5个月,视力0.5以上者18眼,0.2 ̄0.4者6眼,0.1者1眼。结论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和恢复双眼单视,避免了需要配戴接触镜等引起的不便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郑丁瑞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21-3822
目的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植入术的效果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11年5月15例15眼白内障后囊破损较大者行Ⅰ期和Ⅱ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随访1年-5年。结果末次随访,术后矫正视力≥0.5者7例,0.4者3例,0.3者3例,0.2者2例。结论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9.
任百超  杨建刚  权彦龙 《医学争鸣》2002,23(16):1470-1470
0 引言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 ,性能稳定 ,手术操作简单 ,损伤轻 ,手术效果好 ,尤其适用于术中后囊膜完全破损 ,不失为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良好的补救措施 [1 ] .自 1 999- 0 3以来 ,我们对 2 4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中后囊膜完全破损者 , 期施行了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囊膜完全破损不能 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2 4 (男 1 9,女 5)只眼 .右眼 1 3只眼 ,左眼1 1只眼 .年龄 2 6~ 84(平均 64)岁 .均为 期植入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1 8只眼 ,并发性白内障 6只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屈光度的选择、手术技巧、并发症的防治及疗效.方法:2岁~12岁(平均 7.6±3.5岁)儿童白内障 78眼,I期植入人工晶体68眼(先天性白内障60眼,外伤性白内障8眼);Ⅱ期植入10眼(外伤性白内障6眼,无晶体眼4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共 37眼,占 47.4%;0.3~0.5共 28眼,占 35.9%;0.3以下 13眼,占 16.7%.术后葡萄膜炎及后发障较重.结论:儿童期白内障术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是防治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用2 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损的无晶体眼13 只( 其中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6 只眼,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7 只眼) ,均随访1 年以上。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矫正视力4 只眼≥1 .0 ,9 只眼≥0 .5 。结果证实2 种术式均安全有效,强调应该根据无晶体眼的条件、2 种2 期植入手术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无晶体眼并后囊膜缺损的眼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和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了解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随机对两组病人共16例进行手术。用美国Storz公司生产双侧“S”型弹性袢前房型人工晶体和KabiPharmacia“C”袢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术后视力10以上占375%(3/8),05以上占50.0%(4/8)。缝线固定术组无一例达10以上者,05以上占25.0%(2/8)。结论:新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显示有更多的优越性。从解剖学观点来说,各种缝线固定技术,很难将晶体袢通过缝线定位在睫状沟处,并对眼组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报道经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治疗无足够后囊支持的32只眼,其中1期植入20只眼,主要为计划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樾入术中后囊破裂及外伤性白内障,2期植入12只眼,为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结果术后视力≥0.5者87.5%接近有后囊膜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90.02%),并对手术的适应症,人工晶体的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燕  王诚忠 《上海医学》2000,23(4):216-218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放攀一体化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术手术特点和效果。方法 对41只眼晶体后囊缺失的病人进行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术,并对手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进行分析。结果 矫正视〉0.5占78%,术后3个月散光与术前散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弹性开放攀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手术是治疗晶体后囊缺失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毅  王才根等 《嘉兴医学》2000,16(4):198-199
目的:观察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Ⅱ期和I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Ⅱ期植入10例,I期植入9例 随访3-24个月。结果:19例最佳矫正视力0.1-1.2,0.5以上13例(68.24%),1.0以上4例(21.05%),无此型人工晶体植入直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此型人工晶体在无后囊膜支撑,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植入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此特殊情况下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两种人工晶体植入的安全性研究方法对60例(60眼)白内障患者因不同原因造成后囊破裂而分别植入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ACL)及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体(PCL)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总结。结果ACL组中视力0.5以上,占52.6%:PCL组中视力0.5以上,占50.1%,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只要技术娴熟,植入两种人工晶体均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吴强  陈国辉  马晓昀 《上海医学》2004,27(9):666-669
目的 探讨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7例 37眼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在表面麻醉下经巩膜隧道式切口二期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并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 5~ 2 8个月 ,平均 18.4个月。结果  37只无晶状体眼均顺利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矫正视力为 0 .1~ 0 .6 ,术后 3个月达 0 .2~ 0 .8,2 7眼≥ 0 .5(73.0 % ) ,35眼 (94 .6 % )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以上。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为 (194 7± 5 81)个 /mm2 ,术后 3个月平均为 (1871± 4 6 2 )个 /mm2 ,手术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葡萄膜炎、一过性高眼压。结论 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和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临床效果、特点、并发病及防治措施,对41 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小切口(6mm)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以同期的白内障患者41眼行现代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做对照。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1.0者占43.9%>0.8者占70.7≥0.5者占9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平均散光为1.04±0.81,1,低于对照组(P<0.0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优于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的优越性。方法:对50例(5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行怕乳化吸出,通过3.2mm隧道切口植入硅胶折叠式人工晶体及44例3.2mm切口基础上扩大至6.0-6.5mm,植入后房型PMMA硬性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占78%。随访1-3个月视力≥0.8者占86%,与后房型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比较术后1和1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92±0.84)DT (  相似文献   

20.
于松  张惠成 《浙江医学》1999,21(10):610-611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被认为是治疗白内障摘出术后无晶状体眼的首选方式,我们应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共3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8~75岁,平均56岁。老年性白内障8眼,外伤性白内障9眼,二期植入14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